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9481U - 一种折皱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皱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9481U
CN211079481U CN201920656217.6U CN201920656217U CN211079481U CN 211079481 U CN211079481 U CN 211079481U CN 201920656217 U CN201920656217 U CN 201920656217U CN 211079481 U CN211079481 U CN 211079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yarns
weft
twist
yar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6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伟荣
李家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Deyi Fab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Deyi Fab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Deyi Fab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Deyi Fab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6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9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9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9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皱面料,面料是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经沉浮交织构成,多根经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经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且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与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相反,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和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相同;当多根经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主要是通过在面料的经纱直接增加与其捻向不同的反捻向纱线,从而使面料结构的变化,改变纱线的的扭曲方向,进而产生折皱效果,生成新的折皱面料,所形成的折皱效果因丝线不同且变化的扭折弯曲而呈现模糊、隐约的规律性,形成新颖的外观风格。

Description

一种折皱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皱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市场上常见的折皱风格的面料,多是顺纡绉、泡泡绉、格子绉、腰带绉等。除用于弹力丝线形成的缩皱和无捻高收缩工艺形成的折皱外,都是通过原料加捻后在染整过程中的强力收缩形成的外观效果。即通过对经向或纬向的原料预加一定的捻度,以增加丝线的强力、抱合力及收缩力,改善产品的外观品质与风格。经向或纬向加捻捻向的布局方式常见的有:全S向,全Z向,1S:1Z,2S:2Z,3S:3Z等五种,加捻丝的织物通过染整的高温高压与高温定型的工艺组合,使原料在面料上的强力收缩,可以形成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各种形态的折皱外观。这些外观都是统一类似、无规律的形态,形成的外观。鉴于此,如何设计并提供一种面料能够在结构上控制这种外观形态成为有规律或大致有规律的折皱形态来满足市场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皱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皱面料,面料是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经沉浮交织构成,多根经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经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且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与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相反,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和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相同;多根纬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纬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且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与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相反,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和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根数相同;
当多根经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当多根经纱为无捻纱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经纱;当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时,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一经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一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或者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二经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二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
优选地,当多根纬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当多根纬纱为无捻纱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纬纱;当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时,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一纬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一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或者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二纬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二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
优选地,在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时,反捻向经纱位于第一经纱组的靠近第二经纱组的一侧边,或者反捻向经纱位于第二经纱组的靠近第一经纱组的一侧边。
优选地,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时,反捻向纬纱位于第一纬纱组的靠近第二纬纱组的一侧边,或者反捻向纬纱位于第二纬纱组的靠近第一纬纱组的一侧边。
优选地,在多根经纱为具有捻度的纱线时,反捻向经纱与经纱的捻度相同;在多根纬纱为具有捻度的纱线时,反捻向纬纱与纬纱的捻度相同。
优选地,弱捻经纱的捻度为0~600捻/米;弱捻纬纱的捻度为0~600捻/米。
优选地,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分别具有一根经纱,或者分别具有两根经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经纱。
优选地,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分别具有一根纬纱,或者分别具有两根纬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纬纱。
优选地,在面料中具有多根反捻向经纱时,相邻的两根反捻向经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经纱。
优选地,在面料中具有多根反捻向纬纱时,相邻的两根反捻向纬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纬纱。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主要是通过在面料的经纱增加与其捻向不同的反捻向纱线(或经纱与纬纱均增加反捻向纱线),从而使面料结构的变化,改变纱线的的扭曲方向,进而产生折皱效果,生成新的折皱面料,所形成的折皱效果因丝线不同且变化的扭折弯曲而呈现模糊、隐约的规律性,形成新颖的外观风格。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适用于各种类型起皱、起泡类风格的织物的研发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结构示意图(经纱为全S捻向布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结构示意图(经纱为3S:3Z布局,且反捻向经纱为S捻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结构示意图(经纱为3S:3Z布局,且反捻向经纱为Z捻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折皱面料,面料是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经沉浮交织构成,多根经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经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且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与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相反,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和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相同;多根纬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纬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且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与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相反,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和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根数相同;
具体地,当多根经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当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时,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一经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一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或者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二经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二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本例中,反捻向经纱与经纱的捻度相同;且在多根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的情况下,反捻向经纱位于第一经纱组的靠近第二经纱组的一侧边,或者反捻向经纱位于第二经纱组的靠近第一经纱组的一侧边;在面料中具有多根反捻向经纱时,相邻的两根反捻向经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经纱,具体以折皱需求情况而定。
另外,在当多根经纱为无捻纱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经纱,弱捻经纱的捻度为300捻/米,其同样可以让面料形成折皱效果。
进一步地,当多根纬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当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时,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一纬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一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或者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第二纬纱组位置处且与第二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本例中,反捻向纬纱与纬纱的捻度相同;且在多根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的情况下,反捻向纬纱位于第一纬纱组的靠近第二纬纱组的一侧边,或者反捻向纬纱位于第二纬纱组的靠近第一纬纱组的一侧边;在面料中具有多根反捻向纬纱时,相邻的两根反捻向纬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纬纱。
另外,当多根纬纱为无捻纱时,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纬纱,弱捻纬纱的捻度为300捻/米,其同样可以让面料形成折皱效果。
本例中,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可以是分别具有一根经纱,也可以是分别具有两根经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经纱。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可以是分别具有一根纬纱,也可以是分别具有两根纬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纬纱。
本实用新型面料改变经纱(或经纬同时)加捻的捻向排列方式,插入一根反捻向同种原料、同种捻度的纱线且经密不变,且与面料中的经纱线同规格、同工艺、同批号,使产品在后整理的强力收缩时,在加入的反捻向纱线位置前后改变纱线的收缩方向和收缩空间,并与纬向(或经向)的纱线之间形成反向的受力折点,进而产生的异形收缩,进而形成有规律或大致规律的折皱外观效应。另外,如纱线规定是S捻向,则插入Z捻向;如纱线规定是Z捻向,则插入S捻向。此外,改变插入反捻向纱线的位置规律,即可形成异型收缩效果的循环布局。
在纬纱捻向及分布不做分析,仅考虑经纱捻向及分布变化的前提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折皱的原理进行如下分析:
图1中,w1、w2、w3、w4、w5为5根纬纱,js1、js2、js3、js4为4根S捻向的经纱,jz0则为一根Z捻向的经纱,即经纱jz0是插入经纱js1、js2、js3、js4中的一根反捻向经纱;因加捻的经纱js1、js2、js3、js4的强力收缩使各经纱左右(或上下)扭曲,图中经纱js1、js2、js3、js4上的箭头代表js1、js2、js3、js4在与纬纱交织点局部的收缩弯曲方向(形成交织点的一侧空间增大,而另一侧空间缩小),其都是呈现相对或相背的收缩弯曲方向,会形成有折皱的形态;插入的一根反捻向经纱jz0与各纬纱交织点局部的收缩弯曲方向与其两侧的经纱js1、js2的局部收缩折皱形成全部相同的弯曲方向,而与其他部位的收缩弯曲方向不同,产生不同的折皱形态进而整体形成一种新颖的具有规律性的折皱外观效果。
图2中,显示面料经纱捻向布局为3S:3Z形态,其中dz1代表第一经纱组,其内的三根经纱为Z捻向;ds2代表第二经纱组,其内的三根经纱为S捻向;而经纱s100(为S捻向)则代表设于第一经纱组dz1位置处的与第一经纱组dz1内的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
图3中,显示面料经纱捻向布局为3S:3Z形态,其中dz1代表第一经纱组,其内的三根经纱为Z捻向;ds2代表第二经纱组,其内的三根经纱为S捻向;而经纱z100(为Z捻向)则代表设于第二经纱组ds2位置处的与第二经纱组ds2内的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折皱面料, 主要是通过在面料的经纱增加与其捻向不同的反捻向纱线(或经纱与纬纱均增加反捻向纱线),从而使面料结构的变化,改变纱线的的扭曲方向,进而产生折皱效果,生成新的折皱面料,所形成的折皱效果因丝线不同且变化的扭折弯曲而呈现模糊、隐约的规律性,形成新颖的外观风格。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适用于各种类型起皱、起泡类风格的织物的研发和生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皱面料,所述面料是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经沉浮交织构成,多根所述经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所述经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所述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且所述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与所述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捻向相反,所述第一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和所述第二经纱组中的经纱根数相同;多根所述纬纱捻向全部相同,或者多根所述纬纱为无捻纱,或者多根所述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且所述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与所述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捻向相反,所述第一纬纱组中的纬纱和所述第二纬纱组中的纬纱根数相同;其特征在于:
当多根所述经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所述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所述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当多根所述经纱为无捻纱时,所述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经纱;当多根所述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时,所述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所述第一经纱组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或者所述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所述第二经纱组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二经纱组内经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经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当多根所述纬纱的捻向全部相同时,所述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与所述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当多根所述纬纱为无捻纱时,所述面料中至少还具有一根弱捻纬纱;当多根所述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时,所述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组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或者所述面料还具有一根位于所述第二纬纱组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二纬纱组内纬纱捻向相反的反捻向纬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在多根所述经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时,所述反捻向经纱位于所述第一经纱组的靠近所述第二经纱组的一侧边,或者所述反捻向经纱位于所述第二经纱组的靠近所述第一经纱组的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纬纱形成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时,所述反捻向纬纱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组的靠近所述第二纬纱组的一侧边,或者所述反捻向纬纱位于所述第二纬纱组的靠近所述第一纬纱组的一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在多根所述经纱为具有捻度的纱线时,所述反捻向经纱与所述经纱的捻度相同;在多根所述纬纱为具有捻度的纱线时,所述反捻向纬纱与所述纬纱的捻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弱捻经纱的捻度为0~600捻/米;所述弱捻纬纱的捻度为0~600捻/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组和第二经纱组分别具有一根经纱,或者分别具有两根经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经纱。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组和第二纬纱组分别具有一根纬纱,或者分别具有两根纬纱,或者分别具有三根纬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料中具有多根所述反捻向经纱时,相邻的两根所述反捻向经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经纱。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料中具有多根所述反捻向纬纱时,相邻的两根所述反捻向纬纱之间具有5至50根纬纱。
CN201920656217.6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折皱面料 Active CN211079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217.6U CN21107948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折皱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217.6U CN21107948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折皱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9481U true CN211079481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0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6217.6U Active CN211079481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折皱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9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136A (zh) * 2020-11-13 2021-02-19 苏州斯诺服饰有限公司 空气层面料及使用该面料的夹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136A (zh) * 2020-11-13 2021-02-19 苏州斯诺服饰有限公司 空气层面料及使用该面料的夹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79481U (zh) 一种折皱面料
US2713193A (en) Textile fabric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fabrics
CN104499148A (zh) 一种观感和性能如针织物的机织物的布边及其生产方法
CN109763233A (zh) 仿针织结构的织物组织的织造方法
US3740974A (en) Elastic ribbon having a band of fancy design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this ribbon
US2632230A (en) Textile fabric
CN110257999B (zh) 一种仿毛面料的制作方法
CN202099488U (zh) 具有弹性效果的新型服装里布
CN106811851A (zh) 利用高收缩纤维纱织造的具有纬向弹力的经向排列乱管布的生产方法
CN201155011Y (zh) 一种合股纱织物
CN206502923U (zh) 纱布空调被
CN213947713U (zh) 一种棉感弹力布
CN211079480U (zh) 棉涤交织贡缎面料
CN208857425U (zh) 一种双层羽绒面料
CN209971769U (zh) 一种新型弹力胚布
CN210085711U (zh) 一种提花弹性经编织物
CN209923550U (zh) 经纬双曲线纹面料
CN211339846U (zh) 一种抗静电的灯芯绒面料
CN215440848U (zh) 一种提花春亚纺面料
CN104988630A (zh) 一种假绞综纹路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18507981U (zh) 耐磨提花塔夫
CN221698113U (zh) 高弹涤棉复合面料
CN217628803U (zh) 高弹防皱麂皮绒
CN218812409U (zh) 机织变化凸条组织
CN218059705U (zh) 一种双平造纸干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