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1150U -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1150U
CN211171150U CN201921971050.9U CN201921971050U CN211171150U CN 211171150 U CN211171150 U CN 211171150U CN 201921971050 U CN201921971050 U CN 201921971050U CN 211171150 U CN211171150 U CN 21117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sleeve
shaft
sewing machin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10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10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1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解决了现有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的针杆过长、加工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本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源、针杆驱动轴、针杆本体和机针,旋转驱动源的输出端与针杆驱动轴的上端相连接,针杆驱动轴的下端与针杆本体的上端相连接,该针杆本体相对于针杆驱动轴周向定位且可沿轴向滑动,针杆本体的下端与机针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通过针杆驱动轴和针杆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无需加长针杆,从而有效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加工要求和成本,提高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缝纫机一般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装设在上机壳上的上轴电机和针杆机构,穿设在上机壳内分别与上轴电机及针杆机构传动连接的上轴,以及装设在下机壳上的下轴电机和梭床机构,穿设在下机壳内并分别与下轴电机及梭床传动连接的下轴构成,通过上轴电机驱动上轴转动,上轴带动针杆机构做上下运动以实现缝纫针的上下缝纫动作,通过下轴电机驱动下轴转动,下轴带动梭床机构运动以配合缝纫针进行缝纫操作,而传统的缝纫机中,针杆不能实现依据缝制的线迹同时进行相适应的转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CN 203174324 U公开了一种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包括装设在上机壳上的用于插装缝纫针的针杆,与缝纫机构的上轴传动连接的用于驱动针杆上下运动的天平机构,还包括装设在上机壳上用于驱动针杆旋转的电机,该电机的转子设有纵向通孔,针杆上端插入该纵向通孔内与转子传动连接,并可沿该纵向通孔上下运动,实现了在缝纫机构缝纫物料时针杆可进行转动。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针杆为了实现连接,必须进行加长设计,而由于缝纫时针杆一直在做高速运动,因此加长针杆的加工难度较大,加工要求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降低本针杆同步旋转机构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加工要求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源、针杆驱动轴、针杆本体和机针,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端与针杆驱动轴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针杆驱动轴的下端与针杆本体的上端相连接,该针杆本体相对于针杆驱动轴周向定位且可沿轴向滑动,所述针杆本体的下端与机针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缝纫时,针杆本体可在缝纫机天平机构的作用下,相对于针杆驱动轴沿轴向上下运动;同时,由于针杆驱动轴与针杆本体周向定位,因此,旋转驱动源转动时,可通过针杆驱动轴带动针杆本体同步旋转,从而使得缝纫机在缝纫物料时针杆本体可进行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通过针杆驱动轴和针杆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无需加长针杆,从而有效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加工要求和成本,提高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针杆驱动轴和针杆本体之间设置有轴套一,所述针杆驱动轴的下端具有驱动部一,所述驱动部一滑动设置于轴套一内且两者周向定位,所述轴套一的下端与所述针杆本体的上端相连接,且针杆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一相连通的中心孔一。旋转驱动源旋转时,可带动针杆驱动轴转动,由于轴套一与针杆驱动轴周向定位,因此针杆驱动轴旋转可通过轴套一带动针杆本体旋转,从而带动机针旋转;同时,天平机构带动针杆本体上下运动时,针杆本体与轴套一可相对驱动部一上下滑动;而由于针杆本体上开设有中心孔一,因此可以给予足够的滑动空间,避免针杆驱动轴的驱动部一与针杆本体之间发生干涉,同时还可为轴套一与针杆本体之间的连接提供安装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所述轴套一包括连为一体的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上套体的直径大于下套体的直径且两者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面,所述下套体插接于针杆本体的中心孔一内且两者过盈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针杆驱动轴和针杆本体之间设置有轴套二,所述针杆本体的上端具有驱动部二,所述驱动部二滑动设置于轴套二内且两者周向定位,所述轴套二的上端与所述针杆驱动轴的下端相连接,且针杆驱动轴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相连通的中心孔二。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案一类似,只是将安装位置进行互换,同样可实现带动针杆旋转。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针杆驱动轴的下端具有非圆形的驱动部三,所述针杆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部三滑动配合的滑槽。本方案采用针杆驱动轴与针杆本体直连的方式,当旋转驱动源转动时,带动针杆驱动轴转动,然后带动针杆本体转动;同时,针杆本体可在天平机构的作用下做上下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驱动源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具有联轴器;所述针杆驱动轴靠近自身上端处的侧壁具有连接平面,所述连接平面位于联轴器内且通过螺钉实现连接。安装时,将针杆驱动轴上端插接于联轴器内,然后旋紧螺钉使其与连接平面相抵紧,实现与联轴器的连接,从而实现与电机的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所述针杆本体上套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通过接头与缝纫机的挑线杆相连接。设计有滚动轴承后,使得针杆本体旋转时受到的摩擦始终为滚动摩擦,避免针杆本体运动时出现卡滞,从而提高整套机构的稳定性,降低噪音。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所述接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套设于所述针杆本体上。设计有挡圈后,可用于调节针杆本体的高度,消除上下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中,所述针杆同步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头上的针杆上套和针杆下套,所述针杆上套和针杆下套均套设于所述针杆本体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接头的上下两侧。设计有针杆上套和针杆下套,可使得针杆本体的旋转与上下运动始终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提高机构运行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中通过针杆驱动轴和针杆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无需加长针杆,从而有效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加工要求和成本,提高精度;
2、本申请设计有滚动轴承,使得针杆本体旋转时受到的摩擦始终为滚动摩擦,避免针杆本体运动时出现卡滞,从而提高整套机构的稳定性,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针杆同步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针杆同步旋转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针杆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针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针杆驱动轴与针杆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针杆驱动轴与针杆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旋转驱动源;2、针杆驱动轴;3、针杆本体;4、轴套一;5、驱动部一;6、中心孔一;7、上套体;8、下套体;9、限位面;10、轴套二;11、驱动部二;12、中心孔二;13、驱动部三;14、滑槽;15、联轴器;16、连接平面;17、滚动轴承;18、接头;19、挡圈;20、针杆上套;21、针杆下套;22、挑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源1、针杆驱动轴2、针杆本体3和机针,旋转驱动源1的输出端与针杆驱动轴2的上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源1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具有联轴器15;针杆驱动轴2靠近自身上端处的侧壁具有连接平面16,连接平面16位于联轴器15内且通过螺钉实现连接。安装时,将针杆驱动轴2上端插接于联轴器15内,然后旋紧螺钉使其与连接平面16相抵紧,实现与联轴器15的连接,从而实现与电机的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中,电机优选为与针杆驱动轴2同轴的方式,并且采用联轴器15实现连接。作为其它方案,电机也可不与针杆驱动轴2同轴设计,然后通过传动带等方式实现传动。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与针杆本体3的上端相连接,该针杆本体3相对于针杆驱动轴2周向定位且可沿轴向滑动,针杆本体3的下端与机针相连接。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针杆驱动轴2和针杆本体3之间设置有轴套一4,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具有驱动部一5,驱动部一5滑动设置于轴套一4内且两者周向定位,轴套一4的下端与针杆本体3的上端相连接,且针杆本体3上开设有与轴套一4相连通的中心孔一6。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驱动部一5与轴套一4之间的周向定位、轴向可滑动,本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中,驱动部一5的截面呈方形,轴套一4上的上端面具有与其相配合的限位槽。但是,驱动部一5与轴套一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方形,其它非圆形的形状均可,且即使驱动部一5呈圆形,只要其偏心设计,同样可以实现周向定位、轴向可滑动。
作为优选,轴套一4与针杆本体3的连接可采取以下方式,轴套一4包括连为一体的上套体7和下套体8,上套体7的直径大于下套体8的直径且两者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面9,下套体8插接于针杆本体3的中心孔一6内且两者过盈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轴套一4的下套体8紧压于针杆本体3的中心孔一6内,从而实现固定。但是作为其它方案,轴套一4的下套体8也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针杆本体3相连接,亦可采用其它能够实现固定的方案,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图2、图4所示,针杆本体3上套设有滚动轴承17,滚动轴承17通过接头18与缝纫机的挑线杆22相连接。接头18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19,挡圈19套设于针杆本体3上。针杆同步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头上的针杆上套20和针杆下套21,针杆上套20和针杆下套21均套设于针杆本体3上,且分别位于接头18的上下两侧。采用上述设计,可降低本机构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使得针杆本体3的旋转与上下运动始终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提高机构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缝纫时,缝纫机的挑线杆22摆动,通过接头18及滚动轴承17的作用,带动针杆本体3上下运动;同时电机旋转,通过针杆驱动轴2及轴套一4的作用,带动针杆本体3旋转,从而使得缝纫机在缝纫物料时针杆本体3可进行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针杆驱动轴2和针杆本体3之间设置有轴套二10,针杆本体3的上端具有驱动部二11,驱动部二11滑动设置于轴套二10内且两者周向定位,轴套二10的上端与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相连接,且针杆驱动轴2上开设有与轴套相连通的中心孔二12。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具有非圆形的驱动部三13,针杆本体3的上端面开设有与驱动部三13滑动配合的滑槽14。本方案采用针杆驱动轴2与针杆本体3直连的方式,当旋转驱动源1转动时,带动针杆驱动轴2转动,然后带动针杆本体3转动;同时,针杆本体3可在天平机构的作用下做上下运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源(1)、针杆驱动轴(2)、针杆本体(3)和机针,所述旋转驱动源(1)的输出端与针杆驱动轴(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与针杆本体(3)的上端相连接,该针杆本体(3)相对于针杆驱动轴(2)周向定位且可沿轴向滑动,所述针杆本体(3)的下端与机针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驱动轴(2)和针杆本体(3)之间设置有轴套一(4),所述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具有驱动部一(5),所述驱动部一(5)滑动设置于轴套一(4)内且两者周向定位,所述轴套一(4)的下端与所述针杆本体(3)的上端相连接,且针杆本体(3)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一(4)相连通的中心孔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一(4)包括连为一体的上套体(7)和下套体(8),所述上套体(7)的直径大于下套体(8)的直径且两者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面(9),所述下套体(8)插接于针杆本体(3)的中心孔一(6)内且两者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驱动轴(2)和针杆本体(3)之间设置有轴套二(10),所述针杆本体(3)的上端具有驱动部二(11),所述驱动部二(11)滑动设置于轴套二(10)内且两者周向定位,所述轴套二(10)的上端与所述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相连接,且针杆驱动轴(2)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相连通的中心孔二(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驱动轴(2)的下端具有非圆形的驱动部三(13),所述针杆本体(3)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部三(13)滑动配合的滑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源(1)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具有联轴器(15);所述针杆驱动轴(2)靠近自身上端处的侧壁具有连接平面(16),所述连接平面(16)位于联轴器(15)内且通过螺钉实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本体(3)上套设有滚动轴承(17),所述滚动轴承(17)通过接头(18)与缝纫机的挑线杆(2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8)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19),所述挡圈(19)套设于所述针杆本体(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同步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头上的针杆上套(20)和针杆下套(21),所述针杆上套(20)和针杆下套(21)均套设于所述针杆本体(3)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接头(18)的上下两侧。
CN201921971050.9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Active CN21117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050.9U CN21117115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050.9U CN21117115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1150U true CN211171150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1050.9U Active CN21117115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1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6116B2 (en) Axial machining device
EP1688631A2 (en) Rotary apparatus
WO2017092578A1 (zh) 医用可侧弯的磨削刀具
CN211171150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同步旋转机构
JPS61272092A (ja) 分割自在な2個のモジユ−ルからなるベツドを備えたミシン
CN217525742U (zh) 摆动件、按摩组件及按摩设备
CN209456685U (zh) 一种缝纫机
WO2018182456A1 (ru) Татуировоч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амоустанавливающаяся опора вала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татуировочной машины
CN111764056A (zh) 一种上袖口缝纫机
CN112137865A (zh) 筋膜枪的传动机构及具有该传动机构的筋膜枪
CN204397400U (zh) 一种球笼的定位工装
CN106015486B (zh) 一种旋转平移机构
CN214480086U (zh) 一种简装电动缸
CN210160793U (zh) 镗铣主轴传动装置
US2242781A (en) Grinding machine
CN105105818B (zh) 一种医用往复锯
CN210215808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
CN211209497U (zh) 伺服电动缸
CN208668017U (zh) 一种旋转切布机构
CN210621138U (zh) 一种拉帮机的勾针传动机构
CN209586850U (zh) 一种旋转气缸
CN106012280A (zh) 缝盘机传动系统
CN202491120U (zh) 直驱丝母旋转装置
CN214882521U (zh) 一种用于裁布机切刀轴的固刀结构
CN205592351U (zh) 一种轴向可调节的传动轮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