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900U - 一种胶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900U
CN211222900U CN201921997682.2U CN201921997682U CN211222900U CN 211222900 U CN211222900 U CN 211222900U CN 201921997682 U CN201921997682 U CN 201921997682U CN 211222900 U CN211222900 U CN 211222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earing
rubber wheel
shaft barrel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76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锐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Robby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Robby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Robby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Robby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76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包括支架、轴承、内幅和刹车件;支架具有一轴筒;轴承内圈套设在轴筒上;内幅套设在轴承外圈上,设有绕其旋转中心环绕间隔排列的刹车凸齿;刹车件能锁定地活动安装在支架上,设有能随刹车件活动以插入或脱离刹车凸齿间隙的刹车结构。本实用新型轴承内圈套设在轴筒,外圈则套有内幅,以此实现内幅与支架的相对旋转并通过轴承减少旋转摩擦阻力,时胶轮旋转顺滑;内幅设有一圈刹车凸齿,刹车件通过刹车结构插入刹车凸齿实现胶轮的刹车,通过内幅与刹车件配合即可实现胶轮的刹车,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配件来实现刹车,简化了胶轮的结构和体积,使得胶轮更加轻便,同时也降低了胶轮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为了便于物体运动,通常会在物体底部安装胶轮,使得物体的能够轻松推动,减少搬运所需作用力;当需要物体位置固定时,需要胶轮锁死,故胶轮上通常会设置相应的刹车件,为了配合刹车件刹车,胶轮上通常还会增加一个与刹车件配合的部件,导致胶轮整体结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不利于胶轮的轻便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便的刹车胶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轮,包括支架、轴承、内幅和刹车件;支架具有一轴筒;轴承内圈套设在轴筒上;内幅套设在轴承外圈上,设有绕其旋转中心环绕间隔排列的刹车凸齿;刹车件能锁定地活动安装在支架上,设有能随刹车件活动以插入或脱离刹车凸齿间隙的刹车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胶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轴承内圈套设在轴筒,外圈则套有内幅,以此实现内幅与支架的相对旋转并通过轴承减少旋转摩擦阻力,时胶轮旋转顺滑;内幅设有一圈刹车凸齿,刹车件通过刹车结构插入刹车凸齿实现胶轮的刹车,通过内幅与刹车件配合即可实现胶轮的刹车,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配件来实现刹车,简化了胶轮的结构和体积,使得胶轮更加轻便,同时也降低了胶轮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由轴筒外壁向外径向延伸而成的幅板,所述刹车件旋转安装在幅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筒外端设置有卡扣,所述轴筒外壁相对于卡扣向内间隔设置有一台阶,所述轴承套设在卡扣和台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扣朝外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轴承装入的导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幅板设有卡位柱,所述刹车件设有两个用于与卡位柱配合使刹车件位置锁定的卡槽,两个卡槽与卡位柱的配合能通过刹车件旋转进行切换,两个卡槽与卡位柱的配合分别对应刹车结构插入刹车凸齿间隙、脱离刹车凸齿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刹车凸齿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小于刹车件旋转中心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所述轴筒外周轮廓与刹车结构的旋转轨迹轮廓具有重叠区域且轴筒外周与刹车凸齿的间隙小于刹车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胶套,所述胶套包裹在内幅外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幅外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胶套内圈设置有与凹槽匹配并嵌入凹槽内的嵌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盖设轴筒端部以将轴承外侧盖住的边盖;所述边盖中部设置插入轴筒内并与轴筒内壁过盈配合的插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和内幅设置有两组并沿幅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状态下剖切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支架和刹车件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刹车件、支架和刹车凸齿的一种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刹车件与支架的另一种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状态下刹车件与刹车凸齿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内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轮,包括支架100、轴承200、内幅300和刹车件400。
支架100作为胶轮的基体,其余零部件均安装在其上,支架100还是与外部结构连接的部件,使胶轮应用到各种设备上,如图1所示,支架100上设置有连接柱140,连接柱140上设置有连接孔以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将胶轮安装在相应设备上。支架100具有一轴筒110,为了节约材料,轴筒110中部空心,胶轮整体以轴筒110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工作。轴承200内圈套设在轴筒110上,内圈与轴筒110的配合可以是过盈配合。内幅300同轴套设在轴承200外圈上,内幅300中心具有与轴承200外圈匹配的内壁,内幅300与轴承200外圈可以是过盈配合以实现紧配的效果,另外,如图7所示,内幅300一端设置有一圈挡圈350,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环形凸包340,轴承200嵌入内幅300内圈后两端被挡圈350和凸包340限位,以此实现轴承200和内幅300的安装定位。内幅300设有绕其旋转中心环绕间隔排列的刹车凸齿310,刹车凸齿310是均匀间隔排列的,由于内幅300与轴筒110是相对旋转的,为了避免其旋转摩擦,刹车凸齿310的环绕排列直径大于轴筒110,与轴筒110具有间隙以避免摩擦。刹车件400能锁定地活动安装在支架100上,即刹车件400能相对支架100活动且能锁定位置,具有活动后能锁定的功能。刹车件400设有能随刹车件400活动以插入或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的刹车结构410,即刹车结构410插入两个相邻刹车凸齿310的间隙能锁死内幅300旋转实现刹车(刹车状态),而刹车结构410脱离两个相邻刹车凸齿310的间隙则内幅300能自由旋转(活动状态),通过刹车件400的活动实现两种状态的切换。如图6所示,刹车结构410可以为圆柱,刹车凸齿310两侧具有与圆柱匹配的圆弧311,刹车凸齿310转动时,圆弧311对刹车结构410具有一定的包裹限位作用,使得刹车结构410不会轻易被刹车凸齿310的旋转而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刹车件400通过刹车结构410插入刹车凸齿310实现胶轮的刹车,通过内幅300与刹车件400配合即可实现胶轮的刹车,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配件来实现刹车,简化了胶轮的结构和体积,使得胶轮更加轻便,同时也降低了胶轮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架100包括由轴筒110外壁向外径向延伸而成的幅板120,刹车件400的活动方式可以为旋转,刹车件400旋转安装在幅板120上,具体的,幅板12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孔122,刹车件400设置与第一转动孔122对齐匹配的第二转动孔430,第一转动孔122和第二转动孔430对齐并装入以轴即可实现刹车件400与支架100的旋转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筒110外端设置有卡扣130,轴筒110外壁相对于卡扣130向内间隔设置有一台阶111,轴承200套设在卡扣130和台阶111之间,仅仅通过过盈配合实现紧配限位,其安装位置和稳定性较差,而通过卡扣130和台阶111能够很好对轴承200实现限位,轴筒110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利用其材质本身的弹性变形能力是轴承200越过卡扣130实现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扣130朝外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轴承200装入的导向面,导向面可以是斜面或弧面,以利于轴承200压入使卡扣受力变形,方便轴承200安装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幅板120设有卡位柱121,刹车件400设有两个用于与卡位柱121配合使刹车件400位置锁定的卡槽420,两个卡槽420为与卡位柱121轮廓匹配的弧线槽,且两个卡槽420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以方便卡位柱121在两个卡槽420之间切换位置。刹车件400旋转能使卡位柱121从一个卡槽420卡入另一个卡槽420,实现与两个卡槽420配合的切换。两个卡槽420与卡位柱121的配合分别对应刹车结构410插入刹车凸齿310间隙、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如图5所示,当卡位柱121卡入其中一个卡槽420时,刹车结构410插入刹车凸齿310间隙,为刹车状态;如图4所示,当卡位柱121卡入另一个卡槽420时,刹车结构410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为活动状态,通过卡槽420和卡位柱121的配合实现刹车件的位置锁定,由于刹车件400只有两个状态,工作状态和不工作状态,所以两个卡槽420实现两个状态的对应锁定即可。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刹车件400具有位置锁定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活动空间和状态切换能力,只需要人对刹车件施加一定的力即可实现状态的切换,刹车件400可以由PA塑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刹车凸齿310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即旋转半径)小于刹车件400旋转中心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即第一转动孔122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由于轴筒110、轴承200和内幅300均为同轴设置,所以轴承200旋转轴线即轴筒110和内幅300的轴线。如图6所示,弧线403为以轴承200中心为圆心,以刹车件400旋转中心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为半径作的圆弧,可以看出,刹车凸齿310的第一旋转轨迹302的半径小于刹车件400旋转中心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此时刹车结构410插入了刹车凸齿310中。当刹车凸齿310逆时针旋转时,由于是带动刹车结构410往外拉,再加上卡位柱121和卡槽420的作用力,此时刹车件400不会被刹车凸齿310带动而脱离刹车凸齿310;当刹车凸齿310顺时针旋转时,刹车凸齿310带动刹车结构410逆时针转动,第二旋转轨迹402为刹车结构410的旋转轨迹,当刹车结构410逆时针转动时,而由于此时刹车结构410与刹车凸齿310和轴筒110外壁相抵,刹车结构410旋转被轴筒110外壁干涉,使其不能旋转,即轴筒110外周轮廓与刹车结构410的第二旋转轨迹402轮廓具有重叠区域,会产生运动干涉,导致其不能继续旋转,另外,为了避免刹车结构410停留在轴筒110外周与刹车凸齿310的间隙内来避开刹车凸齿310使得刹车件400失效,轴筒110外周与刹车凸齿310的间隙小于刹车结构410,由此使得刹车状态的稳定,而不会反转时导致刹车片失效。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为了使刹车状态更加稳定,应力更加优化,如图6所示,刹车凸齿310对刹车结构410的推力301可以近似看作是第一旋转轨迹302在刹车结构410位置的切线,而刹车结构410的运动方向401为第二旋转轨迹402在刹车结构410位置的切线,此时推力301与运动方向401垂直,推力301并不能带动刹车结构410转动。推力301与运动方向401的角度越接近垂直,则推力301的旋转力矩越小,刹车状态越稳定。当然推力301与运动方向401角度在90°±20°范围内即有较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胶轮还包括胶套500,胶套500包裹在内幅300外周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内幅300外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320,胶套500内圈设置有与凹槽320匹配并嵌入凹槽320内的嵌条510,通过嵌条510和凹槽320的配合,使得胶套500与内幅300紧紧连接能同步旋转,不会产生相对旋转。凹槽320呈凸字形且上端为开口,限位效果更好。另外内幅300外周朝向支架100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环330,胶套500对应设置有包裹凸环330的环槽520,通过凸环330和环槽520的配合实现紧密连接限位。
胶套500可以采用软胶PU材质制成,通过二次注塑与内幅300装配为一体,通过胶套500与地面接触,起到缓冲和减少噪音的效果。
为了对轴承进行保护,使其不直接暴露而容易堆积灰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胶轮还包括盖设轴筒110端部以将轴承200外侧盖住的边盖600;边盖600中部设置插入轴筒110内并与轴筒110内壁过盈配合的插套610,插套610外壁设置有凸条620,以实现过盈紧配,同时还具有美观效果,不使轴承直接暴露出来,使得胶轮整体的外周轮廓更加平滑。
如图1所示,胶轮是对称设计,整体以幅板120为对称中心,轴承200、内幅300、胶套500和边盖600设置有两组并沿幅板120对称设置,刹车件400中部具有让位以便幅板120插入,让位由两块结构板440间隔而形成,第二转动孔430和刹车结构410均设置在结构板440上,为了不造成结构干涉,幅板120对应刹车件400的旋转轨迹设置有凹位123以供刹车件400在两种状态之间旋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具有一轴筒(110);
轴承(200),内圈套设在轴筒(110)上;
内幅(300),套设在轴承(200)外圈上,设有绕其旋转中心环绕间隔排列的刹车凸齿(310);
刹车件(400),能锁定地活动安装在支架(100)上,设有能随刹车件(400)活动以插入或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的刹车结构(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包括由轴筒(110)外壁向外径向延伸而成的幅板(120),所述刹车件(400)旋转安装在幅板(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筒(110)外端设置有卡扣(130),所述轴筒(110)外壁相对于卡扣(130)向内间隔设置有一台阶(111),所述轴承(200)套设在卡扣(130)和台阶(1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30)朝外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轴承(200)装入的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幅板(120)设有卡位柱(121),所述刹车件(400)设有两个用于与卡位柱(121)配合使刹车件(400)位置锁定的卡槽(420),两个卡槽(420)与卡位柱(121)的配合能通过刹车件(400)旋转进行切换,两个卡槽(420)与卡位柱(121)的配合分别对应刹车结构(410)插入刹车凸齿(310)间隙、脱离刹车凸齿(310)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凸齿(310)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小于刹车件(400)旋转中心到轴承(200)旋转轴线的距离;所述轴筒(110)外周轮廓与刹车结构(410)的旋转轨迹轮廓具有重叠区域且轴筒(110)外周与刹车凸齿(310)的间隙小于刹车结构(4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套(500),所述胶套(500)包裹在内幅(300)外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幅(300)外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320),所述胶套(500)内圈设置有与凹槽(320)匹配并嵌入凹槽(320)内的嵌条(5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轴筒(110)端部以将轴承(200)外侧盖住的边盖(600);所述边盖(600)中部设置插入轴筒(110)内并与轴筒(110)内壁过盈配合的插套(610)。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00)和内幅(300)设置有两组并沿幅板(120)对称设置。
CN201921997682.2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胶轮 Active CN211222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7682.2U CN21122290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胶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7682.2U CN21122290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胶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900U true CN211222900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7682.2U Active CN21122290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56401B1 (en) Composite wheel device
US7484609B2 (en) Hub assembly for a bicycle
JP2010003514A (ja)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US20070296302A1 (en) Segmented inner stator and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the same
JP2009143491A (ja) 回転コネクタ
JP7029489B2 (ja) 無指向性ホイール
CN211222900U (zh) 一种胶轮
US5171153A (en) Flat cable connector
CN110834495A (zh) 一种胶轮
CN101554868B (zh) 防锁定刹车结构
JP2013020850A (ja)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JP2005231501A (ja) 自転車用ハブ
CN102213283B (zh) 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盖构造
CN103850787A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惰轮总成
KR102177482B1 (ko) 자전거용 디스크 허브 조립체
CN217078083U (zh) 一种平衡环、平衡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EP3659817B1 (en) Omnidirectional ball wheel
JP2000127703A (ja) ホイールキャップ
KR100594631B1 (ko) 차량용 휠캡에 부착되는 비회전 엠블렘 표시기
KR200388037Y1 (ko) 컨베이어용 로울러
JP4278967B2 (ja) 回胴表示装置
CN107571687B (zh) 全向球轮
CN220358953U (zh) 轮毂马达
US20050139443A1 (en) Bicycle ratchet bushing
CN214565914U (zh) 一种具有平面轴承式转动机构的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