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3022U -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3022U
CN211243022U CN201921365635.6U CN201921365635U CN211243022U CN 211243022 U CN211243022 U CN 211243022U CN 201921365635 U CN201921365635 U CN 201921365635U CN 211243022 U CN211243022 U CN 211243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cover
cup
electrode
food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56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陈迪
薛领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56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3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3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3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和控制板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料理杯,以及盖合在料理杯杯口上的杯盖,料理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杯盖上设有防溢装置,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杯盖包括支撑壁,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上,防溢电极上设有检测端,所述检测端不低于所述杯盖的下端面,从而保证防溢信号检测精准稳定可靠,避免检测到假防溢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杯盖和机座,杯体内设有粉碎组件,杯盖耦合在杯体上,杯体通过耦合结构与机座电连接,从而保证在杯盖盖合状态食品加工机才能够启动工作,避免加热过程中食材喷溅从而烫伤用户,也避免用户触碰到杯体内的运动部件。但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如破壁料理机采用耦合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整机体积大,耦合结构尤其对杯盖、杯体占用空间大,也无法随身携带,受应用场景限制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制作豆浆、迷糊等饮品。
另外,现有的具有加热功能的食品加工机,设置防溢结构用于防止加热过程中的浆液溢出。现有食品加工机如破壁料理机产品体积大,相应的防溢通过耦合器传输较为可靠,但目前小型化便携破壁料理机受自身容量及体积的限制,难以实现防溢结构的设置,尤其是具有加热功能的小容量破壁料理机加热程序控制不够精准,且防溢结构寿命短,容易损坏,导致浆液容易溢出或发生喷溅,而且加工好的浆液口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可靠、加工口感好且加热效率高且安全的小型化便携食品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和控制板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料理杯,以及盖合在料理杯杯口上的杯盖,料理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杯盖上设有防溢装置,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杯盖包括支撑壁,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上,防溢电极上设有检测端,所述检测端不低于所述杯盖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电极呈棒状且竖直设置,所述支撑壁局部向下延伸并至少部分的包覆在防溢电极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壁底部设有向杯盖中心倾斜设置的汇流面。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装置还包括与防溢电极电连接的防溢导电件,所述防溢导电件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内。
进一步的,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支撑壁设置在下盖上,所述下盖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直接或间接触发机座内安全开关的推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包括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所述支撑壁与内侧壁连接,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或者,所述杯盖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外部局部向外凸出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金属推杆,防溢导电件设有弹臂,弹臂卡接在金属推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料理杯上设有与金属推杆联动的金属连杆,所述防溢电极通过金属推杆和金属连杆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杯盖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防溢电极设置于排气通道一侧,且所述检测端低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
进一步的,上盖上设有卡槽,下盖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在卡槽内相对运动;或者,上盖上设有卡扣,下盖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随上盖在卡槽内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杯盖上设有防溢装置,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杯盖包括支撑壁,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上,防溢电极上设有检测端,所述检测端不低于所述杯盖的下端面,从而保证防溢装置检测的精准度。当杯盖取下时可以平放到水平桌面上,而不易受到防溢电极的干涉,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支撑臂不仅使得杯盖结构牢固,而且防溢电极的嵌设安装牢固可靠,不易松脱。
2、所述支撑壁底部设有向杯盖中心倾斜设置的汇流面,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因搅拌组件的搅打以及加热装置的加热而向上运动至汇流面,经过汇流面回流后,向支撑壁中部汇聚后再向下运动,避免液态物料在料理杯内空转而导致粉碎效率降低。
3、防溢装置包括防溢导电件,所述防溢导电件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内,保证防溢电极与机座内控制板实现电连接的可靠性,防溢电极运动过程中,防溢导电件既可以始终与防溢电极处于连接状态,也可以只在防溢电极向下部分伸出杯盖底部时连接,食品加工机能够根据结构和功能的需要实现防溢电极电连接的多种形式设计,提高产品配件的标准化率和互换性能。
4、所述防溢电极可以通过金属连杆和金属推杆实现与控制板的电连接,简化电连接结构,无需设置额外的导线。而且防溢电极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与推杆和连杆的联动,从而提高食品加工机的智能联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杯盖上盖和下盖相对运动并通过卡槽和卡扣连接,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更利于批量生产制造,简化杯盖结构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机座及开关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杯盖及推杆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杯盖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上盖推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上盖驱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二中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1、电机;12、控制板;13、加热装置;
2、料理杯;21、杯口;22、搅拌组件;23、容纳腔;
3、杯盖;31、上盖;311、安装口;312、上围边;32、下盖;321、排气通道;322、套筒;323、下围边;324、支撑壁;3241、汇流面;33、安装腔;34、推动部;341、倾斜推力段;342、水平连接段;3421、防退卡槽;35、驱动部;351、下压斜面;36、防溢电极驱动部;361、驱动块;37、第一连接结构;371、卡槽;372、卡扣;38、第二连接结构;39、杯盖容纳腔;391、密封件;
4、安全联动装置;41、开关机构;411、微动开关;412、开关连杆;42、推杆机构;421、推杆;422、杆体;423、触动部;4231、倾斜面;4232、水平接触面;424、限位台;43、连杆机构;431、连杆;44、复位件;
5、防溢装置;51、防溢电极;52、防溢导电件;53、防溢探头;
6、排气装置;61、盖体;611、顶壁;612、环形侧壁;6121、排气孔;614、固定结构;6141、弹扣;62、密封圈;63、防转结构;631、防转筋条;632、防转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本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为小型化mini(迷你)破壁料理机,包括具有电机11和控制板12的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料理杯2,以及盖合在料理杯杯口21上的杯盖3,料理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22,搅拌组件22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的加热装置13,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设置于导热板底部的发热管,其中,所述杯盖3、料理杯2以及机座1之间设有安全联动装置4,所述杯盖3上还设有与所述安全联动装置联动的防溢装置5,防溢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板断开的非防溢状态,以及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预防溢状态,所述安全联动装置4导通从而触发所述防溢装置5从非防溢状态转换至预防溢状态,所述料理杯2的额定容量为V,100mL≤V≤800mL,本实施例中,V为500mL,体积小容量小,浆液上升或者下降速度快,因此料理杯内液体的防溢灵敏度要求更高,而所述防溢装置5与安全联动装置4联动,可大大提高防溢灵敏度和防溢可靠性。所述料理杯的容积小于100mL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沸腾过快且不易控制,而且搅拌组件的粉碎效果不理想。当V大于800mL时,整个食品加工机体积大,尤其在机座较小的情况下,整机容易倾倒,发生机械危险。
所述防溢装置随安全联动装置4的联动导通而联动,机械式联动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且更加适用于便携式小型化的食品加工机,在不增加整机体积的同时,提供可靠的安全检测和防溢信号识别。防溢装置5包括与所述控制板断开的非防溢状态,以及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预防溢状态,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从而触发所述防溢装置从非防溢状态转换至预防溢状态。食品加工机只有在料理杯安装到机座上且杯盖安装到料理杯杯口之后,才能够正常启动工作。防止工作过程中人手伸入杯口21触碰到运动的搅拌组件22,同时避免食品加工机运行过程中液体外溅伤人。安全联动装置4导通的情况下加热装置13才能够启动,且随所述安全联动装置4联动的防溢装置5才能够由安全联动装置导通前的非防溢状态转换至导通后的预防溢状态,所述防溢装置处于非防溢状态时,防溢装置未与机座内的控制板电连接且不能进行防溢监测,所述防溢装置处于预防溢状态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进行加工过程中的防溢监测。另外,非防溢状态的设置,使得防溢装置在预防溢状态的防溢监测更加准确,且间接避免假防溢信号产生。
所述安全联动装置4包括设置于机座内的开关机构41以及设置于杯盖上的推杆机构42,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座的安全开关,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开关为微动开关411,杯盖运动并带动所述推杆机构42向下移动从而间接触发微动开关411,实现安全联动装置的导通。所述推杆机构在杯盖内占用空间小且触发可靠。安全联动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料理杯上并与推杆机构联动的连杆机构43,所述推杆机构42推动所述连杆机构43运动并触发所述开关机构,不增大料理杯2体积的同时保证安全开关被及时准确的触发,且机械式触发方式更能够准确的转换所述防溢装置的状态,保证在安全开关触发的同时,防溢装置即时转换至预防溢状态。所述安全联动装置4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4,所述料理杯上设有容纳腔23,所述连杆机构43可活动的设置在容纳腔23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理杯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容纳腔23,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弹簧,连杆机构包括连杆431,连杆上设有限位部,弹簧一端与连杆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容纳腔腔壁抵接,从而实现连杆431的复位。
所述杯盖包括上盖31和下盖32,所述上盖31相对于下盖32可转动设置,所述防溢装置5固定设置在下盖和/或上盖上,本实施例中,防溢装置5固定设置在下盖32上,充分利用下盖内的空间,且方便设置所述上盖31运动以导通安全联动装置,使得防溢装置5转换到预防溢状态转换精确可靠。杯盖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7,上盖相对于下盖可转动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7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槽371和卡扣372,所述杯盖的上盖上设有所述卡槽371,下盖设有所述卡扣372,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371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在卡槽内相对运动。具体的,所述上盖31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上环形围边,所述卡槽设置于上环形围边上,卡槽设置有三个且周向均布于所述上环形围边上。所述下盖的支撑壁324上部设有下环形围边,所述卡扣周向均布在所述下环形围边上端,所述卡扣372卡接在卡槽371内,并相对于卡槽运动,从而实现上盖和下盖的周向相对运动。所述上盖边缘设有上围边312,所述下盖上设有下围边323,上围边与下围边套设配合,使得上盖和下盖形成整体的杯盖。
所述开关机构41包括所述微动开关411和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连杆412,以及复位件44,复位件具体可以为复位弹簧,所述推杆机构间接触动所述开关连杆412运动从而触发所述微动开关411导通。具体的,杯盖上盖31运动并带动所述推杆机构的推杆421向下运动,以推动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杆431向下联动,从而带动开关连杆412运动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411。所述安全联动装置4不仅实现杯盖的在位检测,还同时保证料理杯与机座之间通过连杆径向定位,确保所述防溢装置处于预防溢状态的稳定性,避免加工过程中杯盖或料理杯意外脱落,同时避免用户在食品加工机加工过程中误操作移除杯盖3和/或料理杯2。
所述杯盖内的推杆机构42包括推杆421和对推杆进行复位的复位件44,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用户旋转所述杯盖上盖32,上盖32转动带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并至少部分的凸出于杯盖下盖底部,这样向下凸出于杯盖下盖底部的推杆部分还对杯盖与料理杯之间的链接起到辅助径向限位的作用,当反向转动上盖时,复位弹簧将推杆向上顶起,从而使得推杆缩回杯盖内部,以使用户能够顺利拧动杯盖下盖,使整个杯盖脱离料理杯。
所述推杆包括杆体422和设置在杆体上端的推杆触动部423,所述触动部与杯盖上盖接触设置,所述触动部随推杆杆体上下运动。所述触动部设有与杯盖配合的倾斜面4231和水平接触面4232,所述倾斜面和水平接触面连接,且水平接触面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与所述上盖接触设置。所述杆体上设有对推杆限位的限位台424,限位台424径向突出于杆体设置,对推杆径向限位、周向限位和轴向限位,从而确保推杆准确运动并推动触发所述连杆机构。
所述上盖相对于下盖32可活动设置,所述上盖上设有随上盖运动的驱动部35,驱动部与所述推杆接触并驱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具体的,所述驱动部设置于上盖底部,驱动部设有下压斜面351,所述下压斜面与推杆上端的触动部配合并驱动所述推杆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斜面351与所述推杆上下对应设置。当然,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与下压斜面连接的水平保持面,水平保持面与所述下压斜面的最下端连接,当推杆触动部与水平保持面接触时,推杆到达最下端位置并保持此状态,从而保证推杆421对连杆机构触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防溢装置5包括防溢电极51以及与防溢电极电连接的防溢导电件52,所述防溢电极包括防溢探头53,所述安全联动装置联动从而使得防溢导电件的连接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安全联动装置中的推杆机构42、连杆机构43联动并带动所述防溢导电件将防溢电极与机座内的控制板导通,以传递电信号,防溢装置与机座内控制板之间的电信号根据安全联动装置的导通和断开状态一致,能够有效避免防溢装置出现食品加工机难以识别的防溢故障。所述防溢装置还包括防溢状态,液态物料被加工过程中上升并至少部分的接触防溢探头53从而触发所述防溢装置5从预防溢状态转换至防溢状态,从而使得整个防溢电信号回路形成闭环,控制板识别防溢信号并控制所述搅拌组件和/或加热装置暂停工作。具体的,所述推杆421向下运动,从而使所述防溢导电件52联动并与机座内的控制板12电连接。料理杯上设有与机座控制板电连接的导电线,所述防溢导电件联动并与导电线导通,从而通过所述导电线与机座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杯盖上设有排气装置6,料理杯通过所述排气装置6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相对于杯盖活动设置,所述上盖转动并带动所述排气装置运动,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使料理杯2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状态,以及使料理杯密封的密封状态,物料被加热装置加热时,料理杯内的气压升高,排气装置及时将料理杯内部气压降低,从而防止料理杯形成压力容器炸裂伤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6121,用户操作所述杯盖上盖转动并带动所述排气装置向上运动,从而驱动所述排气装置的所述排气孔打开,将料理杯与外界连通,且同时驱动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所述杯盖运动并驱动所述排气装置打开排气孔的同时,还驱动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从而实现用户仅需驱动杯盖上盖31运动,从而同时实现安全开关的导通、预防溢状态的触发,以及排气装置6的打开,安全可靠且大大简化用户操作动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盖体61,盖体上设有所述排气孔6121,料理杯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连通,用户驱动所述上盖旋转运动使得所述盖体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排气孔与外界连通,或者相对于外界密封关闭。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61呈盖状,盖体包括顶壁611以及与顶壁底面连接的环形侧壁612,所述顶壁和环形侧壁一体式制成,且环形侧壁612上端与顶壁611边缘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围边用于对盖体进行限位,所述排气孔贯通设置于环形侧壁上且靠近环形侧壁上部设置,排气孔设置有两个。杯盖上盖中心设有安装所述排气装置的安装口311,所述排气装置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口311内,所述安装口311为圆形,盖体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口匹配,且安装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盖体环形侧壁的外径。所述下盖上设有排气通道,具体的,所述下盖中心设有上下开口的套筒322,套筒竖直设置且位于安装口的正下方,套筒中部形成所述排气通道321,料理杯内的多余气体通过排气通道321并从排气孔排出。盖体的环形侧壁612套设在所述套筒322外部,套筒与环形侧壁之间设有防止排气装置转动的防转结构63,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置于环形侧壁内壁上的防转筋条631,以及设置于套筒上部外壁上的防转凹槽632,所述防转筋条和防转凹槽竖直插接配合,防止盖体61相对于杯盖上盖和下盖转动,从而确保盖体竖直运动。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体上的盖体固定结构614,排气装置通过所述盖体固定结构与所述上盖连接,具体的,所述盖体固定结构包括弹扣6141,盖体通过弹扣6141可活动的设置于上盖上。弹扣6141设有两个,弹扣6141设置于环形侧壁的下部且位于所述排气孔下方。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体上的密封圈62,用于密封盖体与上盖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在排气装置转换至密封状态时的密封可靠性。
所述排气装置6包括使料理杯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状态,以及使料理杯密封的密封状态,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从而使排气装置从密封状态转换至排气状态。具体的,所述杯盖转动并带动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从而驱动所述排气装置相对于杯盖上下运动。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排气装置6活动设置于上盖31上。所述下盖上设有连接结构,具体的,所述下盖与料理杯杯口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38,且下盖与杯口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62,保证在电机非工作状态料理杯内部的密封性,所述杯盖3通过第二连接结构38固定在料理杯上端杯口21上,所述上盖相对于下盖可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理杯上端设有杯口,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杯口21上的外螺纹,以及设置于所述杯盖下盖32上的内螺纹,下盖内螺纹与料理杯杯口外螺纹螺接,从而使得杯盖通过下盖与所述料理杯杯口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1转动并带动所述排气装置6相对于杯盖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排气装置6在密封状态和排气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所述杯盖上盖31转动并带动所述排气装置相对于杯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运动,排气装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处于使料理杯密封的密封状态,排气装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处于使料理杯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状态。
所述上盖中心的安装口边缘至少部分的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排气装置配合的推动部34,所述盖体上设有弹扣6141,所述弹扣可活动的扣合在所述推动部上。具体的,所述推动部34设有推动所述排气装置上下运动的倾斜推力段341。所述推动部上还设有使排气装置处于恒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水平连接段342,所述水平连接段342与倾斜推力段34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61上的弹扣6141与所述推动部34滑动配合,从而通过推动部上的倾斜推力段使得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运动,所述倾斜推力段的竖直高度即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竖直距离,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排气孔与排气通道之间密封隔绝,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排气通道与排气孔连通。所述上盖的上环形围边设置于驱动部和推动部之间。所述水平连接段包括使得排气装置处于恒定第一位置的第一水平连接段,以及是所述排气装置处于恒定第二位置的第二水平连接段,第一水平连接段和第二水平连接段的底端均水平设置,第一水平连接段的底端不高于第二水平连接段的底端,第一水平连接段与所述倾斜推力段的下端连接,第二水平连接段与倾斜推力段341的上端连接,且由于弹扣设置为两个,相应的有两组水平连接段和两组倾斜推力段,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段上设有防止盖体转动以为防退卡槽3421,当弹扣转动到所述防退卡槽3421内时,能够防止盖体继续运行,从而保证盖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状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盖下盖包括支撑壁324,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324上,防溢电极上设有检测端,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溢探头53,所述检测端不低于所述杯盖的下端面。所述防溢电极51呈棒状且竖直设置,所述支撑壁324局部向下延伸并至少部分的包覆在防溢电极51外部,所述防溢电极设置于排气通道321一侧,且所述检测端低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从而确保检测端能够精准探测到液态物料,防溢信号识别精准可靠,避免防溢识别延时或者识别到假防溢信号。具体的,所述套筒322设置于支撑壁中心,套筒内设有筒形且下端开口的安装腔33,所述防溢电极嵌设在所述安装腔33内。这样设置使得防溢电极51固定牢固可靠。
所述支撑壁底部设有向杯盖中心倾斜设置的汇流面3241,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因搅拌组件的搅打以及加热装置的加热而向上运动至汇流面3241,经过汇流面回流后,向支撑壁中部汇聚后再向下运动,避免液态物料在料理杯内空转而导致粉碎效率降低。防溢电极51的检测端不高于汇流面的最低点,且所述防溢导电件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324内从而充分保证传递防溢电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杯盖下盖上设有杯盖容纳腔,所述杯盖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外部局部向外凸出形成所述杯盖容纳腔39。杯盖容纳腔内设有用于接触发机座内安全开关的所述推杆机构42,杯盖容纳腔底部设有密封件391,密封件上设有可供推杆下端穿过的通孔。
可以理解的,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所述推杆、连杆均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推杆向下运动并接触所述连杆,所述连杆随推杆向下联动并与机座内的控制板电连接,从而使防溢电极与机座内的控制板电连接,这样设置,金属推杆和金属连杆相当于导电线,将防溢信号传递至控制板,使得安全联动装置联动并传递多组信号,减少配件并大大简化了联动结构。具体的,防溢导电件设有弹臂,弹臂卡接在金属推杆上,所述料理杯上设有与金属推杆联动的金属连杆,所述防溢电极通过金属推杆和金属连杆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排气装置还可以活动设置于下盖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不受杯盖状态的限制,处于与外界连通的常开排气状态。
可以理解的,所述杯盖和/或机座内还设有防倾倒装置,所述防倾倒装置包括防倾倒开关,当料理杯或者整个食品加工机倾斜一定角度时,食品加工机自动停止工作,以保护整机结构和使用者安全。
可以理解的,所述料理杯还可以设置为双层结构,料理杯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间隙设置并形成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连杆机构。
可以理解的,所述杯盖下盖包括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所述支撑壁与内侧壁连接,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杯盖容纳腔。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段上也可以设置防退卡槽,从而保证盖体在第二位置的稳定性,确保料理杯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连通,排气顺畅。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盖上设有随上盖运动的驱动部,所述上盖还可以在竖直面内翻转并通过驱动部带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上盖开启直观且方便易操作。
可以理解的,上盖上还可以设置成卡扣,下盖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随上盖在卡槽内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以不设置防溢装置,安全联动装置与排气装置联动。
可以理解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以不设置排气装置,安全联动装置与防溢装置联动。
可以理解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以不设置安全联动装置,而是由排气装置在由密封状态转换为排气状态的同时,防溢装置由非防溢状态转换为预防溢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溢电极相对于杯盖活动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快速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11和控制板12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料理杯2,以及盖合在料理杯杯口上的杯盖3,料理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22,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杯盖3、料理杯2和机座1之间设有安全联动装置4,所述杯盖上还设有防溢装置5,防溢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板断开的非防溢状态,以及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预防溢状态,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所述防溢电极活动设置且随杯盖联动,用户手动操作所述杯盖以使防溢装置从非防溢状态转换至预防溢状态。这样设置使得防溢电极在食品加工机处于非加工状态时,隐藏在杯盖3内,从而避免防溢电极检测端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影响防溢信号的检测精确性,尤其是当料理杯内盛装了液态物料时,防溢电极检测端长时间浸泡在液态物料中而导致检测端生锈或者涂层脱落。
本实施例中,防溢装置5处于非防溢状态时,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隐藏在杯盖中,防溢装置处于预防溢状态时,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外露于杯盖3底部设置。也就是说,防溢电极在食品加工机处于非加热状态时,隐藏在杯盖内,从而避免冷态加工时影响料理杯内部液态物料的搅打扰流,使得冷态加工物料粉碎混合更加充分,避免空转。另外,当需要加热时,防溢电极伸出所述杯盖的底部以达到探测防溢信号的目的。
所述杯盖包括上盖31和下盖32,所述下盖与料理杯杯口21连接,所述上盖相对于下盖活动设置,所述上盖运动并驱动所述防溢电极运动。具体的,所述防溢电极51设置在下盖上,上盖上设有防溢电极驱动部36,上盖运动并通过所述防溢电极驱动部驱动所述防溢电极向下运动,以使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凸出于下盖底部。所述杯盖下盖上设有安装腔,所述防溢电极呈棒状,且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部设有具有倾斜面的驱动块361,驱动块随上盖转动并通过倾斜面推动防溢电极向下运动,所述防溢电极51上端与驱动块直接或间接接触设置,上盖转动并使得驱动块361运动,实现防溢电极的下降,防溢电极外部还设有弹性复位件,用于上盖反转时防溢电极缩回杯盖内。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杯盖上的推杆机构42、设置在料理杯上的连杆机构43以及设置于机座内的开关机构41,所述推杆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联动,从而触发所述开关机构,以使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
可以理解的,所述防溢电极活动设置且还可以相对于安全联动装置联动,当杯盖转动并驱动所述安全联动装置导通的同时,防溢电极的检测端凸出于杯盖底部从而转换至预防溢状态,用于检测防溢信号,当杯盖反向转动并使得安全联动装置断开时,防溢电极隐藏进杯盖内从而转换至非防溢状态。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杯盖运动并驱动所述排气装置打开所述排气孔。排气装置随杯盖运动,从而使得排气装置只有在食品加工机加热状态时才通过排气孔与外界连通进行排气,在进行冷加工或者非加工状态时料理杯不与外界连通,从而避免异物或尘埃进入料理杯,同时方便冷加工状态时食品加工机的便携。且排气孔的开闭不随安全联动装置联动,而是根据杯盖上盖运动并单独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和控制板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料理杯,以及盖合在料理杯杯口上的杯盖,料理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并对料理杯内的液态物料加热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防溢装置,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防溢电极,杯盖包括支撑壁,所述防溢电极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上,防溢电极上设有检测端,所述检测端不低于所述杯盖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电极呈棒状且竖直设置,所述支撑壁局部向下延伸并至少部分的包覆在防溢电极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底部设有向杯盖中心倾斜设置的汇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装置还包括与防溢电极电连接的防溢导电件,所述防溢导电件至少部分的嵌设在支撑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支撑壁设置在下盖上,所述下盖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直接或间接触发机座内安全开关的推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所述支撑壁与内侧壁连接,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或者,所述杯盖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外部局部向外凸出形成所述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包括金属推杆,防溢导电件设有弹臂,弹臂卡接在金属推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杯上设有与金属推杆联动的金属连杆,所述防溢电极通过金属推杆和金属连杆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杯盖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防溢电极设置于排气通道一侧,且所述检测端低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盖上设有卡槽,下盖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在卡槽内相对运动;
或者,上盖上设有卡扣,下盖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扣可随上盖在卡槽内相对运动。
CN201921365635.6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1243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5635.6U CN21124302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5635.6U CN21124302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3022U true CN21124302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5635.6U Active CN211243022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3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21773A1 (en) Food processor
CN211749035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1243022U (zh)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3850248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1609406U (zh) 一种排气效果好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1270290U (zh) 一种加热快速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112168025B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1243023U (zh) 一种小型化食品加工机
CN211432483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09929188U (zh) 一种破壁机的按键复位结构
CN210227898U (zh) 一种搅拌机
CN217524832U (zh) 一种带防水功能的料理机
CN211432550U (zh) 一种防溢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111214136B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食品加工机
CN214157129U (zh) 一种防溢的小型化食品加工机
CN215272279U (zh) 料理机的主机及料理机
CN215383518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10123164A (zh) 一种搅拌机
CN215533765U (zh) 一种具有锁杯盖结构的料理机
CN215533774U (zh) 一种食物处理器单开关结构
CN113367591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2165652U (zh) 一种带安全连锁开关机构的食物料理机
CN213850250U (zh) 一种新型破壁机
CN214631551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饮品加工机
CN211609438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