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1770U -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1770U
CN211041770U CN201922074293.9U CN201922074293U CN211041770U CN 211041770 U CN211041770 U CN 211041770U CN 201922074293 U CN201922074293 U CN 201922074293U CN 211041770 U CN211041770 U CN 21104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dehumidifying
pipeline
fa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42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森冰
闵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42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包括箱体、高温风机组件和加热装置,箱体内设有依次相通的进风通道、加热腔和回风通道,高温风机组件设于箱体的顶部,进风通道的入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出口连通,回风通道的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入口相通,加热装置用于回风通道内的气体加热,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排灰装置,排灰装置包括排灰风机和第一排灰管道,第一排灰管道一端设于箱体的底部并与加热腔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的入口连接,第一排灰管道上设有第一排灰开关阀。本实用新型在高温风机组件的吹与排灰风机的吸二者一吹一吸强对流下,保证了灰尘、玻璃屑等杂物基本被吸入第一排灰管道,从而达到箱体内清灰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背景技术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是对容器药瓶进行干燥灭菌去热源的重要设备,故为了确保药瓶的灭菌工艺,烘箱内部洁净度以及过滤器的性能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实际中,由于网带和支撑方以及瓶子的摩擦,导致烘箱底部存在一定的金属粉尘,同时使用过程中压差失衡,导致外部不洁净空气进入烘箱,以及其他人为等因素共同导致烘箱底部存在大量的灰尘、细小的玻璃屑、金属粉尘等等,如此会严重加快高效过滤器的堵塞,影响其性能,甚至由于乱流导致灰尘等杂质进入容器药瓶,导致不合格品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排出箱体底部灰尘和杂物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包括箱体、高温风机组件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依次相通的进风通道、加热腔和回风通道,所述高温风机组件设于箱体的顶部,所述进风通道的入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的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入口相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回风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所述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排灰装置,所述排灰装置包括排灰风机和第一排灰管道,所述第一排灰管道一端设于箱体的底部并与加热腔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排灰管道上设有第一排灰开关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抽湿装置,所述抽湿装置包括第一抽湿管道,所述第一抽湿管道一端设于箱体的底部并与加热腔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湿管道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
所述排灰装置还包括第二排灰管道,所述第二排灰管道与排灰风机的出口连接,所述抽湿装置包括还第二抽湿管道,所述第二抽湿管道与排灰风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抽湿管道上设有第二抽湿开关阀,所述第二排灰管道设有第二排灰开关阀。
所述箱体底面为内凹面或锥面或斜面,所述第一排灰管道的入口位于内凹面或锥面或斜面的最低点。
所述回风通道包括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分设于加热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回风通道的入口与加热腔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入口相通,所述第二回风通道的入口与加热腔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内设有可控制第一回风通道通断的隔断板,所述第二回风通道内设有可控制第二回风通道通断的隔断板;所述第一回风通道的入口与加热腔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所述第二回风通道的入口与加热腔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
所述第一排灰管道的入口低于第一抽湿管道的入口;所述第一排灰管道上设有接渣盘;所述箱体设有与回风通道连通的补风口。
所述高温风机组件与加热腔之间设有加热风罩和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温风机组件、加热风罩、高效过滤器和加热腔依次连通,所述加热风罩、高效过滤器构成所述进风通道。
所述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抽湿装置,所述抽湿装置包括抽湿风机和第一抽湿管道,所述第一抽湿管道一端设于箱体的底部并与加热腔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抽湿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湿管道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
所述抽湿装置还包括第二抽湿管道,所述第二抽湿管道与抽湿风机的出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通过设置排灰装置,在高温风机组件的吹与排灰风机的吸二者一吹一吸强对流下,保证了灰尘、玻璃屑等杂物基本被吸入第一排灰管道,从而达到箱体内清灰的目的,有效的解决烘箱底部长期积累导致的灰屑,避免未及时清理导致的堵塞甚至药瓶异物检测不合格的现象,以及污染瓶子的风险,且通过第一排灰开关阀将排灰系统和烘干灭菌系统分开,不会干扰烘干灭菌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设有抽湿装置,对洗过的瓶子进行烘干灭菌产生的湿气排出,且抽湿装置和排灰装置共用一个风机,能够有效的节约安装空间以及价格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的结构示意图(纵向截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的结构示意图(横向截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的排灰工作状态示意图(纵向截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的排灰工作状态示意图(横向截面)。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箱体;11、进风通道;12、加热腔;13、回风通道;131、第一回风通道;132、第二回风通道;15、补风口;2、高温风机组件;3、加热装置;4、排灰装置;41、排灰风机;42、第一排灰管道;43、第一排灰开关阀;44、第二排灰管道;45、第二排灰开关阀;46、接渣盘;5、抽湿装置;51、第一抽湿管道;52、第一抽湿开关阀;53、第二抽湿管道;54、第二抽湿开关阀;6、隔断板;7、加热风罩;8、高效过滤器;9、均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包括箱体1、高温风机组件2和加热装置3,箱体1内设有依次相通的进风通道11、加热腔12和回风通道13,高温风机组件2设于箱体1的顶部,进风通道11的入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出口连通,回风通道13的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排灰装置4,排灰装置4包括排灰风机41和第一排灰管道42,第一排灰管道42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41的入口连接,第一排灰管道42上设有第一排灰开关阀43。
正常烘干灭菌工作时,清灰装置4是不启动的,其第一排灰开关阀43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加热装置3用于回风通道13内的气体加热,高温风机组件2将回风通道13内加热后的热风吸入,吹向进风通道11,热风经进风通道11进入加热腔12,对加热腔12内的产品(瓶子)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余风又进入回风通道13,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后又进入高温风机组件2,进行循环作业。当需要清灰时,排灰风机41打开,第一排灰开关阀43打开,加热装置3关闭,高温风机组件2将回风通道13内的常温风吸入吹向进风通道11,常温风经进风通道11进入加热腔12,吹向箱体1的底部,此时排灰风机41将常温风以及箱体1底部的灰尘、玻璃屑等杂物吸入第一排灰管道42,由第一排灰管道42排出。在高温风机组件2的吹与排灰风机41的吸二者一吹一吸强对流下,保证了灰尘、玻璃屑等杂物基本被吸入第一排灰管道42,从而达到箱体1内清灰的目的,有效的解决烘箱底部长期积累导致的灰屑,避免未及时清理导致的堵塞甚至药瓶异物检测不合格的现象,以及污染瓶子的风险。通过第一排灰开关阀43将排灰系统和烘干灭菌系统分开,不会干扰烘干灭菌系统。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烘箱的加热腔12内一般是对洗瓶机洗过的瓶子进行烘干灭菌。由于经过洗瓶机后的瓶子内部存在一定的水分,在经过烘箱预热段和高温段前部的时候导致该区域的空气湿度特别大,故为不影响高温段的灭菌去热源效果,本实施例中,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抽湿装置5,抽湿装置5在烘干灭菌的过程处于打开状态,将加热瓶子后的湿气排出。
抽湿装置5包括第一抽湿管道51,第一抽湿管道51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41的入口连接,第一抽湿管道51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52。由于正常生产时的高温抽湿功能和清灰功能并不同时进行,共用一个风机能够有效的节约安装空间以及价格成本。需要抽湿时,第一排灰开关阀43关闭,第一排灰管道42与箱体1断开,第一抽湿开关阀52打开,排灰风机41、第一抽湿管道51、箱体1三者连通,启动排灰风机41,进行抽湿工作;需要排灰时,第一抽湿开关阀52关闭,第一抽湿管道51与箱体1断开,第一排灰开关阀43打开,排灰风机41、第一排灰管道42、箱体1三者连通,启动排灰风机41,进行排灰工作。
本实施例中,排灰装置4还包括第二排灰管道44,第二排灰管道44与排灰风机41的出口连接,抽湿装置5包括还第二抽湿管道53,第二抽湿管道53与排灰风机41的出口连接,第二抽湿管道53上设有第二抽湿开关阀54,第二排灰管道44设有第二排灰开关阀45。高温抽湿系统和排灰清理系统两者的排风管道(第二排灰管道44和第二抽湿管道53)分开独立,并配置对应的阀门,这是因为厂家对废弃的高温高湿气体和带灰尘和杂质气体的处理工艺不一致,需分开便于客户尝试的工艺接口对接。
本实施例中,箱体1底面为内凹面,即底部为四边向中间凹陷结构,第一排灰管道42的入口位于内凹面最低点,如此便于灰尘的顺利排出。在箱体1的底部,第一排灰管道42的入口低于第一抽湿管道51的入口,第一抽湿管道51的吸入口高,不在箱体1的底部,底部易堆积灰尘和碎屑,如此设计,灰尘和碎屑不易进入高的吸入口,避免正常生产时大量灰尘杂质卷入高温抽湿排风管道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底面也可以设置为锥面或斜面,第一排灰管道42的入口位于锥面或斜面的最低点。
本实施例中,回风通道13包括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分设于加热腔12的两侧,第一回风通道131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第二回风通道132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风通道131内设有可控制第一回风通道131通断的隔断板6,第二回风通道132内设有可控制第二回风通道132通断的隔断板6。在排灰作业处理时,同时开启了高温层流风机2和底部的排灰风机41,此时,隔断板6的功能是避免箱体1底部的风流部分进入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并返回至高温层流风机2内,将灰尘带入高温层流风机2内,即避免风流进行内循环。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的隔断保证了箱体1内完全是一吹一吸的对流,更能利于灰屑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风通道131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9,第二回风通道132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9。均流板9的作用是在烘干灭菌作业时,将加热腔12的内风流均匀分散至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
本实施例中,箱体1设有补风口15。补风口15可以设置在第二回风通道132上。用于对箱体1内的内循环进行补风。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回风通道131上,或者补风口15也可以设置两个,每个回风通道对应一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排灰管道42上设有接渣盘46,在排灰过程中便于大的杂质的收集(比如大的玻璃渣等)。
本实施例中,高温风机组件2与加热腔12之间设有加热风罩7和高效过滤器8,高温风机组件2、加热风罩7、高效过滤器8和加热腔12依次连通,加热风罩7、高效过滤器8构成进风通道11,由于排灰装置4的设置,将箱体1底部的灰尘和碎屑排出,也避免了对高效过滤器8的堵塞。
工作原理:
(1)正常烘干灭菌与抽湿过程:
如图1和图2所示,结合图中的风流箭头,箱体1内部风流采用内循环模式,少许从补风口15位置进入的空气(冷空气)和大量的内循环风经过两侧的加热座装置3的加热后,在高温风机组件2的吸附下进入到加热风罩7中,并垂直吹向高效过滤器8,经过高效过滤的层流空气垂直吹向加热腔12内的输瓶网带上方移动的容器药瓶,对其进行干燥及灭菌去热源工艺处理。
首次进行干燥及灭菌时,需要开启高温抽湿系统,第一排灰开关阀43关闭,第一排灰管道42与箱体1断开,第一抽湿开关阀52打开,排灰风机41、第一抽湿管道51、箱体1三者连通,启动排灰风机41,进行抽湿工作,如图1所示。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的隔断板6处于关闭状态。
抽湿作业进行一定时间后,即可关闭,进行烘干灭菌的内循环,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的隔断板6处于打开状态,即吹向加热腔12后的层流风进入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在经过高温风机组件2进入下一个作业循环,如图2所示。
(2)排灰过程:
该过程中,第一抽湿开关阀52和第二抽湿开关阀54关闭,第一抽湿管道51与箱体1断开,第一排灰开关阀43和第二排灰开关阀45开启,排灰风机41、第一排灰管道42、箱体1三者连通,启动排灰风机41。如图3和图4所示,结合图中的风流箭头,较大量冷风从补风口15位置进入第二回风通道132,冷空气在高温风机组件2的吸附下进入到到加热风罩7中并垂直吹向高效过滤器8,此后经过输瓶网带,在与底部排灰风机41的一吹一吸的作用有效的将箱体1底部的灰尘、玻璃屑等杂物通过第一排灰管道42和第二排灰管道44予以排出,此过程中,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的隔断板6,即隔断了层流风的回风通道,为排灰提供驱动条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抽湿装置5单独设置一套风机,具体为,抽湿装置5包括抽湿风机(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抽湿管道51,第一抽湿管道51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抽湿风机的入口连接,第一抽湿管道51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52。抽湿装置5还包括第二抽湿管道53,第二抽湿管道53与抽湿风机的出口连接。
其余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包括箱体(1)、高温风机组件(2)和加热装置(3),所述箱体(1)内设有依次相通的进风通道(11)、加热腔(12)和回风通道(13),所述高温风机组件(2)设于箱体(1)的顶部,所述进风通道(11)的入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出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13)的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所述加热装置(3)用于回风通道(13)内的气体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排灰装置(4),所述排灰装置(4)包括排灰风机(41)和第一排灰管道(42),所述第一排灰管道(42)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41)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排灰管道(42)上设有第一排灰开关阀(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抽湿装置(5),所述抽湿装置(5)包括第一抽湿管道(51),所述第一抽湿管道(51)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排灰风机(41)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湿管道(51)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装置(4)还包括第二排灰管道(44),所述第二排灰管道(44)与排灰风机(41)的出口连接,所述抽湿装置(5)包括还第二抽湿管道(53),所述第二抽湿管道(53)与排灰风机(4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抽湿管道(53)上设有第二抽湿开关阀(54),所述第二排灰管道(44)设有第二排灰开关阀(4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面为内凹面或锥面或斜面,所述第一排灰管道(42)的入口位于内凹面或锥面或斜面的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13)包括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31)和第二回风通道(132)分设于加热腔(12)的两侧,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31)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所述第二回风通道(132)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且出口与高温风机组件(2)的入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31)内设有可控制第一回风通道(131)通断的隔断板(6),所述第二回风通道(132)内设有可控制第二回风通道(132)通断的隔断板(6);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31)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9),所述第二回风通道(132)的入口与加热腔(12)的出口之间设有均流板(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灰管道(42)的入口低于第一抽湿管道(51)的入口;所述第一排灰管道(42)上设有接渣盘(46);所述箱体(1)设有与回风通道(13)连通的补风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风机组件(2)与加热腔(12)之间设有加热风罩(7)和高效过滤器(8),所述高温风机组件(2)、加热风罩(7)、高效过滤器(8)和加热腔(12)依次连通,所述加热风罩(7)、高效过滤器(8)构成所述进风通道(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还包括抽湿装置(5),所述抽湿装置(5)包括抽湿风机和第一抽湿管道(51),所述第一抽湿管道(51)一端设于箱体(1)的底部并与加热腔(1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与抽湿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湿管道(51)上设有第一抽湿开关阀(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湿装置(5)还包括第二抽湿管道(53),所述第二抽湿管道(53)与抽湿风机的出口连接。
CN201922074293.9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Active CN21104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4293.9U CN211041770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4293.9U CN211041770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1770U true CN211041770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7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4293.9U Active CN211041770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1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6654U (zh) 一种布料杀菌设备
CN205201863U (zh) 输送一体式除湿干燥机
CN211041770U (zh) 一种可自动排灰的灭菌烘箱
CN209407054U (zh) 一种粉尘、废气密闭循环通风提浓系统
CN208567355U (zh) 一种化学干燥装置
JPH07218132A (ja) 花卉球根乾燥装置
CN101865600A (zh) 用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烘箱
CN205843252U (zh) 软胶囊干燥转笼装置及由其形成的干燥转笼机组
CN112635616B (zh) 一种硅片湿化学处理工艺
CN214289147U (zh) 一种胶粘制品涂胶烘干装置
CN201285213Y (zh) 烘干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9341760U (zh) 一种滴眼液瓶的清洗干燥装置
CN210832919U (zh) 一种可回收热风的烘箱
JP2001300594A (ja) 汚泥の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CN209893852U (zh) 一种节能循环型粮仓烘干机
CN206399152U (zh) 烘干机
CN219063931U (zh) 一种闭路循环箱式沸腾干燥机
CN218245973U (zh) 一种制鞋用烘干除臭流水线
CN105149175A (zh) 喷粉机
CN215261030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消毒装置
CN220648822U (zh) 一种智能型花椒烘干房
CN219690130U (zh) 一种功能性无痕内裤杀菌烘干机
CN216925054U (zh) 应用于中药材的节能型网带式烘干机
CN216159487U (zh) 一种空气滤芯清洗烘干装置
CN219991410U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angsha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ssignor: TRUKING TECHNOLOGY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183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terilization oven with automatic ash dischar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