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3771U -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3771U
CN211093771U CN201921102059.6U CN201921102059U CN211093771U CN 211093771 U CN211093771 U CN 211093771U CN 201921102059 U CN201921102059 U CN 201921102059U CN 211093771 U CN211093771 U CN 211093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wiping
floor
floor brush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20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20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3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3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3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该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底座(10),盖设在地刷底座(10)上的地刷上盖(20),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10)内的滚刷(11),还包括擦拭组件,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经常用于室内清洁的除尘装置,主要用于清洁地面、地毯、家具、窗帘以及窄边细角中的灰尘。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风机高速旋转,产生负压形成空气流动和压差,利用压差和气流将垃圾或者灰尘等吸入吸尘器的集尘结构中,进而实现除尘工作的。
现有的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地刷以及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地刷的进风道导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导通,其中,地刷主要起到吸风作用,地刷通常包括地刷上盖和具有空腔的地刷底座,在地刷底座空腔内设有可以回转的滚刷,滚刷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高速转动,以将清理面上的杂物颗粒带入地刷底座上的吸尘口,最终通过连接管被吸入吸尘本体中的集尘部件中,以达到除尘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底座,盖设在所述地刷底座上的地刷上盖,以及回转设置于所述地刷底座内的滚刷;
还包括擦拭组件,所述擦拭组件位于所述地刷底座远离所述地刷上盖的一端端面上,所述擦拭组件与所述滚刷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
通过包括地刷底座,盖设在地刷底座上的地刷上盖,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内的滚刷,而且还包括有擦拭组件,并使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远离地刷上盖的一端端面上,且该擦拭组件与滚刷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即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和滚刷在吸尘器地刷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擦拭,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擦地效果,以满足用户的擦地需求,同时擦拭组件和滚刷围成擦拭区域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有效的提高了擦地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所述第一擦拭件、所述第二擦拭件、所述第三擦拭件和所述滚刷在所述地刷底座远离所述地刷上盖的一端围成所述擦拭区域。
通过使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第三擦拭件和滚刷在地刷底座远离地刷上盖的一端围成擦拭区域,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第三擦拭件和滚刷均会与地面接触起到擦拭地面的效果。而且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第三擦拭件和滚刷在地刷底座远离地刷上盖的一端端面上围成环形的擦拭区域,就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实现对地面的全方位擦拭,有效的提高擦拭效果。另外,由于地刷底座的形状通常为具有一定宽度以及长度的规则图形,滚刷通常沿地刷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使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可易于与滚刷形成擦拭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擦拭件位于所述地刷底座的后端,且所述第一擦拭件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地刷底座上与所述滚刷的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分别位于所述地刷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均沿着所述地刷底座靠近所述第一擦拭件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地刷底座远离所述第一擦拭件的另一端上。
通过使第一擦拭件位于地刷底座的后端,且第一擦拭件的两端分别朝向地刷底座上与滚刷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设置,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分别位于地刷底座的两侧,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均沿着地刷底座靠近所述第一擦拭件的一端延伸到地刷底座远离第一擦拭件的另一端上。具体的,第一擦拭件可以沿着地刷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擦拭件可以与滚刷平行。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分别设置在地刷底座的两侧,而且,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均沿着地刷底座宽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这样,滚刷、第一擦拭件、第二擦拭件以及第三擦拭件就围成了一个方形的环形擦拭区域,以实现对地面的擦拭效果,同时是第一擦拭件两端在地刷底座上朝向与滚刷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使第二擦拭件和第三擦拭件在地刷底座上从靠近第一擦拭件的一端延伸到远离第一擦拭件的一端,这样围成的擦拭区域可在地面形成较大的擦地区域面积,有助于提高地面擦拭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
通过使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在地刷进行除尘清扫时,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预设高度,这样就有利于如花生壳、瓜子壳等大颗粒物的吸入,提高吸尘器地刷对大颗粒物的吸入效率,进而提高吸尘器的除尘清扫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刷包括软绒毛滚刷,所述滚刷的绒毛包括第一擦拭段,所述第一擦拭段用于铺在所述地面上并与所述地面摩擦以使所述滚刷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
通过使滚刷包括软绒毛滚刷,滚刷的绒毛包括第一擦拭段,第一擦拭段用于铺在地面上并与地面摩擦以使滚刷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具体的,使用软绒毛的滚刷在使用时滚刷与地面接触,可有助于提高对地面的擦拭效果。且使该滚刷的绒毛具有第一擦拭段,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滚刷与地面接触,且滚刷绒毛的第一擦拭段铺在地面上与地面摩擦,这样就使滚刷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过盈量,在滚刷高速转动带进大颗粒的杂物或垃圾等时,利用滚刷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可有效的对地面的细小颗粒或吸附于地面的微尘进行清扫处理,可同时满足对细小灰尘和大颗粒的清扫需求,另外滚刷与地面的过盈量使滚刷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可起到很好的擦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擦拭组件包括擦拭毛条,所述擦拭毛条的毛线具有第二擦拭段,所述第二擦拭段用于铺在所述地面上并与所述地面摩擦以使所述擦拭毛条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
通过使擦拭组件包括擦拭毛条,该擦拭毛条的毛线具有第二擦拭段,第二擦拭段用于铺在地面上并与地面摩擦以使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擦拭毛条与地面接触,且擦拭毛线的第二擦拭段铺在地面上与地面摩擦,使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过盈量,这样在滚刷高速转动带进大颗粒的杂物或垃圾等时,利用滚刷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可有效的对地面的细小颗粒或吸附于地面的微尘进行清扫处理,有助于满足对细小灰尘和大颗粒的清扫需求,另外擦拭毛条与地面的过盈量使擦拭件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地面的擦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刷的绒毛长度为8-12mm,所述滚刷与地面间的所述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
绒毛的长度是指绒毛从贴近滚刷轴外边缘的一端到绒毛远离滚刷轴的另一端的长度,当滚刷11的绒毛长度小于8mm时,绒毛长度过短,在地刷移动过程中绒毛无法对地面起到摩擦擦拭的作用,降低了地刷的擦拭效果,当滚刷11的绒毛长度大于12mm时,较长的绒毛使滚刷11变得过于柔软,滚刷11对地面的摩擦力就会减弱,降低擦拭效果,同时滚刷11过软也会使滚刷11转动时产生的吸入力就会减小,对灰尘的吸卷力就会减弱,导致除尘效果的降低,因此,使滚刷11的绒毛长度为8-12mm,优选的,当滚刷绒毛长度为10mm时,具有更佳的吸尘以及擦拭效果。而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为滚刷11在移动时,滚刷绒毛可铺在地面上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的部分的长度,当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小于0mm时,则滚刷与地面之间不具有过盈量,这样就会降低滚刷绒毛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降低擦拭效果,当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大于4mm时,滚刷绒毛在转动时铺在地面上的绒毛长度过长,会增大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阻力,不利于地刷的移动,因此,使滚刷11与地面间的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优选的,当滚刷11与地面间的过盈量为2mm,即滚刷11的第一擦拭段的长度为2mm时,在保证不影响地刷移动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擦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擦拭毛条的毛线长度为3-7mm,所述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所述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
擦拭毛条在地刷行走过程中与地面摩擦起到擦拭效果,当擦拭毛条的长度小于3mm时,擦拭毛条过短,对地面无法起到很好的擦拭效果,同时也有可能会发生刮伤地面等现象,而当擦拭毛条长度大于7mm,擦拭毛条长度会过长,会使擦拭毛条变得较柔软,导致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弱,也会降低擦拭效果,因此,使擦拭毛条的长度为3-7mm,以保证擦拭毛条能够起到较优的擦拭效果,优选的,擦拭毛条的长度为5mm时,擦拭效果最优。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为毛条在移动时,可铺在地面上与地面间进行摩擦的部分的长度,当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过盈量小于0mm时,则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不具有过盈量,这样就会降低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降低擦拭效果,当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大于4mm时,擦拭毛条铺在地面上的长度过长,会增大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阻力,不利于地刷的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优选的,当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过盈量为2mm,即擦拭毛条的第二擦拭段的长度为2mm时,在保证不影响地刷移动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擦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所述预设高度为15-mm。
通过使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预设高度为15-mm,其中,若预设高度小于15mm,则会使地刷对颗粒物尤其是大颗粒物的吸入率降低,而预设高度过高,如大于mm时,会降低地刷底座腔体的密封性,降低地刷的吸力,因此,为保证地刷能够吸入大于直径为15mm的大颗粒物,如花生壳、瓜子壳等,使预设高度保持在15-mm之间,优选的,使该预设高度为mm时,地刷对大颗粒物具有显著的吸入效果,保证了对大颗粒物的吸入需求。
通过使滚刷的绒毛长度为10mm,与地面的过盈量为2mm;擦拭组件的毛线长度为5mm,与地面的过盈量为2mm;地刷上盖靠近地刷底座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为mm,这样可保证地刷能够同时实现对细小灰尘与颗粒物的清扫需求,并实现擦地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刷底座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可在所述地刷底座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所述地刷底座宽度的光区。
通过包括设置在地刷底座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并使该照明组件可在地刷底座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宽度的光区。即在地刷底座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能够在地刷底座的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宽度的光区,这样形成的光区就能够照射在地刷的前端中部及两侧的地面上,大大提升了光照范围,使在地刷行走过程中可清晰的辨别地刷前端的垃圾分布情况,有效的提高了清扫除尘效果,同时仅在地刷底座前端的两侧设置照明组件,可减少LED设置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解决了现有吸尘器中地刷的两侧无法被照射而导致照射面积小,降低了除尘效果同时增加成本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
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位于所述地刷底座前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可在所述地刷底座前端形成第一锥形光束,所述第二照明组件位于所述地刷底座前端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可在所述地刷底座前端形成第二锥形光束,所述第一锥形光束和所述第二锥形光束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所述地刷底座宽度的光区。
通过使照明组件包括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具体的,照明组件包括位于地刷底座前端一侧的第一照明组件和位于地刷底座前端另一侧的第二照明组件,其中,第一照明组件能够在地刷底座前端形成第一锥形光束,第二照明组件能够在地刷底座前端形成第二锥形光束,第一锥形光束和第二锥形光束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宽度的光区,以使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发出的光能够罩设到地刷前端的中部及两侧的地面,提高清扫除尘的效果。另外,使位于地刷底座前端两侧的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分别形成第一锥形光束和第二锥形光束,锥形光束具有较远较宽的照射范围,能够起到很好的照射效果,有助于提高清扫效果,同时也能够使用较少的照明组件即可形成所需照射宽度的光区,有助于减小照明组件的数量及所需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吸尘器地刷。
通过包括吸尘器地刷,该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底座,盖设在地刷底座上的地刷上盖,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内的滚刷,且还包括擦拭组件,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远离地刷上盖的一端端面上,擦拭组件与滚刷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其中擦拭组件与滚刷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是指擦拭组件和滚刷能够围成一个闭合或非闭合的环形,以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通过擦拭组件和滚刷在地面上围成一个擦拭地面的区域。即擦拭组件和滚刷在吸尘器地刷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擦拭,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擦地效果,以满足用户的擦地需求,同时擦拭组件和滚刷围成擦拭区域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有效的提高了擦地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前端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竖直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水平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地刷底座;
11-滚刷;
12-第一地刷滑轮;
13-第二地刷滑轮;
14-第三地刷滑轮;
20-地刷上盖;
31-第一擦拭件;
32-第二擦拭件;
33-第三擦拭件;
40-照明组件;
41-第一照明组件;
42-第二照明组件;
50-锁紧组件;
60-地刷管;
70-软管;
80-风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吸尘器地刷主要起到吸风的作用,通常包括地刷底座和地刷上盖,地刷上盖盖设在地刷底座上且与地刷底座之间留有用于吸尘的吸尘口,在地刷底座的空腔内回转设置有滚刷,通过电机驱动滚刷进行高速的转动,从而将清理面上的垃圾杂物从吸尘口带入地刷底座的空腔内,最终通过与地刷底座空腔连通的连接管进入集尘结构中,达到清扫除尘的效果,然而,现有吸尘器主要起到清扫地面杂物颗粒的效果,在对如地板、木板等铺设地面的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用户对地面的擦拭需求。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具体示例如下: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应用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前端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竖直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底座10,盖设在地刷底座10上的地刷上盖20,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10内的滚刷11。具体的,地刷底座10具有容纳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滚刷11,滚刷11可在该空腔内高速转动,以将清理面上的杂物颗粒带入地刷底座10的空腔内,其中,滚刷11的至少一端可以通过滚刷盖板组件固定设置在地刷底座10内,具体的,以滚刷11的一端通过滚刷盖板组件固定设置在地刷底座10内为例,在地刷底座10内与滚刷11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可设置安装槽,在地刷底座10内与滚刷11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可设置安装孔,在安装时,可将滚刷11的另一端插入安装孔内,以将滚刷11的另一端固定,将滚刷11的一端压入安装槽内以暂时固定滚刷11,再通过滚刷盖板组件将滚刷11固定设置在地刷底座10内,以避免滚刷11在转动过程中窜动而从地刷底座10中脱出。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尘器地刷还包括擦拭组件,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具体的,如图1所示,擦拭组件设置在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也即在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10朝向地面的一端端面上,而且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其中,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是指擦拭组件和滚刷11能够围成一个闭合或非闭合的环形,以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通过擦拭组件和滚刷11在地面上围成一个擦拭地面的区域,即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和滚刷11在吸尘器地刷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擦拭,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擦地效果,以满足用户的擦地需求,同时擦拭组件和滚刷11围成擦拭区域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有效的提高了擦地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地刷上盖20的一端盖设在地刷底座10的后端,地刷上盖20的另一端盖设在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中间部位,以使地刷上盖20与地刷底座10在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形成开口,颗粒杂物可从该开口进入地刷底座10的空腔内,滚刷11也可通过该开口与地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具体的,擦拭组件与滚刷11可以围成封闭的环形或者是非封闭的环形,环形的形状可以根据地刷底座10的形状以及地刷底座10背离地刷上盖20一端端面上的结构布局等进行选择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对擦拭组件的具体成型材料以及结构等并无其他要求,能够实现其擦地的功能即可,具体的,如擦拭组件可以是由擦拭布、擦拭海绵、擦拭毛条等任何可以起到擦拭效果的擦拭件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对地刷底座10的形状以及具体结构并无其它要求,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地刷底座10上还具有与吸尘器主体相通的进尘口,其中,靠近该进尘口的一端为地刷底座10的后端,相应的,远离该进尘口的一端为地刷底座10的前端。
其中,滚刷盖板的具体形状、结构以及大小可根据地刷底座10以及滚刷11的实际结构以及形状大小进行选择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对滚刷11的具体形状以及结构也并无其它要求,对滚刷11在地刷底座10内的设置方式也不做限制,滚刷1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滚刷11,滚刷11以及滚刷11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中滚刷11的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通过包括地刷底座10,盖设在地刷底座10上的地刷上盖20,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10内的滚刷11,而且还包括有擦拭组件,并使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且该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即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和滚刷11在吸尘器地刷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擦拭,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擦地效果,以满足用户的擦地需求,同时擦拭组件和滚刷11围成擦拭区域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有效的提高了擦地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第三擦拭件33和滚刷11在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围成擦拭区域。具体的,如图1所示,擦拭组件由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构成,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第三擦拭件33和滚刷11均会与地面接触摩擦起到擦拭地面的效果。而且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第三擦拭件33和滚刷11在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围成环形的擦拭区域,就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实现对地面的全方位擦拭,有效的提高擦拭效果。另外,由于地刷底座10的形状通常为具有一定宽度以及长度的规则图形,滚刷11通常沿地刷底座10的长度方向设置,使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可易于与滚刷11形成擦拭区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擦拭件31位于地刷底座10的后端,且第一擦拭件31的两端分别朝向地刷底座10上与滚刷11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设置,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分别位于地刷底座10的两侧,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均沿着地刷底座10靠近第一擦拭件31的一端延伸到地刷底座10远离第一擦拭件31的另一端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擦拭件31位于地刷底座10的后端,且第一擦拭件31在地刷底座10上分别向地刷底座10的两端延伸,第一擦拭件31可以沿着地刷底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擦拭件31可以与滚刷11平行。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分别设置在地刷底座10的两侧,而且,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均沿着地刷底座10宽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这样,滚刷11、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以及第三擦拭件33就围成了一个方形的环形擦拭区域,以实现对地面的擦拭效果,同时是第一擦拭件31两端在地刷底座10上朝向与滚刷11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使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在地刷底座10上从靠近第一擦拭件31的一端延伸到远离第一擦拭件31的一端,这样围成的擦拭区域可在地面形成较大的擦地区域面积,有助于提高地面擦拭的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可以相互平行,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沿着地刷底座10延伸的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具体的,可根据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盖板的一端端面的部件布局进行选择设定,如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的一端可通过滚刷盖板组件固定设置于地刷底座10内,滚刷盖板组件包括滚刷盖板和可沿滚刷盖板长度方向移动的锁紧组件50,滚刷盖板位于地刷底座10上与滚刷11端部相对应,滚刷盖板用于将滚刷11压设在地刷底座10内,锁紧组件50用于在沿着滚刷盖板长度方向移动时使滚刷盖板与地刷底座10锁紧或解锁,其中,锁紧组件50就设置在地刷底座10的一侧,当锁紧组件50和第二擦拭件32或第三擦拭件33其中一个设置在地刷底座10同一侧时,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便于用户对锁紧组件50的移动以使滚刷盖板与地刷底座10锁紧或解锁,便于滚刷盖板的拆卸和安装,第二擦拭可以位于锁紧组件50的一侧并与锁紧组件50并列设置,以避免第二擦拭件32覆盖锁紧组件50,第二擦拭件32沿着地刷底座10延伸的长度就可以小于第三擦拭件33沿地刷底座10延伸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地刷底座10与吸尘器连接处具有接头,该接头位于地刷底座10后端中部位置处,在该接头背离地刷上盖20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地刷滑轮12,在地刷底座10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地刷滑轮13和第三地刷滑轮14,在地刷底座10行走的过程中,第一地刷滑轮12、第二地刷滑轮13和第三地刷滑轮14可便于地刷的行走。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地刷进行除尘清扫时,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预设高度,这样就有利于如花生壳、瓜子壳等大颗粒物的吸入,提高吸尘器地刷对大颗粒物的吸入效率,进而提高吸尘器的除尘清扫效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具有的预设高度的具体数值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以及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如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家庭中常见的如花生壳、瓜子壳等清扫需求,使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预设高度为15-mm,若预设高度小于15mm,则会使地刷对颗粒物尤其是大颗粒物的吸入率降低,而预设高度过高,如大于mm时,会降低地刷底座10腔体的密封性,降低地刷的吸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地刷能够吸入大于直径为15mm的大颗粒物,如花生壳、瓜子壳等,使预设高度保持在15-mm之间,优选的,使该预设高度为mm时,地刷对大颗粒物具有显著的吸入效果,保证了对大颗粒物的吸入需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包括软绒毛滚刷,使用软绒毛的滚刷,在使用时滚刷可与地面充分接触,有助于提高对地面的擦拭效果,其中,该滚刷11的绒毛包括第一擦拭段,第一擦拭段用于铺在地面上并与地面摩擦以使滚刷11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具体的,使滚刷11的绒毛具有第一擦拭段,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滚刷11与地面接触,且第一擦拭段铺在地面上与地面摩擦,这样就使滚刷11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过盈量,在滚刷11高速转动带进大颗粒的杂物或垃圾等时,利用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可有效的对地面的细小颗粒或吸附于地面的微尘进行清扫处理,可同时满足对细小灰尘和大颗粒的清扫需求,另外滚刷11与地面的过盈量使滚刷11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可起到很好的擦拭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的绒毛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清扫需求和清扫环境进行设置,如为保证同时实现对细小灰尘与颗粒物的清扫需求,并实现擦地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的绒毛长度为8-12mm,与地面间的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具体的,绒毛的长度是指绒毛从贴近滚刷轴外边缘的一端到绒毛远离滚刷轴的另一端的长度,当滚刷11的绒毛长度小于8mm时,绒毛长度过短,在地刷移动过程中绒毛无法对地面起到摩擦擦拭的作用,降低了地刷的擦拭效果,当滚刷11的绒毛长度大于12mm时,较长的绒毛使滚刷11变得过于柔软,滚刷11对地面的摩擦力就会减弱,降低擦拭效果,同时滚刷11过软也会使滚刷11转动时产生的吸入力就会减小,对灰尘的吸卷力就会减弱,导致除尘效果的降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滚刷11的绒毛长度为8-12mm,优选的,当滚刷绒毛长度为10mm时,具有更佳的吸尘以及擦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为滚刷11在移动时,滚刷绒毛可铺在地面上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的部分的长度,当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小于0mm时,则滚刷与地面之间不具有过盈量,这样就会降低滚刷绒毛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降低擦拭效果,当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大于4mm时,滚刷绒毛在转动时铺在地面上的绒毛长度过长,会增大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阻力,不利于地刷的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滚刷11与地面间的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优选的,当滚刷11与地面间的过盈量为2mm,即滚刷11的第一擦拭段的长度为2mm时,在保证不影响地刷移动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擦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擦拭组件包括擦拭毛条,擦拭毛条具有较大的擦拭密度,以及较低的成本,有助于提高吸尘器地刷的擦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擦拭毛条的毛线具有第二擦拭段,第二擦拭段用于铺在地面上并与地面摩擦以使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具体的,使擦拭毛条的毛线具有第二擦拭段,在吸尘器地刷行走过程中,擦拭毛条与地面接触,且擦拭毛线的第二擦拭段铺在地面上与地面摩擦,使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过盈量,这样在滚刷11高速转动带进大颗粒的杂物或垃圾等时,利用滚刷11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可有效的对地面的细小颗粒或吸附于地面的微尘进行清扫处理,有助于满足对细小灰尘和大颗粒的清扫需求,另外擦拭毛条与地面的过盈量使擦拭件与地面之间进行摩擦,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地面的擦拭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毛条的毛线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清扫需求和清扫环境进行设置,如为保证同时实现对细小灰尘与颗粒物的清扫需求,并实现擦地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毛条的毛线长度为3-7mm,擦拭毛条在地刷行走过程中与地面摩擦起到擦拭效果,当擦拭毛条的长度小于3mm时,擦拭毛条过短,对地面无法起到很好的擦拭效果,同时也有可能会发生刮伤地面等现象,而当擦拭毛条长度大于7mm,擦拭毛条长度会过长,会使擦拭毛条变得较柔软,导致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弱,也会降低擦拭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擦拭毛条的长度为3-7mm,以保证擦拭毛条能够起到较优的擦拭效果,优选的,擦拭毛条的长度为5mm时,擦拭效果最优。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为毛条在移动时,可铺在地面上与地面间进行摩擦的部分的长度,当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过盈量小于0mm时,则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不具有过盈量,这样就会降低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降低擦拭效果,当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过盈量大于4mm时,擦拭毛条铺在地面上的长度过长,会增大擦拭毛条与地面之间的阻力,不利于地刷的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优选的,当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过盈量为2mm,即擦拭毛条的第二擦拭段的长度为2mm时,在保证不影响地刷移动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擦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在行走过程中,擦拭毛条和滚刷11均与地面接触并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过盈量,且擦拭组件和滚刷11可在地刷底座10远离所述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围成环形的擦拭区域,这样在擦拭组件和滚刷11的综合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对地面进行擦拭,同时也能够显著的提升地刷底座10的密封性,在确保能够吸入大颗粒物及擦地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提升对细小颗粒物的除尘率(可达到97%以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尘器地刷还包括设置在地刷底座10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40,照明组件40可在地刷底座10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10宽度的光区。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地刷底座10的前端的两侧设有照明组件40,照明组件40发出的光向前照射在地面上,可以让用户在昏暗情况下看清楚地面的垃圾,进而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扫工作,提高除尘的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组件40可在地刷底座10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10宽度的光区,具体的,设置在地刷底座10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40能够在地刷底座10前端共同形成光区,且该光区的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10的宽度,其中,地刷底座10的宽度为地刷底座10前端的最大长度,光区的照射宽度指在光区照射在地面上时在地刷底座1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地刷底座10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40能够在地刷底座10的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宽度的光区,这样形成的光区就能够照射在地刷的前端中部及两侧的地面上,大大提升了光照范围,使在地刷行走过程中可清晰的辨别地刷前端的垃圾分布情况,有效的提高了清扫除尘效果,同时仅在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两侧设置照明组件40,可减少LED设置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组件40包括第一照明组件41和第二照明组件42,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组件40包括位于地刷底座10前端一侧的第一照明组件41和位于地刷底座10前端另一侧的第二照明组件42,其中,第一照明组件41能够在地刷底座10前端形成第一锥形光束,第二照明组件42能够在地刷底座10前端形成第二锥形光束,第一锥形光束和第二锥形光束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地刷底座10宽度的光区,以使第一照明组件41和第二照明组件42发出的光能够罩设到地刷前端的中部及两侧的地面,提高清扫除尘的效果。另外,使位于地刷底座10前端两侧的第一照明组件41和第二照明组件42分别形成第一锥形光束和第二锥形光束,锥形光束具有较远较宽的照射范围,能够起到很好的照射效果,有助于提高清扫效果,同时也能够使用较少的照明组件即可形成所需照射宽度的光区,有助于减小照明组件的数量及所需面积。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地刷的水平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的吸尘器地刷,如图4所示,该吸尘器地刷还可包括地刷管60、软管70以及风道管80,地刷管60的一端与软管70的一端连通,地刷管60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连通,软管70的另一端与风道管80的一端连通,风道管80的另一端与地刷底座10的空腔连通,从而将地刷内的杂物通过地刷管60送入吸尘器本体的集尘结构中,达到除尘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通过包括吸尘器地刷,该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底座10,盖设在地刷底座10上的地刷上盖20,以及回转设置于地刷底座10内的滚刷11,且还包括擦拭组件,擦拭组件位于地刷底座10远离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其中擦拭组件与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是指擦拭组件和滚刷11能够围成一个闭合或非闭合的环形,以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通过擦拭组件和滚刷11在地面上围成一个擦拭地面的区域。即擦拭组件和滚刷11在吸尘器地刷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地面进行擦拭,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擦地效果,以满足用户的擦地需求,同时擦拭组件和滚刷11围成擦拭区域能够使地刷在前后左右各行走方向上都能够在地面上围成擦地区域,可同时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有效的提高了擦地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主要起到清理地面颗粒垃圾的效果,在针对如铺设地砖或木板的地面清理中,其擦拭效果较差,性能较为单一,而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底座(10),盖设在所述地刷底座(10)上的地刷上盖(20),以及回转设置于所述地刷底座(10)内的滚刷(11);
还包括擦拭组件,所述擦拭组件位于所述地刷底座(10)远离所述地刷上盖(20)的一端端面上,所述擦拭组件与所述滚刷(11)围成用于擦地的擦拭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件(31)、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所述第一擦拭件(31)、所述第二擦拭件(32)、所述第三擦拭件(33)和所述滚刷(11)在所述地刷底座(10)远离所述地刷上盖(20)的一端围成所述擦拭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擦拭件(31)位于所述地刷底座(10)的后端,且所述第一擦拭件(31)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地刷底座(10)上与所述滚刷(11)的两端靠近的侧端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分别位于所述地刷底座(10)的两侧,所述第二擦拭件(32)和第三擦拭件(33)均沿着所述地刷底座(10)靠近所述第一擦拭件(31)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地刷底座(10)远离所述第一擦拭件(31)的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11)包括软绒毛滚刷,所述滚刷(11)的绒毛包括第一擦拭段,所述第一擦拭段用于铺在所述地面上并与所述地面摩擦以使所述滚刷(11)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组件包括擦拭毛条,所述擦拭毛条的毛线具有第二擦拭段,所述第二擦拭段用于铺在所述地面上并与所述地面摩擦以使所述擦拭毛条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过盈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11)的绒毛长度为8-12mm,所述滚刷(11)与地面间的所述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毛条的毛线长度为3-7mm,所述擦拭毛条与地面间的所述预设的过盈量为0-4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上盖(20)靠近地刷底座(10)前端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所述预设高度为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两侧的照明组件(40),所述照明组件(40)可在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所述地刷底座(10)宽度的光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40)包括第一照明组件(41)和第二照明组件(42);
所述第一照明组件(41)位于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一照明组件(41)可在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形成第一锥形光束,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2)位于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照明组件(42)可在所述地刷底座(10)前端形成第二锥形光束,所述第一锥形光束和所述第二锥形光束共同形成照射宽度大于所述地刷底座(10)宽度的光区。
12.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吸尘器地刷。
CN201921102059.6U 2019-07-15 2019-07-15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Active CN211093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059.6U CN211093771U (zh) 2019-07-15 2019-07-15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059.6U CN211093771U (zh) 2019-07-15 2019-07-15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3771U true CN21109377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2059.6U Active CN211093771U (zh) 2019-07-15 2019-07-15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3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471A (zh) * 2020-12-10 2022-06-14 苏州市海泉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地刷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471A (zh) * 2020-12-10 2022-06-14 苏州市海泉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地刷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6598A1 (zh) 地面清洁机器人
JP3737458B2 (ja) 叩き用回転ローラを具備した真空掃除機用吸込ブラシ組立体
US20190150686A1 (en) Cleaner head
AU764055B2 (en) Floor sweeping apparatus
CN211093771U (zh)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JP2008532636A (ja) 硬質及び軟質床清掃ツール及び機械
CN204445689U (zh) 表面清洁设备的地面清洁头
CN202568094U (zh) 一种自转式多边形自动清洁器
CN111568302A (zh) 一种水洗清洁装置
CN111820818A (zh) 清洁设备及其滚刷
CN104706277B (zh) 表面清洁设备的地面清洁头
CN215424445U (zh) 扫拖一体分离式洗地机
CN112535438A (zh) 一种拖吸机器人
CN114209254A (zh) 干湿两用式清洁器
CN117769379A (zh) 湿式真空清洁器、清洁托盘和清洁方法
CN106993988A (zh) 一种扫拖地机器人
CN113040646A (zh) 一种高效吸尘头及吸尘器
JP2012205799A (ja) 吸込口体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電気掃除機
CN218792038U (zh) 地刷结构和清洁设备
CN218684157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地刷组件
CN111820829A (zh) 微水湿润、自动洁净扫帚
CN220477538U (zh) 一种硬地面和毛毯清洁设备
CN216147974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清洁机器人
JPH1057283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CN219126180U (zh) 一种具有擦刮功能的吸尘头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