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8614U -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8614U
CN211218614U CN201921603690.4U CN201921603690U CN211218614U CN 211218614 U CN211218614 U CN 211218614U CN 201921603690 U CN201921603690 U CN 201921603690U CN 211218614 U CN211218614 U CN 211218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ipe
injection device
feed
fee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36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凤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36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8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8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8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下料斗。其中,进料管具有腔体,包括进料部和送料部,进料部的上设置有水平的安装面,安装面上设置有下料孔,下料孔与送料部连通,下料孔由上至下向左倾斜或者向右倾斜设置;其中,下料斗包括有漏体和漏管,漏管与下料孔相匹配,且漏管插入下料孔中。使用时,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由于下料孔倾斜设置,当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的时候,金属液沿下料斗的侧壁流下至下料孔中,并沿下料孔的侧壁流动至进料部内腔的侧壁上,可以防止在加注金属液的时候,将送料部中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中。

Description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工具,而汽车中的大部分零件都是通过锻造法和铸造法制造,锻造法虽然质量好,但存在单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的问题,因而现在普遍使用铸造法进行生产,但普通的重力铸造法生产的产品生产质量却不高,这种生产方法基本被淘汰,目前国际外大多采用低压铸造法进行生产,该法产品质量和成品率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巨大,因此,一般采用液态模锻法生产零件;
但是,现有的液态模锻机在将金属液倒进喷射机构中的时候,其将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料管内,如此操作,会有大量的空气没有被排除,一旦当气体与金属液一并进入到模具中,则会形成气泡,从而影响成型后的零件,降低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态模锻机使用时,存在气体与金属液一并进入到模具中导致降低产品的成品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下料斗。
其中,所述进料管包括进料部和送料部,所述进料管具有贯穿所述进料部和所述送料部的腔体,所述进料部上设置有呈水平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送料部连通,所述下料孔由上至下向形成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形成相切;
其中,所述下料斗包括漏体和漏管,所述漏管与所述下料孔相匹配,且所述漏管插入所述下料孔中,所述漏体与所述漏管连接并位于所述漏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下料孔由上至下向左倾斜或者向右倾斜,所述下料孔侧壁的左端或者右端与所述进料部腔体的内侧壁相切。
优选地,所述送料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排气的排气孔。
优选地,各排所述排气孔均位于所述送料部的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5mm~2mm。
优选地,所述漏体呈锥形结构,所述漏体相邻的两侧面的长度大于另外两个侧面。
优选地,所述送料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料管的安装部,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进料部和所述送料部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进料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送料机构,使用时,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由于下料孔倾斜设置,当金属液倒进下料斗的时候,金属液沿下料斗的侧壁流下至下料孔中,由于下料孔与腔体的内壁相切,那么金属液会沿下料孔的侧壁流动至进料部内的腔体的侧壁并顺着腔体的内壁从上往下流,这样,可以减少金属液震荡产生空气,以及减少金属液流入时带入的空气混入到金属液中,最终,使得进料部内腔中的空气沿进料部另一侧壁至下料孔方向排放到进料部中的腔体之外,如此可以防止在加注金属液的时候,将送料部中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中,该结构空气排泄简单,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包括上述的送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压射装置还包括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上并用于使所述进料管震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送料机构,在压射装置工作的时候,金属液从送料机构中流动,因此,金属液沿下料斗的侧壁流下至下料孔中,可以减少金属液震荡产生空气,以及减少金属液流入时带入的空气混入到金属液中,最终,使得进料部内腔中的空气沿进料部另一侧壁至下料孔方向排放到进料部中的腔体之外,如此可以防止在加注金属液的时候,将送料部中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中,以保证声场出来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送料机构的进料管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送料机构的进料管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射装置的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射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1—进料管 311—腔体 312—排气孔
313—进料部 314—送料部 315—安装面
316—下料孔 317—安装部 318—环形凸台
32—下料斗 321—漏体 322—漏管
30—压射装置 10—工作台 40—上料装置
41—机械手 411—固定座 412—支撑座
413—主臂 414—长臂 415—第一辅助臂
416—第二辅助臂 417—第三辅助臂 42—溶液炉
33—震动电机 50—液压站 51—基座
52—液压罐 53—液压泵 54—支架
541—导向部 3—送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6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3,包括进料管31和下料斗32。
其中,所述进料管31具有贯穿所述进料管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腔体311,所述进料管3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进料管31包括进料部313和送料部314,相应地,所述腔体311贯穿所述进料部313和所述送料部314,所述进料部313的长度小于所述送料部314的长度,所述进料部313上设置有呈水平状的安装面315,所述安装面315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下料孔316,所述下料孔 316与所述送料部314连通,所述下料孔316由上至下向形成倾斜设置,例如下料孔316可以由上至下向左倾斜或者由上至下向右倾斜设置;所述下料孔316 与所述腔体311的内壁形成相切,例如所述下料孔316侧壁的左端或者右端与所述进料部313腔体的内侧壁相切。
其中,所述下料斗32包括有漏体321和漏管322,所述漏管322与所述下料孔316相匹配,且所述漏管322插入所述下料孔316中,所述漏管322的长度小于所述下料孔316的长度,所述漏管322的倾斜度与所述下料孔316的倾斜度一致。
具体地,使用的时候,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32,由于下料孔316倾斜设置,当金属液倒进下料斗32的时候,金属液沿下料斗32的侧壁流下至下料孔316 中,由于下料孔316与腔体311的内壁相切,那么金属液会沿下料孔316的侧壁流动至进料部313内的腔体311的侧壁并顺着腔体311的内壁从上往下流,这样,可以减少金属液震荡产生空气,以及减少金属液流入时带入的空气混入到金属液中,最终,使得进料部313内腔中的空气沿进料部313另一侧壁至下料孔316方向排放到进料部313中的腔体311之外,如此可以防止在加注金属液的时候,将送料部314中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中,该结构空气排泄简单,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下料孔316由上至下向左倾斜,所述下料孔316侧壁的左端与所述进料部313腔体311的侧壁相切。具体地,所述下料孔316与所述进料部313的腔体311的横截面呈“6”字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送料部31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腔体311连通并用于排气的排气孔312,具体地,当金属液经过送料部314的时候,金属液中的气体将从各排气孔312中排放至进料管 31之外,进一步地降低金属液中的空气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312的孔径为1.5~2mm。本实施例中排气孔312的孔径优选为1mm,这样子,在金属液经过送料部314的时候,也不会从排气孔312溢出。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各排所述排气孔312均位于所述送料部314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金属液,因此气体始终在金属液的上方,将排气孔312设置在所述送来部最宽的两端以上可以充分将送来部的内腔中的空气排放至送料部314之外,以降低排放空气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漏体321由四面围成并呈锥形结构,其中相邻的两侧面长度大于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面,所述漏体321的四面的上端均齐平,长度较长的两侧面背向所述送料部314,具体地,金属液从长度较长的侧面流动至进料部313的时候,由于该两侧面的长度大于另外两侧面的长度,因此金属液流动的速度比较缓慢,这样子,缓慢流动的金属液能够沿进料部313内腔的侧壁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送料部31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料管31的安装部317。具体地,安装部317用于将进料管31固定安装在模具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安装部317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凸台318。具体地,将安装部317安装在模具后,金属液从进料部313经过送料部314至模具中,限位部用于限位进料管31的位置以防止进料管31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部313和所述送料部314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进料管31。具体地,一体成型的进料管31方便制造和生产,降低加工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压射装置30,包括工作台10、液压站50、上料装置40、震动电机33和上述的送料机构3。
其中,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固定架23,所述固定架23中设置有安装槽 (图中未显示);
其中,所述进料管3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其中,所述液压站50包括有第一第一液压缸3434,所述第一第一液压缸 3434的活塞杆伸入所述腔体311中并将腔体311中的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4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的一侧并用于将金属液浇注在所述下料斗32中;
其中,所述震动电机33设置在所述进料管31上,使得进料管31中的金属液震动,从而使得金属液和气体分离。具体地,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送料机构3,在压射装置30工作的时候,金属液从送料机构3中流动,因此,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将金属液中的气体排放到送料机构3以外,以降低进入模具中的金属液空气含量,以保证声场出来的产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上料装置40包括机械手41和溶液炉42,所述机械手41的自由端在所述下料斗32和所述溶液炉 42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机械手41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装金属液的加料杯。具体地,机械手41伸入溶液炉42中装金属液,而后机械手41转动至下料斗32 的上方,驱动加料杯转动,将加料杯中的金属液倒入漏体321较长的两侧面,不断地重复上述动作上料,这样子,无需人工上料,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41包括固定座411、支撑座412、主臂413、长臂 414、第一辅助臂415、第二辅助臂416和第三辅助臂417,所述支撑座41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11中,所述主臂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臂415 的一端通过同一枢接轴与所述支撑座412枢接,所述主臂413的另一端与所述长臂414枢接,所述长臂414的自由端连接有加料杯,所述第二辅助臂416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和所述长臂414枢接,所述第三辅助臂417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支撑座412枢接,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臂 416枢接。具体地,工作时,长臂414伸入溶液炉42中,第一辅助臂415、第二辅助臂416和第三辅助臂417均提高主臂413和长臂414移动的稳定性,该机械手41臂的结构简单,投入的成本比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液压站50还包括有基座51、液压罐52、液压泵53和支架54;所述基座51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液压泵53和所述液压罐52均设置在所述基座51上,且所述液压泵53 与所述液压罐52连通,所述支架54安装在所述固定架背向所述模具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缸34设置在所述支架54上,所述第一液压缸34与所述液压泵53通过管道连通。具体地,工作时,液压泵53将液压罐52中的液体泵至第一液压缸34中,从而推动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移动,泄压的时候,液压泵 53将第一液压缸34的液体泵至液压罐52中,从而驱动第一液压缸34的自由端复位,采用第一液压缸34具有反应速度块、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有导杆,所述支架54上设置有导向部541,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向部541并沿所述导向部541移动,具体地,在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移动的时候,导杆与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做同步运动,在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运动的时候,该导杆起到导向作用,以提高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管,包括进料部和送料部,所述进料管具有贯穿所述进料部和所述送料部的腔体,所述进料部上设置有呈水平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送料部连通,所述下料孔由上至下形成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形成相切;
下料斗,包括漏体和漏管,所述漏管与所述下料孔相匹配,且所述漏管插入所述下料孔中,所述漏体与所述漏管连接并位于所述漏管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由上至下向左倾斜或者向右倾斜,所述下料孔侧壁的左端或者右端与所述进料部腔体的内侧壁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排气的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排所述排气孔均位于所述送料部的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体呈锥形结构,所述漏体相邻的两侧面的长度大于另外两个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料管的安装部,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压射装置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和所述送料部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进料管。
9.一种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装置还包括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上并用于使所述进料管震动。
CN201921603690.4U 2019-09-25 2019-09-25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Active CN211218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3690.4U CN211218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3690.4U CN211218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8614U true CN21121861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3690.4U Active CN211218614U (zh) 2019-09-25 2019-09-25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8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6896A (zh) 卧式液态模锻机
CN105855506A (zh) 压铸机防卷气的料管组件以及注模装置
CN211218614U (zh)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CN212316554U (zh) 一种纸浆模塑设备的成型机构
CN212329588U (zh) 一种锌合金生产线的模具
CN110640109B (zh) 卧式液态模锻生产方法
CN209520353U (zh) 监控摄像头铝合金外壳一次成型模具
CN218460817U (zh) 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
CN211218615U (zh)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5315532U (zh) 动平衡零件的浇注装置
CN211218609U (zh) 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3794183U (zh) 一种出料均匀的高性能泵体铸件浇铸装置
CN212419526U (zh) 一种防缺陷的铸造模具
CN211218610U (zh) 锻造模具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08099293U (zh) 罩盖压铸模具
CN210497715U (zh) 一种钢材挤压成型模具
CN114247866A (zh) 一种利于成型物料与成型模分离的铝合金压铸机用压铸机构
CN105618729A (zh) 汽车刹车盘毛坯制作专机及浇注刹车盘毛坯的工艺
CN106514092A (zh) 一种导流管激光焊接定位装置
CN205362658U (zh) 汽车刹车盘毛坯制作专机
CN217166460U (zh) 一种铸造用浇注装置
CN217290364U (zh) 一种钢铸件模具
CN220052225U (zh) 一种耐用的滑板模具
CN209935808U (zh) 一种铸造用砂芯制作设备
CN218168624U (zh) 一种方便整体补缩的金属铸件铸造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