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9929U -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9929U
CN211219929U CN201922352097.3U CN201922352097U CN211219929U CN 211219929 U CN211219929 U CN 211219929U CN 201922352097 U CN201922352097 U CN 201922352097U CN 211219929 U CN211219929 U CN 211219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he
conveying device
channel
process lin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20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
林逢彬
王小青
余国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iqiant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iqiant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iqiant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iqiant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20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9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9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9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包括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呈四边形状排布,所述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三车床、第四车床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车床与第四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皮带轮生产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轮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皮带轮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及轻纺工业的各种机械传动中。目前,皮带轮的一般生产方法是采用锻造的毛坯经不同加工机械对毛坯进行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等工步进行处理。
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634602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皮带轮的数控车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直径62mm的外圆夹在液压三爪卡盘上面,用外圆刀车对其进行粗加工,粗加工后的外圆尺寸为直径38mm;然后将38mm的外圆夹紧,再用直径16mm钻头钻通孔,此为内粗加工;夹紧直径38mm外圆面,用镗孔刀对其进行内精加工,把直径22.1mm、直径20.1mm、直径18mm内孔加工出来;再用轮槽刀对工件进行外精加工,将工件的轮槽加工出来。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材料损耗少,加工费用低。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加工工艺因为有较多的换刀工序,因此在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四道工序要一步完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生产效率会受限,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具有提高皮带轮生产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所述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车床与第四车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粗车、内粗车、内精加工、外精加工四道加工工序分配到不同的加工机械(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第四车床)上进行,可以多件工件同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将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之间的操作区连通,使得工件在一道工序完成后能够及时运输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减少工件在两道工序之间转移时的难度,采用气压或者液压三爪卡盘能够较快地自动夹紧固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和倾斜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横截面呈“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所述送料滑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第一车床的操作区和第二车床的操作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滑道将工件从第一车床的操作区运送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供第二车床的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加工,“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将工件使得工件在送料滑道上滑动的时候,两侧均被挡住,不会从送料滑道的两侧上滑落到地面,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使得送料滑道具有一定的坡度,工件不需要借助外力即可从更高的位于第一车床的操作区位置的送料滑道的上端滑到位于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位置的送料滑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上设置有用于临时储放文件的放置柜,所述放置柜位于第二车床靠近送料滑道下端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工人能够将从送料滑道上取出的工件暂时存放在放置柜上,根据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加工进度将放置柜上的工件取出放置在第二车床上进行加工,避免因第二车床的加工进度落后而影响第一车床的加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料滑道包括一端倾斜设置在第一车床和第二车床之间的第一通道、倾斜设置于第二车床操作区靠近第一车床的一侧处且与第一通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通道以及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下端和第二通道上端相接且俯视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车床与第二车床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能够为第一车床的加工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从而导致第一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不在同一直线上,将第一车床的操作区到第二车床的操作区之间的送料滑道依次分为第一通道、第三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不仅能够连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还能够使工件从第一通道上自然转弯滑至第二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均与第二滑道的两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第二通道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将工件挡住滞留在送料滑道上,操作工人能够根据第二车床和第三车床的加工进度按量将滞留在送料滑道上的工件取出放置在第二车床上进行加工或者放置在位于第二车床操作区位置的工件柜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皮带输送装置,所述皮带输送装置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三车床和第四车床的操作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输送装置能够将从第三车床上加工完毕的工件输送到第四车床的操作区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沿机架的两长边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板,两所述防护板置于皮带输送装置的两侧上,两所述防护板相向设置的一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可以防止工件在皮带输送装置工作的时候从皮带输送装置上掉落,橡胶垫可以防止工件直接碰撞在防护板上导致工件被刮花,影响产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靠近第四车床的一端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皮带输送装置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器能够检测到工件是否输送到第四车床的操作区位置,当检测到工件输送至第四车床的操作区位置时,将信号传递到皮带输送装置上,皮带输送装置停止工作,皮带停止转动,操作人员可以将工件从皮带上取出放置在第四车床上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靠近第四车床的一端上设置有位于皮带输送装置表面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均通过螺栓锁付连接在防护板的两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感应装置或者皮带输送装置出现故障,或红外感应装置与皮带输送装置之间的连接出现故障时,第二挡板能够确保工件不从皮带上滑落到地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四件不同的加工机械和两输送装置构成皮带轮加工的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工作效率;
2.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使得工件无需其他外力推动即可从送料滑道的进料端滑到送料滑道的出料端;
3.红外感应器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到达第四车床的操作区的时候能够及时停止,便于操作人员取放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车床,2、第二车床,3、第三车床,4、第四车床,5、第一输送装置,51、支撑杆,52、送料滑道,521、第一通道,522、第二通道,523、第三通道,524、第一挡板,6、第二输送装置,61、机架,611、防护板,612、橡胶垫,613、第二挡板,614、固定板,615、红外感应器,62、皮带输送装置,7、放置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外粗加工的第一车床1、对工件进行内粗加工的第二车床2、对工件进行内精加工的第三车床3、对工件进行外精加工的第四车床4、位于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之间以用于将工件从第一车床1的操作区运输到第二车床2的第一输送装置5、位于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之间以用于将工件从第三车床3的操作区运输到第四车床4的第二输送装置6以及位于第二车床2操作区以用于用于暂时存放工件的放置柜7。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其中,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第二车床2和第三车床3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第一车床1、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同向设置,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对工件进行固定。
结合图2和图3,第一输送装置5包括若干根高度不一的支撑杆51和倾斜设置在支撑杆51上且横截面呈“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52,送料滑道52靠近第一车床1操作区的一端高于送料滑道52靠近第二车床2操作区的一端,工件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便能够沿着倾斜的送料滑道52从送料滑道52靠近第一车床1的一端滑到靠近第二车床2的一端。
参照图3,送料滑道52包括一端倾斜设置在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之间的第一通道521、倾斜设置在第二车床2操作区靠近第一车床1的一侧的第二通道522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521远离第一车床1操作区的一端和第二通道522远离第二车床2操作区的一端相接且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523。第一通道521靠近第一车床1操作区的一端高于第一通道521远离第一车床1操作区的一端,第二通道522远离第二车床2操作区的一端高于第二通道522靠近第二车床2操作区的一端,第二通道522与第一通道52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第一通道521远离第一车床1操作区的一端高于第二通道522远离第二车床2操作区的一端。
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上设置有放置柜7,放置柜7位于第二车床2靠近第二通道522下端的一侧上,放置柜7的上端呈框状结构设置,工件置于放置柜7的上端与四边形框围合形成的区域内。第二通道522下端靠近放置柜7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挡板524,第一挡板524的两侧均与第二滑道的两内侧壁抵接,第一挡板524的下端与第二通道522的上表面抵接。
参照图4,第二输送装置6包括机架61和设置在机架61上的皮带输送装置62,皮带输送装置62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机架61上沿机架61的两长边侧分别设置有置于皮带输送装置62两侧的防护板611,两防护板611相向设置的一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612。
结合图4和图5,机架61靠近第四车床4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挡板613,第二挡板613位于皮带输送装置62表面上方,第二挡板613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挡板613垂直的固定板614,通过螺栓锁付的方式将两固定板614分别固定在两防护板611的内侧壁上即可将第二挡板613固定。
机架61上靠近第四车床4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红外感应器615,红外感应器615位于第二挡板613与第三车床3操作区之间,红外感应装置与皮带输送装置62控制连接,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位于红外感应装置同一直线上的皮带上有工件时,将信号传递到皮带输送装置62,皮带输送装置62停止工作,皮带停止传动,方便操作人员将工件从皮带上取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件经过第一车床1的外粗加工后,放到位于第一车床1操作区一旁的送料滑道52,工件从倾斜设置的送料滑道52的上端滑至送料滑道52的下端后被第一挡板524挡住滞留在送料滑道52上,操作人员将工件从送料滑道52上取出放置在位于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位置处的放置柜7上暂时存放;当第二车床2上的工件内粗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将其取出放置在第三车床3进行内精加工,然后将放置柜7上的工件放在第二车床2上进行加工;第三车床3加工完毕后的工件放置在皮带输送装置62上,经皮带输送装置62运输到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与红外感应装置同一直线的皮带输送装置62上有工件时,将信号传递给皮带输送装置62,皮带输送装置62停止工作,操作人员将停止传动的皮带上的工件取出放置到第四车床4上进行外精加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呈矩形的四个端角排布,所述第二车床(2)和第三车床(3)的操作区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同向设置,所述第一车床(1)与第二车床(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5),所述第三车床(3)与第四车床(4)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6);其中,所述第一车床(1)、第二车床(2)、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均采用气压或液压三爪卡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包括若干根支撑杆(51)和倾斜设置在支撑杆(51)上且横截面呈“匚”字形状设置的送料滑道(52),所述送料滑道(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第一车床(1)的操作区和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床(2)的操作区上设置有用于临时储放文件的放置柜(7),所述放置柜(7)位于第二车床(2)靠近送料滑道(52)下端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滑道(52)包括一端倾斜设置在第一车床(1)和第二车床(2)之间的第一通道(521)、倾斜设置于第二车床(2)操作区靠近第一车床(1)的一侧处且与第一通道(52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通道(522)以及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521)下端和第二通道(522)上端相接且俯视呈弧形状设置的第三通道(5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52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挡板(524),所述第一挡板(524)的两侧均与第二滑道的两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挡板(524)的下端与第二通道(522)的上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6)包括机架(61)和设置在机架(61)上的皮带输送装置(62),所述皮带输送装置(62)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三车床(3)和第四车床(4)的操作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1)上沿机架(61)的两长边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板(611),两所述防护板(611)置于皮带输送装置(62)的两侧上,两所述防护板(611)相向设置的一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6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1)靠近第四车床(4)的一端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615),所述红外感应器(615)与皮带输送装置(62)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1)靠近第四车床(4)的一端上设置有位于皮带输送装置(62)表面上方的第二挡板(613),所述第二挡板(61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锁付连接在防护板(611)的两侧壁上。
CN201922352097.3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Active CN211219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097.3U CN21121992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097.3U CN21121992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9929U true CN21121992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2097.3U Active CN21121992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9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667B (zh) 轮毂自动化生产线
CN107756039B (zh) 一种制造四通换向阀d接管的生产线及方法
CN108098360B (zh) 一种高铁整组腕臂加工生产线
CN205128933U (zh) 一种数控车床
US20090155012A1 (en) Machining apparatus
WO2023231061A1 (zh) 一种输出轴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03390204U (zh) 数控车床滚动式自动前送料装置
CN206779477U (zh) 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643216A (zh) 一种带机械臂的坡口切割用激光切割机
CN210146482U (zh) 棒料布氏硬度自动化检测与分选装置
CN211219929U (zh) 一种用于皮带轮的生产流水线
CN110450246A (zh) 一种门套柔性加工生产线
CN105312956B (zh) 皮带轮加工自动送料回收组合系统
KR20000026763A (ko) 파이프 심 밀링장치
CN101678520B (zh) 装料装置和为机床的加工装置装料的方法
CN110576319A (zh) 一种锚具夹片生产线
CN112453903B (zh) 一种嵌入式螺母自动生产方法
CN21303479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结构的数控钻孔装置
EP1342535A1 (de) In-Line-Bearbei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taktweise Bearbeitung von Holz-, Faser-, Kunststoffplatten oder dergleichen
CN209793114U (zh) 液压支架导向套全自动生产线
CN211890021U (zh) 一种丝锥加工装置
CN113618418A (zh) 转轴自动加工的装置及系统
CN209867374U (zh) 一种车床自动上料装置
CN210255407U (zh) 一种加工车床
CN207479746U (zh) 一种钢管束端面立式带锯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