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876U - 一种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876U
CN211032876U CN201921967720.XU CN201921967720U CN211032876U CN 211032876 U CN211032876 U CN 211032876U CN 201921967720 U CN201921967720 U CN 201921967720U CN 211032876 U CN211032876 U CN 211032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vehicle body
mounting seat
metal tube
meta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77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仙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07Automatic balancing machines with single main ground engaging wheel or coaxial wheels supporting a ri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左车体和右车体,左车体和右车体的侧边均安装有车轮,左车体和/或右车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左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左上盖和左下座组成,右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右上盖和右下座组成,金属管穿设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并使左车体和右车体绕金属管转动,所述左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左安装座,左安装座和左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右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右安装座,右安装座和右上盖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与左安装座固定连接,金属管与右安装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平衡车。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随着身体的倾斜,可随心所欲地控制驾驶速度及前进方向。其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础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通过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在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合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
现在的平衡车对于电路控制都实现了有效控制,但是平衡车的安装结构存在部分问题,如:转动位置的磨损、安装的便捷性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衡车,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左车体和右车体,左车体和右车体的侧边均安装有车轮,左车体和/或右车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左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左上盖和左下座组成,右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右上盖和右下座组成,金属管穿设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并使左车体和右车体绕金属管转动,所述左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左安装座,左安装座和左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右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右安装座,右安装座和右上盖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管与左安装座固定连接,金属管与右安装座转动连接,或者,所述金属管与右安装座固定连接,金属管与左安装座转动连接,金属管通过左、右安装座进行支撑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
所述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的下端均设置有套筒,金属管穿设在套筒内,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与金属管固定连接,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并且,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上设置有弧形槽口,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或者,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与金属管固定连接,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并且,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上设置有弧形槽口,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
所述金属管的侧壁设置有长条形槽口,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上,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或者,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上,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
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中部向外延伸出一圈耐磨壁,所述金属管贯穿所述连接套并活动设置在连接套内。
所述连接套一端与左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车体活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套一端与右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车体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套由上连接套和下连接套固定构成,连接套的两端分别拆入左车体和右车体内,耐磨壁设置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
所述金属管内部中空。
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内均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左车体和右车体的倾斜幅度并给予控制电路电信号。
所述车轮内部安装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的转轴穿入左车体内并固定在左上盖上,轮毂电机的转轴穿入右车体并固定在右上盖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用于贯穿左车体和右车体并相互支撑左右车体,因此其与左右车体之间安装稳定性尤为重要,金属管的两端连接有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进行支撑左车体和右车体,优选为两个左安装座与左上盖固定连接,两个右安装座与右上盖固定连接,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时,重力直接作用在左上盖和右上盖上,因此对此进行结构加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金属管的侧壁设置有长条形槽口,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并顶紧在槽口上,左安装座下端需要精准的固定在左上盖上以保证精度和使用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左安装座和金属管位置进行安装补偿。间隙补偿细节解释:紧固件可以将左安装座固定在槽口中的任意位置,当装配误差/加工误差/金属管在长时间使用弯折时,调节紧固件位置/更换紧固件即可将左安装座固定在金属管上,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上设置有弧形槽口,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销件优选为螺钉,螺钉的螺纹段螺纹连接在金属管上,螺钉的螺帽设置在弧形槽口中,弧形槽口沿金属管的轴线布置,进行左安装座相对金属管的转动角度限位,最大转动角度优选为15度。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中部向外延伸出一圈耐磨壁,通过耐磨壁对转动位置进行安全防护,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稳定性,并且,耐磨壁也是对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之间间隙弥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衣物卷入缝隙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左车体;10-连接片;11-左上盖;12-左下座;13-左安装座;
131-左安装座套筒;132-弧形槽口;14-控制器;15-蓄电池;16-脚垫;
17-轴承;18-束线套;19-压盖;2-右车体;21-右上盖;22-右下座;
23-右安装座;231-右安装座套筒;232-螺纹孔;3-连接套;31-上连接套;
32-下连接套;33-耐磨壁;4-金属管;41-长条形槽口;5-车轮;51-轮毂电机;
52-转轴;6-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6所示:
一种平衡车,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左车体1和右车体2,左车体1和右车体2的侧边均安装有车轮5,左车体1和/或右车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和蓄电池15,控制电路安置在控制器14内,控制器14内均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左车体1和右车体2的倾斜幅度并给予控制电路电信号,平衡车电路控制以及接线方式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要点因此不做描述以及拓展,该处位置为现有设计,采用市场常见结构;所述左车体1由相互固定的左上盖11和左下座12组成,右车体2由相互固定的右上盖21和右下座22组成,金属管4穿设在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并使左车体1和右车体2绕金属管4转动,所述左车体1内设置有于金属管4相连接的左安装座13,左安装座13和左上盖11固定连接,所述右车体2内设置有于金属管4相连接的右安装座23,右安装座23和右上盖21固定连接,金属管4用于贯穿左车体1和右车体2并相互支撑左、右车体1,2,因此其与左、右车体1,2之间安装稳定性尤为重要,金属管4的两端连接有左安装座13和右安装座23进行支撑左车体1和右车体2,优选为两个左安装座13与左上盖11固定连接,两个右安装座23与右上盖21固定连接,以保证金属管4与左、右车体1,2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使用者站立在平衡车上时,重力直接作用在左上盖11和右上盖21上,因此对此进行结构加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金属管4与左安装座13固定连接,金属管4与右安装座23转动连接,或者,所述金属管4与右安装座23固定连接,金属管4与左安装座13转动连接,金属管4通过左、右安装座13,23进行支撑所述左车体1和右车体2,两种安装方式皆可,实际生产由于加工工艺而优选为后者,通过该结构实现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所述左安装座13和右安装座23的下端均设置有套筒,如附图2-6所示,左安装座13下设置有左安装座套筒131,右安装座23下设置有右安装座套筒231,金属管4穿设在左安装座套筒131和右安装座套筒231内,通过左安装座套筒131和右安装座套筒231进行面接触,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左安装座套筒131与金属管4固定连接,右安装座套筒231转动设置在金属管4的外延并且右安装座套筒231和金属管4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17,优选为轴承17,并且,右安装座套筒231上设置有弧形槽口132,销件6穿过弧形槽口132并固定在金属管4上,销件6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132中;或者,右安装座套筒231与金属管4固定连接,左安装座套筒131转动设置在金属管4的外延并且左安装座套筒131和金属管4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17,优选为轴承17,并且,左安装座套筒131上设置有弧形槽口132,销件6穿过弧形槽口132并固定在金属管4上,销件6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132中,两种安装方式皆可,实际生产由于加工工艺而优选为后者,通过轴套/轴承17进行转动位置的配合,保证转动的有效性以及平衡车整体运动的连贯性。实际生产由于加工工艺而优选为后者,因此优点描述也针对后者,前后者的优点实际相同。弧形槽口的优点如下: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销件优选为螺钉,螺钉的螺纹段螺纹连接在金属管上,螺钉的螺帽设置在弧形槽口中,弧形槽口沿金属管的轴线布置,进行左安装座相对金属管的转动角度限位,最大转动角度优选为15度。
所述金属管4的侧壁设置有长条形槽口41,左安装座13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232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41上,紧固件附图中没进行标注,优选为为紧固螺钉,右安装座23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4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4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17;或者,右安装座23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232,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232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41上,左安装座13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4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4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17,实际生产由于加工工艺而优选为后者,因此优点描述也针对后者,前后者的优点实际相同。紧固件穿过右安装座23的所述通孔/螺纹孔232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41上,右安装座23下端需要精准的固定在右上盖21上以保证精度和使用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右安装座23和金属管4位置进行安装补偿。间隙补偿细节解释:紧固件可以将右安装座23固定在长条形槽口41中的任意位置,当装配误差/加工误差/金属管4在长时间使用弯折时,调节紧固件位置/更换紧固件即可将右安装座23固定在金属管4上,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
所述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套3,连接套3中部向外延伸出一圈耐磨壁33,所述金属管4贯穿所述连接套3并活动设置在连接套3内,通过耐磨壁33对转动位置进行安全防护,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稳定性,并且,耐磨壁33也是对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之间间隙弥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衣物卷入缝隙中。
所述连接套3一端与左车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车体2活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套3一端与右车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车体2活动连接,两种安装方式皆可,工厂生产可以任选其一方式。
所述连接套3由上连接套31和下连接套32固定构成,连接套3的两端分别拆入左车体1和右车体2内,耐磨壁33设置在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为了方便安装连接套3为拼接而成的结构。
所述金属管4内部中空,中空的内部用于穿设电线,有效利用空间。
所述车轮5内部安装有轮毂电机51,轮毂电机51的转轴52穿入左车体1内并固定在左上盖11上,轮毂电机51的转轴52穿入右车体2并固定在右上盖21上,使用者的站立在平衡车上时,重力直接作用在左上盖11和右上盖21上,因此车轮5的固定位置也选择在左上盖11和右上盖21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左上盖11和右上盖21上设置有脚垫16,脚垫16下端延伸出若干凸起,凸起插入左上盖11和右上盖21的小孔中并保持固定,该结构未进行标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平衡车,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左车体和右车体,左车体和右车体的侧边均安装有车轮,左车体和/或右车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左上盖和左下座组成,右车体由相互固定的右上盖和右下座组成,金属管穿设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并使左车体和右车体绕金属管转动,所述左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左安装座,左安装座和左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右车体内设置有于金属管相连接的右安装座,右安装座和右上盖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管与左安装座固定连接,金属管与右安装座转动连接,或者,所述金属管与右安装座固定连接,金属管与左安装座转动连接,金属管通过左、右安装座进行支撑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的下端均设置有套筒,金属管穿设在套筒内,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与金属管固定连接,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并且,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上设置有弧形槽口,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或者,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与金属管固定连接,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并且,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上设置有弧形槽口,销件穿过弧形槽口并固定在金属管上,销件的部分限位在弧形槽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侧壁设置有长条形槽口,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上,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或者,右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设置有通孔/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螺纹孔并顶紧在长条形槽口上,左安装座下端的套筒转动设置在金属管的外延并且套筒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轴套/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中部向外延伸出一圈耐磨壁,所述金属管贯穿所述连接套并活动设置在连接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一端与左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车体活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套一端与右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车体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由上连接套和下连接套固定构成,连接套的两端分别拆入左车体和右车体内,耐磨壁设置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内部中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内均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左车体和右车体的倾斜幅度并给予控制电路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内部安装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的转轴穿入左车体内并固定在左上盖上,轮毂电机的转轴穿入右车体并固定在右上盖上。
CN201921967720.XU 2019-04-03 2019-11-14 一种平衡车 Active CN2110328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7403 2019-04-03
CN2019204474039 2019-04-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876U true CN211032876U (zh) 2020-07-17

Family

ID=6960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7720.XU Active CN211032876U (zh) 2019-04-03 2019-11-14 一种平衡车
CN201911115025.5A Pending CN110843989A (zh) 2019-04-03 2019-11-14 一种平衡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5025.5A Pending CN110843989A (zh) 2019-04-03 2019-11-14 一种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03287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139032U (zh) * 2020-07-23 2021-05-07 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3989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2876U (zh) 一种平衡车
CN106945748B (zh) 底盘总成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和探测车辆
CN108698659A (zh) 平衡车主机架及平衡车
CN210122168U (zh) 一种新型平衡车
CN108119380A (zh) 摇头装置及塔扇
CN208360299U (zh) 转向节结构
CN102270010B (zh) 悬挂臂旋转控制装置
CN209467267U (zh) 一种双轮耦合式全向倒立摆平衡移动平台
CN209063871U (zh) 一种电机悬置装置
CN209870075U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US6296264B1 (en) Single wheel suspension
CN105857385A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结构
CN102074322B (zh) 一种支撑绝缘子
CN207543503U (zh) 一种旋耕机张紧机构
CN202322152U (zh) 绞盘出绳器
CN209553342U (zh) 一种可调式挖掘机支轮
CN220807308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车
CN205044435U (zh) 车辆前轮轴组件
CN212827686U (zh) 一种车辆车桥气室支架总成
CN205906120U (zh)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CN220332366U (zh) 一种轮毂驱动轮
CN216380338U (zh) 一种扶手栏杆安装装置
CN204641947U (zh) 独轮动平衡车用辅助装置
CN205273096U (zh) 一种平衡稳定装置和车辆
CN220615940U (zh) 一种轻量化转向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