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3932U -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3932U
CN211093932U CN201921591360.8U CN201921591360U CN211093932U CN 211093932 U CN211093932 U CN 211093932U CN 201921591360 U CN201921591360 U CN 201921591360U CN 211093932 U CN211093932 U CN 211093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unit
connecting structure
capsule cor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13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
周念琪
陈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170984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1093932(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13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3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3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3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胶囊核包括:PCB板组,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且间隔设置的若干PCB板,若干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所述PCB板;若干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上,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单元与所述PCB板通讯连接。本申请的胶囊核,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PCB板,所述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上,使得所述胶囊核构成一个整体,方便与外壳相固定。

Description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的胶囊核及具有该胶囊核的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胶囊内窥镜由于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痛苦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等优点,可有效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
胶囊内窥镜通常包括外壳、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胶囊核,所述胶囊核是所述胶囊内窥镜的核心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单元、信号传输单元等功能元件。现有的胶囊内窥镜,内部元件分散塞进内壳结构内固定,内核结构固定相对不稳定,工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的胶囊核及具有该胶囊核的胶囊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胶囊核,包括:PCB板组,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且间隔设置的若干PCB板,若干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所述PCB板;若干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上,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单元与所述PCB板通讯连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申请还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外壳和上述任意一种胶囊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胶囊核,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PCB板,所述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上,使得所述胶囊核构成一个整体,方便与外壳相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胶囊内窥镜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胶囊核隐藏了摄像头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一连接件相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单元与相邻的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胶囊内窥镜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胶囊核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二PCB板、电磁单元、第三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方便描述,胶囊内窥镜外壳的内部为内侧,而外壳的外部为外侧。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胶囊内窥镜100。
所述胶囊内窥镜100包括外壳1、内置于所述外壳1的胶囊核2,所述胶囊核2固定于所述外壳1中。
所述外壳1具有生物兼容性且不会被消化液腐蚀,可沿用现有的胶囊内窥镜100中的外壳1的材料,也可以另外设计。
所述外壳1由至少两部分拼接而成,以便于将所述胶囊核2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例如图1~图5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主壳11、配置于所述主壳11一端的透明的端盖12,适用于单镜头的胶囊内窥镜100。其中,所述透明的端盖12、所述主壳11沿所述胶囊内窥镜100的轴向拼接构成所述外壳1,两者之间采用螺纹、粘胶、卡接等连接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优选通过粘胶连接,密封性好。
或者,如图6~图10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两端均敞开的主壳11、分别配置于所述主壳11两端的两个透明的端盖12,适用于双镜头的胶囊内窥镜100。所述端盖12与所述主壳11的连接方式同上,于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12包括透明盖体121、自所述透明盖体121的外半部分朝向所述主壳11凸伸的第一连接部122,其中“外半部分”是指自外壁向内且未至内壁的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台阶。
所述主壳11包括主壳体111、自所述主壳体111内半部分朝向所述端盖12凸伸的第二连接部112,其中“内半部分”是指自内壁向外且未至外壁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与所述主壳体111之间形成一个台阶。
所述第一连接部122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外,实现所述端盖12与所述主壳11的连接。所述外壳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之间的容胶槽,用以容纳粘结所述端盖12与所述主壳11的粘胶,密封性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胶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2的内壁、第二连接部112的外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另外,所述第二连接部112比所述第一连接部122短,所述透明盖体121、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共同围设形成固定槽(未图示),便于固定所述胶囊核2。或,所述主壳11的端部具有向内凸伸的卡凸块113,便于固定所述胶囊核2,工装后使所述胶囊核2与外壳1固定,胶囊在运动过程中,保证摄像单元相对于透明盖体的位置不变,提高图像获取质量。
当然,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外壳1的连接处也可以设计为: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透明盖的内半部分朝向所述主壳凸伸,第二连接部自所述主壳体外半部分朝向所述端盖凸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外相互套接,所述主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固定槽。
本申请中,所述胶囊核2呈一体式结构,便于与所述外壳1进行整体装配。
所述胶囊核2包括PCB板组21、连接相邻的若干PCB板的若干连接结构23、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23上的若干功能单元22;也可以理解为,所述连接结构23将PCB板组21与所述功能单元22连接呈一个整体。
所述PCB板组21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且间隔设置的若干PCB板,所述PCB板的数量是基于所述功能单元22数量和类别决定的。通过弯折所述柔性线路板,使得若干PCB板平行设置,相邻PCB板中间可以用于放置功能单元22。本申请中的平行设置,指的是大体上平行设置,并非特指几何学意义上的严格的平行。
所述功能单元22为所述胶囊核2的核心部件,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单元22的功能元件与所述PCB板通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并非所有的功能单元22均需要与PCB板连接,即需要与PCB板通讯连接的摄像单元、天线单元等功能单元22的功能元件与PCB板通讯连接,而其他功能单元22例如磁铁单元223,只需要与相邻的PCB板机械固定连接即可。
所述连接结构23连接相邻的PCB板,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能够使得所述胶囊核2成为一个整体即可。所述连接结构23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例如,所述连接结构23包括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PCB板的粘胶(未图示)。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2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点胶槽,所述粘胶于所述点胶槽处粘接所述固定件与相邻的所述PCB板。通过点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PCB板的实施例中,将PCB板与所述固定件对齐放置,于点胶槽处点胶固定,于下不再赘述。
或例如,所述连接结构23包括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PCB板其中的一个上的卡钩、另一个上的卡槽,卡钩和卡槽相配合使得固定件与PCB板相连接。通常情况下,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PCB板上,PCB板的制备工艺简单。
另外,所述连接结构23上设有供所述柔性线路板穿过的引线槽(未图示);具体地,所述引线槽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核2还包括定位结构24,所述定位结构24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连接结构23与所述PCB板中的一个上的定位柱241、另一个上且用以收容所述定位柱241的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连接后的所述连接结构23和所述PCB板保持同轴,便于天线单元环绕设置。通常情况下,定位槽242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定位柱241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23上,PCB板的制程工艺简单。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241为半圆柱,所述定位槽242为半圆槽;当然其结构不限于此。
以下将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胶囊核2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类实施例中,所述PCB板组21包括沿所述胶囊核2轴向依次排布且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的第一PCB板211、第二PCB板212,所述第一PCB板211具有镂空部2111。
所述功能单元2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PCB板211背离所述第二PCB板212的一侧的第一照明单元221、固定于所述第二PCB板212朝向所述第一PCB板211的一侧的第一摄像单元22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位于所述镂空部2111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固定于所述第一PCB板211上,所述第一PCB板给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提供电源,并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PCB板212朝向所述第一PCB板211的一侧的第一摄像固定座2221、固定于所述第一摄像固定座2221背离所述第二PCB板212的一侧的第一摄像头2222,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PCB板212通讯连接,所述第二PCB板212用以获取和处理图像。
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的照明范围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的拍摄范围部分重合或全部重合,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透过所述端盖12给消化道内提供亮光,便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222透过所述端盖12进行拍照。
所述连接结构23包括连接所述第一PCB板211与所述第二PCB板212的第一连接结构23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也具有镂空部2315,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位于所述镂空部2315内。具体地,所述第一摄像头2222位于所述镂空部2315内,以能够透过所述镂空部2315进行拍照。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2311、设置于所述固持架2311上朝向所述第一PCB板211一侧的第一卡钩2312、设置于所述第一PCB板211上的第一卡槽2313,通过第一卡钩2312与所述第一卡槽2313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PCB板22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上。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持架2311上朝向所述第二PCB板212的一侧的第一点胶槽2314、于所述第一点胶槽2314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与所述第二PCB板212的第一粘胶(未图示),通过点胶实现两者的连接。
同时,所述第二PCB板21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中的一个上具有定位柱241、另一个上具有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两者保持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12板背离所述第一PCB板211的一侧的第三PCB板213。
所述连接结构2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PCB板212与所述第三PCB板213的第二连接结构232,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2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第二固定件232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1上朝向所述第二PCB板212一侧的第二点胶槽2322、于所述第二点胶槽2322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2321与所述第二PCB板212的第二粘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321上朝向所述第三PCB板213一侧的第三点胶槽2323、于所述第三点胶槽2323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2321与所述第三PCB板213的第三粘胶。
同时,所述第二PCB板212、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33中的一个上具有定位柱241、另一个上具有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两者保持同轴。所述第三PCB板213、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33中的一个上具有定位柱241、另一个上具有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两者保持同轴。
基于上述具有三个PCB板的胶囊核的结构,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磁铁单元和/或电池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PCB板213上背离所述第二PCB板212一侧的天线单元;或,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12和/或所述第三PCB板213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
其中,所述磁铁单元用以与外界处理终端相配合,外界处理终端可以给所述胶囊内窥镜施加外界磁场,进而通过所述磁铁单元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100于被检者消化道内进行主动式运动。所述电池单元用以给其他功能单元供电。
或,基于上述具有三个PCB板的胶囊核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三PCB板213背离所述第二PCB板212的一侧的第四PCB板214。
所述连接结构2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PCB板213与所述第四PCB板214的第三连接结构233,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33包括与所述第三PCB板213连接的第三固定件2331、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2331朝向所述第三PCB板213的一侧的第四点胶槽、于所述第四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2331与所述第三PCB板213的第四粘胶、与所述第四PCB板214连接的第四固定件2332、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2332朝向所述第四PCB板214的一侧的第五点胶槽、于所述第五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五固定件与所述第四PCB板214的第五粘胶。
同时,所述第三PCB板213、第三固定件2331中的一个上具有定位柱241、另一个上具有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两者保持同轴。所述第四PCB板214、所述第四固定件2332中的一个上具有定位柱241、另一个上具有定位槽242,两者相固定时,定位柱241插入所述定位槽242内,使得两者保持同轴。
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磁铁单元,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2兼具固定所述磁铁单元的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会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2称作磁铁固定件。
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件2331与所述第四固定件2332之间的电池单元224,所述电池单元224包括电池组2241、与所述第三PCB板213焊接的焊脚2242。第三连接结构233兼具固定所述电池单元224的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会将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33称作电池固定件。所述电池单元224与所述第三PCB板213和第四PCB板214相焊接以实现电性连接,与所述电池单元224相焊接的所述PCB板又被称作供电板。
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四PCB板214背离所述第三PCB板213一侧的天线单元225。或,所述功能单元22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12和/或所述第四PCB板214上的天线单元225,所述天线单元225包括与所述第二PCB板212和/或所述第四PCB板214相焊接的焊点2251、与所述焊点2251相连接的天线2252,所述天线,2252环绕所述胶囊核2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使得整个所述胶囊核2结构紧凑。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胶囊核2通常装配于一端为透明的端盖12的外壳1内,且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位于所述端盖12处。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上还具有向外凸伸的凸起2316,用以插入所述外壳1的固定槽内,实现所述胶囊核2整体与所述外壳1的固定。
第二类实施例中,所述胶囊核2具有双摄像单元。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10所示,在具有第四PCB板214,且所述天线单元225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12和/或所述第五PCB板215上,所述天线单元215环绕所述胶囊核2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四PCB板214背离所述第三PCB板213的一侧的环形的第五PCB板215,所述第五PCB板215具有第二镂空部。
所述功能单元2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五PCB板215背离所述第四PCB板214的一侧的第二照明单元226、固定于所述第四PCB板214朝向所述第五PCB板215的一侧的第二摄像单元227,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摄像单元227位于所述第二镂空部内。
所述连接结构2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四PCB板214与所述第五PCB板215的第四连接结构234,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4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五PCB板215一侧的第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五PCB板215上的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固持架2311上朝向所述第四PCB板214的一侧的第六点胶槽、于所述第六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4与所述第四PCB板214的第六粘胶。
具体地,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4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照明单元226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单元227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相同且对称设置。
或者,于另一实施例(未图示)中,在所述PCB板组仅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且所述天线单元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或第三PCB板上,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三PCB板背离所述第二PCB板的一侧的环形的第六PCB板,所述第六PCB板具有第三镂空部。
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第六PCB板背离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第二照明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三PCB板朝向所述第六PCB板的一侧的第二摄像单元,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摄像单元位于所述第三镂空部内。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PCB板与所述第六PCB板的第五连接结构,所述第五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六PCB板一侧的第三卡钩、设置于所述第六PCB板上的第三卡槽、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第七点胶槽、于所述第七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七粘胶。
具体地,所述第五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单元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相同且对称设置。
第二类实施例中的胶囊核2通常装配于两端均为透明的端盖12的外壳1内,且所述第一摄像单元222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221位于一个所述端盖12处,所述第二摄像单元227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226位于另一个所述端盖12处。
另外,本类实施例中的胶囊核2与外壳1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固定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上不具备凸起2316,主壳11一端部设置有向内凸伸的卡凸块113,将通过连接结构23组装呈一体的胶囊核2从主壳11顶部插入,所述卡凸块113顶住所述胶囊核2的部分结构,再于所述主壳11的另一端与胶囊核2上相对应的位置处点胶固定即可。具体地,所述卡凸块顶住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31,且第四连接结构234与主壳11的另一端通过点胶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胶囊核2,通过连接结构23连接相邻的PCB板,所述功能元件22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23上,使得所述胶囊核2构成一个整体,方便与外壳1相固定。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胶囊核,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组,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且间隔设置的若干PCB板,
若干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所述PCB板;
若干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PCB板或所述连接结构上,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单元与所述PCB板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PCB板的粘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点胶槽,所述粘胶于所述点胶槽处粘接所述固定件与相邻的所述PCB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PCB板其中的一个上的卡钩、另一个上的卡槽,卡钩和卡槽相配合使得固定件与PCB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供柔性线路板穿过的引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核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PCB板其中的一个上的定位柱、另一个上且用以收容所述定位柱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组包括沿所述胶囊核轴向依次排布且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的第一PCB板、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具有镂空部;
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PCB板背离所述第二PCB板的一侧的第一照明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二PCB板朝向所述第一PCB板的一侧的第一摄像单元,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摄像单元位于所述镂空部内;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一PCB板一侧的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PCB板上的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二PCB板的一侧的第一点胶槽、于所述第一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一粘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侧的第三PCB板、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三PCB板背离所述第二PCB板的一侧的第四PCB板;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朝向所述第二PCB板一侧的第二点胶槽、于所述第二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二粘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朝向所述第三PCB板一侧的第三点胶槽、于所述第三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三粘胶;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PCB板与所述第四PCB板的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三PCB板连接的第三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第四点胶槽、于所述第四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四粘胶、与所述第四PCB板连接的第四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朝向所述第四PCB板的一侧的第五点胶槽、于所述第五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五固定件与所述第四PCB板的第五粘胶;
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磁铁单元;
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四固定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电池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四固定件之间,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三PCB板、第四PCB板焊接;
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四PCB板背离所述第三PCB板一侧的天线单元;或,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和/或所述第四PCB板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四PCB板背离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环形第五PCB板,所述第五PCB板具有第二镂空部;
所述功能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五PCB板背离所述第四PCB板的一侧的第二照明单元、固定于所述第四PCB板朝向所述第五PCB板的一侧的第二摄像单元,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摄像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镂空部内;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四PCB板与所述第五PCB板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五PCB板一侧的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五PCB板上的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四PCB板的一侧的第六点胶槽、于所述第六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与所述第四PCB板的第六粘胶;
所述天线单元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和/或所述第四PCB板上,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侧的第三PCB板;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朝向所述第二PCB板一侧的第二点胶槽、于所述第二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二粘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朝向所述第三PCB板一侧的第三点胶槽、于所述第三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三粘胶;
所述功能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磁铁单元和/或电池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三PCB板上背离所述第二PCB板一侧的天线单元;
或,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和/或所述第三PCB板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囊核,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组还包括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三PCB板背离所述第二PCB板的一侧的环形的第六PCB板,所述第六PCB板具有第三镂空部;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PCB板与所述第六PCB板的第五连接结构,所述第五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贯穿槽的固持架、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六PCB板一侧的第三卡钩、设置于所述第六PCB板上的第三卡槽、设置于所述固持架上朝向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第七点胶槽、于所述第七点胶槽处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三PCB板的第七粘胶;
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二PCB板和/或所述第三PCB板上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胶囊核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
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第六PCB板背离所述第三PCB板的一侧的第三照明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三PCB板朝向所述第六PCB板的一侧的第三摄像单元,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摄像单元位于所述第三镂空部内。
13.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外壳和胶囊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核为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囊核。
CN201921591360.8U 2019-09-23 2019-09-23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Active CN211093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1360.8U CN211093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1360.8U CN211093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3932U true CN211093932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1360.8U Active CN211093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39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535A (zh) * 2019-09-23 2019-12-24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CN113382591A (zh) * 2021-06-07 2021-09-10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Pcb板固定结构、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组装方法
WO2022073273A1 (zh) * 2020-10-10 2022-04-14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535A (zh) * 2019-09-23 2019-12-24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WO2022073273A1 (zh) * 2020-10-10 2022-04-14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
CN113382591A (zh) * 2021-06-07 2021-09-10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Pcb板固定结构、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4535A (zh)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CN211093932U (zh) 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
US9078579B2 (en) In vivo sensing device with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US7967745B2 (en) In vivo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EP1707102B1 (en) Capsule type medical treatment device
CN101998035B (zh) 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KR20090117825A (ko) 캡슐형 의료 장치 및 캡슐형 의료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0446281Y1 (ko) 유연한 전자회로기판을 구비한 캡슐 내시경
CN112089391A (zh) 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
JP2004065575A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1093933U (zh) 胶囊内窥镜
JPH11305146A (ja)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
JP3981359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JP4024763B2 (ja)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及び内視鏡用撮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KR101140875B1 (ko) 내시경 카메라
US20090147128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208540023U (zh) 摄像模组和车载装置
CN217470456U (zh) 电子设备及监控系统
CN219999489U (zh) 摄像头模组
CN216252986U (zh) 一种cob摄像模组
CN215383858U (zh) 胶囊式电子内窥镜
CN210643984U (zh) 电池组连接结构及胶囊内窥镜
CN214342220U (zh) 一种镜头底座及其胶囊内窥镜
CN211432797U (zh) 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CN220442636U (zh) 成像模组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5W129204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ims 1 to 13 submitted by the patentee on September 30, 2022, maintain the validity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rights 201921591360.8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10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6004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apsule core and capsule endoscop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Patentee: Anhan Technology (Wu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