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5876U -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5876U
CN211195876U CN201922132124.6U CN201922132124U CN211195876U CN 211195876 U CN211195876 U CN 211195876U CN 201922132124 U CN201922132124 U CN 201922132124U CN 211195876 U CN211195876 U CN 211195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point
relay
charg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1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亮
曾志
陆涛
姚保同
汪鲁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1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5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5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5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配电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主继电器芯体、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灭弧罩和永磁体,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灭弧罩装配于第一容纳腔内,永磁体磁吸于灭弧罩内。主继电器芯体收纳于灭弧罩内。预充继电器收纳于第二容纳腔内。预充电阻设于壳体,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接电点和第二接电点,第一接电点与主继电器芯体的正极接电点和预充继电器的正极接电点分别连接,预充继电器的负极接电点与预充电阻的第一端相连,主继电器芯体的负极接电点和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接电点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装置,具有集成度高,尺寸结构小,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配电装置的使用十分广泛,配电装置主要由主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铝壳电阻和电阻线采用扎带卡扣捆绑固定而成。上述方式组成的配电装置虽然在安装方式上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但是作为模块化产品其中零件产品属性不足。一方面,产品集成度低、尺寸结构大,仅采用螺栓、卡扣等简单方式拼接在一起。另一方面,产品成本高,因为各个元器件是作为单独产品设计,未打通各个元件关联设计,导致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具有集成度高,尺寸结构小,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主继电器芯体、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灭弧罩和永磁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所述灭弧罩装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永磁体磁吸于所述灭弧罩内。所述主继电器芯体收纳于所述灭弧罩内。所述预充继电器收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预充电阻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接电点和第二接电点,所述第一接电点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正极接电点和所述预充继电器的正极接电点分别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负极接电点与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负极接电点和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接电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通过将主继电器的灭弧罩和永磁体直接安装在配电装置整体的壳体内,从而省去了主继电器自身的外壳,进而使得配电装置具有集成度高,产品尺寸结构小,产品成本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灌胶固定于所述灭弧罩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充继电器为预充继电器芯体且灌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嵌有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电点与所述预充继电器的正极接电点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电装置还包括熔断器,所述预充电阻与所述熔断器集成为电阻熔断模块,所述电阻熔断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熔断器包括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所述预充电阻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负极接电点均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电部,所述第二接电部构成所述第二接电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电阻熔断模块收纳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底盖和顶盖,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均形成在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均敞开,所述第三容纳腔的顶部敞开,所述底盖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底部且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顶盖设在所述主壳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封盖所述第三容纳腔的部分顶部且避让所述第二接电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继电器芯体和所述预充继电器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电阻熔断模块设于所述预充继电器的上方,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正极接电点和负极接电点均位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顶部且贯穿所述灭弧罩的顶壁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的顶壁,所述预充继电器的正极接电点和负极接电点均位于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底部,所述预充电阻的所述第一端通过贯穿所述第三容纳腔的第四接电件与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负极接电点相连,所述熔断器的所述第一接电部延伸到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负极接电点的顶部,所述熔断器的所述第二接电部和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正极接电点分别设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长度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嵌有第一接电件,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接电件,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底部设有第三接电件,所述第二接电件构成所述第一接电点且电连接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正极接电点和所述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三接电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充继电器的正极接电点和所述第一接电件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主继电器芯体的通断控制电路和所述预充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电路均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配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配电装置,从而使得车辆整体的紧凑性更高,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灭弧罩、永磁铁以及密封垫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壳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预充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预充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壳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阻熔断模块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底面视角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配电装置1000,车辆2000;
壳体组件110,壳体111,主壳体111a,底盖111b,顶盖111c,第一容纳腔1111,第二容纳腔1112,第三容纳腔1113,第四容纳腔1114,贯通孔1115,灭弧罩112,永磁体113,第一接电件114,第一穿孔k1,第二穿孔k2,密封垫115,第一避让孔1151,第二避让孔1152,
主继电器芯体120,正极接电点121,负极接电点122,
预充继电器130,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正极接电点131,负极接电点132,输入端1331,输出端1332,第一运动部134,第二运动部135,磁力发生装置136,灭弧装置137,
预充电阻140,第一端141,第二端142,第四接电件143,
熔断器150,第一接电部151,第二接电部152,第二接电点152a,
电阻熔断模块160,第二接电件170,第一接电点170a,第三接电件180,
连接器190,卡位件200,
充电回路L1;预充电回路L2;
主继电器芯体的通断控制电路L3;
预充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电路L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包括:壳体组件110、主继电器芯体120、预充继电器130和预充电阻140。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组件110包括壳体111、灭弧罩112和永磁体113,结合图3,壳体11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1111和第二容纳腔1112,灭弧罩112装配于第一容纳腔1111内,永磁体113磁吸于灭弧罩112内,主继电器芯体120收纳于灭弧罩112内,预充继电器130收纳于第二容纳腔1112内,预充电阻140设于壳体111,从而说明壳体111为配电装置1000整体的外壳,至少用于安装主继电器芯体120、预充继电器130和预充电阻14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通过在第一容纳腔1111内安装灭弧罩112,利用灭弧罩112与永磁体113之间的磁吸作用,巧妙地使永磁体113通过灭弧罩112间接地固定在壳体111内,从而可以省去主继电器自身的外壳,使得配电装置1000具有集成度高,产品尺寸结构小,产品成本低的优点。而且,由于永磁体113与灭弧罩112采用磁吸的方式装配,从而简化了零件结构,装配工艺也变得简单,进而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节约生产成本。其中灭弧罩112的材质不限,例如可以为钢等。
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10,集成有主继电器的灭弧罩112和永磁体113,从而在壳体组件110内直接安装不具有外壳的主继电器芯体120即可,从而省去了主继电器自身的外壳,通过集成在配电装置1000内,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0的尺寸结构,也可以省去主继电器自身外壳的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主继电器芯体120指的是至少不具有外壳的半成品。可以理解的是,在主继电器芯体120接通和断开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电弧,永磁体113用于对主继电器芯体120起到电磁灭弧的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灭弧罩112与第一容纳腔1111的装配方式不限,只要是能够简单快捷地将灭弧罩112直接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111的内壁上即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灭弧罩112可以通过卡扣或倒刺等结构装配到第一容纳腔1111内。另外,第一容纳腔1111和第二容纳腔1112的结构形状不限,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容纳腔1111和第二容纳腔1112可以都是由四个壁围成的长方体形腔体结构。
相关技术中的配电装置,主要由主继电器(包括自身外壳)、预充继电器(包括自身外壳)、铝壳电阻和电阻线采用扎带卡扣捆绑固定在一起,然后在一起装配在配电装置的外壳内,构成一个装配模组。然而,此种方式组成的配电装置作为模块化产品零件产品属性不足。一方面,产品集成度低、尺寸结构大,仅采用螺栓、卡扣等简单方式拼接在一起。另一方面,产品成本高,因为各个元器件是作为单独产品设计,未打通各个元件关联设计,导致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通过将壳体组件110、主继电器芯体120、预充继电器130和预充电阻140集成在一起,把配电装置1000当作一个产品设计制造而成,而不是把各个元器件作为单独的产品设计。配电装置1000具有集成度高,产品尺寸结构小,产品成本低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的应用场景不限,例如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的过程中,主继电器芯体120可以控制汽车主要充电电路的通断,起到开关的作用等,预充继电器130可以控制汽车预充电电路的通断,起到开关的作用。下面仅以该场景为例进行介绍说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能够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在其他应用场景的工作原理。
结合图4,配电装置1000包括第一接电点170a和第二接电点152a,第一接电点170a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分别连接,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与预充电阻140的第一端141相连,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和预充电阻140的第二端142均与第二接电点152a连接。
例如,第一接电点170a为配电装置1000的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接电点152a为配电装置1000的电路的输出端。第一接电点170a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分别连接可以形成两条回路,一条为设有主继电器芯体120的充电回路L1,另一条为设有预充继电器130的预充电回路L2。
在充电回路L1工作时,预充电回路L2断开,在预充电回路L2工作时,充电回路L1断开。在充电回路L1中,第一接电点170a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连接,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与第二接电点152a连接。
在预充电回路L2中,第一接电点170a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连接,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与预充电阻140的第一端141连接,预充电阻140的电流从第一端141流向第二端142,预充电阻140的第二端142与第二接电点152a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主继电器芯体120可以灌胶固定于灭弧罩112内。由此,可以防止液体、尘埃及有害气体对主继电器芯体120造成损害。此外,灌胶固定主继电器芯体120还可以减缓震动,降低由于震动给主继电器芯体120带来的损伤,将外界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预充继电器130为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且灌胶固定于第二容纳腔1112内。可以理解的是,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的是:至少不具有外壳的半成品。由此说明,配电装置1000内收纳的预充继电器130并不具有自身的外壳,而只是将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集成在配电装置1000内,从而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0的尺寸结构,也可以省去预充继电器外壳的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另外,将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灌胶固定于第二容纳腔1112内,可以防止液体、尘埃及有害气体对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造成损害。此外,灌胶固定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还可以减缓震动,降低由于震动给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带来的损伤,将外界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下面,结合图5和图6,简要介绍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5和图6所示,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可以分别为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具有控制输入端1331和控制输出端1332,第一运动部134和第二运动部135为运动控制装置,磁力发生装置136通电以后可以产生电磁力,灭弧装置137为灭弧保护装置。在控制输入端1331输入控制电流后,磁力发生装置136产生电磁力,推动第一运动部134和第二运动部135运动,第二运动部135与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另一端面接触,使得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导通。第二运动部135与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接触断开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电弧,灭弧装置137起到灭弧作用,保护正极接电点131、负极接电点132和第二运动部135产品结构。其中磁力发生装置136可以通过线束与后文所述的连接器190连接,从而与外部控制供电装置连接。预充电阻140设于壳体111,预充电阻111可以将预充电回路L2中的电流限制在合理的规定数值范围内,以保证充电安全。此外,主继电器芯体120的动作原理与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的动作原理大体相同,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111内嵌有第一接电件114,第一接电件114为导电部件,例如铜丝与内嵌铜箔等。结合图3和图4,第一接电件114电连接在第一接电点170a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之间。由此,可以省去导线等电气连接元件。而且即便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相距较远,也可以实现第一接电点170a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分别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配电装置1000还包括熔断器150,熔断器150包括第一接电部151和第二接电部152,预充电阻140的第二端142和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均连接至第一接电部151,第二接电部152构成第二接电点152a。也就是说,把预充电阻140和主继电器芯体120均连接至第一接电部151,即保护把熔断器150接入了充电回路L1与预充电回路L2中,由此,熔断器150可以在电路短路异常时熔断断开电路,保护充电回路L1和预充电回路L2中各元器件不被烧毁。
结合图8,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集成为电阻熔断模块160,电阻熔断模块160安装于壳体111,也就是说,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并非为相互独立的模块分别安装,而是集成为一个模块同时安装于壳体111。由此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0的尺寸结构,还可以降低预充电阻140和熔断器150分别制造或者采购的成本。更具体地说,“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集成为电阻熔断模块160”中的“集成”指的是,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两者在结构上构成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部件、即电阻熔断模块160,因此作为一个整体部件的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可以一并安装、以及一并拆卸,无需单次分别拆卸预充电阻140与熔断器150,从而不但可以减小体积、节约空间,还方便安装和后期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11内具有第三容纳腔1113,电阻熔断模块160收纳于第三容纳腔1113内。由此,第三容纳腔1113可以起到保护电阻熔断模块160的作用,且使得配电装置1000的集成度更高。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11包括主壳体111a、底盖111b和顶盖111c,第一容纳腔1111、第二容纳腔1112和第三容纳腔1113均形成在主壳体111a内,且第一容纳腔1111的底部和第二容纳腔1112的底部均敞开,第三容纳腔1113的顶部敞开,底盖111b设于主壳体111a的底部且封盖第一容纳腔1111和第二容纳腔1112,顶盖111c设在主壳体111a的顶部,顶盖111c封盖第三容纳腔1113的部分顶部且避让第二接电部152(结合图9),也就是说,第二接电部152不被顶盖111c遮挡,可以接电。
由此,第一容纳腔1111的底部敞开使放入主继电器芯体120时变得容易,第二容纳腔1112的底部敞开有利于预充继电器130的放入,第三容纳腔1113的顶部敞开易于装配电阻熔断模块160。另外,底盖111b和顶盖111c的设置可以阻挡部分灰尘、液体进入到主壳体111a,避免对主壳体111a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顶盖111c封盖时避让第二接电部152使第二接电部152在配电装置1000上显露出来,有利于输出端与其他用电器连接。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时,可以现将主壳体111a倒置,使主壳体111a的底部朝上,将主继电器芯体120和预充继电器130安装到位,然后安装底盖111b,然后翻转主壳体111a,使主壳体111a的底部朝下,再将电阻熔断模块160安装到位,然后安装顶盖111c。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主继电器芯体120和预充继电器130沿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电阻熔断模块160设于预充继电器130的上方,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均位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顶部且贯穿灭弧罩112的顶壁和第一容纳腔1111的顶壁(例如由图1中所示的第一穿孔k1和第二穿孔k2分别贯穿)。例如,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可以位于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一侧且远离预充继电器130,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可以位于壳体111的长度方向靠近预充继电器130的一侧,从而方便电连接。此外,为了保证灌胶的密封效果,可以在灭弧罩112内设置位于顶壁处的密封垫115(结合图2),密封垫115上具有与第一穿孔k1和第二穿孔k2分别对应的第一避让孔1151和第二避让孔1152,以保证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顺利穿出。
结合图10所示,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均位于预充继电器130的底部,回到图1,预充电阻140的第一端141通过贯穿第三容纳腔1113的第四接电件143与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接电件143可以是预充电阻140上的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元件。例如,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位于壳体111的宽度方向远离第四接电件143的一侧,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位于壳体111的宽度方向靠近第四接电件143的一侧,从而方便电连接。
如图1所示,熔断器150的第一接电部151延伸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的顶部,由此第一接电部151和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直接连接,就可以把熔断器150接入充电回路L1,省去了中间的导线环节,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0的尺寸结构,节约用于导线的产品成本。
如图1所示,熔断器150的第二接电部152和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分别设于壳体111顶部的长度两端,其中,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与第一接电点170a连接,第二接电部152构成第二接电点152a,第一接电点170a可以为配电装置100的输入端,第二接电点152a可以为配电装置100的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为配电装置1000的电路完整提供必要条件。
而且,按照上述方位布局的配电装置1000,整体的结构形状为长条形,且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位于配电装置1000同侧的长度两端,从而使得配电装置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接近电池模块,从而当将配电装置1000与电池模块设置在一个安装包内时,安装包的空间利用率高,整体体积较小,且内部接电简单,实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顶部设有第二接电件170,预充继电器130的底部设有第三接电件180,壳体111内嵌有第一接电件114,第二接电件170构成第一接电点170a且电连接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第一接电件114,结合图4和图10,第三接电件180的两端分别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第一接电件114焊接相连。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接电件114和第三接电件180,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二接电件170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的连接,省去了连接导线,简化了配电装置1000的整体结构,此外,焊接相连保证了第三接电件180与预充继电器130和第一接电件114连接的牢固性,不会轻易脱落,避免造成电路的断路。另外,为方便连接,第二接电件170可以通过螺钉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14,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可以通过螺钉电电连接于熔断器150的第一接电部151。
基于上述连接,配电装置1000的工作原理可以如下。
结合图4,在预充电电路L2工作时,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断开,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接通,第二接电件170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14,第一接电件114电连接于第三接电件180,第三接电件180电连接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与负极接电点132导通,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与第四接电件143电连接。由此,电流从第一接电点170a流入,经过第二接电件170,经过第一接电件114,经过第三接电件180,经过预充继电器130,经过预充电阻140,经过熔断器150,通过第二接电点152a流出。外部系统自动判断预充电电路L2充电完成时,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断开,电流中止。
结合图4,在充电电路L1工作时,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断开,第二接电件170电连接于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接通,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电连接于熔断器150的第一接电部151。由此,电流从第一接电点170a流入,经过主继电器芯体120,经过熔断器150,通过第二接电点152a流出。
在上述的预充电电路L2和充电电路L1中,可以减少导线的使用,简化配电装置1000结构和尺寸,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配电装置1000还包括连接器190,连接器190安装于壳体111,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通断控制电路L3和预充继电器130的通断控制电路L4均连接至连接器190。其中,连接器190可以是传输电流或信号的部件,当连接器190通过给主继电器芯体120传输电流时,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导通,充电电路L1导通。当连接器190通过给预充继电器130传输电流时,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导通,预充电电路L2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11内具有第四容纳腔1114,第四容纳腔1114设于壳体111的长度一端且远离壳体111中心的一侧敞开,连接器190通过卡位件200定位配合于第四容纳腔1114。由此,连接器190可以稳固的固定在壳体111的第四容纳腔1114内,为配电装置1000的电路稳定性提供了保障,此外,由于连接器190设置在壳体111的长度一端且朝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敞开,从而当配电装置1000与电池模块沿配电装置100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列时,可以避免连接器190被电池模块遮挡,从而提升连接器190的使用便捷性。
基于上述连接,配电装置1000的装配过程可以如下,但是不限于下述装配流程。
步骤1、如图10所示,将主壳体111a翻转,底面朝上放置;
步骤2、如图10所示,结合图3,将主继电器芯体120安装在主壳体111a的第一容纳腔1111,将预充继电器130安装在主壳体111a的第二容纳腔1112;
步骤3、如图10所示,结合图7,将第三接电件180的一端与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焊接,另一端与壳体组件110上内嵌的第一接电件114焊接;
步骤4、灌胶将主继电器芯体120、预充继电器130和第三接电件180固定密封在主壳体111a内(该步骤可以提前到步骤3之前进行);
步骤5、如图10所示,结合图1,将底盖111b盖在主壳体111a上(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等固定连接底盖111b与主壳体111a),翻转主壳体111a;
步骤6、如图1所示,将电阻熔断模块160安装在主壳体111a的第三容纳腔1113,第一接电部151盖在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的上方;
步骤7、如图1所示,将第二接电件170安装在主继电器芯体120的上方,第二接电件170放在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上,并将第二接电件170的延伸端与壳体组件110上内嵌的第一接电件114焊接;
步骤8、如图1所示,用一个螺钉将第二接电件170固定在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上,用第二个螺钉将第一接电部151固定在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上;
步骤9、如图1所示,将顶盖111c盖在主壳体111a上(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栓等固定连接顶盖111c与主壳体111a);
步骤10、如图1所示,将连接器190通过卡位件200形成的倒刺结构安装在主壳体111a的第四容纳腔1114。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2000,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0。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2000,由于其包括的配电装置1000通过将壳体组件110、主继电器芯体120、预充继电器130和预充电阻140集成在一起,把配电装置1000当作一个产品设计制造而成,而不是把各个元器件作为单独的产品设计,配电装置1000具有集成度高,产品尺寸结构小,产品成本低的优点,从而使得具有该配电装置1000的车辆2000也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10),所述壳体组件(110)包括:壳体(111)、灭弧罩(112)和永磁体(113),所述壳体(11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1111)及第二容纳腔(1112),所述灭弧罩(112)装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1)内,所述永磁体(113)磁吸于所述灭弧罩(112)内;
主继电器芯体(120),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收纳于所述灭弧罩(112)内;
预充继电器(130),所述预充继电器(130)收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2)内;
预充电阻(140),所述预充电阻(140)设于所述壳体(111),所述配电装置(1000)包括第一接电点(170a)和第二接电点(152a),所述第一接电点(170a)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分别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与所述预充电阻(140)的第一端(141)相连,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和所述预充电阻(140)的第二端(142)均与所述第二接电点(152a)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灌胶固定于所述灭弧罩(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为预充继电器芯体(130a)且灌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1)内嵌有第一接电件(114),所述第一接电件(114)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电点(170a)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1000)还包括熔断器(150),所述预充电阻(140)与所述熔断器(150)集成为电阻熔断模块(160),所述电阻熔断模块(160)安装于所述壳体(111),所述熔断器(150)包括第一接电部(151)和第二接电部(152),所述预充电阻(140)的所述第二端(142)和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均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电部(151),所述第二接电部(152)构成所述第二接电点(15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1)内具有第三容纳腔(1113),所述电阻熔断模块(160)收纳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113)内,所述壳体(111)包括主壳体(111a)、底盖(111b)和顶盖(111c),所述第一容纳腔(1111)、所述第二容纳腔(1112)和所述第三容纳腔(1113)均形成在所述主壳体(111a)内,且所述第一容纳腔(111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112)的底部均敞开,所述第三容纳腔(1113)的顶部敞开,所述底盖(111b)设于所述主壳体(111a)的底部且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112),所述顶盖(111c)设在所述主壳体(111a)的顶部,所述顶盖(111c)封盖所述第三容纳腔(1113)的部分顶部且避让所述第二接电部(1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和所述预充继电器(130)沿所述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电阻熔断模块(160)设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上方,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负极接电点(122)均位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顶部且贯穿所述灭弧罩(112)的顶壁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11)的顶壁,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负极接电点(132)均位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底部,所述预充电阻(140)的所述第一端(141)通过贯穿所述第三容纳腔(1113)的第四接电件(143)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负极接电点(132)相连,所述熔断器(150)的所述第一接电部(151)延伸到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负极接电点(122)的顶部,所述熔断器(150)的所述第二接电部(152)和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11)顶部的长度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1)内嵌有第一接电件(114),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顶部设有第二接电件(170),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底部设有第三接电件(180),所述第二接电件(170)构成所述第一接电点(170a)且电连接于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正极接电点(121)和所述第一接电件(114),所述第三接电件(18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正极接电点(131)和所述第一接电件(114)焊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1000)还包括连接器(190),所述连接器(190)安装于所述壳体(111),所述主继电器芯体(120)的通断控制电路(L3)和所述预充继电器(130)的通断控制电路(L4)均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90)。
10.一种车辆(2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装置(1000)。
CN201922132124.6U 2019-11-29 2019-11-29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1195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124.6U CN211195876U (zh) 2019-11-29 2019-11-29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124.6U CN211195876U (zh) 2019-11-29 2019-11-29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5876U true CN21119587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124.6U Active CN211195876U (zh) 2019-11-29 2019-11-29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58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600A (zh) * 2021-07-06 2021-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预充装置、电池配电盒、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600A (zh) * 2021-07-06 2021-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预充装置、电池配电盒、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3729B1 (ko) 전지모듈 인터페이스
KR101042750B1 (ko) 배터리 팩
US20100127565A1 (en) High-voltage electrical component unit for vehicles
CN216672012U (zh) 输出稳定的电池端电连接器、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EP3748712A1 (en) Battery power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structur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JP2005317460A (ja) パック電池
CN207651426U (zh) 一种接触器
CN211195876U (zh)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3761683U (zh) 可插拔继电器电路模块
KR100572178B1 (ko) 전지를 내장한 휴대전기기기
JP4979216B2 (ja) 二次電池のパックケース
CN209804561U (zh) 接触器及车辆
CN210792802U (zh) 预充配电装置
CN217215007U (zh) 动力电池包
CN110677766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
JP2017152163A (ja)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6413142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KR101800308B1 (ko) 전기 스위치 소자, 특히 접촉기 또는 계전기용 배열체, 및 요크 부재와 코일 사이에 제어 모듈을 갖는 전기 스위치 소자
CN111599643B (zh) 电子模块
KR101792819B1 (ko) 전지팩용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18586290U (zh) 电芯结构和动力电池
JP3341227B2 (ja) 電池パックの充電端子短絡防止装置
CN219457728U (zh) 电池包断路单元及电池包
CN112166523A (zh) 电池组
CN219436080U (zh) 一种换电式电池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