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4235U -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4235U
CN211174235U CN201922436389.5U CN201922436389U CN211174235U CN 211174235 U CN211174235 U CN 211174235U CN 201922436389 U CN201922436389 U CN 201922436389U CN 211174235 U CN211174235 U CN 211174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oil
oil tank
bull stick
transfer lin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63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秀国
林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363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4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4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4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包括冷油箱,所述冷油箱顶壁中部设置有筒体,所述冷油箱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左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筒体内中部置有转杆,所述转杆顶端安装有扇叶,所述传动杆左端和转杆靠近传动杆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且两组锥形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扇叶和搅拌杆,可以通过电机的传动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经两组锥形齿轮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搅拌杆转动,用于搅拌冷油箱内油液转动,加快油液的散热,转杆同步带动扇叶旋转,扇叶将冷油箱内热气流朝向外侧排出,进一步提升油液冷却速度,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很多厂家在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及压缩机采用的冷油装置非常复杂,带有体积较大的稀油站,其油管路布置复杂,油路系统能耗较大,配套在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及压缩机上,其体积外形不协调,整体结构复杂。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装置油液冷却效果不理想,冷却速度较慢,无法保证冷却油液的供应;2、现有装置冷却方式单一,散热性能差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通过安装有扇叶和搅拌杆,可以通过电机的传动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经两组锥形齿轮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搅拌杆转动,用于搅拌冷油箱内油液转动,加快油液的散热,转杆同步带动扇叶旋转,扇叶将冷油箱内热气流朝向外侧排出,进一步提升油液冷却速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包括冷油箱;
所述冷油箱顶壁中部设置有筒体,所述冷油箱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左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于筒体右壁且传动杆延伸至筒体内,所述筒体内中部置有转杆,所述转杆顶端安装有扇叶,所述传动杆左端和转杆靠近传动杆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且两组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转杆靠近锥形齿轮的下侧设置有轴承且轴承后壁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共有三组;
所述冷油箱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水冷管且水冷管为蛇形管体,两组所述水冷管上均连通设置有管接头且管接头延伸至冷油箱外侧,所述转杆后侧置有通管,所述通管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水冷管连通,所述冷油箱顶壁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连通设置有供液泵,所述冷油箱右壁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连通设置有排液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体顶部开口处套设有防尘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接头与冷油箱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通过定位架与冷油箱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油箱内壁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通过安装有扇叶和搅拌杆,可以通过电机的传动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经两组锥形齿轮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搅拌杆转动,用于搅拌冷油箱内油液转动,加快油液的散热,转杆同步带动扇叶旋转,扇叶将冷油箱内热气流朝向外侧排出,进一步提升油液冷却速度。
2.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通过安装有水冷管和通管,在搅拌杆的搅拌作用下,可以通过水冷管与油液接触,用于油液的水冷降温,同时水冷管为蛇形管体,大大增加油液与水冷管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水冷效率,在水冷及风冷的双重冷却效果下,有效提升油液的降温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的筒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的水冷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油箱;2、管接头;3、水冷管;4、进油管;5、供液泵;6、筒体;7、扇叶;8、锥形齿轮;9、传动杆;10、电机;11、通管;12、排液泵;13、排油管;14、轴承;15、转杆;16、搅拌杆;17、定位架;18、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包括冷油箱1;
所述冷油箱1顶壁中部设置有筒体6,所述冷油箱1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传动轴左侧设置有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贯穿于筒体6右壁且传动杆9延伸至筒体6内,所述筒体6内中部置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顶端安装有扇叶7,所述传动杆9左端和转杆15靠近传动杆9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8且两组锥形齿轮8啮合,所述转杆15靠近锥形齿轮8的下侧设置有轴承14且轴承14后壁与筒体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5通过轴承14与筒体6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5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杆16且搅拌杆16共有三组;
所述冷油箱1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水冷管3且水冷管3为蛇形管体,两组所述水冷管3上均连通设置有管接头2且管接头2延伸至冷油箱1外侧,所述转杆15后侧置有通管11,所述通管11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水冷管3连通,所述冷油箱1顶壁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油管4,所述进油管4上连通设置有供液泵5,所述冷油箱1右壁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油管13,所述排油管13上连通设置有排液泵1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安装有扇叶7和搅拌杆16,可以通过电机10的传动轴带动传动杆9转动,传动杆9经两组锥形齿轮8带动转杆15旋转,转杆15带动搅拌杆16转动,用于搅拌冷油箱1内油液转动,加快油液的散热,转杆15同步带动扇叶7旋转,扇叶7将冷油箱1内热气流朝向外侧排出,进一步提升油液冷却速度,通过安装有水冷管3和通管11,在搅拌杆16的搅拌作用下,可以通过水冷管3与油液接触,用于油液的水冷降温,同时水冷管3为蛇形管体,大大增加油液与水冷管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水冷效率,在水冷及风冷的双重冷却效果下,有效提升油液的降温性能。
其中,所述筒体6顶部开口处套设有防尘罩18。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安装有防尘罩18,可防止外界杂尘落入油液内,提升油液的洁净度。
其中,所述管接头2与冷油箱1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有密封圈,可以通过密封圈提升管接头2与冷油箱1连接的密封效果,防止油液泄漏。
其中,所述电机10通过定位架17与冷油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有定位架17,可以通过定位架17将电机10限位固定,以保证电机10的稳定运行。
其中,所述冷油箱1内壁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冷油箱1内壁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涂层,使冷油箱1内壁具有抗腐蚀性能,以提升箱体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包括冷油箱1、管接头2、水冷管3、进油管4、供液泵5、筒体6、扇叶7、锥形齿轮8、传动杆9、电机10、通管11、排液泵12、排油管13、轴承14、转杆15、搅拌杆16、定位架17、防尘罩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使用的时候,将电机10、供液泵5和排液泵12外接电源,工作人员通过电气设备自带开关进行启闭控制,同时将两组管接头2分别与外界供冷水系统和蓄水容器连通,实现水冷管3内冷水的循环,热油经供液泵4的进油管4注入,通过安装有扇叶7和搅拌杆16,可以通过电机10的传动轴带动传动杆9转动,传动杆9经两组锥形齿轮8带动转杆15旋转,转杆15带动搅拌杆16转动,用于搅拌冷油箱1内油液转动,加快油液的散热,转杆15同步带动扇叶7旋转,扇叶7将冷油箱1内热气流朝向外侧排出,进一步提升油液冷却速度,通过安装有水冷管3和通管11,在搅拌杆16的搅拌作用下,可以通过水冷管3与油液接触,用于油液的水冷降温,同时水冷管3为蛇形管体,大大增加油液与水冷管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水冷效率,在水冷及风冷的双重冷却效果下,有效提升油液的降温性能,冷却完毕的油液经排油管13的排液泵12排送,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油箱(1);
所述冷油箱(1)顶壁中部设置有筒体(6),所述冷油箱(1)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传动轴左侧设置有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贯穿于筒体(6)右壁且传动杆(9)延伸至筒体(6)内,所述筒体(6)内中部置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顶端安装有扇叶(7),所述传动杆(9)左端和转杆(15)靠近传动杆(9)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8)且两组锥形齿轮(8)啮合,所述转杆(15)靠近锥形齿轮(8)的下侧设置有轴承(14)且轴承(14)后壁与筒体(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5)通过轴承(14)与筒体(6)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5)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杆(16)且搅拌杆(16)共有三组;
所述冷油箱(1)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水冷管(3)且水冷管(3)为蛇形管体,两组所述水冷管(3)上均连通设置有管接头(2)且管接头(2)延伸至冷油箱(1)外侧,所述转杆(15)后侧置有通管(11),所述通管(11)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水冷管(3)连通,所述冷油箱(1)顶壁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油管(4),所述进油管(4)上连通设置有供液泵(5),所述冷油箱(1)右壁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油管(13),所述排油管(13)上连通设置有排液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顶部开口处套设有防尘罩(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2)与冷油箱(1)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通过定位架(17)与冷油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油箱(1)内壁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CN201922436389.5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Active CN211174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6389.5U CN21117423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6389.5U CN21117423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4235U true CN21117423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3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6389.5U Active CN21117423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4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404B (zh) 电机与变速器集成冷却系统
CN211174235U (zh) 一种单级透平机的冷油装置
CN202705408U (zh) 一种涌泉式淬火冷却槽
CN2926563Y (zh) 冷却塔水轮机
CN205225947U (zh) 水冷式液压站
CN211525114U (zh) 一种化工流程泵的机械密封保温结构
CN211343982U (zh) 一种减速机件箱体
CN203810955U (zh) 一种无电耗水能回收冷却塔
CN209925077U (zh) 一种自冷却式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219755310U (zh) 一种带有外循环冷却的圆柱齿轮减速器
CN220204619U (zh) 一种设置有油路清洁功能的减速机
CN213811222U (zh) 一种防冻的空气能热泵用保护装置
CN22072856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0895293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循环冷却高效的电子水泵
CN212479350U (zh) 一种大型透平机组润滑油外循环固定装置
CN220337107U (zh) 高温风机节能装置
CN218094124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分动箱
CN212643150U (zh) 一种预防电机进水的水泵
CN217233995U (zh) 一种便携式双回路可快速散热的液压动力站
CN220955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CN218177472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用冷却装置
CN217440369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石油采油用离心泵
CN210400016U (zh) 一种热处理设备外置循环水冷装置
CN22055216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冷却器
CN214222715U (zh) 一种机组节能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