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4337U - 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4337U
CN211044337U CN201921621333.0U CN201921621333U CN211044337U CN 211044337 U CN211044337 U CN 211044337U CN 201921621333 U CN201921621333 U CN 201921621333U CN 211044337 U CN211044337 U CN 211044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ip
port
driving
circui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13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13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4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4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4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和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在地震发生时,获取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转发所述开锁指令;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闭合状态调整为打开状态。采用两个控制芯片,并由第二控制芯片来专门负责控制锁构件的打开,可以降低每个芯片的负荷。这样,在地震发生时,第二控制芯片可以快速控制锁构件打开。人员无需进行开门操作便可直接冲出门外,避免慌乱中的开门耽搁宝贵的逃生时间,进而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Description

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地震预警技术中,若某位置发生地震,预警系统会以广播或者电视播报的形式,向该位置附近的人员发出地震预警。但人员在获知到地震预警或者在感知到地震后,一般会处于恐慌状态,这种恐慌状态有可能导致人员耽搁其开门逃生的时间,进而降低人员的生存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用以提高地震发生后,人员的逃生几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和锁构件;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锁构件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在地震发生时,获取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转发所述开锁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闭合状态调整为打开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控制芯片,并由第二控制芯片来专门负责控制锁构件的打开,可以降低每个芯片的负荷。这样,在地震发生时,第二控制芯片可以根据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快速控制锁构件打开。这样,人员在获知到地震预警或者感知到地震时,无需进行开门操作便可直接冲出门外,避免慌乱中的开门耽搁宝贵的逃生时间,进而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主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主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备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备信号端口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二控制芯片可以通过主备的两个信号端口进行通信,这样在任意一个端口损坏时,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二控制芯片还能够保持正常通信。其有效提高了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二控制芯片之间通信的稳定性,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开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还用于在地震的危险解除时,获取所述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闭锁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转发所述闭锁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闭锁指令生成所述驱动电平,通过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打开状态调整为闭合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地震的危险解除时,第二控制芯片还可以根据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闭锁指令自动控制锁构件关闭,以避免财物丢失。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包括:开锁驱动端口和闭锁驱动端口,所述开锁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的开锁端连接,所述闭锁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的闭锁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开锁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到所述开锁端,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闭锁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还用于通过所述闭锁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到所述闭锁端,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所述开锁状态调整为所述闭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锁构件驱动端口包括相对独立的开锁驱动端口和闭锁驱动端,故将同一驱动电平加载到不同端口便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实现了便捷的控制锁扣件开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与安装在门与门框连接处的电机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输出至所述电机驱动电路;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电机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门的开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控制芯片还可以控制门的开闭,以实现在地震发生时,无需用户开门,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正驱动电路和反驱动电路;
所述正驱动电路和所述反驱动电路均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正驱动电路用于与所述电机的正转端口连接,所述反驱动电路用于与所述电机的反转端口连接,
所述正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正转端口,以驱动所述电机正转,从而控制所述门的打开;
所述反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反转端口,以驱动所述电机反转,从而控制所述门的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相对独立的正驱动电路和反驱动电路,故将同一驱动电平加载到不同端口便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实现了便捷控制门的开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正转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源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继电器具有价格低廉且控制稳定等优点,故采用第一继电器可以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控制门的关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反转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源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继电器具有价格低廉且控制稳定等优点,故采用第二继电器可以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控制门的打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音频驱动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音频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输出至所述报警电路,以使所述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地震发送时,第二控制芯片还可以控制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以使人员及时知晓地震发生,便于人员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音频驱动端口包括主驱动端口和备驱动端口,所述主驱动端口和所述备驱动端口均与所述报警电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与报警电路可以通过主备的两个信号端口进行通信,这样在任意一个端口损坏时,第二控制芯片与报警电路还能够保持正常通信。其有效提高了第二控制芯片与报警电路之间通信的稳定性,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第一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第二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第二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第三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正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反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第四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中报警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标:10-电子锁;11-第一控制芯片;12-第二控制芯片;13-锁构件;14-通信电路;15-电机驱动电路;151-正驱动电路;152-反驱动电路;16-报警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10,该电子锁1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11、第二控制芯片12和锁构件13。
第一控制芯片11的信号端口与第二控制芯片12的信号端口连接,第二控制芯片12的锁构件驱动端口则与锁构件13连接。
其中,第一控制芯片11用于在地震发生时,获取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并通过第一控制芯片11的信号端口向第二控制芯片12的信号端口转发该开锁指令。
第二控制芯片12用于根据开锁指令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锁构件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13,以驱动锁构件13从闭合状态调整为打开状态。
下面将结合电路图对各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第一控制芯片11的电路原理图。第一控制芯片11可以采用常规的处理芯片,例如采用图2中示出的KL16-64-PIN-LQFP型芯片,但并不作为限定,例如还可以采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
第一控制芯片11的通信端口例如PTA1/UART0-RX,PTA2/UART0-TX引脚,可以与地震预警系统连接。这样,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控制芯片11可以通过该通信端口以蓝牙的方式接收到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以及在地震的危险解除时,第一控制芯片11还可以通过该通信端口以蓝牙的方式接收到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闭锁指令。
第一控制芯片11的信号端口可以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例如,第一控制芯片11的PTF0/UART1-TX,PTF1/UART1-RX引脚可以作为第一控制芯片11的主信号端口,而第二控制芯片12的PTE22/UART2-TX,PTE22/UART2-RX引脚可以作为第一控制芯片11的备信号端口。
第一控制芯片11通过第一控制芯片11的主信号端口和第一控制芯片11的备信号端口与第二控制芯片12连接,通常情况下,第一控制芯片11在接收到开锁指令或者闭锁指令后,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芯片11的主信号端口将开锁指令或者闭锁指令转发给第二控制芯片12。但当第一控制芯片11检测到第一控制芯片11的主信号端口或备信号端口无法通信时,第一控制芯片11便会调整到第一控制芯片11的正常通信的端口与第二控制芯通信,以通过第一控制芯片11的正常通信的端口将开锁指令或者闭锁指令转发给
第二控制芯片12。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第二控制芯片12的电路原理图。第二控制芯片12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处理芯片,例如采用图3中示出的HT66F0185型芯片,但并不作为限定,例如还可以采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
第二控制芯片12的信号端口可以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例如,第二控制芯片12的PB3/[TX]/TP2/SSEG7/AN7,PB4/[RX]/CLO/SSEG6引脚以及引脚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主信号端口,而第二控制芯片12的PD2/TX/SSEG13,PD2/RX/SSEG12引脚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备信号端口。
第二控制芯片12的主信号端口对应与第一控制芯片11的主信号端口连接,以及第二控制芯片12的备信号端口对应与第一控制芯片11的备信号端口连接。这样,第二控制芯片12能够对应的接收到第一控制芯片11发送的开锁指令或者闭锁指令。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12的锁构件驱动端口可以包括:开锁驱动端口和闭锁驱动端口,例如第二控制芯片12的PA5/SSEG10/AN4/VREFI引脚可以作为开锁驱动端口,而第二控制芯片12的PB1/INT1/SSEG17/AN1/XT2引脚则可以作为开锁驱动端口。
第二控制芯片12通过第二控制芯片12的开锁驱动端口和闭锁驱动端口与锁构件13连接。在地震发送而接收到开锁指令时,第二控制芯片12可以解析该开锁指令,对应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开锁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加载到锁构件13,以驱动锁构件13从闭锁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以及,在在地震的危险解除而接收到闭锁指令时,第二控制芯片12也可以解析该闭锁指令,对应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闭锁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加载到锁构件13,以控制锁构件13从开锁状态调整为闭锁状态。
可以理解到,第二控制芯片12通过解析开锁指令或闭锁指令对应生成驱动电平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手段,对此本申请就不对其原理进行累述。
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1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控制芯片11的通信端口连接的通信电路14。
其中,图5示出了通信电路14的电路原理图。该通信电路14可以采用包含外围电路的蓝牙通信芯片,例如采用TYZS7型芯片。通信电路14的RXD引脚可以对应与第一通信芯片的PTA1/UART0-RX引脚连接,而通信电路14的TXD引脚可以对应与第一通信芯片的PTA2/UART0-TX引脚连接。
基于上述连接方式,通信电路14可以以蓝牙的方式接收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或者闭锁指令,并将其转发给第一通信芯片。
请参阅图6,作为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10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控制芯片12的电机驱动端口连接的电机驱动电路15,且该电机驱动电路15还可以用于与安装在门与门框连接处的电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12在生成驱动电平后,第二控制芯片12还可以通过第二控制芯片12的电机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输出至电机驱动电路15。而电机驱动电路15则可以将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驱动电平加载至电机,以驱动电机转动,从而控制门的开闭。
可以理解到,采用两个控制芯片,并由第二控制芯片12来专门负责控制锁构件13的开闭,实现将锁构件13的控制分担到两个芯片执行,降低每个芯片的负荷,以避免出现卡顿、响应慢等现象,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7和图8,作为实现上述控制方式的具体方式,电机驱动电路15可以包括:正驱动电路151和反驱动电路152,其中,图7示出了正驱动电路151的电路原理图,而图8示出了反驱动电路152的电路原理图。
结合图3、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12的电机驱动端口对应包括正驱动端口和反驱动端口,例如,第二控制芯片12的MOTO-CON1引脚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正驱动端口而与正驱动电路151的MOTO-CON1引脚连接,而第二控制芯片12的MOTO-CON2引脚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反驱动端口而与反驱动电路152的MOTO-CON2引脚连接。此外,正驱动电路151用于与电机的正转端口连接,反驱动电路152则用于与电机的反转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正驱动电路151主要包括:第一开关电路Q1和第一继电器J9-A。其中,第一开关电路Q1的控制端(在第一开关电路Q1为三极管Q1时,控制端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控制芯片12的正驱动端口连接。第一开关电路Q1接地端(在第一开关电路Q1为三极管Q1时,接地端为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开关电路Q1的输出端(在第一开关电路Q1为三极管Q1时,输出端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J9-A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9-A的输出端与电机的正转端口连接,而第一继电器J9-A的电源端则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获取7.5V的控制电压。
基于上述连接关系,第二控制芯片12将驱动电平加载到第一开关电路Q1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电路Q1的输出端便可以输出放大的驱动电平,以驱动第一继电器J9-A的电源端与第一继电器J9-A的输出端之间的回路导通,从而第一继电器J9-A可以输出7.5V的控制电压以驱动电机正转将门打开。
进一步的,反驱动电路152主要包括:第二开关电路Q2和第二继电器J9-B。其中,第二开关电路Q2的控制端(在第二开关电路Q2为三极管Q2时,控制端为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控制芯片12的正驱动端口连接。第二开关电路Q2接地端(在第二开关电路Q2为三极管Q2时,接地端为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开关电路Q2的输出端(在第二开关电路Q2为三极管Q2时,输出端为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J9-B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继电器J9-B的输出端与电机的正转端口连接,而第二继电器J9-B的电源端则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获取7.5V的控制电压。
基于上述连接关系,第二控制芯片12将驱动电平加载到第二开关电路Q1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电路Q2的输出端便可以输出放大的驱动电平,以驱动第二继电器J9-B的电源端与第二继电器J9-B的输出端之间的回路导通,从而第二继电器J9-B可以输出7.5V的控制电压以驱动电机反转将门关闭。
可以理解到的是,在需要开门时,第二控制芯片12可以先输出驱动电平至锁构件13,再输出驱动电平至正驱动电路151,以实现先开锁再开门。而在需要关门时,第二控制芯片12可以先输出驱动电平至反驱动电路152,再输出驱动电平至锁构件13,以实现先关门再闭锁。
请参阅图9,作为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10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控制芯片12的音频驱动端口连接的报警电路16。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12在生成驱动电平后,第二控制芯片12还可以通过第二控制芯片12的音频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输出至报警电路16。这样,报警电路16根据驱动电平,可以对应生成并在报警电路16的PWMP和PWMN引脚输出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能够被输出扬声器或者蜂鸣器,以使扬声器或者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及时告诉人员当前发生了地震。
结合图3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12的音频驱动端口对应包括主驱动端口和备驱动端口,例如,第二控制芯片12的PA3/[SDI/SDA]/CX/SSEG3/SCIN3引脚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主驱动端口与报警电路16的PA1引脚连接,第二控制芯片12的PC4/SCK/SCL/SSEG1/SCOM1引脚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芯片12的备驱动端口也与报警电路16的PA21引脚连接。
通常情况下,第二控制芯片12在生成驱动电平后,可以通过第二控制芯片12的主驱动端口将驱动电平加载给报警电路16。但当第二控制芯片12检测到第二控制芯片12的主驱动端口或备驱动端口无法通信时,第一控制芯片11便会调整到第二控制芯片12的正常通信的端口与报警电路16通信,以通过第二控制芯片12的正常通信的端口将驱动电平加载给报警电路16。
可以理解到,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锁10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例举的上述实现方式,其还可以是上述各实现方式的组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采用两个控制芯片,并由第二控制芯片来专门负责控制锁构件的打开,可以降低每个芯片的负荷。这样,在地震发生时,第二控制芯片可以根据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快速控制锁构件打开。这样,人员在获知到地震预警或者感知到地震时,无需进行开门操作便可直接冲出门外,避免慌乱中的开门耽搁宝贵的逃生时间,进而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和锁构件;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锁构件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在地震发生时,获取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开锁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转发所述开锁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驱动电平,并通过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闭合状态调整为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包括主信号端口和备信号端口;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主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主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备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备信号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还用于在地震的危险解除时,获取所述地震预警系统发送的闭锁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端口转发所述闭锁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闭锁指令生成所述驱动电平,通过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锁构件,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打开状态调整为闭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构件驱动端口包括:开锁驱动端口和闭锁驱动端口,所述开锁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的开锁端连接,所述闭锁驱动端口与所述锁构件的闭锁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开锁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到所述开锁端,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闭锁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还用于通过所述闭锁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加载到所述闭锁端,以驱动所述锁构件从所述开锁状态调整为所述闭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与安装在门与门框连接处的电机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输出至所述电机驱动电路;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电机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门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正驱动电路和反驱动电路;
所述正驱动电路和所述反驱动电路均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正驱动电路用于与所述电机的正转端口连接,所述反驱动电路用于与所述电机的反转端口连接,
所述正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正转端口,以驱动所述电机正转,从而控制所述门的打开;
所述反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平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驱动电平加载至所述反转端口,以驱动所述电机反转,从而控制所述门的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正转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电源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反转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电源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
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音频驱动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音频驱动端口将所述驱动电平输出至所述报警电路,以使所述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驱动端口包括主驱动端口和备驱动端口,所述主驱动端口和所述备驱动端口均与所述报警电路连接。
CN201921621333.0U 2019-09-26 2019-09-26 电子锁 Active CN211044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333.0U CN211044337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333.0U CN211044337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4337U true CN21104433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2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1333.0U Active CN211044337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43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260A (zh) * 2020-12-28 2021-04-30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电磁锁
CN114382343A (zh) * 2021-12-27 2022-04-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及控制锁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260A (zh) * 2020-12-28 2021-04-30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电磁锁
CN114382343A (zh) * 2021-12-27 2022-04-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及控制锁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4337U (zh) 电子锁
US6798171B2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circuit and battery device
US11973457B2 (en) Circuit, corresponding system, vehicl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8388160B (zh) 一种可拓展的标准型通用pedc逻辑模组
JPH11159936A (ja) 冷蔵庫のダンパー制御装置
CN110137812A (zh) 一种可自锁的智能电气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40092B (zh) 一种基于三轴磁力计的智能门锁及其控制方法
US9292059B2 (en) Robust microprocessor reset latch
CN210508703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检测系统
JP4868053B2 (ja) 電気錠
JP2015148998A (ja) 窓センサ
JP2007092522A (ja) 電気錠
JP6853664B2 (ja) 異常診断機能を備えた増幅装置
US11108223B2 (en) Abnormal impedance fault isolation
CN101354799B (zh) 电子锁系统
JPH0222763A (ja) ホームコントロール用アダプタ装置
AU780732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input to failsafe "and" gate
CN103178604A (zh) 电源自动切换系统
JP2543616B2 (ja) 過電圧保護装置
CN112147498A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监视和控制的模块
JP3267092B2 (ja) 防犯制御装置
CN110111457A (zh) 用磁力电子门禁实现双开门的同步开关门及其控制方法
KR20220105252A (ko) 비상문 자동개폐장치
JP2003234649A (ja) 入出力バッファ回路
JP2000348270A (ja) 防犯タグと防犯タグの受信感度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