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8979U -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 Google Patents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8979U
CN211218979U CN201922142965.5U CN201922142965U CN211218979U CN 211218979 U CN211218979 U CN 211218979U CN 201922142965 U CN201922142965 U CN 201922142965U CN 211218979 U CN211218979 U CN 211218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urface
side edge
cut
base
cutt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29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平
张剑锋
苏文虎
张帅
高锐
雷向阳
王健
张清华
刘明才
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Original Assignee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filed Critical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to CN2019221429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8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8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89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和光学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包括底座、支撑件及紧固组件。支撑件固定在底座顶面,支撑件的至少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顶面的夹角为直角,第二安装面与顶面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紧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以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并且使固定在第一安装面的待切削元件与底座顶面垂直,使固定在第二安装面的待切削元件与底座顶面呈锐角或钝角。该工装能够对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的待切削元件进行侧边切削,对安装在第二安装面上的待切削元件进行侧棱切削。在加工侧边和侧棱转换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和光学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大口径超薄元件的侧棱/侧边时,使用的是一种大口径侧棱/侧边飞切机床。一般在机床上切削时,需要将元件装夹在工装上,然后再进行切削。
现有的工装是单工位真空吸附工装,能够实现0°~60°的角度调整。切削侧边时,将工装调节到90°工位,加工工件侧边;然后再将工装调节到特定角度工位,加工棱边。这种常见的工装在加工侧边和侧棱转换时,每次都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并且需要安装带角度的支撑垫块,调节过程复杂,大幅延长了工艺准备时间,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工装在加工侧边和侧棱转换时,每次都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包括:
底座、支撑件及紧固组件;
支撑件固定在底座的顶面,且支撑件的至少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顶面的夹角为直角,第二安装面与顶面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紧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以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第一安装面并使待切削元件与底座的顶面垂直,或者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第二安装面并使待切削元件与底座的顶面呈锐角或钝角。
通过在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支撑件上设置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能够对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的待切削元件进行侧边切削,对安装在第二安装面上的待切削元件进行侧棱切削。从而使得,在加工侧边和侧棱转换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缩短了工艺准备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紧固组件具有底部镂空的装载空间,以使待切削元件的底部能够抵靠于底座的顶面。
紧固组件具有底部镂空的装载空间,从而能够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底座的顶面与第一安装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内、或者底座的顶面与第二安装面形成的第二夹角内;使得露出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的多个待切削侧边或者侧棱处同一片面,从而可以连续切削。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压紧件,压紧件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并且压紧件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以使待切削元件固定在夹持空间内。
通过设置夹紧件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之间的夹持空间,方便安装待切削元件。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压紧件具有抵持端,抵持端朝向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抵持端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距离均能够调节。
通过使得抵持端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距离均能够调节,能够安装多个待切削元件,实现批量切削。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第一定位挡块;
第一定位挡块设置在底座的顶面与第一安装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内或者底座的顶面与第二安装面形成的第二夹角内。
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挡块,能够根据需要露出的高度从底部将待切削元件垫起,实现切削,使得该工装的使用更加地灵活,应用范围广泛。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紧固组件还包括:
限位部件,限位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面的至少一侧或者第二安装面的至少一侧。
通过设置限位部件,对待切削元件进行了侧向限位,进一步地保证了待切削元件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第二定位挡块;
第二定位挡块设置在第一安装面相对的两侧或者第二安装面相对的两侧;
限位部件连接于第二定位挡块。
通过设置第二定位挡块,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待切削元件的侧向限定。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
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
第二定位挡块连接于支撑板,并向远离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支撑板,方便第二定位挡块与第一安装面或者第二安装面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抵持端由柔性材料制成。
通过将抵持端设置为柔性材料,能够避免对待切削元件的损伤。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安装面与水平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在上述的夹角范围内,能够将侧棱切割出小角度倒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切割了待切割元件的侧边和侧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Ⅳ处的放大图。
图标:100-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1-底座;102-第一立架;103-第二立架;104-连接块;105-支撑板;110-支撑件;111-顶面;112-第一安装面;113-第二安装面;120-紧固组件;121-限位部件;1213-杆状部;122-压紧件;1223-抵持端;130-待切削元件;131-侧边;132-侧棱;140-第一工位;141-第二工位;150-第一定位挡块;160-第二定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左”、“右”、“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包括底座101、支撑件110以及紧固组件120。
进一步地,支撑件110固定在底座101的顶面111,且支撑件110的至少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第一安装面112与顶面111的夹角为直角,第二安装面113与顶面111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紧固组件12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紧固组件120将待切削元件130固定在第一安装面112并使待切削元件130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垂直。或者紧固组件120将待切削元件130固定在第二安装面113并使待切削元件130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呈锐角或钝角。
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13第一安装面112待切削元件130底座101的顶面111第二安装面113待切削元件130底座101的顶面111通过在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的支撑件110的两侧设置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能够同时对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安装的待切削元件130进行切削加工。尤其是,能够对安装在第一安装面112上的待切削元件130进行侧边131切削,对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13上的待切削元件130进行侧棱132切削,从而当需要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和侧棱132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重新安装待切削元件130,极大地缩短了工艺准备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2,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的支撑件11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支撑件110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13。第一安装面112垂直连接于底座101的顶面111;第二安装面113倾斜连接于底座101的顶面111(即第二安装面113与顶面111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由于第一安装面112垂直连接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将待切削元件130安装在第一安装面112时,待切削元件130在底座101的顶面111与第一安装面112的限定作用下,其顶端的侧边131处于水平状态,能够被切削加工。而由于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还设置有第二安装面113,因此能够将其他的待切削元件130同时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由于第二安装面113相对顶面111倾斜,因此,当将待切削元件130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时,能够使得待切削元件130的侧棱132露出于第二安装面113,从而对待切削元件130的侧棱132进行切削加工。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由于具有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两个不同角度的安装工位,因此,在加工侧边131和侧棱132转换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缩短了工艺准备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可以选择在支撑件110不对称的两侧。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在支撑件110多侧设置安装面。例如,在支撑件110的四侧设置安装面,例如,在支撑件110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即整个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设置2个第一安装面112以及2个第二安装面113。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底座101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可选地,底座101为长方形框体结构。
进一步地,底座101的顶面111设置为水平,支撑件110包括第一立架102,第一立架102垂直于底座101的顶面111。图1中,第一立架102的左侧面为第一安装面112。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面112的左侧,底座101的顶面111与第一安装面112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为90度,该第一夹角形成第一工位140,待切削元件130安装在第一工位140中,其底端侧边131能够抵接于底座101的顶面111,底面能够贴合于第一安装面112,其顶端侧边131露出于第一安装面112,从而可以利用机床对顶端的侧边131进行加工切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机床能够将待切削元件130的顶端侧边131切削为90度边。参照图3,图3中侧边131即为切削出来的90度侧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立架102左侧的底座10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足够的区域,同时放置多个待切削元件130,从而实现一次切削多个元件,实现批量化切割加工。
请继续参照图1,支撑件110还包括第二立架103,第二立架103设置在第一立架102的右侧。第二立架103通过连接块104连接于第一立架102,第二立架103相对于底座101的顶面111倾斜。底座101、第二立架103以及第一立架102大致形成一个梯形体。第二立架103的右表面即为第二安装面113,第二安装面113所在的平面延伸后能够与第一安装面112所在的平面相交在一起。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形成的第二夹角形成第二工位141。待切削元件130安装在第二工位141中,底面能够贴合于第二安装面113,由于第二安装面113相对于底座101的顶面111是倾斜的,因此待切削元件130的底端的侧棱132抵接于底座101的顶面111,从而使得待切削元件130的顶端的侧棱132露出于第二安装面113,从而可以利用机床对顶端的侧棱132进行加工切削。
由此,上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实现了在第一工位140切削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在第二工位141切削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棱132,因此,在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和侧棱132转换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缩短了工艺准备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可选地,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示例性地,上述的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的夹角为100°、120°、130°、140°或者15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装面113与底座101的顶面111之间的夹角为120°,从而当将待切削元件130安装在第二工位141内时,能够在元件的顶端的侧棱132处切削出30°的侧棱,具体的切割后的效果图如图3-图4所示。图3和图4中切割出来的侧棱132的角度α=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立架103右侧的底座10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足够的区域,同时放置多个待切削元件130,从而实现一次切削多个元件,实现批量化切割加工。
因此,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实现了在第一工位140批量切削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在第二工位141批量切削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棱132,在加工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和侧棱132转换时,不需要重新调节工装角度,缩短了工艺准备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紧固组件12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以将待切削元件130固定在第一安装面112并使待切削元件130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垂直,或者将待切削元件130固定在第二安装面113并使待切削元件130与底座101的顶面111呈锐角或钝角。
待切削元件130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13第一安装面112待切削元件130底座101的顶面111第二安装面113待切削元件130底座101的顶面111进一步地,紧固组件120具有底部镂空的装载空间,以使待切削元件130的底部能够抵靠于底座101的顶面111,进而使得多个待切削元件130的待切削的侧棱/侧边处于同一平面,实现连续切削加工。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紧固组件120的底端设置为封闭式,例如在紧固组件120的底端设置底面。这种方案能够适用于多件待切削元件130的侧边131切削以及单件待切削元件130的侧棱132切削加工。
进一步地,紧固组件120包括压紧件122。
压紧件122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并且压紧件122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以使待切削元件130固定在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地,压紧件122具有抵持端1223,抵持端1223朝向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抵持端1223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的距离均能够调节。
进一步地,紧固组件120还包括限位部件121。限位部件121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至少一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限位部件121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两侧。两个限位部件121之间通过杆状部1213连接,整体形成“U”型的部件,压紧件122安装在该杆状部1213上,从而使得压紧件122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并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待切削元件130被固定在该夹持空间内。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大致呈“U”型的部件也可以选择“C”型件等其他类似结构实现对待切削元件130的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抵持端1223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通过使抵持端1223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能够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与压紧件122之间设置多个待切削元件130,实现批量化切割。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抵持端1223以螺纹的方式装配在杆状部1213上,从而实现了抵持端1223与杆状部1213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进而能够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与压紧件122之间设置多个待切削元件130,实现批量化切割。
进一步地,前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两侧的限位部件121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两侧的限位部件121中的一者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两侧的限位部件121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
进一步地,图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两侧的限位部件121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等连接件将限位部件121连接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由于杆状部1213连接于限位部件121,压紧件122安装在杆状部1213上,因此,能够进一步地调节压紧件122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与压紧件122之间设置多个待切削元件130,实现批量化切割。
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上安装有支撑板105。紧固组件120连接于支撑板105。
通过设置支撑板105,方便将紧固组件120连接在支撑板105,从而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压紧件122的抵持端1223具有抵持平面,平面能够贴合于待切削元件130。
参照图1和图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压紧件122的抵持端1223均具有圆盘状的抵持平面,从而能够贴合抵持待切削元件130,使得待切削元件130稳固地被支撑在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与限位部件12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安装面112和第二安装面113可以选择均设置多个压紧件122,每一个压紧件122的抵持端1223均设置抵持平面。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抵持平面的形状可以选择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续形状的平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压紧件122的数量可以选择其他数量。
待切削元件130待切削元件130进一步地,上述的抵持端1223由柔性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抵持端1223的柔性材料可以选择橡胶、塑料、泡沫、海绵等。
通过设置抵持端1223由柔性材料制成,能够对待切削元件130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防止待切削元件130被损坏。
进一步地,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还包括第一定位挡块150。第一定位挡块150设置在底座101的顶面111与第一安装面112形成的第一夹角内或者底座101的顶面111与第二安装面113形成的第二夹角内。第一定位挡块150底座101的顶面111。
进一步地可选地,第一定位挡块150的形状与第一夹角或者第二夹角匹配。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夹角内的第一定位挡块150贴合与第一安装面112的侧壁的角度为90度,与第一夹角匹配,用于在底端垫起待切削元件130,进一步保证待切削元件130顶端的侧边131露出于第一安装面112。设置在第二夹角内的第一定位挡块150贴合与第二安装面113的侧壁的角度为120度,与第二夹角匹配,用于在底端垫起待切削元件130,进一步保证待切削元件130顶端的侧边131露出于第二安装面11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夹角内的第一定位挡块150的高度低于设置在第二夹角内的第一定位挡块150的高度。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需要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定位挡块150可以通过焊接、螺钉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01的顶面111和第一安装面112的底端,使其固定在第一夹角内。或者上述的第一定位挡块150可以通过焊接、螺钉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01的顶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3的底端,使其固定在第二夹角内。
进一步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还包括第二定位挡块160。
第二定位挡块160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2相对的两侧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相对的两侧;第二定位挡块160第一安装面112第二安装面113限位部件121连接于第二定位挡块160第二定位挡块160。
通过设置第二定位挡块160,方便限位部件121与第一安装面112或者第二安装面113的连接,进一步地从两侧的方向对待切削元件130进行约束。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位140处,第二定位挡块160包括两个挡板,均垂直连接于支撑板105,并向远离第一安装面112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定位挡块160、支撑板105形成一个类似箱体的形状,从而待切削元件130能够放置在该箱体的腔体内。同样地,在第二工位141处,第二定位挡块160包括两个挡板,均垂直连接于支撑板105,并向远离第二安装面113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定位挡块160、支撑板105形成一个类似箱体的形状,从而待切削元件130能够放置在该箱体的腔体内。需要说明的是,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在第二工位141处的第二定位挡块160的高度低于安装在第一工位140处的第二定位挡块160。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需要的高度。
上述的第二定位挡块160可以设置为与整个支撑板105的宽度相同,或者由多个较小的板体构成第二定位挡块160。
使用时,在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的第一工位140和第二工位141内安装适量的待切削元件130,然后将该侧棱/侧边切削工装100放置在机床上,采用千分表、直角尺等调节好待切削侧边/侧棱的角度以及与机床主轴的相对角度,然后实现同时双工位(同时切削侧边、侧棱)、批量切削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支撑件及紧固组件;
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且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顶面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顶面的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所述紧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以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并使所述待切削元件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垂直,或者将待切削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并使所述待切削元件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呈锐角或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组件具有底部镂空的装载空间,以使所述待切削元件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底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并且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以使所述待切削元件固定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具有抵持端,所述抵持端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抵持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距离均能够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
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至少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至少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第一定位挡块;
所述第一定位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内或者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的第二夹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第二定位挡块;
所述第二定位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两侧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对的两侧;
所述限位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棱/侧边切削工装还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
所述第二定位挡块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并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端由柔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棱/侧边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CN201922142965.5U 2019-12-03 2019-12-03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8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2965.5U CN21121897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2965.5U CN21121897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8979U true CN21121897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296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897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8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4476B2 (en) Machine vise parallel with angled edges
CN109079527B (zh) 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
CN211218979U (zh)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CN205201111U (zh) 一种立式铣床加工带斜面板件的工装
US7641741B2 (en) Precision notch machining fixture and method
CN110756910A (zh) 侧棱/侧边切削工装
CN210878610U (zh) 一种角钢切角定位装置
CN108000181B (zh) 工件定位装置
CN211192982U (zh) 一种全角度双工作台夹具
CN214350967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13165042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1168169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211361406U (zh) 夹持装置
CN210361979U (zh) 一种脆性材料打孔标准治具
CN211805015U (zh) 一种实现工件同工位三面加工的夹具
CN215318022U (zh) 一种卡盘夹爪
CN217571195U (zh) 细孔和放电直角治具
CN217832707U (zh) 一种用于加工复合斜面的装夹定位装置
CN221185540U (zh) 一种棱镜加工定位夹具
CN213437701U (zh) 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夹具
CN217318693U (zh) 玻璃坯片倒边铣面工装夹具
CN216577562U (zh) 一种批量定位模具
CN216228077U (zh) 一种水钻饰品加工用可调式装夹工装
CN219254802U (zh) 一种用于数控铣床的双工位夹具
CN215548190U (zh) 一种环形部件固定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