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4216U -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4216U
CN211034216U CN201921856098.5U CN201921856098U CN211034216U CN 211034216 U CN211034216 U CN 211034216U CN 201921856098 U CN201921856098 U CN 201921856098U CN 211034216 U CN211034216 U CN 211034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art
supporting
rod body
fram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60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安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4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42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适用于夹持基板的两相反侧边,所述夹紧装置包含基座及二撑靠机构。所述撑靠机构分别在所述基座对应所述基板的两相反侧边设置,每一撑靠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可动式撑靠杆。所述支撑架包括对应所述基板的侧边设置且向上延伸的架体。所述可动式撑靠杆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并包括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固定端部,及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朝向所述基板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所述靠抵端部能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换,且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使得能适用于夹持不同面积之基板,以提升使用弹性并降低基板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靠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靠在基板两侧边的撑靠机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关于一种具有所述撑靠机构且可安装于一输送装置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路板的制程中,一个半成品的基板被一种搭载于一输送装置的夹紧装置夹持固定之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的带动而达到输送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夹紧装置仅适用于夹持单一尺寸(例如:面积20x30cm)的基板,对于另一尺寸(例如:面积5x5cm)的基板而言,整体的产线必须更换成相对应的夹紧装置才能夹持固定,在此情况下,当所述产线要生产不同尺寸的基板时,技术人员得将所有的夹紧装置一并更换,才能使所述基板顺利地被输送,如此一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且还费力费时。
在基板(例如电路板)的生产线中,是由作业员将基板一一放至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将基板输送至对应的制程设备进行制作,而在每一制程设备中另有对应的基板运输设备运送所述基板进行对应的制作步骤,其中,一基板运输设备包含一输送装置,及多个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且彼此紧邻的夹紧装置。每一夹紧装置受所述输送装置的带动并在到达入料区域时皆会执行夹持的动作(转动),借此夹持基板,但是,由于作业员放基板的频率与所述输送装置运转的频率并不一致,以致于部分夹紧装置会发生没有基板能夹持的状况,但其所执行转动夹持的过程中却容易造成整体晃动,进而与前后相邻的夹紧装置或是夹紧装置所夹持的基板发生碰撞,导致夹紧装置或基板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撑靠机构,提升使用弹性。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夹紧装置,借此提升基板的制造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撑靠机构,适用于撑抵基板的侧边,所述撑靠机构包含支撑架及可动式撑靠杆。所述支撑架包括对应所述基板的侧边设置且向上延伸的架体。所述可动式撑靠杆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并包括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固定端部,及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朝向所述基板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所述靠抵端部能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换,且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可动式撑靠杆包括靠抵杆体、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所述靠抵杆体间隔于所述支撑架且向上延伸,并具有底端部、相反于所述底端部且高度高于所述底端部的顶端部,及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的所述靠抵端部,用于撑靠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杆体具有可沿一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架体且高度低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活动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且枢接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相互交错且所述第二杆体在交错处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枢接于所述架体且在所述纵向上间隔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的第二固定端部,及在所述纵向上间隔所述第一固定端部且可沿所述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端部的第二活动端部;所述固定端部包括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滑移,进而带动所述靠抵杆体朝靠近或朝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朝向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向下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朝向所述支撑架移动,并移动至较所述第一活动端部远离所述基板处,同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向下滑移,进而使所述靠抵端部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杆体形成朝远离所述基板方向的力矩,以限制所述靠抵端部不能朝向所述基板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撑靠机构还包含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架体且被压缩而趋于恢复的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用于撑抵所述固定端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加压部件包括加压弹性件、上撑托板及下撑托板,所述上撑托板与所述下撑托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的两相反端并连接于所述加压弹性件,所述上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部,且所述下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下撑托板用于固定所述加压弹性件,使所述加压弹性件撑托所述上撑托板,进而使所述上撑托板提供所述固定端部弹性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适用于夹持基板的两相反侧边,所述夹紧装置包含基座及二撑靠机构。所述撑靠机构分别在所述基座对应所述基板的两相反侧边设置,每一撑靠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可动式撑靠杆。所述支撑架包括对应所述基板的侧边设置且向上延伸的架体。所述可动式撑靠杆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并包括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固定端部,及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朝向所述基板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所述靠抵端部能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换,且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借由所述可动式撑靠杆能横向移动并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间转换,使得能适用于夹持不同面积之基板,以提升使用弹性并降低基板的生产成本。此外,在所述第三位置时还能保持在开夹的状态,避免因转动所导致的晃动,进一步确保不会与相邻的夹紧装置,或是夹紧装置所夹持的基板产生碰撞,借此增加所述基板在所述制程中的制造良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夹持一面积较大的基板的状态;
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夹持一面积较小的基板的状态;
图3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所述夹紧装置的细部结构;
图4是所述实施例之不完整的侧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多个夹紧装置设置于一输送装置的状态;
图5是沿图1线V-V所截取的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在一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6是沿图2线VI-VI所截取的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在一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7是类似图6视角的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在一第三位置的状态;及
图8是所述实施例之一正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夹紧装置分别处在一夹持所述基板的状态与一未夹持所述基板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1之一实施例,适用于夹持一基板9的两相反侧边91,所述夹紧装置1包含一基座2及二撑靠机构3。此外,配合参阅图2,所述夹紧装置1还能夹持一面积较图1中基板小的基板9。
所述基座2的截面呈U型且开口朝上,且沿一长度方向D1延伸。
参阅图1与图2,所述撑靠机构3分别在所述基座2对应所述基板9的两相反侧边9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撑靠机构3设置于所述基座2内,且彼此间隔一能供不同面积尺寸之基板9能置入的空间。由于所述撑靠机构3的结构相同,故以图1中在所述长度方向D1上的一撑靠机构3举例说明,所述撑靠机构3包含一支撑架31、一可动式撑靠杆32及一加压部件35。
参阅图3,所述支撑架31具体包括一架体311、一第一固定轴312及一第二固定轴3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311对应所述基板9的侧边91设置且向上(即一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D1的高度方向D2)延伸。所述架体311具有一连接所述基座2的下端部314、一相反于所述下端部314的上端部315、一开口朝向另一撑靠机构3方向且沿所述高度方向D2延伸的容置空间316,及二个在一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D1和所述高度方向D2的宽度方向D3上相间隔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316且沿所述高度方向D2延伸的第一滑孔317。所述第一固定轴312邻近所述上端部315且在所述第一滑孔317上方间隔于所述第一滑孔317,而且所述第一固定轴312呈圆柱状沿所述宽度方向D3穿设于所述架体311。所述第二固定轴313邻近所述下端部314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滑孔317,而且所述第二固定轴313呈圆柱状沿所述宽度方向D3穿设于所述架体311。
参阅图1至图3,所述可动式撑靠杆32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延伸,并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架体311的固定端部321,及一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321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31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322,所述靠抵端部322能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及一第三位置间转换。具体而言,所述可动式撑靠杆32包括一靠抵杆体323、一第一杆体324及一第二杆体325。所述靠抵杆体323位于两支撑架31间,更明确地说,当所述基板9置入后,所述靠抵杆体323位于所述基板9的侧边91与所述支撑架31间,所述靠抵杆体323间隔于所述支撑架31且延伸于所述高度方向D2,其具体具有一连接部327及一靠抵部328,其中,所述连接部327具有一底端部329、一相反于所述底端部329且高度高于所述底端部329的顶端部331、一靠近所述底端部329且沿所述高度方向D2延伸的第二滑孔332、一连接所述顶端部331与所述底端部329且朝向另一撑靠机构3的内侧缘333。所述靠抵部328是自所述内侧缘333朝另一撑靠机构3方向凸伸形成的,用于靠在所述基板9的侧边9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抵端部322包括所述内侧缘333及所述靠抵部328。
再者,用于连接所述靠抵杆体323与所述支撑架31的所述第一杆体324与所述第二杆体325在所述宽度方向D3上排列且呈X形相互交错,其中,所述第二杆体325在交错处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体324,以增强结构强度,并让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在移动过程中确保能带动其中另一者,为便于后续说明,将所述第一杆体324与所述第二杆体325的枢接处命名为枢接结构326。所述第一杆体324具有一可沿一纵向(即所述高度方向D2)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架体311的第一活动端部334,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且枢接于所述顶端部331的第一固定端部335。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杆体324自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朝向所述支撑架31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而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固定于所述顶端部331的前侧面。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呈弧形,且开口是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借由一轴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317,借此能沿着所述第一滑孔317在所述高度方向D2上滑移,同时还能以所述轴杆为中心转动。
所述第二杆体325具有一第二连接部336及一第二延伸部337,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36具有一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12且在所述纵向上间隔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的第二固定端部338,及一在所述纵向上间隔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且可沿所述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端部329的第二活动端部339。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杆体325自所述第二固定端部338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如同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是借由一轴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孔332,借此沿着所述第二滑孔332的延伸方向滑移同时又能相对于所述轴杆转动,而且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是位于所述连接部327的前侧面,也就是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和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位在所述连接部327的同一侧。此外,所述第二延伸部337是自所述第二固定端部338朝远离所述基板9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支撑架31之外,借此便于让外部驱动所述第二连接部336。而所述固定端部321包括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与所述第二固定端部338。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枢接结构326至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结构326至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的距离,以及所述枢接结构326至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结构326至所述第二固定端部338的距离,使所述靠抵杆体323的靠抵部328能保持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另外,借由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能在所述第一滑孔317内滑移,以及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能在所述第二滑孔332内滑移,使所述第一杆体324与所述第二杆体325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31转动的过程中能带动所述靠抵杆体323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或朝向所述支撑架31方向移动。
经由上述结构可知,所述第一杆体324能以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支撑架31转动,且在所述第一滑孔317内滑移,还能滑移至使整个第一杆体324隐藏于所述容置空间316内。当然,所述第二杆体325能以所述第一固定轴312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支撑架31转动,且转动至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36隐藏于所述容置空间316。经由所述第一杆体324与所述第二杆体325的转动及滑动亦使所述靠抵杆体323的连接部327能隐藏于所述容置空间316,借此能受到所述架体311的保护。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滑孔317与所述第一固定轴312,以及所述第二滑孔332形成于所述连接部327的位置并不以上述为限,在另一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滑孔317的位置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312的上方,而且所述第二滑孔332也可以对应所述第一滑孔317调整至邻近所述顶端部331的位置,所述第二杆体325与所述第一杆体324的倾斜方向彼此对换,借此同样能达到所述靠抵杆体323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移动之功效。
所述加压部件35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端部321与所述架体311且被压缩而趋于恢复,所述加压部件35用于撑抵所述固定端部321。具体来说,所述加压部件3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16,并包括一加压弹性件351、一上撑托板352及一下撑托板353,所述上撑托板352与所述下撑托板353在所述高度方向D2上相间隔,所述加压弹性件351位于所述上撑托板352与所述下撑托板353间且其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撑托板352的下端与所述下撑托板353的上端,再者,所述上撑托板35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所述下撑托板353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架31的第二固定轴3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弹性件351举例为螺旋弹簧,不管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在所述第一滑孔317内的任一处都将压缩所述加压弹性件351,也就是说,通过所述下撑托板353固定住所述加压弹性件351的一端,并将所述上撑托板352固定于可活动的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借此让被压缩的所述加压弹性件351提供一弹性回复力给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使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保持一朝向上方移动的力量,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所述上撑托板352呈片状,通过所述上撑托板352能降低所述加压弹性件351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连接的困难度,同时又易于让所述加压弹性件351施力给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当然,借由所述下撑托板353能让所述加压弹性件351保持沿所述高度方向D2延伸,确保不会发生弯曲的状况降低弹性回复力的力量。
参阅图4,使用上,将多个夹紧装置1安装于一输送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1分别用于夹持多个基板9,以进行加工程序,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一提供所述基板9的入料口41及一送出所述基板9的出料口42。通过所述输送装置4能带动所述夹紧装置1至所述入料口41夹持准备加工的所述基板9,并经由对应的制程步骤后,再移动至所述出料口42送出完成加工的所述基板9。
参阅图4与图5,当所述夹紧装置1的其中一者已到达所述入料口41,且待加工的基板9也已到达所述入料口41时,首先以面积较大(例如20x30cm)的基板9举例说明,当要夹持面积较大的所述基板9时,对于在基座2右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而言,操作者或者是机械手臂例如通过操控所述第二延伸部337,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36以所述第一固定轴312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沿所述第二滑孔332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二杆体32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将经由所述枢接结构326而连动所述第一杆体324,随着所述枢接结构326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时将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以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以及带动所述第一杆体324的第一活动端部334沿着所述第一滑孔317向上滑动。随后,通过所述第二活动端部339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转动以及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靠抵杆体323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随着所述靠抵端部322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即靠抵于所述基板9的侧边91。随后,由于所述第一杆体324形成一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通过所述加压部件35的弹性回复力能增加力矩的强度,进而使所述靠抵端部322紧迫地靠在所述基板9的侧边91。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操作方式使左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的靠抵杆体323朝向另一撑靠机构3方向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移动。借此,两撑靠机构3的所述靠抵端部322相互靠近,并受所述加压部件35施力而紧迫地夹持住所述基板9,使所述基板9能稳固地被输送。
参阅图6,若是要夹持面积较小(例如5x5cm)的所述基板9时,对于在基座2右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而言,如同上一段所述的操作方式,将能使所述靠抵端部322自如图5所示的所述第一位置进一步沿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方向移动,并到达如图6所示的所述第二位置,也就是靠在面积较小的所述基板9的侧边91,所述第二位置即所述靠抵端部322在所述支撑架31相邻所述基板9的一侧且较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另一撑靠机构3。随后,通过所述加压部件35的弹性回复力使所述靠抵端部322紧迫地靠在所述基板9的侧边91。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操作方式使左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的靠抵杆体323平行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另一撑靠机构3方向移动。借此,两撑靠机构3的所述靠抵端部322相互靠近,而紧迫地夹持住所述基板9,使所述基板9能稳固地被输送。
参阅图4、图7与图8,在另一情况下,对于每一夹紧装置1自所述出料口42放置所述基板9后则会执行如下动作,对于在基座2右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而言,操作者或者是机械手臂例如通过操控所述第二延伸部337,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36以所述第一固定轴312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16,且所述枢接结构326在所述长度方向D1上较所述第一固定轴312远离所述基板9,同时将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沿所述第一滑孔317向下滑移,且使所述第一固定端部335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支撑架31方向移动至在所述长度方向D1上较所述枢接结构326远离所述基板9的位置,亦即所述第一杆体324呈现向上延伸且朝远离所述基板9方向倾斜的状态,而且所述第一杆体324因所述第一活动端部334靠在所述第一滑孔317下端的孔壁上而无法再继续移动,在此情况下将使所述靠抵端部322到达如图7所示的所述第三位置,且由于所述第一杆体324形成一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所述加压部件35能增加力矩的强度,借此所述可动式撑靠杆32整体呈定位状态。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操作方式操作左侧的所述撑靠机构3的可动式撑靠杆32,以使所述靠抵杆体323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借此,两撑靠机构3的所述靠抵端部322相互远离且定位。通过将所述撑靠机构3保持在上述状态并朝向所述入料口41方向移动,且当所述夹紧装置1的其中一者已经到达所述入料口41,但待加工的基板9尚未到达所述入料口41时,则所述夹紧装置1不执行如上述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D1朝向所述基板9移动以夹持所述基板9的动作,借此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确保所述夹紧装置1不会产生晃动而敲击或刮伤前后相邻的夹紧装置1,以及所述夹紧装置1所夹持的基板9,进而能提升基板9在所述制程中的制造良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抵端部322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31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322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31的间距,又所述靠抵端部322在所述第三位置至所述支撑架31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322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31的间距。
此外,在另一实施态样中,所述夹紧装置1也可以是一边是固定的撑靠机构3,另一边是如上述结构的撑靠机构3,借此同样能夹持所述基板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1借由所述可动式撑靠杆32能横向移动并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间转换,使得能适用于夹持不同面积之基板9,以提升使用弹性并降低基板9的生产成本。此外,在所述第三位置时还能保持在开夹的状态,避免因转动所导致的晃动,进一步确保不会与相邻的夹紧装置1,或是夹紧装置1所夹持的基板9产生碰撞,借此增加所述基板9在所述制程中的制造良率,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撑靠机构,适用于撑抵基板的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靠机构包含:
支撑架,包括对应所述基板的侧边设置且向上延伸的架体;
可动式撑靠杆,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并包括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固定端部,及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朝向所述基板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所述靠抵端部能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换,且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式撑靠杆包括靠抵杆体、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所述靠抵杆体间隔于所述支撑架且向上延伸,并具有底端部、相反于所述底端部且高度高于所述底端部的顶端部,及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的所述靠抵端部,用于撑靠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杆体具有可沿一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架体且高度低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活动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且枢接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相互交错且所述第二杆体在交错处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枢接于所述架体且在所述纵向上间隔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的第二固定端部,及在所述纵向上间隔所述第一固定端部且可沿所述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端部的第二活动端部;所述固定端部包括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滑移,进而带动所述靠抵杆体朝靠近或朝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朝向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向下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朝向所述支撑架移动,并移动至较所述第一活动端部远离所述基板处,同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向下滑移,进而使所述靠抵端部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杆体形成朝远离所述基板方向的力矩,以限制所述靠抵端部不能朝向所述基板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靠机构还包含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架体且被压缩而趋于恢复的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用于撑抵所述固定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撑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包括加压弹性件、上撑托板及下撑托板,所述上撑托板与所述下撑托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的两相反端并连接于所述加压弹性件,所述上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部,且所述下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下撑托板用于固定所述加压弹性件,使所述加压弹性件撑托所述上撑托板,进而使所述上撑托板提供所述固定端部弹性回复力。
6.一种夹紧装置,适用于夹持基板的两相反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含:
基座;及
二撑靠机构,所述撑靠机构分别在所述基座对应所述基板的两相反侧边设置,每一撑靠机构包括
支撑架,包括对应所述基板的侧边设置且向上延伸的架体,
可动式撑靠杆,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并包括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固定端部,及相反于所述固定端部且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朝向所述基板方向横移的靠抵端部,所述靠抵端部能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换,且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小于所述靠抵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支撑架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可动式撑靠杆包括靠抵杆体、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所述靠抵杆体间隔于所述支撑架且向上延伸,并具有底端部、相反于所述底端部且高度高于所述底端部的顶端部,及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延伸的所述靠抵端部,用于撑靠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杆体具有可沿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架体且高度低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活动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且枢接于所述顶端部的第一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相互交错且所述第二杆体在交错处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枢接于所述架体且在所述纵向上间隔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的第二固定端部,及在所述纵向上间隔所述第一固定端部且可沿所述纵向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端部的第二活动端部;所述固定端部包括所述第一活动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移动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滑移,进而带动所述靠抵杆体朝靠近或朝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端部受驱动能朝向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在所述靠抵杆体上向下滑移,使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固定端部朝向所述支撑架移动,并移动至较所述第一活动端部远离所述基板处,同时连动所述第一活动端部在所述架体上向下滑移,进而使所述靠抵端部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杆体形成朝远离所述基板方向的力矩,以限制所述靠抵端部不能朝向所述基板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撑靠机构还包括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架体且被压缩而趋于恢复的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用于撑抵所述固定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包括加压弹性件、上撑托板及下撑托板,所述上撑托板与所述下撑托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的两相反端并连接于所述加压弹性件,所述上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部,且所述下撑托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下撑托板用于固定所述加压弹性件,使所述加压弹性件撑托所述上撑托板,进而使所述上撑托板提供所述固定端部弹性回复力。
CN201921856098.5U 2019-10-03 2019-10-31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342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078U TWM587872U (zh) 2019-10-03 2019-10-03 撐靠機構及夾緊裝置
TW108213078 2019-10-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4216U true CN211034216U (zh) 2020-07-17

Family

ID=6958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60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34216U (zh) 2019-10-03 2019-10-31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4216U (zh)
TW (1) TWM58787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6136B (zh) * 2020-02-17 2021-08-11 群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輸送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872U (zh)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8750A1 (zh) 用于产品自动转移料架的装置
EP1597177B1 (en) High speed turn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1034216U (zh)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N107414452B (zh) 电池盖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05960559B (zh) 夹持结构及具有所述夹持结构的可移动平台
CN211805995U (zh) 翻转定位装置
TW200936471A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conveying device
US9173334B2 (en) Insolation machine for panels fitted with a panel turner
CN210763079U (zh)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N112849743B (zh) 撑靠机构及夹持装置
CN210456190U (zh) 撑靠机构、夹紧装置及基板输送设备
CN210519074U (zh)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N210365962U (zh) 翻转装置
CN112349553A (zh) 一种自动锁扣弹簧装配单元
CN101596973A (zh) 料架结构
CN211184454U (zh) 夹持装置
CN210438060U (zh)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N218490023U (zh) 一种存储理料设备
CN209613847U (zh) 自动折弯机构
EP1382278A3 (en) Mobile gastronomic table for serving out food
CN112390000B (zh) 撑靠机构及夹紧装置
CN213084408U (zh) 运输装置
JP3376473B2 (ja) 物品移送装置
KR101064586B1 (ko) 측면 투입식 슬라이드형 엘씨엠 운반용 거치대
CN219383685U (zh) 一种夹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