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1768U -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01768U CN211101768U CN201921802723.8U CN201921802723U CN211101768U CN 211101768 U CN211101768 U CN 211101768U CN 201921802723 U CN201921802723 U CN 201921802723U CN 211101768 U CN211101768 U CN 2111017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clamping
- end surface
- unit
- uni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所述夹钳装置适用于夹持工件,所述夹钳装置包含一对第一夹钳单元及一对第二夹钳单元。每一第一夹钳单元具有沿顶底方向由顶侧朝底侧依序设置的第一上端面、第一夹固面及第一下端面,所述第一夹固面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端面的顶缘,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端面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顶缘之前的底缘。每一第二夹钳单元具有用来与各自的第一夹固面共同夹持所述工件的第二夹固面,借此,使每一第一夹钳的第一下端面与所述工件的最低端并未接触,因此,所述工件能顺利掉落出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加工的机床,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1824166U号为例的一种双头倒角机,包括一机架11、一安装于所述机架11的顶侧且用来传送数加工管件12的送料轨道13、两位于所述送料轨道13底侧且可相对移动的铣刀头(图未示),及两位于所述铣刀头间的夹料装置14。每一夹料装置14具有一固定夹座141、一活动夹座142,及一驱动器143。所述固定夹座141具有一呈半圆盘状的夹头144,所述活动夹座142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11,所述活动夹座142具有一朝向所述固定夹座141的夹头145,所述固定夹座141的夹头144与所述活动夹座142的夹头145均具有一凹口140。所述驱动器143具有一连接于所述活动夹座142的连杆146,及一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146且固定于所述机架11的凸轮147,通过所述凸轮147的转动可连动所述连杆146带动所述活动夹座142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座141,进而使所述凹口140共同配合且夹持所述加工管件12,并由所述铣刀头进行倒角加工。加工后,所述驱动器143带动所述活动夹座142远离所述固定夹座141并释放所述加工管件12,所述加工管件12通过自身重力就能落下出料。
参阅图2,然而,此种双头倒角机的所述固定夹座141的夹头144的上端面1441、下端面1442位于同一垂直面,在所述活动夹座142远离所述固定夹座141并释放所述加工管件12时,所述加工管件12的最底端与所述固定夹座141的夹头144的下端面1442仍有接触而不易自动落下,造成出料不顺的问题,此外,所述加工管件12也常因沾附油渍而会被黏附于所述固定夹座141的凹口140,无法顺利脱离所述凹口140而降低产能,仍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夹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适用于夹持工件,所述夹钳装置包含一对第一夹钳单元及一对第二夹钳单元。
每一第一夹钳单元具有沿顶底方向由顶侧朝底侧依序设置的第一上端面、第一夹固面及第一下端面,所述第一夹固面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端面的顶缘、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端面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顶缘之前的底缘,及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底缘之前的凹点。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相对应且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移动,每一第二夹钳单元具有用来与各自的第一夹钳单元的第一夹固面共同夹持所述工件的第二夹固面、由所述第二夹固面朝下延伸且面向相对应的第一下端面的第二下端面,及位于顶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固面并朝后延伸的第二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还包含至少一衔接单元,所述衔接单元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相间隔且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移动,所述衔接单元包括用来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相配合并形成承接空间的承接件,及用来驱动所述承接件移动的带动机构,所述工件沿左右方向容置于所述承接空间并与所述承接件及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形成至少三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每一第一夹钳单元还包括可被弹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固面的退料顶针。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包含两个所述衔接单元,所述衔接单元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工件与所述承接件及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形成四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每一衔接单元的带动机构具有缸体,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且供各自的承接件设置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每一衔接单元的带动机构还具有数平行于各自的活塞杆且连接于各自的承接件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每一第一夹钳单元包括第一夹钳,及供所述第一夹钳设置的第一本体,每一第一夹钳单元的第一夹固面、第一上端面及第一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一夹钳,每一第一夹钳还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夹固面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一外环面,每一第一外环面固定地连接于所对应的第一本体,每一第二夹钳单元包括第二夹钳,及一供所述第二夹钳设置的第二本体,每一第二夹钳单元的第二夹固面、第二上端面及第二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二夹钳,每一第二夹钳还具有与各自的第二夹固面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二外环面,每一第二外环面固定地连接于所对应的第二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每一第二夹钳单元还包括第二夹钳、供所述第二夹钳设置的第二本体,及可活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推动机构,每一第二夹钳单元的第二夹固面、第二上端面及第二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二夹钳,每一推动机构具有枢接于各自的第二本体的推动杆、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推动杆的凸轮,及供各自的第二本体可滑移地设置的滑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产能的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适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所述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包含前述的所述夹钳装置、基座单元及一对加工单元。
所述夹钳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单元。所述对加工单元沿左右方向位于所述夹钳装置的左右两侧且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每一第一夹钳的第一下端面相对于各自的第一上端面的让位设计,使每一第一夹钳的第一下端面与所述工件的最低端并未接触,因此,所述工件能顺利掉落出料,而能提高本实用新型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的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1824166U号的一种双头倒角机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双头倒角机的活动夹座远离固定夹座并释放加工管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夹钳装置;
图5是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所述夹钳装置的第一夹钳单元的第一夹钳;及
图6是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第二夹钳单元,及衔接单元;
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所述衔接单元朝所述第二夹钳单元的第二夹钳移动并共同承接工件;
图8是从另一角度观看的视图,说明两个所述衔接单元与两个所述第二夹钳与所述工件形成四点接触;
图9至图11是所述夹钳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12是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二夹钳远离所述第一夹钳且所述工件自所述第一夹钳脱离;
图13是平面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化例;及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所称之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顶底方向Z是以图3所示方位及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且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对数个工件9(见图7)进行加工,所述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包含一基座单元2、一进料单元3、一对加工单元4及一夹钳装置5。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是一种双头倒角机,且所述工件9是以长条圆管做为说明,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能是一种切管机、钢刷机、管端清洁机、缩管机,并应用于方管、六角管、八角管、或圆棒加工。
所述进料单元3倾斜设置于所述基座单元2并用来传送所述工件9入料。所述对加工单元4位于所述进料单元3之前且沿所述左右方向Y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3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对加工单元4在所述顶底方向Z位于所述进料单元3的底端并用来对其中一所述工件9进行双头加工。通过所述进料单元3的设置,能达成使所述工件9自动进料的作用。
所述夹钳装置5设置于所述基座单元2并沿所述左右方向Y位于所述对加工单元4间且用来夹持其中一个所述工件9。所述夹钳装置5包含一对第一夹钳单元6、一对第二夹钳单元7、两个衔接单元8,及一连动杆51。
每一第一夹钳单元6包括一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单元2的第一本体61、一呈半圆盘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61的后端的第一夹钳62,及一可被弹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钳62的退料顶针6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61与所述第一夹钳62是分开制造后再组合装配,但在其他变化例中,所述第一本体61与所述第一夹钳62也能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夹钳62具有沿所述顶底方向Z由顶侧朝底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上端面621、一第一夹固面622及一第一下端面623。所述第一上端面621与所述第一下端面623均沿所述顶底方向Z垂直朝下延伸,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固面622实质上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固面622具有一顶缘625、一底缘626及一凹点627。所述顶缘625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端面621,所述底缘626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端面623且在所述前后方向X上位于所述顶缘625之前,所述凹点627在所述顶底方向Z位于所述顶缘625与所述底缘626间,且所述凹点627在所述前后方向X上位于所述底缘626之前,也就是说,将所述第一夹钳62的下半部削薄而使所述第一下端面623由垂直于所述第一上端面621的位置朝前内缩,使所述第一下端面623与所述第一上端面621不在同一垂直面。所述退料顶针63可被弹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固面622的凹点627,在其他变化例中,所述退料顶针63也能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固面622的其他位置,同样具有弹推的作用。所述第一夹钳62还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夹固面622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一外环面624,所述第一外环面624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一本体61,通过所述第一夹固面622与所述第一外环面624的同心圆设计,方便加工制作,但此设计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一限制条件,所述第一夹固面622与第一外环面624也能够不是同心圆。
参阅图3、图4与图6,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位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后侧并对应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沿所述前后方向X移动。每一第二夹钳单元7包括一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单元2的第二本体71、一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71之前端的第二夹钳72,及一可活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本体71的推动机构7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71与所述第二夹钳72是分开制造后再组合装配,但在其他变化例中,所述第二本体71与所述第二夹钳72也能是一体成型。每一第二夹钳72实质上呈四分之一圆盘状,但不以此为限。每一第二夹钳72具有一用来与各自的第一夹钳单元6的第一夹固面622共同夹持所述工件(见图7)的第二夹固面721、一由所述第二夹固面721垂直朝下延伸且面向相对应的第一下端面623的第二下端面722,及一位于顶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固面721并沿所述前后方向X朝后水平延伸的第二上端面723。每一第二夹钳72还具有一与各自的第二夹固面721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二外环面724,所述第二外环面724固定地连接于各自的第二本体7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推动机构73具有一枢接于各自的第二本体71的后端的推动杆731、一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推动杆731的凸轮732,及一供各自的第二本体71可滑移地设置的滑座733。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若是应用于方管、六角管、八角管的机械加工,每一第一夹固面622与每一第二夹固面721则分别设计为配合所述形状的多边形,同样具有共同夹持所述工件9的作用。
参阅图4、图7与图8,所述衔接单元8沿所述左右方向Y分别设置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衔接单元8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移动。每一衔接单元8包括一用来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相配合并形成一承接空间80的承接件81,及一用来驱动所述承接件81移动的带动机构82,所述承接件81具有一沿所述顶底方向Z延伸的抵靠面811,所述抵靠面811用来供所述工件9抵靠,所述带动机构82具有一缸体821、一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821且供各自的承接件81设置的活塞杆822,及数平行于各自的活塞杆822且连接于各自的承接件81的支撑杆823,通过所述承接空间80承接并抵接所述工件9而使所述工件9暂定位。
所述连动杆51连接于所述第二夹钳单元7的推动机构73并用来带动所述第二夹钳单元7同步移动,所述连动杆51是一种实心矩形棒且固定地穿设于所述凸轮732,可同步带动所述凸轮732转动以连动所述第二夹钳单元7同步移动。但在其他变化例中,每一推动机构73也能是一种伸缩压缸例如气压缸或油压缸,在此情况下,就能省略所述连动杆51。
参阅图3、图6至图8,使用时,所述衔接单元8的承接件81被所述带动机构82带动朝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移动,并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的第二夹钳72相配合并形成所述承接空间80,所述工件9由所述进料单元3落入所述承接空间80,此时,所述工件9沿所述左右方向Y容置于所述承接空间80,且所述工件9与所述承接件81的抵靠面811及所述第二夹钳72的所述第二夹固面721形成四点接触而获暂定位。
参阅图9,接着,所述推动机构73推动所述第二本体71沿所述滑座733朝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的方向前移,此时,所述推动机构73的推动力大于所述活塞杆822的输出力,因而能同步推动所述工件9、所述承接件81、所述活塞杆822与所述支撑杆823,并随着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朝前移动至所述工件9接触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的第一夹钳62,借此,达到同步移动的作用。同时,每一第一夹钳单元6的退料顶针63被所述工件9抵压而退入各自的第一夹钳62内并蓄积一回复势能。要注意的是,本第一实施例利用所述支撑杆823能增加夹持所述工件9的稳定度。
参阅图10,所述工件9被所述第一夹钳62与所述第二夹钳72夹持,驱动所述衔接单元8的活塞杆822缩回所述缸体821并使所述承接件81脱离所述工件9,即可开始倒角加工作业。
参阅图11与图12,倒角加工作业完成后,通过所述推动机构73驱动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7朝后移动而远离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每一第一夹钳单元6的退料顶针63释放所述回复势能而将所述工件9弹推出各自的第一夹钳62,同时,由于每一第一夹钳62的第一下端面623相对于各自的第一上端面621的内缩设计,使得每一第一夹钳62的第一下端面623与所述工件9的最低端并未接触,减少每一第一夹钳62与所述工件9的摩擦接合面积,所述工件9通过自身重力就能顺利落下,便于出料。
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第一实施例的每一第一夹钳单元6也能省略所述退料顶针63,只要利用每一第一夹钳62的第一下端面623的内缩设计,还是具有便于出料的功效。
能理解的是,本第一实施例的所述衔接单元8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且设置位置能依实际情况对应调整,也就是说,所述衔接单元8与所述第二夹钳72、所述工件9不限于四点接触的暂定位,也不限于设置在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的左右两侧,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变化态样中,所述夹钳装置5也能仅包括一个所述衔接单元8且设置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6间,而与所述工件9形成三点接触,同样具有抵接所述工件9的暂定位作用。
参阅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所述夹钳装置5省略所述衔接单元8(见图8),且每一第一夹钳单元6还包括一可伸缩地连接于各自的第一本体61之前侧的压缸64,每一压缸64用来带动各自第一夹钳62移动,所述基座单元2还包括一邻近于其中一所述第二夹钳72的挡条21、一可被压缩地连接于所述挡条21的弹簧22、一邻近于另一所述第二夹钳72的金属珠23、一可被压缩地连接于所述金属珠23的弹簧24,利用所述弹簧22、24分别使所述挡条21与所述金属珠23可被推挤而内缩。
在所述工件9进料后,先通过所述挡条21与所述金属珠23阻挡所述工件9,待所述第一夹钳单元6的压缸64推动所述第一夹钳62朝所述工件9移动并靠抵于所述工件9后,所述第二夹钳72再朝前移动并将所述工件9向前推动并推挤所述挡条21与所述金属珠23,使所述挡条21与所述金属珠23内缩,所述工件9越过所述挡条21与所述金属珠23而被推出且被所述第一夹钳62与所述第二夹钳72夹持,同样能达成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便于出料的相同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5将每一第一夹钳62的下半部削薄而使每一第一下端面623相对于各自的第一上端面621的内缩设计,使得每一第一夹钳62的第一下端面623与所述工件9的最低端并未接触,能减少每一第一夹钳62与所述工件9的摩擦接合面积,使所述工件9能顺利掉落,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能自动进料、加工且能持续地使所述工件9顺利出料,而提高产能,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夹钳装置,适用于夹持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装置包含:
一对第一夹钳单元,每一第一夹钳单元具有沿顶底方向由顶侧朝底侧依序设置的第一上端面、第一夹固面及第一下端面,所述第一夹固面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端面的顶缘、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端面且在一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顶缘之前的底缘,及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底缘之前的凹点;及
一对第二夹钳单元,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相对应且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移动,每一第二夹钳单元具有用来与各自的第一夹钳单元的第一夹固面共同夹持所述工件的第二夹固面、由所述第二夹固面朝下延伸且面向相对应的第一下端面的第二下端面,及位于顶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固面并朝后延伸的第二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衔接单元,所述衔接单元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相间隔且可相对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移动,所述衔接单元包括用来与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相配合并形成一承接空间的承接件,及用来驱动所述承接件移动的带动机构,所述工件沿左右方向容置于所述承接空间并与所述承接件及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形成至少三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夹钳单元还包括可被弹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固面的退料顶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装置包含两个所述衔接单元,所述衔接单元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对第一夹钳单元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工件与所述承接件及所述对第二夹钳单元形成四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衔接单元的带动机构具有缸体,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且供各自的承接件设置的活塞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衔接单元的带动机构还具有数平行于各自的活塞杆且连接于各自的承接件的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夹钳单元包括第一夹钳,及供所述第一夹钳设置的第一本体,每一第一夹钳单元的第一夹固面、第一上端面及第一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一夹钳,每一第一夹钳还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夹固面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一外环面,每一第一外环面固定地连接于所对应的第一本体,每一第二夹钳单元包括第二夹钳,及供所述第二夹钳设置的第二本体,每一第二夹钳单元的第二夹固面、第二上端面及第二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二夹钳,每一第二夹钳还具有与各自的第二夹固面实质呈同心圆设置的第二外环面,每一第二外环面固定地连接于所对应的第二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夹钳单元还包括第二夹钳、供所述第二夹钳设置的第二本体,及可活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推动机构,每一第二夹钳单元的第二夹固面、第二上端面及第二下端面形成于各自的第二夹钳,每一推动机构具有枢接于各自的第二本体的推动杆、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推动杆的凸轮,及供各自的第二本体可滑移地设置的滑座。
9.一种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适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包含:
基座单元;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夹钳装置,所述夹钳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单元;及
一对加工单元,沿左右方向位于所述夹钳装置的左右两侧且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加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2723.8U CN211101768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2723.8U CN211101768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01768U true CN211101768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719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02723.8U Active CN211101768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01768U (zh)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21802723.8U patent/CN2111017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91207B (zh) | 可连续同时加工数支管件的双头倒角机及其送料机构 | |
CN212665672U (zh) | 一种夹持机构及钢管全自动倒角设备 | |
CN205497094U (zh) | 机床的上下料联动机构 | |
CN111451368A (zh) | 加工金属管壁孔的自动化冲孔装置 | |
CN211101768U (zh) | 便于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机及其夹钳装置 | |
KR101326248B1 (ko) | 자동선반의 가공물 고정 지그 | |
CN214186077U (zh) | 一种c标节专用机床 | |
TWI719656B (zh) | 便於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機及其夾鉗裝置 | |
JP3642069B2 (ja) | 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 |
CN214602250U (zh) | 一种下拉式拉床 | |
CN211489882U (zh) | 钢板销拉削加工生产线的工作台总成 | |
CN113134736B (zh) | 一种用于钳体自动化加工的多功能一体机 | |
CN214814928U (zh) | 一种用于方体零件加工的专用夹具 | |
CN211490591U (zh) | 一种用于钢板销拉削加工的夹具 | |
TWM594521U (zh) | 便於出料的管件棒件加工機及其夾鉗裝置 | |
CN213889159U (zh)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工装夹具 | |
CN113601178A (zh) | 一种用于扳手钳口的加工装置 | |
CN210173095U (zh) | 可连续同时加工数支管件的双头倒角机及其送料机构 | |
CN113618625A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双面磨床 | |
CN210160756U (zh) | 一种高效管槽机 | |
CN217433205U (zh) | 全自动立式拉床 | |
CN111589941A (zh) | 金属管件自动化冲孔装置的上下料装置 | |
CN218224950U (zh) | 一种工件自动化加工倒角装置 | |
CN215846835U (zh) | 一种用于扳手钳口的加工装置 | |
CN110732903B (zh) | 一种用于钢板销拉削加工的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