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1266U -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1266U
CN211191266U CN201921897359.8U CN201921897359U CN211191266U CN 211191266 U CN211191266 U CN 211191266U CN 201921897359 U CN201921897359 U CN 201921897359U CN 211191266 U CN211191266 U CN 211191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groove
base
cylind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7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刚
刘博�
缑发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iong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Xiong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Xiong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Xiong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7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1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1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12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清洁装置,涉及金属管材表面清洁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管材清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清洁筒、清洁布,所述清洁筒包括互相扣合呈环状的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所述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贯穿其两端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插入与凹槽配合使用的插条,所述清洁布被插条压入凹槽内固定;所述清洁筒外部设有驱动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相互扣合或分离的夹紧装置,所述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扣合后,其中间形成供管材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部件易于更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材表面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管材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打磨和焊接,因此,刚生产出来的管材表面会粘接残留一些毛边,如果不清洁这些毛边,这些管材将不满足进一步的精密加工要求,在管材的运输过程中也会因为摩擦导致管材表面被毛边划伤。
公开号为CN2058163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材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滑杆、固定件、清洁筒和底座,清洁筒固定在底座上,清洁筒表面设置有长条形开口,且清洁筒内壁固定有刷毛,清洁筒的上方设置有滑道,滑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杆,滑杆一端可滑动地位于滑道内,另一端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固定有管材,管材穿过清洁筒,通过滑动滑杆能够使得管材在清洁筒内滑动。
上述专利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刷毛会因为磨损导致管材清洁效果变差,由于刷毛固定在清洁筒内,因此很难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清洁装置,其具有清洁部件易于更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清洁筒、清洁布,所述清洁筒包括互相扣合呈环状的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所述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贯穿其两端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插入与凹槽配合使用的插条,所述清洁布被插条压入凹槽内固定;所述清洁筒外部设有驱动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相互扣合或分离的夹紧装置,所述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扣合后,其中间形成供管材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清洁布时,通过夹紧装置使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相互分离,将插条连同清洁布一同抽出,然后将新的清洁布压入凹槽内,再依次在凹槽中插入插条将清洁布固定,随后通过夹紧装置使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相互扣合,并使管材穿过通孔。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清洁布与管材表面紧挨,管材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清洁筒轴线方向移动,完成表面清洁工作。通过该设计方案,清洁布更换容易、方便,实用性高,且人员劳动强度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横截面沿清洁筒内孔部至外表面呈由窄变宽的等腰梯形,所述插条横截面为与凹槽内壁相适应的等腰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条与凹槽形成龙凤榫的结构,在清洁筒径向方向上,插条和清洁布被限制发生移动,不会轻易从凹槽中脱落,保证了该清洁布的固定方式具有较好的牢固性,更加具有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清洁槽、第二清洁槽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与其端面形状相同的限位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凹槽内的插条和清洁布通过限位盖被完全固定在清洁筒内,在管材沿清洁筒轴线方向移动时,插条与清洁布不会在清洁筒轴线方向上发生位移,限位盖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清洁布在清洁筒中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均为半圆环,且二者的接触部分分别位于清洁筒正上方和正下方,所述清洁筒上端开设有沿清洁筒轴线方向设置的注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材清洁时,在注油槽中加入适量金属保养油或其他具有润滑且能够保护金属的油,油液会在清洁布中逐渐渗入并完全覆盖在清洁筒内的管材表面上,一方面起到了润滑作用,使金属管材更加容易通过清洁筒,另一方面,在金属表面涂油可以起到对金属表面的一定保护作用,用油液清洁的金属管材其表面也更加干净、光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槽正上方设置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上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油孔,所述清洁筒上方设置有高位油槽,所述注油管与高位油槽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持续不断的补充清洁布上的油液,使管材清洁时润滑效果和清洁效果始终保持在较好状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通过流量调节器控制单位时间注油管的出油量,避免需要人工不断加油,通过注油管上的出油孔可以使油液在清洁筒内分布均匀,使其作用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固定连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与清洁筒轴线方向垂直且水平贯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双向螺杆、水平设置的基座及水平设置在基座上的底板,所述双向螺杆上设有两段相同长度的逆向螺纹和顺向螺纹,所述双向螺杆分别通过逆向螺纹、顺向螺纹与第一底座、第二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转动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底板与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的底端均沿双向螺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和双向螺杆连接处的螺纹旋转方向不同,因此在转动双向螺杆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带动第一清洁槽和第二清洁槽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夹紧装置,可以方便的取出管材或更换清洁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端与基座沿清洁筒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基座上水平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底板沿清洁筒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材清洁工作进行时,气缸驱动清洁布沿清洁筒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进一步提升了管材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有高度低于双向螺杆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清洁筒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沿清洁筒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清洁筒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收集管材上清洁过程中掉落的金属废渣和油液,保证了清洁过程干净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中水平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放置有将其完全覆盖的过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掉落在过滤布上的油液渗入收集槽内,而金属废渣则被截留在过滤布上,过滤网具有较好的呈重作用,使过滤布上可以承接较多的金属废渣。通过过滤布分离后的油液,可以方便的进行回收重复利用,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低位油槽,所述低位油槽与收集槽底端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过滤后的油液直接通过重力作用进入低位油槽,在管材清洁过程中可以直接将低位油槽中的回收油液直接倒入高位油槽中重复利用,而不用取出收集槽,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取出收集槽,使金属废渣和油液掉落在底板或地面上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夹紧装置、龙凤榫结构的凹槽和插条使清洁筒内的清洁部件更换容易且稳定牢固;
(2)通过设置高位油槽、注油管和注油槽,一方面起到了润滑作用,另一方面,对金属表面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且使金属表面被清洁的更加干净;通过设置带有过滤布和过滤网的收集槽、低位油槽使金属废渣收集方便、油液可以重复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管材清理装置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管材清理装置位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洁筒;2、清洁布;11、第一清洁槽;12、第二清洁槽;3、凹槽;4、插条;5、夹紧装置;6、通孔;7、限位盖;8、注油槽;9、注油管;10、出油孔;13、高位油槽;14、流量调节器;51、第一底座;52、第二底座;53、双向螺杆;54、底板;55、基座;531、逆向螺纹;532、顺向螺纹;15、定位板;16、气缸;17、收集槽;18、过滤网;19、过滤布;20、低位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材清洁装置,包括水平方向的清洁筒1、清洁布2。该清洁筒1包括互相扣合呈环状的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均为半圆环,且二者的接触部分分别位于清洁筒1正上方和正下方。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内壁上沿其轴向开有五个均匀排布且贯穿其两端的凹槽3,凹槽3的横截面沿清洁筒1内孔至外表面呈由窄变宽的等腰梯形,此外,凹槽3内插入与凹槽3配合使用的插条4,插条4横截面为与凹槽3内壁相适应的等腰三角形。插条4与凹槽3形成龙凤榫的结构,因此,插条4和清洁布2在清洁筒1径向方向上牢牢固定,不会轻易从凹槽3中脱落。在清洁筒1外部焊接有驱动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相互扣合或分离的夹紧装置5,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扣合后,中间形成供管材穿过的通孔6。
在实际清洁过程中,管材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移动时,可能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插条4与清洁布2在清洁筒1轴线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在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其端面形状相同的限位盖7,将插条4与清洁布2完全固定在清洁筒1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清洁布2伸出清洁筒1两端的多余部分一同用螺栓固定,进一步提升清洁布2在工作时的稳固性。
夹紧装置5主要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夹紧装置5包括分别与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焊接的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与清洁筒1轴线方向垂直且水平贯穿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的双向螺杆53、水平设置的基座55及水平设置在基座55上的底板54,双向螺杆53上有两段相同长度的逆向螺纹531和顺向螺纹532,双向螺杆53分别通过逆向螺纹531、顺向螺纹532与第一底座51、第二底座52螺纹连接,底板54上位于第二底座52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53转动连接的定位板15,底板54与第一底座51、第二底座52的底端均沿双向螺杆5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通过此方案,由于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和双向螺杆53连接处的螺纹旋转方向不同,因此在转动双向螺杆53时,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带动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相互靠近或远离。在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远离时,可以方便的取出管材或更换清洁布2。
在管材清洁工作进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管材的清洁效果,使底板54的底端与基座55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在基座55上水平方向固定一个气缸16(参照图3),气缸16的活塞杆与底板54一端固定连接,气缸16驱动底板54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前后移动。通过设置气缸16,可以使清洁布2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前后反复移动,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参照图2及图4,为了减少管材在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移动时的摩擦力,并提升管材清洁效果,在清洁筒1上端开有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的注油槽8。注油槽8上方有高位油槽13,为注油槽8提供油液。为了使进入清洁筒1的油液均匀,在注油槽8正上方放置一个注油管9,注油管9上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油孔10,同时注油管9与高位油槽13通过管道连接。在管材清洁时,通过高位油槽13持续不断的为注油槽8提供适量的金属保养油或其他具有润滑且能够保护金属的油,油液会在清洁布2中逐渐渗入并完全覆盖在清洁筒1内的管材表面上,一方面起到了润滑作用,使金属管材更加容易通过清洁筒1,另一方面,在金属表面涂油可以起到对金属表面的一定保护作用,用油液清洁的金属管材其表面也更加干净、光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在注油管9道上安装一个类似输液管上使用的流量调节器14,根据需要通过流量调节器14控制单位时间注油管9的出油量,避免需要人工不断加油。
参照图3及图5,在管材清理过程中,管材上的金属废渣和油液需要进行处理,保证清洁过程干净和环保,因此在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之间放有一个高度低于双向螺杆53的收集槽17,收集槽17位于所述清洁筒1的正下方,且其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清洁筒1的长度。进一步的,可以在收集槽17中水平固定一个过滤网18,并在过滤网18上放一个有将过滤网18完全覆盖的过滤布19。掉落在过滤布19上的油液渗入收集槽17内,而金属废渣则被截留在过滤布19上,过滤网18具有较好的呈重作用,使过滤布19上可以承接较多的金属废渣。为了在管材清洁过程中不用取出收集槽17进行油液的回收利用,避免工作过程中取出收集槽17金属废渣和油液掉落在底板54或地面上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基座55上放有一个低位油槽20,低位油槽20与收集槽17底端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收集槽17过滤后的油液直接通过重力作用进入低位油槽20,在管材清洁过程中可以直接将低位油槽20中的回收油液倒入高位油槽13中重复利用,优选的,可以在高位油槽13中同样放一个过滤网18和过滤布19,防止一些金属废渣进入高位油槽13堵塞管道。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清洁布2的更换时,首先关闭流量调节器14,当过滤布19不再滴油时卸下清洁筒1两端与限位盖7连接的螺栓,取下限位盖7。然后转动双向螺杆53使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相互远离。此时,抽出插条4,取出凹槽3内需要更换的过滤布19。过滤布19取出后,将干净的过滤布19压入凹槽3内,并在凹槽3中插入插条4将过滤布19进行固定。随后在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两端分别用螺栓将限位盖7与之固定。最后,通过转动双向螺杆53,使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相互靠近并夹紧管材。在清理过程前,打开流量调节器14,待清洁筒1底端看到有油液液滴时,调节流量调节器14根据需要控制油液单位时间下降的量。清理过程中,可以打开气缸16,使清洁筒1沿其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在低位油槽20中有较多油时,将其倒入高位油槽1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材清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清洁筒(1)、清洁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筒(1)包括互相扣合呈环状的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所述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贯穿其两端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插入与凹槽(3)配合使用的插条(4),所述清洁布(2)被插条(4)压入凹槽(3)内固定;所述清洁筒(1)外部设有驱动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相互扣合或分离的夹紧装置(5),所述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扣合后,其中间形成供管材穿过的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横截面沿清洁筒(1)内孔至外表面呈由窄变宽的等腰梯形,所述插条(4)横截面为与凹槽(3)内壁相适应的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槽(11)、第二清洁槽(12)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与其端面形状相同的限位盖(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均为半圆环,且二者的接触部分分别位于清洁筒(1)正上方和正下方,所述清洁筒(1)上端开设有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设置的注油槽(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槽(8)正上方设置有注油管(9),所述注油管(9)上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油孔(10),所述清洁筒(1)上方设置有高位油槽(13),所述注油管(9)与高位油槽(13)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分别与第一清洁槽(11)和第二清洁槽(12)固定连接的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与清洁筒(1)轴线方向垂直且水平贯穿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的双向螺杆(53)、水平设置的基座(55)及水平设置在基座(55)上的底板(54),所述双向螺杆(53)上设有两段相同长度的逆向螺纹(531)和顺向螺纹(532),所述双向螺杆(53)分别通过逆向螺纹(531)、顺向螺纹(532)与第一底座(51)、第二底座(52)螺纹连接,所述底板(54)上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53)转动连接的定位板(15),所述底板(54)与第一底座(51)、第二底座(52)的底端均沿双向螺杆(5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底板(54)底端与基座(55)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4)的底端与基座(55)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基座(55)上水平设置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的活塞杆与底板(5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6)驱动底板(54)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2)之间设有高度低于双向螺杆(53)的收集槽(17),所述收集槽(17)位于所述清洁筒(1)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17)沿清洁筒(1)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清洁筒(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17)中水平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上放置有将其完全覆盖的过滤布(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材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5)上设置有低位油槽(20),所述低位油槽(20)与收集槽(17)底端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
CN201921897359.8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1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7359.8U CN21119126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7359.8U CN21119126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1266U true CN21119126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73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126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1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7309B1 (ja) 濾過装置
CN110977598A (zh) 一种利用传送带原理的数控车床排屑装置
CN211191266U (zh) 一种管材清洁装置
CN216442026U (zh) 一种高刚性立式加工中心的xy轴结构
CN212976718U (zh) 粉末冶金制品连续浸油装置
CN116619127A (zh) 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
CN105479261B (zh) 落地镗铣床滑枕润滑油回收装置
CN115990787A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滑块润滑装置
CN113458856B (zh) 一种cnc高速加工中心
CN213945793U (zh) 一种具有防油液溅射结构的数控机床
CN210414137U (zh) 一种磨削液分级沉积过滤装置
EP1205225A1 (de) Verfahren und Filter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r verschmutzten Kühlschmierflüssigkeit
CN209394048U (zh) 一种机床的高速雕铣机
CN211305716U (zh) 一种防润滑油滴落的数控机床
CN217991847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防污装置
CN216265407U (zh) 一种数控磨床的废过滤纸收集装置
CN213615603U (zh) 一种高效率铣床用注油装置
CN21780057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板件打孔装置
CN214351239U (zh) 一种带有冷却液过滤回收装置
CN211387964U (zh) 一种机加工切削液滤纸自动回收装置
CN218557581U (zh) 一种玉石加工电脑雕刻机
EP0563754A1 (de) Reinigungsvorrichtung
CN219648795U (zh) 方便清理废渣的铣床
CN212734329U (zh) 一种用于精加工中开泵泵体内的镗床工装
CN212071274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除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