CN211248250U -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8250U
CN211248250U CN201922453352.3U CN201922453352U CN211248250U CN 211248250 U CN211248250 U CN 211248250U CN 201922453352 U CN201922453352 U CN 201922453352U CN 211248250 U CN211248250 U CN 211248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oling
cold material
material pipe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33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庆
苏淑媛
罗华根
张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gan Yintai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gan Yintai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gan Yintai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gan Yintai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33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8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8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包括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均与冷却壳体的内侧连通,且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所述冷却壳体的底部设有冷料管。本实用新型中,将液态的铜导入到冷料管中,由于冷料管的内径分三次缩小,当液态的铜通过冷料管的最下端进入位于冷却壳体内侧下部的冷料管中时,液态的铜由于内径变小导致压力增大,将液体内部的气体排出,该出冷料管外侧的换热套导入的低温冷媒快速吸热用于将液态铜向固态转变,同时冷却过程中铜收缩,再次进入位于冷却壳体内侧上部的内径最小的冷料管内,实现导向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引连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背景技术
连铸机是连续铸造工艺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浇铸设备、连铸机本体、切割区域设备、引锭杆收集及运送设备构成的整体通常称为连铸机。
上引发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结晶器将保温炉中的液态铜快速冷却,并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将凝固的铜快速拉出形成铜杆状结构,再在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完成收卷,因此结晶器是连铸机实现上引法生产铜杆的关键。
现有的结晶器的冷却效率不高,大大影响液态铜凝固成固态的速度,进而导致连铸机的生产效率降低。
为此,提供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包括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均与冷却壳体的内侧连通,且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所述冷却壳体的底部设有冷料管,所述冷料管的顶端穿过冷却壳体且延伸至冷却壳体的顶端上方,所述冷料管位于冷却壳体的内侧的部分上设有换热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第二换热管的下方,且第一换热管用于输送较低温度的冷媒,所述第二换热管用于输送吸热后的冷媒,所述冷却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保温箱连接。
其中,所述冷料管位于冷却壳体的底部,冷料管位于冷却壳体的内侧下部和上部的直径依次减小,且直径变化的过度面为锥形。
其中,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套和散热片,所述换热套位于冷却壳体的内侧下部,所述散热片位于冷却壳体的内侧上部。
其中,所述换热套套设在冷料管上,且换热套的内侧设有螺旋结构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换热套顶端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套通过导管与第一换热管连通。
其中,所述散热片均匀分布在冷料管的外侧,且散热片竖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保温箱上,且冷料管的底端与保温箱连通,用于将液态的铜导入到冷料管中,由于冷料管的内径分三次缩小,当液态的铜通过冷料管的最下端进入位于冷却壳体内侧下部的冷料管中时,液态的铜由于内径变小导致压力增大,将液体内部的气体排出,同时,该出冷料管外侧的换热套导入的低温冷媒快速吸热用于将液态铜向固态转变,同时冷却过程中铜收缩,再次进入位于冷却壳体内侧上部的内径最小的冷料管内,实现导向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的俯视图;
图2为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的侧视图;
图3为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壳体;2、第一换热管;3、第二换热管;4、冷料管;5、换热套;6、散热片;7、流道;8、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包括冷却壳体1,冷却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均与冷却壳体1的内侧连通,且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冷却壳体1的底部设有冷料管4,冷料管4的顶端穿过冷却壳体1且延伸至冷却壳体1的顶端上方,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的部分上设有换热结构。
冷却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保温箱上,且冷料管4的底端与保温箱连通,用于将液态的铜导入到冷料管4中,由于冷料管4的内径分三次缩小,当液态的铜通过冷料管4的最下端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下部的冷料管4中时,液态的铜由于内径变小导致压力增大,将液体内部的气体排出,同时,该出冷料管4外侧的换热套5导入的低温冷媒快速吸热用于将液态铜向固态转变,同时冷却过程中铜收缩,再次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上部的内径最小的冷料管4内,实现导向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
流道7和导管8的内径均小于第一换热管2的内径,因此进入流道7中的冷媒流动速度会加快,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第一换热管2位于第二换热管3的下方,且第一换热管2用于输送较低温度的冷媒,第二换热管3用于输送吸热后的冷媒,冷却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保温箱连接,通过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实现冷媒的循环流动,保持冷却壳体1的内部始终处于一个恒定温度,以实现快速冷却成型。
其中,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底部,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下部和上部的直径依次减小,且直径变化的过度面为锥形,当液态的铜通过冷料管4的最下端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下部的冷料管4中时,液态的铜由于内径变小导致压力增大,将液体内部的气体排出,同时,该出冷料管4外侧的换热套5导入的低温冷媒快速吸热用于将液态铜向固态转变,同时冷却过程中铜收缩,再次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上部的内径最小的冷料管4内,实现导向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锥形的过度面,使得的凝固的铜杆更易移动。
其中,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套5和散热片6,换热套5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下部,散热片6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上部,通过换热套5对高温液态铜进行快速冷却,通过散热片6对实现对凝固的铜棒的冷却。
其中,换热套5套设在冷料管4上,且换热套5的内侧设有螺旋结构的流道7,流道7与换热套5顶端的出口连通,换热套5通过导管8与第一换热管2连通,流道7使得冷媒围绕冷料管4流动,并且进入换热套5中的冷媒温度最低,能够吸收大量的热,流道7和导管8的内径均小于第一换热管2的内径,因此进入流道7中的冷媒流动速度会加快,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散热片6均匀分布在冷料管4的外侧,且散热片6竖直设置,竖直设置的散热片6便于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传递效率。
工作原理:冷却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保温箱上,且冷料管4的底端与保温箱连通,用于将液态的铜导入到冷料管4中,由于冷料管4的内径分三次缩小,当液态的铜通过冷料管4的最下端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下部的冷料管4中时,液态的铜由于内径变小导致压力增大,将液体内部的气体排出,同时,该出冷料管4外侧的换热套5导入的低温冷媒快速吸热用于将液态铜向固态转变,同时冷却过程中铜收缩,再次进入位于冷却壳体1内侧上部的内径最小的冷料管4内,实现导向和进一步降温的作用。
通过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实现冷媒的循环流动,保持冷却壳体1的内部始终处于一个恒定温度,以实现快速冷却成型,流道7和导管8的内径均小于第一换热管2的内径,因此进入流道7中的冷媒流动速度会加快,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包括冷却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所述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3)均与冷却壳体(1)的内侧连通,且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所述冷却壳体(1)的底部设有冷料管(4),所述冷料管(4)的顶端穿过冷却壳体(1)且延伸至冷却壳体(1)的顶端上方,所述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的部分上设有换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位于第二换热管(3)的下方,且第一换热管(2)用于输送较低温度的冷媒,所述第二换热管(3)用于输送吸热后的冷媒,所述冷却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保温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底部,冷料管(4)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下部和上部的直径依次减小,且直径变化的过度面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套(5)和散热片(6),所述换热套(5)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下部,所述散热片(6)位于冷却壳体(1)的内侧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套(5)套设在冷料管(4)上,且换热套(5)的内侧设有螺旋结构的流道(7),所述流道(7)与换热套(5)顶端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套(5)通过导管(8)与第一换热管(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均匀分布在冷料管(4)的外侧,且散热片(6)竖直设置。
CN201922453352.3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Active CN21124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3352.3U CN2112482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3352.3U CN2112482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8250U true CN21124825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9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3352.3U Active CN21124825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8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0888U (zh) 一种非晶、纳米晶制带机用冷却辊套
CN103017573A (zh) 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
CN211248250U (zh) 一种生产铜杆的上引连铸机
CN207651246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2316280U (zh) 一种单晶生产线及水冷装置
CN201287189Y (zh) 用于连铸机的铜排上引结晶器
CN111472042A (zh) 一种单晶生产线及水冷装置
CN100574937C (zh) 一种金属复合管坯的制造方法和制造金属复合管坯的装置
CN212857679U (zh) 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
CN106378427A (zh) 带预冷却功能的结晶器及用于铜结晶过程的预冷却方法
CN215628407U (zh) 一种晶棒快速生长用冷却装置以及单晶炉
CN204803435U (zh) 一种晶棒生长用冷却装置以及单晶炉
CN208033609U (zh) 一种用于连铸结晶器的冷却结构
CN203109189U (zh) 板坯连铸浇注方坯的新型结晶器
CN206065359U (zh) 一种用于上引铸造机的铝杆冷却结晶器
CN210548006U (zh) 一种用于电渣连续抽锭空心钢锭的水冷引锭板
CN109128089A (zh) 一种磁钢压铸设备用水循环冷却机构
CN201862748U (zh) 一种立式分段半连铸装置
CN103341598A (zh) 铜包铝复合材料铸造用结晶器
CN212469724U (zh) 贵金属浇铸成型模具设备
CN210528474U (zh) 一种用于高纯碲蒸馏的增效装置
CN214349469U (zh) 一种铜杆连铸用的结晶器
CN208440722U (zh) 晶棒生长用冷却装置
CN207310473U (zh) 一种塑料管材定型挤出模具
CN206962646U (zh) 电磁线圈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