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1123U -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31123U CN211031123U CN201921935474.XU CN201921935474U CN211031123U CN 211031123 U CN211031123 U CN 211031123U CN 201921935474 U CN201921935474 U CN 201921935474U CN 211031123 U CN211031123 U CN 2110311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distributor
- flow
- channel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其内分流道的轴线与内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外分流道的轴线与外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外进料口设在分流体的上侧面和内进料口设置在分流体的后侧面,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结构简单,有利于使挤出模具的结构紧凑,有利于缩短分流道,也有利于减小进入成型流道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压力损失,由于内分配流道和外分配流道的结构特性而能够导向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有利于使挤出的管坯壁厚分布均匀,继而有利于提高双层管坯的两层管壁的结合强度;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一种模具,该模具具有上述流道结构,有利于减小压力损失,且有利于使挤出模具总成的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模具的流道和挤出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挤出模具用在高分子材料挤出设备上,其主要用于挤出高分子材料的管坯,向挤出模具注入高压强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流经挤出模具内部的特殊设置的流道而成型,现时技术有双层双出的挤出模具,具体来说,该挤出模具能同时挤出两条管坯,而且每条管坯都具有双层结构的,该双层结构管坯的两层管壁一般采用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为了实现同时挤出两条管坯,现时技术的挤出模具设置了复杂的分流道结构,且分流道设置得较长,于是导致挤出模具总体积较大,而且较长的分流道还会导致进入成型流道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压力损失较大,以致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其分流道结构复杂,须由两部分拼装而成,其拼合面容易导致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泄漏出来,且模具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它的分流道结构简单,有利于缩短分流道,从而减小压力损失,且有利于使挤出模具的结构紧凑、不易泄漏,成本也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包括口模,所述口模内设有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体,所述分流体设有两个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外层分配器,所述外层分配器内设有内层分配器;
所述外层分配器设有贯穿外层分配器的内孔,所述外层分配器的右部形成有结构相同的外左曲线槽和外右曲线槽,所述外左曲线槽的右端与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右端汇合形成有外始发槽区,所述外左曲线槽的左端与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左端汇合形成有外终汇合槽区,所述外左曲线槽和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右侧形成有外封闭轴颈部,所述外左曲线槽和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左侧形成有外分配轴颈部,所述外分配轴颈部的直径D1小于所述外封闭轴颈部的直径D2,所述外层分配器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外匀料多头螺槽;
所述内层分配器的右部形成有结构相同的内左曲线槽及内右曲线槽,所述内左曲线槽的右端与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右端汇合形成内始发槽区,所述内左曲线槽的左端与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左端汇合形成内终汇合槽区,所述内左曲线槽和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右侧形成有内封闭轴颈部,所述内左曲线槽和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左侧形成有内分配轴颈部,所述内分配轴颈部的直径d1小于所述内封闭轴颈部的直径d2,所述内层分配器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内匀料多头螺槽;
所述外封闭轴颈部与所述套筒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外左曲线槽、所述外右曲线槽及外分配轴颈部与所述套筒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分配流道,所述外匀料多头螺槽与所述套筒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匀料流道,所述内封闭轴颈部与所述外层分配器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内左曲线槽、所述内右曲线槽及所述内分配轴颈部与所述外层分配器的内孔壁围成有内分配流道,所述内匀料多头螺槽与所述外层分配器的内孔壁围成有内匀料流道;
所述口模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前端,所述内层分配器的左侧前端部与所述芯模固定连接,所述口模与所述芯模围成有汇合流道;
所述分流体的后侧面形成有内进料口,所述分流体内设有内分流道,所述内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内层分配器的内始发槽区连通,所述内进料口与所述内分流道的中部连通,所述分流体的上侧面形成有外进料口,所述分流体内设有外分流道,所述外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外层分配器的外始发槽区连通,所述外进料口与所述外分流道的中部连通,所述内分流道的轴线与所述内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外分流道的轴线与所述外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内分流道位于所述外分流道的后侧;
所述内进料口与所述汇合流道连通,所述外进料口与所述汇合流道连通,所述汇合流道与所述口模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左曲线槽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内左曲线槽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进一步地,所述外左曲线槽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外右曲线槽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内左曲线槽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内右曲线槽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体的下部螺接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分配流道或所述外分配流道的进料流量的节流棒,所述节流棒能够通过螺纹调整其轴向位置,所述节流棒的端部能够侵入所述内分流道或所述外分流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所述口模形成有固定法兰,所述套筒的前端部螺接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后端面贴靠在所述固定法兰,所述压紧环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口模,所述口模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用于所述口模径向调整位置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一)上述流道结构的分流体的后侧面形成有内进料口,分流体内形成有内分流道,内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内始发槽区连接,内进料口与内分流道的中部连接,分流体的上侧面形成有外进料口,分流体内形成有外分流道,外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始发槽区连接,外进料口与外分流道的中部连接,内分流道的轴线与内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外分流道的轴线与外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内分流道位于外分流道的后侧;综合上述设置,由于内分流道的轴线与内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外分流道的轴线与外层分配器的轴线垂直相交,有利于使内分流道或外分流道可以设置得比较短;而外进料口设在分流体的上侧面和内进料口设置在分流体的后侧面,有利于防止从内进料口至内分流道的一段流道与从外进料口至外分流道的一段流道干涉,有利于设置较短的流道,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结构简单,有利于使挤出模具的结构紧凑,有利于缩短分流道,所以有利于减小对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阻力,即有利于减小进入成型流道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压力损失,由于结构简单,故制作成本较低。另外,由于内分配流道和外分配流道的结构特性而能够导向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有利于使挤出的管坯壁厚分布均匀,继而有利于提高双层管坯的结合强度。再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结构有利于使分流体采用单体式结构,故不易泄漏。
(二)上述模具由于设置了上述流道结构,所以有利于缩短分流道,有利于减小压力损失,且有利于使挤出模具总成的结构紧凑、不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体内的流道腔体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流道腔体示意图。
图7为双层管坯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内层分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内层分配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内层分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内层分配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外层分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外层分配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外层分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外层分配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分流体,2-加热器,3-法兰,4-加热圈,5-套筒,6-对中螺钉,7-压紧环,8-口模加热圈,9-口模,91-固定法兰,10-芯模,12-定位螺塞,13-内层分配器,1301-内始发槽区,1302-内终汇合槽区,1303-内左曲线槽;1304-内右曲线槽,1305-内分配轴颈部,1306-内封闭轴颈部,1307-内匀料多头螺槽,1308-内定位槽,14-内加热器,15-外层分配器,1501-外始发槽区,1502-外终汇合槽区,1503-外左曲线槽;1504-外右曲线槽,1505-外分配轴颈部,1506-外封闭轴颈部,1507-外匀料多头螺槽;1508-外定位槽,1509-内孔,16-色条环,17-芯模法兰,18-节流棒,101-内进料口;102-内分流道;103-内分配流道;104-内匀料流道;105-汇合流道;201-外进料口,202-外分流道;203-外分配流道,204-外匀料流道, H1-右侧深度, H2-左侧深度, H3-右侧宽度, H4-左侧宽度,h1-右侧深度, h2-左侧深度, h3-右侧宽度, h4-左侧宽度, D1-外分配轴颈部1505的直径, D2-外封闭轴颈部1506的直径, 内d1-分配轴颈部1305的直径, d2-内封闭轴颈部1306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口模9,口模9内设有芯模10,还包括分流体1,分流体1设有两个套筒5,套筒5具体来说是与法兰3固定连接,再通过螺钉将法兰3固定到分流体1上的,套筒5内设有外层分配器15,外层分配器15内设有内层分配器13。
如图12至图15所示,外层分配器15的右部形成有外左曲线槽1503及外右曲线槽1504,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端与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端汇合形成外始发槽区1501,外左曲线槽1503的左端与外右曲线槽1504的左端汇合形成外终汇合槽区1502,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形成有外封闭轴颈部1506,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的左侧形成有外分配轴颈部1505,外分配轴颈部1505的直径D1小于外封闭轴颈部1506的直径D2,外层分配器15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外匀料多头螺槽1507。
如图8至图11所示,内层分配器13的右部形成有内左曲线槽1303及内右曲线槽1304,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端与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端汇合形成内始发槽区1301,内左曲线槽1303的左端与内右曲线槽1304的左端汇合形成内终汇合槽区1302,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形成有内封闭轴颈部1306,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的左侧形成有内分配轴颈部1305,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直径小于d1内封闭轴颈部1306的直径d2,内层分配器13的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
如图3所示,外封闭轴颈部1506与套筒5的内孔配合连接,外左曲线槽1503、外右曲线槽1504及外分配轴颈部1505与套筒5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分配流道203,外匀料多头螺槽1507与套筒5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匀料流道204,内封闭轴颈部1306与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配合连接,内左曲线槽1303、内右曲线槽1304及内分配轴颈部1305与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壁围成有内分配流道103,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与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壁围成有内匀料流道104。
如图3所示,口模9设置在套筒5的前端,内层分配器13的左侧前端部与芯模1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芯模10与内层分配器13同轴配合,内层分配器13的左侧前端内部还同轴地通过螺钉安装了芯模法兰17,芯模法兰17前端部再与芯模10螺接固定,口模9与芯模10围成有汇合流道105。
如图3和图4所示,分流体1的后侧面形成有内进料口101,分流体1内形成有内分流道102,内分流道102的两端分别与内层分配器13的内始发槽区1301连接并连通,内进料口101与内分流道102的中部连通,分流体1的上侧面形成有外进料口201,分流体1内设有外分流道202,外分流道202的两端分别与外层分配器15的外始发槽区1501连接并连通,外进料口201与外分流道202的中部连通,为了便于理解,附图5展示了分流体1内部的流道腔体构造,即附图5所绘制的是空腔而不是实体。
如图3和图4所示,内分流道102的轴线与内层分配器13的轴线垂直相交,外分流道202的轴线与外层分配器15的轴线垂直相交,内分流道102位于外分流道202的后侧,由于内分流道102的轴线与内层分配器13的轴线垂直相交,外分流道202的轴线与外层分配器15的轴线垂直相交,避免了迂回,有利于使内分流道102或外分流道202可以设置得比较短;如图5所示,而外进料口201设在分流体1的上侧面和内进料口101设置在分流体1的后侧面,有利于防止从内进料口101至内分流道102的一段流道与从外进料口201至外分流道202的一段流道干涉,有利于可以设置较短的流道;以下将外分流道202和内分流道102统称为分流道,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道结构简单直接,没有迂回,于是有利于缩短分流道,且有利于使挤出模具的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对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阻力,即有利于减小进入成型流道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压力损失。
从上述可见,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流道结构简单直接而有利于使内分流道102和外分流道202都是可以通过在分流体1的两侧面分别钻深孔而制成的,即有利于使分流体1采用单体式结构,故相比现时技术不易泄漏,制作成本也较低。这些孔的外端部还加工了螺纹,如图3所示,这些孔通过螺纹安装了定位螺塞12,定位螺塞12的端部形成有小凸起,小凸起各自对应地插入到内层分配器13的内定位槽1308内或者外层分配器15的外定位槽1508内,用以定位而防止内层分配器13或外层分配器15转动,定位螺塞12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作密封上述为制成内分流道102和外分流道202而钻的孔。
内进料口101与汇合流道105连通,从附图3所示,所述内进料口101与所述内分流道102,而所述内分流道102与汇合流道105连通,因此,内进料口101与汇合流道105连通;同理,外进料口201与汇合流道105连通;所述汇合流道105与口模9外部连通,为了便于理解,附图6展示了总流道腔体的平面示意图,该示意图是基于附图3的,图6中的箭头示意了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的流向。
以下简要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种具有高压强的熔融状态高分子材料从内进料口101进入内分流道102,第一种高分子材料继而进入内始发槽区1301,再流过内分配流道103及内匀料流道104。在流过内分配流道103的过程中,由于内封闭轴颈部1306截止了第一种高分子材料向后流动,于是第一种高分子材料的一小部分直接沿着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表面向前流动,一部分流经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而被导向流到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背后,由于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都是弯曲向前的,所以流经它们的那一部分第一种高分子材料也同时向前流动,余下的部分会由内左曲线槽1303或内右曲线槽1304与内封闭轴颈部1306的分界端面的导向挤迫作用而沿着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表面斜向前流动。设置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的目的是分配更多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给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背后,防止经过内分配流道103初步型成管状时,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背后的材料少于相对的正面的材料,于是有利于使挤出的管坯壁厚均匀。在流过内匀料流道104的过程中,第一种高分子材料通过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进一步搅匀。第二种具有高压强的熔融状态高分子材料从外进料口201进入外分流道202,第二种高分子材料继而进入外始发槽区1501,再流过外分配流道203及外匀料流道204,由于外层分配器15与内层分配器13的结构原理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其功能。两种高分子材料同时进入汇合流道105,熔融状态的两层高分子材料就粘合在一起了,继而从口模9和芯模10之间的间隙被挤出到模具之外的其他设备,双层管坯的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冷却之后,两层高分子材料就结合了,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内分配流道103和外分配流道203能有利于使管壁厚度均匀,且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或外匀料多头螺槽1507进一步搅匀构成管壁的高分子材料,使管坯各处强度均匀,于是能有利于提高双层管坯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5所示,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的深度从右至左逐渐变浅,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的深度从右至左逐渐变浅,具体而言,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通过这样装置,有利于使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及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内的高分子材料能逐渐排出而均匀分布在外分配轴颈部1505或内分配轴颈部1305上,于是有利于使成型的管坯壁厚更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这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的宽度从右至左逐渐变窄,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的宽度从右至左逐渐变窄,具体而言,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通过这样设置,同样地,有利于使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及内左曲线槽1303和内右曲线槽1304内的高分子材料能逐渐排出而均匀分布在外分配轴颈部1505或内分配轴颈部1305上,于是有利于使成型的管坯壁厚更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分流体1的下部螺接安装有用于调节内分配流道103或外分配流道203的进料流量的节流棒18,如图2所示,节流棒18的外端部设有六角头,六角头用于扳手拧动,旋动节流棒18,节流棒18就能够通过螺纹调整其轴向位置,如图3所示,节流棒18与内分流道102或外分流道202垂直相交设置,于是节流棒18的端部能够侵入内分流道102或外分流道202,继而实现调整内分流道102或外分流道202流通面积,由于两组挤出模具的流道阻力不尽相同,或两组挤出模具需要分别挤出直径或壁厚不同的管坯时,这样设置可以独立调节两组挤出模具所分配得到的高分子材料流量。
本实施方式的模具,包括上述的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如图3所示,口模9形成有固定法兰91,套筒5的前端部螺接有压紧环7,压紧环7的后端面贴靠在固定法兰91,压紧环7通过螺纹固定口模9,口模9与套筒5之间设有用于口模9径向调整位置的间隙。有些高分子管坯可能要在其上生成一条纵向色条,该色条的作用是让使用者区分其材料或功能,如图3所示,固定法兰91与套筒5的内孔台阶之间还可以设置色条环16,色条环16也是利用压紧环7的螺纹锁紧力固定,色条环16是由外部其他装置注入不同颜色的材料的,色条制作工艺及色条环16都是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详述。现时技术普遍使用一圈均匀布置的螺钉来固定口模9在套筒5的端面上,每次固定或拆卸口模9都要逐个螺钉拧紧或拆卸,需要固定口模9时还需要特别注意螺钉的拧紧扭矩均匀,所以现时技术的口模9固定或拆卸比较耗时,而且为了使口模9固定得牢固而采用较大规格的螺钉,结果套筒5的壁厚也跟着要设置得较厚,使模具总成体积增大,而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压紧环7固定口模9的方式,有利于口模9在调整径向位置后快速固定,或有利于快速装拆口模9,而且也有利于缩减套筒5的壁厚。为了方便口模9径向位置调整,如图1所示,套筒5还垂直地螺接安装了四个对中螺钉6,四个对中螺钉6均匀布置,四个对中螺钉6的端部都顶着口模9的固定法兰91,稍微松开其中一个对中螺钉6 ,再拧紧相对另一侧的另一个对中螺钉6,则可实现口模9的径向位置调整。
如图1所示,分流体1的外壁还设置了加热器2,套筒5的外壁也套有加热圈4,口模9外壁也设置了口模加热圈8,如图3所示,内层分配器13内还设置有内加热器14。加热器2、加热圈4、口模加热圈8及内加热器14都是现有惯用技术,此处不作详述。
Claims (5)
1.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包括口模(9),所述口模(9)内设有芯模(1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体(1),所述分流体(1)设有两个套筒(5),所述套筒(5)内设有外层分配器(15),所述外层分配器(15)内设有内层分配器(13);
所述外层分配器(15)设有贯穿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所述外层分配器(15)的右部形成有结构相同的外左曲线槽(1503)和外右曲线槽(1504),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端与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端汇合形成有外始发槽区(1501),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左端与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左端汇合形成有外终汇合槽区(1502),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和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形成有外封闭轴颈部(1506),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和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左侧形成有外分配轴颈部(1505),所述外分配轴颈部(1505)的直径D1小于所述外封闭轴颈部(1506)的直径D2,所述外层分配器(15)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外匀料多头螺槽(1507);
所述内层分配器(13)的右部形成有结构相同的内左曲线槽(1303)及内右曲线槽(1304),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端与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端汇合形成内始发槽区(1301),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左端与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左端汇合形成内终汇合槽区(1302),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和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形成有内封闭轴颈部(1306),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和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左侧形成有内分配轴颈部(1305),所述内分配轴颈部(1305)的直径d1小于所述内封闭轴颈部(1306)的直径d2,所述内层分配器(13)左侧的前部形成有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
所述外封闭轴颈部(1506)与所述套筒(5)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及外分配轴颈部(1505)与所述套筒(5)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分配流道(203),所述外匀料多头螺槽(1507)与所述套筒(5)的内孔壁围成有外匀料流道(204),所述内封闭轴颈部(1306)与所述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配合连接,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及所述内分配轴颈部(1305)与所述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壁围成有内分配流道(103),所述内匀料多头螺槽(1307)与所述外层分配器(15)的内孔(1509)壁围成有内匀料流道(104);
所述口模(9)设置在所述套筒(5)的前端,所述内层分配器(13)的左侧前端部与所述芯模(10)固定连接,所述口模(9)与所述芯模(10)围成有汇合流道(105);
所述分流体(1)的后侧面形成有内进料口(101),所述分流体(1)内设有内分流道(102),所述内分流道(102)的两端分别与内层分配器(13)的内始发槽区(1301)连通,所述内进料口(101)与所述内分流道(102)的中部连通,所述分流体(1)的上侧面形成有外进料口(201),所述分流体(1)内设有外分流道(202),所述外分流道(202)的两端分别与外层分配器(15)的外始发槽区(1501)连通,所述外进料口(201)与所述外分流道(202)的中部连通,所述内分流道(102)的轴线与所述内层分配器(13)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外分流道(202)的轴线与所述外层分配器(15)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内分流道(102)位于所述外分流道(202)的后侧;
所述内进料口(101)与所述汇合流道(105)连通,所述外进料口(201)与所述汇合流道(105)连通,所述汇合流道(105)与所述口模(9)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深度h1大于左侧深度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左曲线槽(1503)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外右曲线槽(1504)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内左曲线槽(1303)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所述内右曲线槽(1304)的右侧宽度h3大于左侧宽度h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体(1)的下部螺接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分配流道(103)或所述外分配流道(203)的进料流量的节流棒(18),所述节流棒(18)能够通过螺纹调整其轴向位置,所述节流棒(18)的端部能够侵入所述内分流道(102)或所述外分流道(202)。
5.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所述口模(9)形成有固定法兰(91),所述套筒(5)的前端部螺接有压紧环(7),所述压紧环(7)的后端面贴靠在所述固定法兰(91),所述压紧环(7)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口模(9),所述口模(9)与所述套筒(5)之间设有用于所述口模(9)径向调整位置的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5474.XU CN211031123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5474.XU CN211031123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31123U true CN211031123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4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35474.XU Active CN211031123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311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5533A (zh) * | 2021-08-21 | 2021-11-12 | 浙江洁水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管材成型装置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21935474.XU patent/CN2110311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5533A (zh) * | 2021-08-21 | 2021-11-12 | 浙江洁水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管材成型装置 |
CN113635533B (zh) * | 2021-08-21 | 2022-12-30 | 浙江洁水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管材成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61003B1 (en) | Die tooling for extruding tubular product | |
US4889477A (en) | Extruder head | |
CN211031123U (zh) | 一种双层双出挤出流道结构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模具 | |
CN105269786A (zh) | 高挤出力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 | |
CN209158894U (zh) | 一种多层挤出模头 | |
CN102765178B (zh) | 复合塑管成型模 | |
CN212331763U (zh) | 一种生产薄壁管材用复合机头 | |
CN107351346B (zh) | 一种用于塑料挤出机的组合模具 | |
CN105269787A (zh) | 高装配精度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 | |
CN114193734B (zh) | 一种三层高强度抗菌管挤出模具 | |
CN105291400A (zh) | 方便调节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 | |
CN214605801U (zh) | 一种多层共挤模具 | |
CN111976119B (zh) | 一种多料挤出机头 | |
CN209176140U (zh) | Pe管材三层共挤螺旋模具 | |
JP2001101939A (ja) | 電線成型用治具 | |
CN203622894U (zh) | 可消除熔接痕的全包覆共挤模头 | |
CN216683249U (zh) | 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 | |
CN108274723B (zh) | 共挤合流器 | |
CN113172861B (zh) | 一种挤出机的合流器 | |
CN216832126U (zh) | 一种电线押出tpee专用免调间色机头 | |
CN219926852U (zh) | 一种挤出包覆模具 | |
CN109291394A (zh) | Pe管材三层共挤螺旋模具及其进料分配方法 | |
CN216230672U (zh) | 一种免调反向双层共挤机头 | |
CN216329959U (zh) | 一种双挤出机并联用机头 | |
CN218640285U (zh) | 复合平模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