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5360U -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 Google Patents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5360U
CN211225360U CN201921834492.9U CN201921834492U CN211225360U CN 211225360 U CN211225360 U CN 211225360U CN 201921834492 U CN201921834492 U CN 201921834492U CN 211225360 U CN211225360 U CN 211225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guide block
inlet end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44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志超
陈俊成
廖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44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5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5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5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包括:支座,支座形成有进入端和送出端,进入端的高度大于送出端的高度;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于支座上;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一直线驱动件设置于安装座上并用于输出往复于进入端与送出端之间的动力;及传动块,传动块与第一直线驱动件连接,传动块用于与物料送出机构连接。如此,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始终稳固、静态存纳于物料送出机构内,仅跟随物料送出机构由进入端向下方的送出端移动,物料不会发生翻转、侧移,能够保证姿态固定不动,可避免发生物料阻塞通道、物料高空掉落等问题,能保证物料免于损坏,确保物料质量和寿命,同时还能够提升物流线的运行可靠性与效率,提高经济性。

Description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背景技术
如今,由于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处理数量大等优势,智能物流输送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中,当物料需要在具有不同高度并且存在水平间距的两个机构间进行转移时,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手段为采用皮带轮、滑道或滚筒模组等传送机构对物料进行输送。然而这些传统传送机构在对物料进行转移时,物料无法固定导致姿态无法控制,致使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发生姿态翻转、移动路径侧偏等情况,进而造成物料阻塞通道、物料高空掉落等问题,不仅物料容易受到损坏,影响物料质量和寿命,同时会极大影响物流线的运行可靠性与效率,进而影响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物料转移过程中无法固定且姿态不可控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形成有进入端和送出端,所述进入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送出端;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
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用于输出往复于所述进入端与所述送出端之间的动力;及
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用于与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本方案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与物料送出机构组装使用,两者共同构成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应用于物流输送线中,具体用于配装在存在有高度差及水平间距的两个具有不同位置和功能的物流机构中,实现对物料(产品)的过渡传送,可以理解的,物料由高位的物流机构向低位的物流机构转送。具体而言,支座形成有高度差不同的进入端和送出端,工作时,进入端与高度较大的物流机构对接,而送出端则与高度较小的相邻的另一个物流机构对接,形成支座填补两个物流机构之间的空间的方案;且初始状态时,直线驱动件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支座上,传动块归位于进入端,使得物料送出机构处于进入端的高位处。如此,物料便可从高度较大的物流机构直接输送至物料送出机构上,之后,直线驱动件驱动传动块移动,传动块进而驱动物料送出机构下移至送出端,物料送出机构便能够将物料送离物料过渡转移装置而最终进入高度较小的物流机构内,最后物料送出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复位至进入端,由此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料过渡转移作业。相较于传统的皮带轮等转移传送方式,本方案中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始终稳固、静态存纳于物料送出机构内,仅跟随物料送出机构由进入端向下方的送出端移动,物料本身不会发生翻转、侧移,能够保证物料的姿态固定不动,因而可避免发生物料阻塞通道、物料高空掉落等问题,不仅能够保证物料免于损坏,确保物料质量和寿命,同时还能够利于提升物流线的运行可靠性与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支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支板间隔并排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形成所述进入端,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形成所述送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导轨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与所述传动块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块还用于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板上的第二导轨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一导块和所述第二导块均用于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缓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块和/或所述第二导块触发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拖链,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为双向气缸,所述拖链与所述双向气缸的气管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载板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载板的两端侧部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载板及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板的两端侧部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均与所述第二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以及所述第四固定板之间围成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避让配合的避空腔。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物流线,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或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支座与升降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物料送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的初始状态结构图(物料送出机构位于进入端的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图(物料送出机构位于送出端的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图(推板将物料推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座;11、进入端;12、送出端;13、第一支架;131、第一载板;132、第一固定板;133、第二固定板;134、第一加强板;14、第二支架;141、第二载板;142、第三固定板;143、第四固定板;144、第二加强板;15、第一支板;16、第二支板;17、第一加固杆;18、第二加固杆;20、升降驱动机构;21、第一直线驱动件;22、第一传动块;23、第一导轨;24、第一导块;25、第二导轨;26、第二导块;30、物料送出机构;31、托板;32、安装板;321、第一折弯部;322、第二折弯部;33、第二直线驱动件;34、推板;35、导轮;36、第三导轨;40、避空腔;50、拖链;6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申请要求保护一种智能物流线,其具体可以是一种全自动化的物流分拣流水线,能够对物料60(各种产品)、包裹等完成识别、分拣、归类、打包的一系列作业,以取代传统人力劳作,提高经济性。
例如,该智能物流线至少包括分拣机构和归类机构,顾名思义,分拣机构用于实现对杂乱堆放的众多物料60进行按类别、按尺寸等分类分拣;而归类机构则用于对分拣后具有统一类别的物料60进行集中收纳。特别地,分拣机构的结构组成较之归类机构复杂,并且分拣机构的工作面高度较之归类机构的工作面高,此外归类机构间隔一定间隙布置于分拣机构的一侧。因而,若需要将分拣机构上的物料60可靠传送到归类机构中,则需要在两者之间配装物料过渡转移装置,由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实现对物料60在具有不同高度差和水平间隙的分拣机构与归类机构间进行转移。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其包括:支座10、升降驱动机构20及物料送出机构30。支座10用于承载和固定升降驱动机构20和物料送出机构30。物料送出机构30用于承载需要被转移的物料60。升降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物料送出机构30移动,提供物料60转移所需的动力。
具体地,所述支座10形成有进入端11和送出端12,所述进入端11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送出端12;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设置于所述支座10上,并用于输出往复于所述进入端11与所述送出端12之间的直线动力;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驱动连接,用于承接进入所述进入端11的物料60,并将所述物料60从所述送出端12送离。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综上,实施本申请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应用于物流输送线中,具体用于配装在存在有高度差及水平间距的两个具有不同位置和功能的物流机构中,实现对物料60(产品)的过渡传送,可以理解的,物料60由高位的物流机构(即分拣机构)向低位的物流机构(即归类机构)转送。具体而言,支座10形成有高度差不同的进入端11和送出端12,工作时,进入端11与高度较大的物流机构对接,而送出端12则与高度较小的相邻的另一个物流机构对接,形成支座10填补两个物流机构之间的空间的方案;且初始状态时,升降驱动机构20归位于进入端11,使得物料送出机构30处于进入端11的高位处。如此,物料60便可从高度较大的物流机构直接输送至物料60输出机构上,之后,升降驱动机构20驱动物料送出机构30下移至送出端12,物料送出机构30便能够将物料60送离物料过渡转移装置而最终进入高度较小的物流机构内,最后物料送出机构30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复位至进入端11,由此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料60过渡转移作业。相较于传统的皮带轮等转移传送方式,本方案中物料60在转移过程中始终稳固、静态存纳于物料送出机构30内,仅跟随物料送出机构30由进入端11向下方的送出端12移动,物料60本身不会发生翻转、侧移,能够保证物料60的姿态固定不动,因而可避免发生物料60阻塞通道、物料60高空掉落等问题,不仅能够保证物料60免于损坏,确保物料60质量和寿命,同时还能够利于提升物流线的运行可靠性与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性。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支板15,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上的第二支板16,所述第二支板16并与所述第一支板15间隔并排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14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架13的顶端形成所述进入端11,所述第二支架14的底端形成所述送出端12。上述方案的支座10结构组成简单,利于降低制造难度,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升降驱动机构20能够稳固安装在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上并输出平行于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的往复直线动力。且由于第一支架13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14,因而第一支架13的顶端能够形成进入端11,并能够与较高的分拣机构配装衔接,而第二支架14由于高度较低而形成有送出端12,因而就能够与较低的归类机构配装衔接,最终使物料60能够从高位向低位平稳传送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13包括第一载板131及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板131的两端侧部的第一固定板132和第二固定板133,所述第一固定板13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33的长度相同或近似,所述第二支架14包括第二载板141及间隔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板141的两端侧部的第三固定板142和第四固定板143,所述第三固定板142的长度与所述第四固定板143的长度相同或近似,也即为了降低制造难度,第一支架13与第二支架14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42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板13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固定板143的长度,以便能够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倾斜设置,进而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进入端11和送出端12,以适配与较高的分拣机构和较低的归类机构衔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132和所述第三固定板142均与所述第一支板15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33和所述第四固定板143均与所述第二支板16连接。如此第一支板15能够稳固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32和第三固定板142的顶端,第二支板16能够稳固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33与第四固定板143的顶端,并最终能够稳定承载固定升降驱动机构20和物料送出机构30。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所述第一固定板132、所述第二固定板133、所述第三固定板142以及所述第四固定板143之间围成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避让配合的避空腔40。具体而言,避空腔40为向地面凹设形成的凹腔,能够用于容置物料送出机构30,避免物料送出机构30往复移动于进入端11和送出端12之间时与支座10或者地面发生干涉碰撞。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3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34,所述第一加强板134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2与所述第一载板131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133与所述第一载板131之间;所述第二支架14还包括第二加强板144,所述第二加强板144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42与所述第二载板141之间,和/或所述第四固定板143与所述第二载板141之间。如此,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板134和第二加强板144,可进一步增加载板与各固定板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整个支座10的整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优选地,第一加强板134同时安装在第一载板131与第一固定板132以及第二固定板133的转角处,第二加强板144同时安装在第二载板141与第三固定板142以及第四固定板143的转角处。如此支座10能够获得更好的整体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地,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还包括第一加固杆17和第二加固杆18,所述第一加固杆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板15和所述第二支板16位于所述进入端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杆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板15和所述第二支板16位于所述送出端12的一端连接。因而通过增设第一加固杆17和第二加固杆18,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板15与第二支板16的连接强度,使支座10的上端部分结构稳固,提升转移重量较大的物料60时的工作可靠性。
特别地,为了提升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应用于具有不同高度差和水平间隙的分拣机构与归类机构的适用性,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和/或所述第二支架14上。如此,通过安装高度调节组件,能够根据特定的分拣机构和归类机构的高度,灵活调节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的高度,从而满足安装尺寸要求,提升支座10的适用范围。可以理解的,当处于不同工作场合下,分拣机构的工作面高度不同时,可单方面调节第一支架13的高度,而第二支架14的高度固定不变;或者归类机构的工作面高度不同时,也可单方面调节第二支架14的高度,而第一支架13的高度固定不变。
此外,所述支座10还包括长度调节组件,所述长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15和/或所述第二支板16上。通过操作长度调节组件,可灵活伸长或缩短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的长度,也即改变支座10的长度,从而使支座10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水平间隙的分拣机构与归类机构间。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支板受扭力发生形变甚至折断,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较优地需同步进行调节,且调节长度需保证一致。而为了避免手动调节误差,可在第一支板15和第二支板16上设置刻度标尺,以达到精确调节长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长度调节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成熟的调节机构,例如但不限于伸缩杆机构、丝杠机构、剪叉升降机构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方案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15上的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用于输出往复于所述进入端11与所述送出端12之间动力的第一直线驱动件(即直线驱动件,下同)21,及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21连接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连接。如此,第一直线驱动件21能够通过安装座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板15上,第一直线驱动件21能够输出往复于进入端11与送出端12的直线动力,该直线动力通过传动块传递至物料送出机构30上,便能够实现将位于进入端11的物料60转移至送出端12,并最终推送至归类机构中。
具体而言,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21为双向气缸,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还包括拖链50,所述拖链50与所述双向气缸的气管配合。采用双向气缸输出往复直线动力,实施方式简单,可控性好,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能够输出往复直线动力的装置或部件,例如双向电机、旋转电机+换向机构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且可以理解的,通过安装拖链50,使拖链50与气管配合,拖链50能够保护气管,同时对气管的上下往复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15上的第一导轨23,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23上的第一导块24,所述第一导块24与所述传动块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块24还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连接。如此一来,双向气缸的直线动力通过传动块传递至第一导块24,再经第一导块24传递给物料送出机构30,借助第一导块24在第一导轨23上滑移,能够对物料送出机构30起到导向和支撑限位作用,保证物料送出机构30上下移动更加平稳。同时,第一导块24和第一导轨23配合还能够分担一部分物料送出机构30的自重及物料60的重量而产生的载荷,进而减轻双向气缸的负载。
请继续参阅图5,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板16上的第二导轨25,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25上的第二导块26,所述第一导块24和所述第二导块26均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连接。第二导块26与第一导块24分别与物料送出机构30的两侧连接,保证物料送出机构30受力平衡,避免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出现阻塞致使产生移动不畅的问题。
而为了避免物料送出机构30移动至进入端11和送出端12的两个极限位置时,第一导块24和/或第二导块26与支座10发生刚性碰撞,所述第一导轨23和/或所述第二导轨25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缓冲体。如此,第一导块24和第二导块26直接与缓冲体撞击接触,可避免产生撞击响声,同时可防止发生撞击形变、甚至损坏。可选地,缓冲体可以是但不限于橡胶块、泡棉垫等柔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安装缓冲体,其实质上为一种被动防护措施。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器和位置传感器,通过位置传感器精确检测第一导块24和第二导块26的位置,进而反馈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及时关停第一直线驱动件输出动力,也可以达到主动防护的目的,防止导块与支座发生碰撞,致使损坏。
在本方案中,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包括托板31,设置于所述托板31上的安装板32,设置于所述托板31上的第二直线驱动件33,及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33驱动连接的推板34,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33能够输出垂直于所述进入端11至所述送出端12之间的直线路径方向的往复直线动力,使得所述推板34能够将所述物料60送离所述物料过渡转移装置。托板31通过安装板32能够与单侧的第一导块24或者第二导块26连接,从而实现物料送出机构30与升降驱动机构20组装固定而获取移动动力,较优选地,安装板32与第一导块24连接,如此可直接获取第一直线驱动件21输出的动力,减少动力传递损失。初始状态时,推板34回收在托板31上并承载固定物料60;当物料送出机构30下移到送出端12后,第二直线驱动件33驱动推板34推出,即可将物料60从送出端12的侧向推出到归类机构中,由此完成物料60转移作业。之后,第二直线驱动件33输出反向动力,再次将推板34收回,紧接着第一直线驱动件21驱动托板31移动复位至进入端11,以便承接转移下一个物料60。
可选地,第二直线驱动件33可以是但不限于双向气缸,工作原理简单,使用成本低。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能够输出往复直线动力的装置或部件,例如双向电机、旋转电机+换向机构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2为两块,并沿所述物料60的送出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托板31上。此时两块安装板32分别与第一导块24、第二导块26连接,使物料送出机构30安装更加稳固。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32与导块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一成熟的方式,例如螺接、铆接、焊接、粘接、磁吸连接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在本方案中,物料送出机构30安装于第一支板15与第二支板16之间,并活动于避空腔40的区域中。所述安装板32设有第一折弯部321。所述安装板32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折弯部321相邻布置的第二折弯部322,第二折弯部322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弯部321的折弯方向相互垂直。因而通过在安装板32上设计制作第一折弯部321,安装板32便能够从各支板的内侧延伸跨过支板的上方并靠近各导块;并且,第一折弯部321还使安装板32更贴近支板设置,利于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占用空间,使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此外,由于安装板32上还设计制作了第二折弯部322,使得安装部端部的开孔部位能够向下翻折并贴近导块,便于锁螺丝将安装板32与导块连接固定。综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2的不规则结构设计,能够兼顾物料送出机构30的移动性能与连接可靠性。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321与第二折弯部322也还可以呈锐角或钝角设置,也能够获得上述技术效果,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请继续参阅图3,此外,为了保证推板34移动平稳,且移动路径准确避免与支座10发生干涉,同时减轻第二直线驱动件33的负载,所述物料送出机构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推板34上的导轮35,及设置于所述托板31上的第三导轨36,所述导轮35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轨36上。
特别地,所述第三导轨36设有导槽,所述导轮35设置于所述导槽内。如此,导轮35能够被限制在导槽内,确保导轮35滚动平稳,防止导轮35因振动从第三导轨36上松脱掉落。
而为了能够使物料60在最后推出阶段中,顺利从推板34上离开,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34的底面沿所述物料60的送出方向设置有导出滚轮。如此,导出滚轮支撑于物料60的底部,借助导出滚轮的滚动特性,当第二直线驱动件33驱动推板34从送出端12的侧向推出时,物料60依据自身的惯性便能够在导出滚轮上滑移而快速从推板34上落下。
此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代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34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件及与所述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连接的链板,所述链板上设有凸齿。采用链板及链板上设计凸齿的结构,能够对物料60起到极佳的限位约束作用,在物料送出机构30由进入端11下移至送出端12过程中,确保物料60放置稳固,不会发生侧向松动掉落问题。而当物料60到达送出端12后,伴随第二直线驱动件33驱动推板34伸出,同时旋转驱动件同步驱动链板转动,在凸齿的推动下将物料60可靠、快速推离推板34,并进入归类机构中,由此完成物料60转移作业。
或者,作为可替换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34上设置有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铁,所述控制器用于接通或关断输送至所述电磁铁的电能。物料60的底部安装有与电磁铁磁性相反的磁铁;当物料60由进入端11向送出端12移动时,控制器控制接通电磁铁的电能,电磁铁将地铁吸附进而将物料60牢靠固定在推板34上,可有效防止物料60松动、甚至掉落;而当物料送出机构30移动到送出端12时,第二直线驱动件33驱动推板34从送出端12的侧向伸出,与此同时控制器关断对电磁铁的电能,此时由于磁极相反,在排斥力的作用下,物料60被执行推出于推板34之外可落入归类机构中,由此完成物料60从高位的分拣机构转移到低位的归类机构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物料60转移过程中在推板34上可靠存纳以及到到送出端12后从推板34上有效移出,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设计来替换上述各种实施方案,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进入端和送出端,所述进入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送出端;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
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用于输出往复于所述进入端与所述送出端之间的动力;及
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用于与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支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支板间隔并排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形成所述进入端,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形成所述送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导轨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与所述传动块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块还用于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板上的第二导轨及往复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导块,所述第一导块和所述第二导块均用于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缓冲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块和/或所述第二导块触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拖链,所述直线驱动件为双向气缸,所述拖链与所述双向气缸的气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载板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载板的两端侧部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载板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载板的两端侧部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均与所述第二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以及所述第四固定板之间围成与所述物料送出机构避让配合的避空腔。
9.一种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
10.一种智能物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或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
CN201921834492.9U 2019-10-29 2019-10-29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Active CN211225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4492.9U CN211225360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4492.9U CN211225360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5360U true CN211225360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4492.9U Active CN211225360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5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7979U (zh) 一种转向传送装置
CN209834716U (zh) 一种循环传送装置
CN110607900B (zh) 导向件及木地板储料供给装置和木地板铺贴机器人
KR100586465B1 (ko) 파장형 스트로크 배가리프트장치
CN211225360U (zh) 升降驱动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CN211225359U (zh) 物料送出机构、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CN208577084U (zh) 一种提手底板的送料装置
CN109625800A (zh) 一种步进输送机
CN110893982A (zh) 物料过渡转移装置及智能物流线
CN208683856U (zh) 一种带侧板能升降的输送平台装置
CN215587170U (zh) 一种农村电商平台用小型分拣装置
CN209815121U (zh) 隧道窑用下料装置
CN211443917U (zh) 一种接料机构以及显示器件生产线
US11884488B2 (en) Article conveying system and article conveying method
CN208345234U (zh) 贴合机工件传输装置
CN110495760A (zh) 商品供料系统
CN211569334U (zh) 一种带避让装置的传送带
CN218925335U (zh) 一种上件装置
CN220461380U (zh) 一种智能仓储自动物流分拣装置
CN213595774U (zh) 一种提升机构
CN215286585U (zh) 机械式物料运输装置
CN218402211U (zh) 一种货物运输低速缓冲装置
CN115780277B (zh) 一种传送带用包裹转运装置
CN214651168U (zh) 一种自动化流水线定位卸料机构
CN215046503U (zh) 带式给料机缓冲导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