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4648U -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4648U
CN211194648U CN201921438100.7U CN201921438100U CN211194648U CN 211194648 U CN211194648 U CN 211194648U CN 201921438100 U CN201921438100 U CN 201921438100U CN 211194648 U CN211194648 U CN 211194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belt
collecting
supporting
le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engrunmei Rubb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engrunmei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engrunmei Rubb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engrunmei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8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4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4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4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风扇吹出大量的风,加速密封圈冷却,替代了自然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包括支撑台、传动平台、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和风扇,电机右端与第一皮带轮左端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中部设置有凹槽,皮带套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凹槽内,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传动杆右端与转棍左端连接,传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轮左端连接,两组传动平台中部的转棍套装有传送带,第二皮带轮带动转棍转动,导致传送带围绕转棍转动,传送带上端设置有风扇,风扇中部设置有扇叶,风扇右部设置有线缆,线缆连接电源。

Description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是一种用于冷却密封垫的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使用中发现,传统的密封垫冷却成型工艺是自然冷却,冷却时间长,并且冷却不均匀,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吹出大量的风,加速密封圈冷却,替代了自然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台、传动平台、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和风扇,支撑台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台腿,支撑台腿顶端与支撑台底端连接,支撑台腿底端与地面接触,两组传动平台底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支撑顶端与传动平台底端连接,支撑底端与支撑台顶端连接,两组支撑之间设置有电机支撑台,电机支撑台左右两端与两组支撑内侧连接,电机支撑台顶端设置有机座,机座底端与电机支撑台顶端连接,电机底端与机座顶端连接,电机右端与第一皮带轮左端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中部设置有凹槽,皮带套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凹槽内,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两组传动平台之间设置有多组转棍,转棍两端分别与两组传动平台内侧可转动连接,最左端的转棍右端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右端与转棍左端连接,传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轮左端连接,两组传动平台中部的转棍套装有传送带,第二皮带轮带动转棍转动,导致传送带围绕转棍转动,传送带上端设置有风扇,风扇中部设置有扇叶,风扇右部设置有线缆,线缆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传动平台顶端设置有多组纵向支撑腿,支撑腿底端与传动平台顶端连接,支撑腿顶端设置有与传动平台平行的两组横梁,横梁底端与支撑腿顶端连接,支撑腿右端设置有挡板,挡板左端与支撑腿右端连接,横梁顶端设置有风扇底座,风扇底座底端与横梁顶端连接,风扇底端与风扇底座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还包括收集台、台面、收集槽和收集台腿,收集台顶端设置有台面,台面底端与收集台顶端连接,台面中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台底端设置有收集台腿,收集台腿顶端与收集台底端连接,收集台腿底端与地面接触,收集箱位于收集槽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右侧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左端与支撑台和传动平台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收集箱底端四角设置有脚轮,脚轮顶端与收集箱底端连接,脚轮底端与地面相对滑动,脚轮左侧设置有锁片,锁片右端与脚轮左端连接,扳动锁片可将脚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收集箱右端设置有把腿,把腿左端与收集箱右端连接,把腿右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左端与把腿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还包括螺杆,支撑台腿底端设置有螺纹孔,螺杆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底端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顶端与减震垫底端可旋转连接,减震垫底端与地面接触,螺杆上套装有螺母,旋转螺母,可调节支撑台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每两组收集台腿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加强梁两端分别于收集台腿内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人员将制作好的密封圈放置到传送带顶端,启动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皮带套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平台中部的转棍转动,传送带开始绕转棍转动,操作人员放在右端的密封圈随着传送带的转动经过多组风扇,风扇吹出大量的风,加速密封圈冷却,替代了自然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皮带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撑台;2、支撑台腿;3、传动平台;4、支撑; 5、电机支撑台;6、机座;7、电机;8、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0、皮带;11、传送带;12、风扇;13、支撑腿;14、横梁;15、挡板;16、风扇底座;17、收集台;18、台面;19、收集槽;20、收集台腿;21、收集箱;22、保护罩;23、脚轮;24、锁片;25、把腿; 26、把手;27、螺杆;28、减震垫;29、螺母;30、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台1、传动平台3、电机7、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9、皮带10和风扇12,支撑台1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台腿2,支撑台腿2顶端与支撑台1 底端连接,支撑台腿2底端与地面接触,两组传动平台3底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4,支撑4顶端与传动平台3底端连接,支撑4底端与支撑台1 顶端连接,两组支撑4之间设置有电机支撑台5,电机支撑台5左右两端与两组支撑4内侧连接,电机支撑台5顶端设置有机座6,机座6底端与电机支撑台5顶端连接,电机7底端与机座6顶端连接,电机7右端与第一皮带轮8左端连接,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中部设置有凹槽,皮带10套装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的凹槽内,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两组传动平台3之间设置有多组转棍,转棍两端分别与两组传动平台3内侧可转动连接,最左端的转棍右端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右端与转棍左端连接,传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轮9左端连接,两组传动平台3中部的转棍套装有传送带11,第二皮带轮9带动转棍转动,导致传送带11围绕转棍转动,传送带11上端设置有风扇12,风扇12中部设置有扇叶,风扇12右部设置有线缆,线缆连接电源;操作人员将制作好的密封圈放置到传送带11顶端,启动电机7,带动第一皮带轮8旋转,皮带10套装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上,第一皮带轮8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平台3 中部的转棍转动,传送带11开始绕转棍转动,操作人员放在右端的密封圈随着传送带11的转动经过多组风扇12,风扇12吹出大量的风,加速密封圈冷却,替代了自然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传动平台3顶端设置有多组纵向支撑腿13,支撑腿13底端与传动平台3顶端连接,支撑腿13顶端设置有与传动平台3平行的两组横梁14,横梁14底端与支撑腿13顶端连接,支撑腿13右端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左端与支撑腿13右端连接,横梁14顶端设置有风扇底座16,风扇底座16底端与横梁14顶端连接,风扇12底端与风扇底座16顶端连接;由于风扇12吹出大量的风,密封圈质量比较轻,容易将密封圈吹跑,通过设置挡板15,可以防止密封圈被吹离传送带11顶端,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还包括收集台17、台面18、收集槽19和收集台腿20,收集台17顶端设置有台面18,台面18底端与收集台17顶端连接,台面18中部设置有收集槽19,收集台17底端设置有收集台腿20,收集台腿20顶端与收集台17底端连接,收集台腿20 底端与地面接触,收集箱21位于收集槽19底侧;密封圈从传送带11 右端经过风扇12吹出的空气得到冷却,输送到传送带11左端花落到台面18顶端,受重力作用,密封圈自动从收集槽19滑落到位于收集槽19 底侧的收集台腿20内,将密封圈统一收集,提高了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右侧设置有保护罩22,保护罩22左端与支撑台1和传动平台3右端连接;通过设置保护罩22,将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传动机构保护起来,防止在设备工作时有杂物掉落到传动机构中,造成生产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收集箱21底端四角设置有脚轮23,脚轮23顶端与收集箱21底端连接,脚轮23底端与地面相对滑动,脚轮23左侧设置有锁片24,锁片24右端与脚轮23左端连接,扳动锁片 24可将脚轮23固定;将收集箱21推至收集槽19底侧,扳动锁片24将脚轮23固定,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收集箱21右端设置有把腿 25,把腿25左端与收集箱21右端连接,把腿25右端设置有把手26,把手26左端与把腿25右端连接;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地手握把手26,将收集箱21推至第二皮带轮9底侧,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还包括螺杆27,支撑台腿2 底端设置有螺纹孔,螺杆27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27底端设置有减震垫28,减震垫28顶端与减震垫28底端可旋转连接,减震垫28 底端与地面接触,螺杆27上套装有螺母29,旋转螺母29,可调节支撑台腿2的高度;设备安装完成时,旋转螺母29,对支撑台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设备处于同一水平状态,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每两组收集台腿20之间设置有加强梁30,加强梁30两端分别于收集台腿20内侧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梁30,可以使收集台17整体更牢固,提高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设备安装完成时,旋转螺母29,对支撑台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设备处于同一水平状态,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地手握把手26,将收集箱21 推至收集槽19底侧,扳动锁片24将脚轮23固定,之后启动风扇12,然后操作人员将制作好的密封圈放置到传送带11顶端,启动电机7,带动第一皮带轮8旋转,皮带10套装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上,第一皮带轮8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平台3中部的转棍转动,传送带11开始绕转棍转动,操作人员放在右端的密封圈随着传送带11的转动经过多组风扇12,风扇12吹出大量的风,加速密封圈冷却,由于风扇12吹出大量的风,密封圈质量比较轻,容易将密封圈吹跑,之后密封圈从传送带11右端经过风扇12吹出的空气得到冷却,输送到传送带11左端花落到台面18顶端,受重力作用,密封圈自动从收集槽19滑落到位于收集槽19底侧的收集台腿20内,将密封圈统一收集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的电机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传动平台(3)、电机(7)、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9)、皮带(10)和风扇(12),支撑台(1)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台腿(2),支撑台腿(2)顶端与支撑台(1)底端连接,支撑台腿(2)底端与地面接触,两组传动平台(3)底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4),支撑(4)顶端与传动平台(3)底端连接,支撑(4)底端与支撑台(1)顶端连接,两组支撑(4)之间设置有电机支撑台(5),电机支撑台(5)左右两端与两组支撑(4)内侧连接,电机支撑台(5)顶端设置有机座(6),机座(6)底端与电机支撑台(5)顶端连接,电机(7)底端与机座(6)顶端连接,电机(7)右端与第一皮带轮(8)左端连接,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中部设置有凹槽,皮带(10)套装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的凹槽内,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两组传动平台(3)之间设置有多组转棍,转棍两端分别与两组传动平台(3)内侧可转动连接,最左端的转棍右端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右端与转棍左端连接,传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轮(9)左端连接,两组传动平台(3)中部的转棍套装有传送带(11),第二皮带轮(9)带动转棍转动,导致传送带(11)围绕转棍转动,传送带(11)上端设置有风扇(12),风扇(12)中部设置有扇叶,风扇(12)右部设置有线缆,线缆连接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平台(3)顶端设置有多组纵向支撑腿(13),支撑腿(13)底端与传动平台(3)顶端连接,支撑腿(13)顶端设置有与传动平台(3)平行的两组横梁(14),横梁(14)底端与支撑腿(13)顶端连接,支撑腿(13)右端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左端与支撑腿(13)右端连接,横梁(14)顶端设置有风扇底座(16),风扇底座(16)底端与横梁(14)顶端连接,风扇(12)底端与风扇底座(16)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台(17)、台面(18)、收集槽(19)和收集台腿(20),收集台(17)顶端设置有台面(18),台面(18)底端与收集台(17)顶端连接,台面(18)中部设置有收集槽(19),收集台(17)底端设置有收集台腿(20),收集台腿(20)顶端与收集台(17)底端连接,收集台腿(20)底端与地面接触,收集箱(21)位于收集槽(19)底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9)右侧设置有保护罩(22),保护罩(22)左端与支撑台(1)和传动平台(3)右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箱(21)底端四角设置有脚轮(23),脚轮(23)顶端与收集箱(21)底端连接,脚轮(23)底端与地面相对滑动,脚轮(23)左侧设置有锁片(24),锁片(24)右端与脚轮(23)左端连接,扳动锁片(24)可将脚轮(23)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箱(21)右端设置有把腿(25),把腿(25)左端与收集箱(21)右端连接,把腿(25)右端设置有把手(26),把手(26)左端与把腿(25)右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27),支撑台腿(2)底端设置有螺纹孔,螺杆(27)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27)底端设置有减震垫(28),减震垫(28)顶端与减震垫(28)底端可旋转连接,减震垫(28)底端与地面接触,螺杆(27)上套装有螺母(29),旋转螺母(29),可调节支撑台腿(2)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收集台腿(20)之间设置有加强梁(30),加强梁(30)两端分别于收集台腿(20)内侧连接。
CN201921438100.7U 2019-09-02 2019-09-02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Active CN211194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100.7U CN211194648U (zh) 2019-09-02 2019-09-02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100.7U CN211194648U (zh) 2019-09-02 2019-09-02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4648U true CN211194648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2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100.7U Active CN211194648U (zh) 2019-09-02 2019-09-02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4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75281U (zh) 一种散热型钛板输送架
CN211194648U (zh) 密封圈冷却成型装置
CN211974251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伸缩防护栏杆
CN210282947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轮胎的轮胎割毛机
CN211169713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06854766U (zh) 一种废钢切割装置
CN214775228U (zh) 飞机机轮脱胎机
CN113369756B (zh) 一种用于体育用品加工的电焊机推车
CN209062724U (zh) 铝合金板材防毛边切割装置
CN204237184U (zh) 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框输送清扫抬升装置
CN209334806U (zh) 一种手机加工用模切装置
CN206927161U (zh) 一种皮带输送线承托操作板活动机构
CN210012225U (zh) 一种用于传送塑料杯的输送带装置
CN111112486A (zh) 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148253U (zh) 一种化妆品软管加工设备
CN217924750U (zh) 一种管廊支架安装用设备
CN220556917U (zh) 一种果树便携采摘装置
CN219311419U (zh) 一种仙草原料根部切除装置
CN220128393U (zh) 打磨与升降组件
CN216800787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清洁装置
CN211194070U (zh) 一种环保建材板用切割设备
CN215393766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发动机缸体用工装
CN116765955B (zh) 一种自行车轮毂打磨抛光装置
CN213674252U (zh) 一种艾条裁切装置
CN216372445U (zh) 一种适用于缓冲纸成型机的零件切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