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9762U -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9762U
CN220629762U CN202322285106.8U CN202322285106U CN220629762U CN 220629762 U CN220629762 U CN 220629762U CN 202322285106 U CN202322285106 U CN 202322285106U CN 220629762 U CN220629762 U CN 220629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inverter
wind deflector
heat dissipation
win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51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思源
马磊
王欢
张学良
周慧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51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9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该散热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上的散热风扇;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和位于容纳腔内的隔板,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箱体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隔板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容纳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逆变器的安装部,安装部和进风口位于隔板的同侧;隔板用于与光伏逆变器的第一侧面抵接,且通风口用于与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相对,散热风扇用于将散热部的热量经通风口和出风口向箱体外输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箱,能够对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故障率。

Description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便入网。
光伏逆变器通常安装在光伏组件附近的支架或墙体上,由于长期受到日晒雨淋的影响,使得光伏逆变器的寿命降低。相关技术中,将光伏逆变器安放在简单的机箱或配电箱中,对其进行保护。
然而,这些箱体的散热效果通常较差,影响光伏逆变器的正常工作,故障率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以解决现有用于安放光伏逆变器的机箱散热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用于安放光伏逆变器,散热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上的散热风扇;
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和位于容纳腔内的隔板,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箱体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隔板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容纳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逆变器的安装部,安装部和进风口位于隔板的同侧;
隔板用于与光伏逆变器的第一侧面抵接,且通风口用于与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相对,散热风扇用于将散热部的热量经通风口和出风口向箱体外输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内还设置有挡风板组件,挡风板组件设置在隔板上,且相对于隔板移动;
挡风板组件用于对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进行挡风,以使风从进风口处进入容纳腔,并经过挡风板组件背离隔板一端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处流向通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风板组件为伸缩件,以增大或减小间隙的通风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风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移动设置于隔板上;
第二挡风板滑动设置于第一挡风板上,以增大或减小间隙的通风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风板组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连接于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之间,并用于将第二挡风板锁紧于第一挡风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风板组件和隔板中的一者设置有滑轨,另一者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风板组件的数量两个,两个挡风板组件相对设置于箱体内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对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进行挡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内还设置有导风面,导风面位于通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并用于将经过通风口的风朝出风口方向导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设有开口和箱门,开口与容纳腔连通,箱门开闭设置于开口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机箱,该机箱为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散热机箱,逆变器本体安放于散热机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该散热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上的散热风扇。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容纳腔以及在容纳腔中设置隔板,并在隔板上设置通风口。通过在箱体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将隔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在容纳腔中设置安装部来固定光伏逆变器,并将安装部和进风口设置在隔板的同侧。通过设置隔板与光伏逆变器的第一侧面抵接,并设置通风口与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相对,利用散热风扇将散热部的热量经通风口和出风口处向箱体外输送,从而对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剖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沿D向的侧视图;
图6为图2中的散热机箱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光伏逆变器;
11:散热部;
100:箱体;
101:进风口;
102:出风口;
103:导风面;
110:隔板;
111:通风口;
112:滑轨;
120:容纳腔;
130:安装部;
140:挡风板组件;
141:第一挡风板;
142:第二挡风板;
143:锁紧件;
144:滑槽;
150:箱门;
200: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装置的例子。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言,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便入网。目前大多数使用的光伏逆变器为立式的方形结构,包括正面、背面和上下左右的四个侧面(即第一侧面对应顶面,第二侧面对应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面),光伏逆变器的正面设有显示部位,底部设有插头等,背面设有翅片状的散热部以及用于安装的固定部等。
光伏逆变器通常安装在光伏组件附近的支架或墙体上,由于长期受到日晒雨淋的影响,使得光伏逆变器的寿命降低。相关技术中,将光伏逆变器安放在简单的机箱或配电箱中,对其进行保护,避免风雨、沙尘等侵蚀。然而,这些箱体的散热效果通常较差,例如,仅仅在箱体开设散热孔,或者随意加装散热风扇,虽然能够排走一部分的热量,但是由于光伏逆变器背部的散热部与箱体之间的间隔较小,空气流通的阻力较大,使得空气的流速较慢,导致该位置处(尤其是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处)积聚的热量不能及时排走,发热严重,影响光伏逆变器的正常工作,故障率相对较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容纳腔以及在容纳腔中设置隔板,并在隔板上设置通风口。通过在箱体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将隔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在容纳腔中设置安装部来固定光伏逆变器,并将安装部和进风口设置在隔板的同侧。通过设置隔板与光伏逆变器的第一侧面抵接,并设置通风口与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相对,利用散热风扇将散热部的热量经通风口和出风口处向箱体外输送,从而对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箱,用于安放光伏逆变器10,该散热机箱包括箱体100和设置于箱体100上的散热风扇200。
箱体100内设置有容纳腔120和位于容纳腔120内的隔板110,隔板110上设置有通风口111。箱体100上设置有与容纳腔120连通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隔板110位于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之间。
容纳腔120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逆变器10的安装部130,安装部130和进风口101位于隔板110的同侧。
隔板110用于与光伏逆变器10的第一侧面抵接,且通风口111用于与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相对,散热风扇200用于将散热部11的热量经通风口111和出风口102向箱体100外输送。
本实施例中,箱体100用于对安放在内部的光伏逆变器10进行固定、防护等,箱体100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等外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可以在箱体100周边预留若干个螺栓安装孔,箱体100可以通过螺栓(如膨胀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孔后紧固安装于墙体上或支架上。当然,箱体100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挂接等方式紧固安装于墙体上或支架上,只要能够满足将箱体100固定于墙体上或支架上,且不影响光伏逆变器10正常使用的固定方式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箱体100内设置有容纳腔120和隔板110,隔板110位于容纳腔120中,隔板110用于对进风与出风之间进行部分阻挡,隔板110上设置有通风口111,即进风与出风之间必须经过通风口111处。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通风口111可以为一字口状,通风口111的长度、宽度可以与散热部11的截面相匹配,以尽可能的让散热部11的热量通过通风口111。当然,通风口111也可以为蜂窝型的密集孔状,同样,通风口111的通风口面可以与散热部11的截面相匹配。当然,通风口111的口面也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散热部11的截面,通风口111的口面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隔板110将容纳腔120分隔成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中用于安放光伏逆变器10,即进气腔中至少能够容纳整个光伏逆变器10,箱体100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风口101,以使常温空气从进风口101处进入进气腔中,箱体100上还设置有与出气腔连通的出风口102,以使带有热量的空气经通风口111、出气腔、出风口102排出,图1中空心箭头所指方向即为风的主要流动方向。其中,隔板110可以沿横向布置于容纳腔120中,隔板110以下的部分为进气腔,隔板110以上的部分为出气腔。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110与光伏逆变器10相接触的第一侧面可以设置为相匹配的形状,以使光伏逆变器10与隔板110能够更加贴合。而且,进风口101可以设置于箱体100侧壁下方,对应地,出风口102可以设置于箱体100侧壁上方。这样,便于空气受热后向上移动,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均还可以设置防尘网。
容纳腔120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逆变器10的安装部130,安装部130与进风口101位于隔板110的同一侧。示例性的,如图1、图2所示,安装部130为若干个设置在容纳腔120中的若干个螺纹孔,该若干个螺纹孔与光伏逆变器10背部相适配,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与光伏逆变器10背部实现紧固连接,避免光伏逆变器10产生松动。当然,光伏逆变器10背部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挂接等方式紧固安装于安装部130,对于安装部130与光伏逆变器10背部具体的紧固安装结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散热风扇200用于加快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容纳腔120中,经通风口111、出风口102排出,散热风扇200可以设置于箱体100内,也可以设置于箱体100外。
示例性的,散热风扇200安装于出风口102处箱体100上方侧壁的内侧,即散热风扇200安装于出风腔中,散热风扇200也可以安装于隔板110上背离安装部130一侧的通风口111处,只要能够满足加快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容纳腔120中,再从通风口111、出风口102方向流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光伏逆变器10背部与安装部130紧固连接,将光伏逆变器10的第一侧面与隔板110相抵接,且使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与通风口111相对,在散热风扇200作用下,从进风口101进入容纳腔120中,对光伏逆变器10进行风冷,将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处积聚的热量尽可能的经通风口111后从出风口102排出。
可以理解地,通过对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减少热量积聚,从而保证光伏逆变器10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故障率。
值得说明的是,若散热部11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散热翅片,则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槽口,散热槽口的延伸方向应该与箱体100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如散热翅片沿竖向布置,若干个散热翅片沿横向间隔分布,此时,光伏逆变器10的顶面与隔板110接触,可以使散热槽口处的热量尽可能的排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箱,包括箱体100和设置于箱体100上的散热风扇200。通过在箱体100内设置容纳腔120以及在容纳腔120中设置隔板110,并在隔板110上设置通风口111。通过在箱体100上设置与容纳腔120连通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并将隔板110设置于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之间。通过在容纳腔120中设置安装部130来固定光伏逆变器10,并将安装部130和进风口101设置在隔板110的同侧。通过设置隔板110与光伏逆变器10的第一侧面抵接,并设置通风口111与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相对,利用散热风扇200将散热部11的热量经通风口111和出风口102处向箱体100外输送,从而对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保证光伏逆变器10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照图1、图2所示,容纳腔120内还设置有挡风板组件140,挡风板组件140设置在隔板110上,且相对于隔板110移动。挡风板组件140用于对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进行挡风,以使风从进风口101处进入容纳腔120,并经过挡风板组件140背离隔板110一端与箱体100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处流向通风口111。
这样设置,挡风板组件140可以对光伏逆变器10的第二侧面(左侧面或右侧面中的一者)进行挡风,箱体100内侧壁可以对光伏逆变器10上相对的第二侧面(左侧面或右侧面中的另一者)进行挡风,以使风尽可能的从光伏逆变器10上背离第一侧面的一侧(即底面)进风,避免风从阻力较小的侧面流走而不能充分带走散热部11的热量。而且,挡风板组件140可以移动来调整挡风宽度,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光伏逆变器10的安装,也便于光伏逆变器10的取放。
例如,隔板110沿横向设置于箱体100上方时,挡风板组件140沿竖向布置,挡风板组件140的上端可以通过导轨组件设置于隔板110的底部,以使挡风板组件140如沿图1中的+X或-X方向移动,挡风板组件140的下端与箱体100内底壁之间留有风道。当然,挡风板组件140也可以通过导轨组件与容纳腔120中的箱体100内壁连接,也能实现挡风板组件140移动调整,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所示,挡风板组件140为伸缩件,以增大或减小间隙的通风面积。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对不同高度的光伏逆变器10的侧面进行覆盖。或者说,调节光伏逆变器10侧面进风的范围。
一些示例中,挡风板组件140至少包括第一挡风板141和第二挡风板142,第一挡风板141移动设置于隔板110上。第二挡风板142滑动设置于第一挡风板141上,以增大或减小间隙的通风面积。这样,通过第二挡风板142如沿图4中+Y或-Y方向的滑动便可以实现挡风板组件140的伸缩,从而调节对不同高度的光伏逆变器10侧面挡风覆盖范围。
进一步地,挡风板组件140还包括锁紧件143,第一挡风板141和第二挡风板142通过锁紧件143连接,锁紧件143用于将第二挡风板142锁紧于第一挡风板141上。这样,可以通过锁紧件143对第一挡风板141与第二挡风板142相对滑动的位置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挡风板142上沿远离隔板110的方向开设有通槽,锁紧件143通过通槽与第一挡风板141连接而锁定或解除锁定,通过锁紧件143对通槽中不同位置进行锁定。其中,锁紧件143可以为螺杆。当然,锁紧件143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锁紧结构,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挡风板组件140只是示例性的由两块挡风板组成,当然,挡风板组件140也可以更多数量的挡风板通过滑动连接,实现挡风板组件140的伸缩以调整挡风范围,对于挡风板的具体数量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另一些示例中,挡风板组件140可以是其它具有伸缩功能的部件构成,如风琴护罩,也能够实现对光伏逆变器10侧面挡风覆盖范围进行调整。对于挡风板组件140的具体组成,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挡风板组件140和隔板110中的一者设置有滑轨112,另一者设有与滑轨112相匹配的滑槽144,滑轨112与滑槽144滑动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挡风板组件140的稳定移动,从而调整位置。
示例性的,如图1-图2所示,隔板110沿横向设置于箱体100的上方,隔板110的底部设置滑轨112,对应地,将滑槽144设置于挡风板组件140的上端,滑轨112和滑槽144均沿隔板110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这样,挡风板组件140的上端通过滑槽144与隔板110的底部的滑轨112配合,实现移动调整。其中,滑轨112和滑槽144的截面可以为燕尾形、T形等。
当然,也可以将滑槽144设置于隔板110的底部,对应地,将滑轨112设置于挡风板组件140的上端,也能实现挡风板组件140上端与隔板110底部的滑动配合,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为了能够对光伏逆变器10两侧面挡风范围进行调整,参照图1所示,挡风板组件140的数量两个,两个挡风板组件140相对设置于箱体100内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对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也即与第一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进行挡风。这样,可以对光伏逆变器10两侧面的挡风范围进行分别调整,更加灵活。
示例性的,隔板110沿横向设置于箱体100的上方,隔板110的底部相对设置两个挡风板组件140,这样,光伏逆变器10的顶面与隔板110的底部抵接时,一个挡风板组件140可以调整与光伏逆变器10的第二侧面(即左侧面)抵接,另一个挡风板组件140可以调整与光伏逆变器10的第二侧面(即右侧面)抵接,从而调整挡风的范围,使得气流尽可能的从光伏逆变器10的底面进入散热部11,散热效果更佳。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箱体100内还设置有导风面103,导风面103位于通风口111与出风口102之间,即导风面103位于出风腔中,导风面103用于将经过通风口111的风朝出风口102方向导送。导风面103用于将向上移动的风向改变成横向,这样,可以减小风从通风口111处向出风口102处流动的阻力。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隔板110沿横向设置于箱体100的上方,出风口102位于隔板110上方的箱体100的侧壁上,导风面103的一侧靠近通风口111处设置,导风面103的另一侧靠近出风口102处设置,以使向上通过通风口111处的风沿着导风面103逐渐趋于横向后,从出风口102处排出。其中,一个出风口102对应一个导风面103,图1中就示出了两个出风口102和两个导风面103。另外,导风面103可以为下凹的弧面或与水平面呈锐角的斜面等。
上述实施例中,箱体100设有开口和箱门150,开口与容纳腔120连通,箱门150开闭设置于开口处。这样,就便于将光伏逆变器10从开口处安放于容纳腔120中,通过打开箱门150可以对光伏逆变器10进行维护、调试等操作。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箱门150一侧可以通过转轴与箱体100上开口处的一侧进行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只要能够满足通过箱门150将开口处进行封闭或打开的连接方式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110、第一挡风板141和第二挡风板142靠近箱门150的一侧可以设置密封条,以保证挡风的密封性。
另外,在箱体100底部的位置需留有用于线缆通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以便穿插输入、输出线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机箱,该机箱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箱,逆变器本体安放于散热机箱内。
其中,散热机箱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逆变器本体上具有连接部,通过连接部能够与安装部130进行固定连接。其中,连接部与安装部130之间可以通过螺接、卡接、挂接等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通过配置散热机箱,包括箱体100和设置于箱体100上的散热风扇200。通过在箱体100内设置容纳腔120以及在容纳腔120中设置隔板110,并在隔板110上设置通风口111。通过在箱体100上设置与容纳腔120连通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并将隔板110设置于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之间。通过在容纳腔120中设置安装部130来固定光伏逆变器10,并将安装部130和进风口101设置在隔板110的同侧。通过设置隔板110与光伏逆变器10的第一侧面抵接,并设置通风口111与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相对,利用散热风扇200将散热部11的热量经通风口111和出风口102处向箱体100外输送,从而对光伏逆变器10背面的散热部11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保证光伏逆变器10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故障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机箱,用于安放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散热风扇;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和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伏逆变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同侧;
所述隔板用于与所述光伏逆变器的第一侧面抵接,且所述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光伏逆变器背面的散热部相对,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将所述散热部的热量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向所述箱体外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挡风板组件,所述挡风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相对于所述隔板移动;
所述挡风板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进行挡风,以使风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所述容纳腔,并经过所述挡风板组件背离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处流向所述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组件为伸缩件,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间隙的通风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移动设置于所述隔板上;
所述第二挡风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上,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间隙的通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通过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挡风板锁紧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组件和所述隔板的中的一者设置有滑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组件的数量两个,两个所述挡风板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对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侧面进行挡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并用于将经过所述通风口的风朝所述出风口方向导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开口和箱门,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箱门开闭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10.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和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箱,所述逆变器本体安放于所述散热机箱内。
CN202322285106.8U 2023-08-24 2023-08-24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Active CN220629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5106.8U CN220629762U (zh) 2023-08-24 2023-08-24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5106.8U CN220629762U (zh) 2023-08-24 2023-08-24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9762U true CN220629762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5106.8U Active CN220629762U (zh) 2023-08-24 2023-08-24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9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9633B2 (en) Header panel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air circulation above electronic equipment enclosure
US10251314B1 (en) Datacenter aisle containment structure
US10015914B2 (en) Enclosure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heat in heat generating modules
CA2746730A1 (en) Electric power source device
CN220629762U (zh) 散热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WO2022246717A1 (zh) 储能集装箱
JP2008035635A (ja) 受配電盤
KR20190090586A (ko) 수배전반의 온도상승 방지구조
US20200120833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rack- mounte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devices
CN217159078U (zh) 基于电力电网用电气柜散热结构
CN212726047U (zh) 一种新型jp柜
CN213125311U (zh) 一种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CN211207411U (zh)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器
CN210273232U (zh) 加强散热型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CN113206586A (zh) 风电变流器功率柜和多能互补能源站
CN216720651U (zh) 一种快速散热配电柜
CN220504876U (zh) 一种塔筒门及塔筒
CN220775331U (zh) 一种散热母线槽
CN215834931U (zh) 一种数控床的电控柜
CN216362206U (zh) 一种防水供电柜
CN209993968U (zh) 一种防尘高散热型配电柜
CN219227442U (zh) 变频器及其箱体结构
CN220363234U (zh) 一种充电柜散热结构
CN209472534U (zh) 机柜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20965364U (zh) 用于机柜的风冷装置及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