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3686U - 扳手 - Google Patents
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03686U CN211103686U CN201922049312.2U CN201922049312U CN211103686U CN 211103686 U CN211103686 U CN 211103686U CN 201922049312 U CN201922049312 U CN 201922049312U CN 211103686 U CN211103686 U CN 2111036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ransmission
- screwing
- wrench
- dri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扳手。所述扳手包括驱动装置、动力输出构件和传动组件,驱动装置与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的同时能够改变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形成有旋拧部,旋拧部与待旋拧件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待旋拧件旋紧或旋松。通过传动组件改变旋拧部的位置以及旋拧部的角度等,使得旋拧部的设置更为灵活,满足对不同位置、角度的待旋拧件的旋拧作用。且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给予旋拧部以驱动力,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旋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对螺栓、螺钉或螺母的旋拧的工具,在使用扳手时一般需要手动旋拧,但手动旋拧较费力且效率较低,且难以对尺寸规格较大的螺栓、螺钉或螺母进行旋拧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扳手旋拧的力气并提高旋拧效率,并且能够对尺寸规格较大的螺栓、螺钉或螺母进行旋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驱动装置、动力输出构件以及传动组件;
所述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形成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用于连接待旋拧件并带动所述待旋拧件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件和齿轮构件,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输出轴和所述齿轮构件的输入轴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齿轮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形成有所述旋拧部,且所述旋拧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线方向一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传动连接件为传动链条或传送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扳手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输入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处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齿轮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转动套设于所述限位凸起上;所述限位凸起上形成有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位于所述齿轮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且所述限位挡边能够对所述定位部进行轴向限位;所述齿轮部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挡边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环形限位槽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扳手还包括外壳,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动力输出构件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旋拧部伸出于所述外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扳手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的扳手包括驱动装置、动力输出构件和传动组件,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与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的同时能够改变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形成有旋拧部,旋拧部与待旋拧件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待旋拧件于安装件旋紧或旋松。通过传动组件改变旋拧部的位置、距离输出端的位置以及旋拧部的角度等,使得旋拧部的设置更为灵活,满足对不同位置、角度的待旋拧件的旋拧作用。且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给予旋拧部以驱动力,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旋拧效率,并且能够对尺寸规格较大的螺栓、螺钉或螺母进行旋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内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整体内部剖示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驱动装置,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传动连接件,5-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61-齿轮部,62-定位部,63-旋拧部,7-支架,71-限位凸起,72-限位挡边,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扳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以作为常用的选拧工具,其包括驱动装置1、动力输出构件和传动组件,驱动装置1作为动力源与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动力输出构件转动的同时能够改变驱动装置1的动力输出方向;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形成有旋拧部63,旋拧部63与待旋拧件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待旋拧件于安装件旋紧或旋松。优选地,旋拧部63为正六边形孔,以适配于六角螺栓、螺钉、螺母等。
具体地,驱动装置1可以为电机,其输出轴与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轴相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动力输出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2和第二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2和第二锥齿轮3啮合连接,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2的相连接,以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且第一锥齿轮2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轴线,第一方向即为平行于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的方向。第二锥齿轮3与第一锥齿轮2呈角度啮合连接,因此动力装置通过第一锥齿轮2将动力传递至第二锥齿轮3,其第二锥齿轮3具有沿第二方向的轴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形成角度,因此改变了动力装置的驱动连接方向,便于驱动扳手的旋拧部63分的转动,且优选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部和齿轮构件,传动连接件4连接于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和齿轮构件的输入轴上,从而将动力传递至齿轮构件,驱动齿轮构件转动;齿轮构件的轴心处形成旋拧部63。
对于齿轮构件,其可以为一个齿轮或多个啮合连接的齿轮。当齿轮构件为一个齿轮时,在其中心轴孔处形成旋拧部63。当齿轮构件为多个啮合连接的齿轮时,其中多个齿轮中的输入端的齿轮的转轴与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连接件4连接,多个齿轮中的输出端的齿轮的中心轴孔处形成旋拧部63。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齿轮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5和第二传动齿轮6,第一传动齿轮5的输入轴与传动连接件4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的中心形成有旋拧部63,且旋拧部63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轴线,旋拧部63用于连接待旋拧件并带动待旋拧件同步旋转,以实现对待旋拧件的旋动。
本申请的实施例设置传动组件,并在传动组件上形成旋拧部63,通过传动组件改变旋拧部63的位置、距离输出端的位置以及旋拧部63的角度等,使得旋拧部63的设置更为灵活,满足对不同位置、角度的待旋拧件的旋拧作用,尤其当对尺寸规格较大的螺栓、螺钉或螺母进行旋拧时,由于旋拧需要较大空间,驱动装置1的设置可能会阻碍扳手的旋动,而通过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作用使得旋拧部63的位置得以延伸,同时有效地将动力传递到旋拧部63,并能够实现对尺寸规格较大的螺栓、螺钉或螺母的旋拧。且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能够给予旋拧部63以驱动力,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旋拧效率。
此外,对于传动连接件4,其可以为传动链条或传动带,用于连接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和齿轮构件的输入轴,从而将动力传递至齿轮构件,驱动齿轮构件转动。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扳手还设置有支架7,支架7用于支撑动力输出构件以及齿轮构件。具体地,支架7得长度方向沿第二锥齿轮3以及齿轮构件的设置方向延伸,以使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和齿轮构件的输出轴能够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架7上。优选地,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和齿轮构件的输入轴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支架7上。当齿轮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5和第二传动齿轮6时,第二锥齿轮3的输出轴和第一传动齿轮5的输入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支架7上。
而对于第二传动齿轮6,即齿轮构件的输出端的齿轮,由于其轴孔处背离支架7的一侧形成旋拧部63,因此第二传动齿轮6是通过在第二传动齿轮6朝向支架7的一侧与支架7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支架7对第二传动齿轮6的支撑和定位。具体地,参见图4至图6所示,第二传动齿轮6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齿轮部61和定位部62,齿轮部61与第一传动齿轮5啮合连接,且齿轮部61和定位部62能够同步转动。支架7上对应第二传动齿轮6处形成限位凸起71,定位部62转动套设于限位凸起71上,使得齿轮部61和定位部62能够转动连接于支架7上。
优选地,定位部62也为齿轮,且其齿轮的齿部与齿轮部61的齿一一对应,使得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共同形成一个齿轮并实现同步转动。优选地,限位凸起71呈圆环状,定位部62的轴孔套设于限位凸起71上,限位凸起71与定位部62的轴孔之间形成间隙,以保证定位部62的转动。进一步优选地,为减小定位部62转动过程中与限位凸起71之间的摩擦力,可在定位部62和限位凸起71之间设置轴承。
此外,参见图6所示,为增加对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的轴向限位,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脱离支架7,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凸起71上形成有限位挡边72,限位挡边72位于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之间,限位挡边72的尺寸在于定位部62的轴孔尺寸,因此能够将定位部62限制于支架7与定位部62之间,有效的防止定位部62脱离限位凸起71。
并且,为保证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的正常转动,防止限位挡边72对齿轮部61的转动造成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在齿轮部61朝向定位部6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限位槽,限位挡边72位于环形限位槽内,且限位挡边72与环形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得齿轮部61正常转动过程中限位挡边72不会产生干扰,保证了齿轮部61的正常转动。
优选地,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可通过螺钉等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对齿轮部61进行轴向限位,避免齿轮部61转动过程中脱离支架7。此外,定位部62和齿轮部61可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齿轮部61的更换,更换的齿轮部61的中心处可设置不同齿轮的旋拧部63,因此能够用于拧紧或松脱不同尺寸的螺栓/螺母。
优选地,齿轮部61与第一传动齿轮5位于支架7的同一侧,且齿轮部61的中心轴孔处形成旋拧部63。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扳手还包括外壳8,支架7与外壳8相连接,且驱动装置1和动力输出构件位于外壳8内,而第二传动齿轮6伸出于外壳8,即使旋拧部63伸出外壳8,以实现旋拧作用。
优选地,外壳8整体呈枪状,其包括呈角度连接的握持部和输出部,握持部与人体的手型相适配,以方便人体握持。优选地,用于给驱动装置1的电池或电源连接件等结构位于握持部内。而驱动装置1、动力输出构件以及部分传动组件位于输出部内,且输出装置的长度延伸方向即为第一方向。
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扳手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驱动装置1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1的启停。优选地,控制开关设置于外壳8上,方便按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动力输出构件以及传动组件;
所述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形成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用于连接待旋拧件并带动所述待旋拧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件和齿轮构件,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输出轴和所述齿轮构件的输入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形成有所述旋拧部,且所述旋拧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线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件为传动链条或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输入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处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齿轮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转动套设于所述限位凸起上;所述限位凸起上形成有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位于所述齿轮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且所述限位挡边能够对所述定位部进行轴向限位;所述齿轮部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挡边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环形限位槽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动力输出构件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旋拧部伸出于所述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9312.2U CN211103686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9312.2U CN211103686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03686U true CN211103686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9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49312.2U Active CN211103686U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03686U (zh) |
-
2019
- 2019-11-25 CN CN201922049312.2U patent/CN2111036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41398U (zh) | 电动扳手 | |
US20130167691A1 (en) | Drywall screwdriver | |
TW201829134A (zh) | 電動套筒扳手 | |
CN211466177U (zh) | 一种开口扳手 | |
US20160101477A1 (en) | Dies for threaded rod cutting machine | |
CN211103686U (zh) | 扳手 | |
CN203221440U (zh) | 全能扳手 | |
CN106159637A (zh) | 一种螺纹连接圆形电连接器电动扳手 | |
CN210132438U (zh) | 一种握合式扳手 | |
CN113400231B (zh) | 石油化工设备用多功能自动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426918U (zh) | 一种扳手 | |
CN214323185U (zh) | 一种活接拆装工具 | |
CN207901019U (zh) | 螺丝刀 | |
CN211805808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螺丝刀 | |
CN210361087U (zh) | 变向套筒扳手 | |
CN207402740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 | |
CN206717746U (zh) | 一种能控制拧紧力矩的电动直型螺丝刀 | |
CN221676374U (zh) | 一种联动增效的多螺钉同时拧紧装置 | |
CN220882154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套筒的电动扳手 | |
CN218513707U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力矩锁紧线夹 | |
CN204800593U (zh) | 一种能装配附件的电动工具 | |
CN204819309U (zh) | 一种扳手 | |
CN213796236U (zh) | 一种智能蜗轮蜗杆省力扳手 | |
CN214429094U (zh) | 加长绝缘电动紧固工具 | |
CN112453877B (zh) | 低压电能表接线端螺丝紧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76-45, Shenbei Road,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Dazhuang UAV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6-43, Shenbei Road,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gate a)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ZHUANGLO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