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7994U -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7994U
CN211037994U CN201921569918.2U CN201921569918U CN211037994U CN 211037994 U CN211037994 U CN 211037994U CN 201921569918 U CN201921569918 U CN 201921569918U CN 211037994 U CN211037994 U CN 211037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equipment
bottom plate
plat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99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茂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Priority to CN2019215699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7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7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7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其中,包括挡油边及安装架,变压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挡油边从底板表面凸起,环绕在变压器周围,所述安装架位于挡油边所围区域内。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变压器底板结构的设备集装箱,这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采用挡油边结构,挡油边与底板围成一油池,将油汇集起来,不外流,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油淤积在表面影响变压器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装载变压器的整个集装箱的清洁度、安全性,减少对用户经济效益的影响;防止油到处都是,对漏油进行初步收集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作为国际联合运输的主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联运的主要手段。集装箱分为有干货集装箱(DRYCONTAINER)、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以及一些特种专用集装箱。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内的变压器易产生漏油现象,当漏油量达到一定程度,污染了变压器下方的地板,油在地板上四处流淌,不利于作业;过多油量的淤积会导致油渗透入其他设备,易对变压器底板和其他设备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集装箱的清洁度,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对用户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变压器常常需要和其他设备箱组合使用,但是由于变压器和奇特设备箱的本身属性不同,变压器的防护等级普遍不高,将变压器和其他设备箱组装在一起有一些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包括挡油边及安装架,变压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挡油边从底板表面凸起,环绕在变压器周围,所述安装架位于挡油边所围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油边包括若干角铁,所述角铁呈L型,所述角铁的一边与底板固定,另一边垂直底板,所述角铁两边形成夹角,且在夹角处设有圆弧过渡段。
进一步的,所述角铁环绕在变压器的四周,或者,至少一段所述挡油边是由墙板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挡油边所围区域内设有若干漏油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箱内至少设有用于装载变压器的变压器腔,所述变压器腔的底板为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
进一步的,箱体内沿箱体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连设备腔,分别为一个封闭腔和一个开放腔,所述开放腔的一个侧面和封闭腔连接,另外三个侧面均为敞开的,所述开放腔为变压器腔。
所述封闭腔为逆变器腔,所述逆变器腔上位于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均设有箱体门,所述逆变器腔中安装有若干设备,所述设备安装在逆变器腔宽度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箱体门相对,两侧设备之间留有通道。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设备下方设有一对供设备安装的支架,所述支架大致垂直集装箱长度方向设置,一对所述支架之间的底板上开设有供设备线缆穿出封闭腔的线缆口,或者一对所述支架之间的底板上设有约束设备线缆在支架下方走线的第一线缆卡箍,所述通道内设有约束设备线缆在通道内走线的第二线缆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缆卡箍和第二线缆卡箍均包括固定在地板上的平板和螺栓连接在平板上的弧形板;线缆从所述平板和弧形板之间穿过,所述弧形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平板的两端,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和平板之间留有供线缆穿过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C形件,包括上翼板、腹板及下翼板,所述下翼板贴紧地板安装,一对所述支架以C形件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门上设有通风窗,所述箱体门上方设有出风口,空气从通风窗进入,经过设备后从上方出风口排出。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采用挡油边结构,挡油边与底板围成一油池,将油汇集起来,不外流,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油淤积在表面影响变压器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装载变压器的整个集装箱的清洁度、安全性,减少对用户经济效益的影响;防止油到处都是,对漏油进行初步收集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所提供的变压器底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所述的角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第一卡箍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挡油边;11-漏油孔;2-安装架;3-角铁;4-变压器腔;5-逆变器腔;51-箱体门;511-通风窗;52-通道;53-支架;531-上翼板;532-腹板;533-下翼板;54-第一线缆卡箍;541-平板;542-弧形板;543-螺栓;55-第二线缆卡箍;56-线缆口;6-出风口;61-圆形安装口;62-矩形安装口;7-底板;8-安装孔;9-墙板;1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包括挡油边1及安装架2,变压器安装在安装架2上,所述挡油边1从底板7表面凸起,环绕在变压器周围,所述安装架2位于挡油边1所围区域内。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底板结构,采用挡油边1结构,挡油边1与底板7围成一油池,将变压器包围起来,将变压器漏油汇集起来,不外流,保持环境清洁,提高了整个集装箱的清洁度,减少对用户经济效益的影响;防止油到处都是,对漏油进行初步收集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如图2所示,所述挡油边1设为角铁3,所述角铁3的一边与底板7固定,另一边垂直底板7。
进一步,所述角铁3呈L型,所述角铁3两边形成夹角,且在夹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铁3呈L型,正好一个侧边和底板7固定,另一个侧边垂直底板7,对漏油形成阻挡;在本实施例中,L型夹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端,加强了角铁3,减少角铁3边角料的浪费,节省资源。
如图1所示,所述角铁3环绕在变压器的四周,或者,至少一段所述挡油边1是由墙板9构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变压器一侧有墙壁,所以挡油边1是U型,U形结构的开口部分与墙板9连接,充分利用了墙板9变压器底板上的空间,节约角铁3用量,节省了资源。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侧墙无法用于挡油,或者没有侧墙,或者侧墙位置设有其他部件,挡油边1可以呈封闭状,从四面包围变压器。变压器四周环绕的角铁3起阻挡油扩散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挡油边1所围区域内设有若干漏油孔11。所述漏油孔11用于变压器漏油的渗透,在漏油孔11下方,设有集油容器,油可以收集起来。因为变压器腔4的密封性不好,且漏油堆积处是敞口状态的,及时将油收集起来可以避免漏油在变压器底板7上久留后被污染,也可以避免漏油在挡油边1处越积越多,溢出挡油边1,因为挡油边1高度并不高,不适合储存油。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架2为贴附在底板7上的厚板。安装架2对变压器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所述厚板上的通孔为变压器的安装孔8;安装架2是厚板,在底板7上设置厚板,再将变压器安装在厚板上,设置厚板相当于加厚底板7,对变压器支撑更好,强度高。
实施例二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箱内至少设有用于装载变压器的变压器腔4,所述变压器腔4的底板7为本实施例一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设备集装箱采用本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变压器底板结构,提高变压器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整个集装箱的清洁度,减少对用户经济效益的影响。
箱体内沿箱体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连的设备腔,分别为一个封闭腔和一个开放腔,开放腔的一个侧面和封闭腔连接,另外三个侧面均为敞开的,开放腔为变压器腔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变压器的防护等级不高,抵靠风雨侵袭的性能好,所以只需要做简单的防护即可,变压器腔的三个敞开的侧面上设置防护网,对变压器进行简单防护,同时对变压器进行散热,也可以避免人或动物进入变压器腔4,对变压器腔4产生损坏,或者人或动物发生触电风险。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为光伏箱,由于光伏箱易产生较大的电压,光伏箱的敞开式侧面上安装有防护网,起到隔离、防盗且通风的作用。
封闭腔为逆变器腔5,逆变器腔5上位于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均设有箱体门51,所述逆变器腔5中安装有若干设备,所述设备安装在逆变器腔5宽度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箱体门51相对,两侧设备之间留有通道52。
逆变器和变压器两种设备互相组合,可以对电流进行整合,因为逆变器的防护等级高,所以需要设置在封闭腔内。
设备靠近逆变器腔5的两侧箱体门51设置,可以方便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只需要打开门,设备就摆在眼前,作业人员不必进到箱内就可以拆装设备,甚至对设备进行维修。两侧设备之间设置通道52,在紧急情况下人员也可以进入箱内,通道52内也可以供线缆进行排布。整个腔室的结构紧凑,分区明确。
每个所述设备下方设有一对供设备安装的支架53,所述支架53大致垂直集装箱长度方向设置,一对所述支架53之间的底板7上开设有供设备线缆10穿出封闭腔的线缆口56,或者一对所述支架53之间的底板7上设有约束设备线缆在支架53下方走线的第一线缆卡箍54,所述通道52内设有约束设备线缆在通道52内走线的第二线缆卡箍55。
支架53将底板7进行加强,方便设备的安装,同时支架53将设备架高,便于设备下方走线,且便于通风;设备线缆10从设备上引出,有的设备线缆10直接从底板7上的线缆口56中穿出箱外,因为架高的设备也方便线缆10的引出,所以有的设备线缆10从架高的设备下方引出,布设到通道52内,此时就需要利用第一线缆卡箍54和第二线缆卡箍55对线缆10进行约束,因为箱体内的设备众多,设备线缆10也错综复杂,必须利用卡箍进行约束和分类,便于安装和检修。
所述第一线缆卡箍54和第二线缆卡箍55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第一线缆卡箍54包括固定在底板7上的平板541和通过螺栓543连接在平板541上的弧形板542;线缆10从所述平板541和弧形板542之间穿过,所述弧形板542的两端通过螺栓543连接在平板541的两端,所述弧形板542的中部和平板541之间留有供线缆10穿过的空间。
通过平板541和弧形板542将线缆10固定到底板7上,平板541起到与底板7连接的作用,且其两端设有和弧形板542相连接的螺栓孔,方便和弧形板542互相连接;弧形板542起到压紧和定位线缆10的作用,弧形板542中部具有弧形拱起部,该弧形拱起部和平板541上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供线缆10穿过的空间,当平板541和弧形板542的两端螺栓连接时,线缆10便被卡紧在该空间内。
如图6所示,所述支架53为C形件,包括上翼板531、腹板532及下翼板533,所述下翼板533贴紧底板7安装,一对所述支架53以C形件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支架53的下翼板533方便与底板7进行安装,支架53的上翼板531上可以开设螺孔,便于和设备上螺孔对接,实现设备的固定,腹板532是垂直底板7方向的,将设备架高,方便线缆10走线和设备散热。
所述箱体门51上设有通风窗511,所述箱体门51上方设有出风口6,空气从通风窗511进入,经过设备后从上方出风口6排出。因为设备也是紧靠箱体门51设计的,所以将通风窗511设计在箱体门51上,其实也是靠近设备箱设计的,这样一来,空气一进入设备箱,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设备,进行设备散热,空气从下往上流经整个设备,最后从上方的出风口6排出箱体。循环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通风窗511靠近箱体门51下部安装,与出风口6之间的距离尽量拉大,保证了进风的洁净度;通风窗511和电气上的进风口相对,出风口6与电气上的出风口6相对,实现同侧进风和排风,节约了箱面的空间。
进一步,每个箱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一个通风窗511,所述箱体门51为对开门,所述对开门包括两扇门,在逆变器腔5一侧的对开门上,两扇门上对称设有通风窗511,在逆变器腔5的另一侧的对开门上,两扇门上也分别设有通风窗511。
进一步,所述箱体门51顶端设有门楣,在所述门楣与集装箱顶纵梁之间设有所述出风口6。进一步,所述出风口6包括矩形安装口62和圆形安装口61,圆形安装口61和2个矩形安装口62依次设置。
所述出风口6包括矩形安装口62,本实施例设有2个矩形安装口62和1个圆形安装口61,2个矩形安装口62大小一致,分别与对应的设备进行排风;集装箱箱体上设有的圆形安装口61,用于内装排风扇,由于逆变器腔5中也具有没有散热结构的设备,风扇可以抽整个腔室的热风,实现通风散热的效果;矩形安装口62用于与内部通风管道连接,将通风管道连接到设备上,对设备进行重点散热,整体上提高了设备集装箱整体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集装箱中的设备还可以包括逆变器、高压柜、汇流柜和控制柜中的一种或几种。设备集装箱内分布有多种设备,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也节省投资;同时,方便施工和安装,具备随时随地可移动的功能;进而改善了可移动交通资源的效率,设备集装箱物流有效地提升了运输产业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能力,明显地改善了设备集装箱物流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油边(1)及安装架(2),变压器安装在安装架(2)上,所述挡油边(1)从底板(7)表面凸起,环绕在变压器周围,所述安装架(2)位于挡油边(1)所围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边(1)包括若干角铁(3),所述角铁(3)呈L型,所述角铁(3)的一边与底板(7)固定,另一边垂直底板(7),所述角铁(3)两边形成夹角,且在夹角处设有圆弧过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3)环绕在变压器的四周,或者,至少一段所述挡油边(1)是由墙板(9)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边(1)所围区域内设有若干漏油孔(11)。
5.一种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箱内至少设有用于装载变压器的变压器腔(4),所述变压器腔(4)的底板(7)为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压器底板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内沿箱体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连设备腔,分别为一个封闭腔和一个开放腔,所述开放腔的一个侧面和封闭腔连接,另外三个侧面均为敞开的,所述开放腔为变压器腔(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为逆变器腔(5),所述逆变器腔(5)上位于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均设有箱体门(51),所述逆变器腔(5)中安装有若干设备,所述设备安装在逆变器腔(5)宽度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箱体门(51)相对,两侧设备之间留有通道(5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设备下方设有一对供设备安装的支架(53),所述支架(53)大致垂直集装箱长度方向设置,一对所述支架(53)之间的底板(7)上开设有供设备线缆(10)穿出封闭腔的线缆口(56),或者一对所述支架(53)之间的底板(7)上设有约束设备线缆(10)在支架(53)下方走线的第一线缆卡箍(54),所述通道(52)内设有约束设备线缆(10)在通道(52)内走线的第二线缆卡箍(5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卡箍(54)和第二线缆卡箍(55)均包括固定在地板上的平板(541)和螺栓(543)连接在平板(541)上的弧形板(542);线缆(10)从所述平板(541)和弧形板(542)之间穿过,所述弧形板(542)的两端通过螺栓(543)连接在平板(541)的两端,所述弧形板(542)的中部和平板(541)之间留有供线缆(10)穿过的空间;
和/或,所述支架(53)为C形件,包括上翼板(531)、腹板(532)及下翼板(533),所述下翼板(533)贴紧地板安装,一对所述支架(53)以C形件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门(51)上设有通风窗(511),所述箱体门(51)上方设有出风口(6),空气从通风窗(511)进入,经过设备后从上方出风口(6)排出。
CN201921569918.2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Active CN211037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9918.2U CN2110379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9918.2U CN2110379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7994U true CN211037994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4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9918.2U Active CN2110379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7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05766A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용 커튼월
CN211037994U (zh) 一种变压器底板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CN209786492U (zh) 一种jp柜
CN211151134U (zh) 一种易散热检修的低压开关柜
CN217692560U (zh) 一种铝型材防火母线槽
CN211530652U (zh) 一种内部设置有自动降温装置的机房
IT202100017669A1 (it) Cabina elettrica di trasformazione
KR20130006906U (ko) 방습기능을 갖는 배전반
CN211203249U (zh) 电器设备用多功能悬吊式集成管道
CN211743780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开关箱
CN206962265U (zh) 一种柜顶安装防护挡板的开闭站
CN213669378U (zh) 实验室用悬挂式功能吊架
CN208028785U (zh) 一种500kW光伏逆变器
CN213027109U (zh) 一种逆变器集成中压系统集成装置及逆变站
CN219350982U (zh) 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10608130U (zh) 低压开关柜
CN211630066U (zh) 一种高压变频装置
CN112217400B (zh) 一种变频器装置
CN214899451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5989770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建筑电气柜
CN219809988U (zh) 空调外机保护装置
CN215758824U (zh) 一种地下车库出入口的防水装置及地下车库
CN212231859U (zh) 一种具有防汛功能的散热型户外5g通信机柜
CN218603132U (zh) 一种用于磁悬浮真空泵的防爆接线箱
CN220629762U (zh)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