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0410U -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0410U
CN211010410U CN201921911671.8U CN201921911671U CN211010410U CN 211010410 U CN211010410 U CN 211010410U CN 201921911671 U CN201921911671 U CN 201921911671U CN 211010410 U CN211010410 U CN 211010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wall
supporting
suppor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16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军
栗正强
张海铭
田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116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0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0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0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承载修复装置的支撑驱动装置,支撑驱动装置包括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对不同有压管道的有压管道修复操作,其中的支撑驱动装置能够稳定支撑修复装置并驱动修复移动,确保整个修复装置在有压管道内不容易脱滑,安全性较高;由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高度,且调节支撑高度的范围较大,可对不同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广,上驱动板与上支撑臂和下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可实现收缩,在收缩状态时便于运输携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压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管线变得错综复杂,大量的地埋有压管道在投入运营若干年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裂纹、变形以及内部由于腐蚀产生破裂漏水问题,这些有压管道大多铺设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市区,开挖施工会造成交通堵塞、绿地和园林的毁坏,开挖修复有压管道的工艺,往往会造成其他有压管道的损坏,有一些有压管道的管径较小,没有工作面,人员无法进入有压管道实施修复。非开挖管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撑装置驱动修复装置,同时用于为修复装置提供驱动力,目前非开挖管修复用的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的非开挖管用支撑装置往往不可调节支撑高度,或仅能微调支撑高度,一种支撑装置只能对一种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小,由于无法移动,导致有压管道修复效率低且不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可适应不同规格有压管道修复;具体方案是: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承载修复装置的支撑驱动装置,所述修复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驱动装置其中一端,所述支撑驱动装置包括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驱动板和上支撑臂,所述上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设有若干同向倾斜布置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和上支撑臂铰接相连,上驱动板和上支撑臂同侧的一端设有上弹簧支撑柱,上弹簧支撑柱与上支架的倾斜方向相反布置,且上弹簧支撑柱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和上支撑臂铰接相连;所述下支撑组件位于上支撑臂下方,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下驱动板和下支撑臂,所述下支撑臂与上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设有若干与上支架同向倾斜布置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和下支撑臂铰接相连,下驱动板和下支撑臂远离上弹簧支撑柱的一端设有下弹簧支撑柱,所述下弹簧支撑柱与上弹簧支撑柱同向倾斜布置,且下弹簧支撑柱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和下支撑臂铰接相连。
本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有压管道的有压管道修复有压管道在修复时安装在支撑驱动装置上,支撑驱动装置能够稳定支撑修复装置并驱动修复移动,不同的有压管道内径不同,支撑驱动装置的上支撑组件与下支撑组件能够与管顶壁和管底壁滑动接触,由于不同有压管道管径不同,上支撑组件的上驱动板和上支撑臂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在上弹簧支撑柱的支撑下能够使上驱动板实时与有压管道顶壁接触;同理,再下弹簧支撑柱的支撑作用下可使下驱动板与有压管道底壁接触,支撑板与管壁良好贴合,整个修复装置在有压管道内不容易脱滑,结构较为稳固,安全性较高;可调节支撑高度,且调节支撑高度的范围较大,可同时对不同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广,在不使用时,上驱动板与上支撑臂和下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可实现收缩,在收缩状态时便于运输携带。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壁侧支撑组件,管壁侧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支撑臂与下支撑臂并向上支撑臂与下支撑臂两外侧水平延伸布置的伸缩侧支架,所述伸缩侧支架末端设有抵靠在有压管道内壁上的侧支撑轮组。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侧支架末端设有竖向布置的并呈弧形的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轮组自上而下转动设于侧支撑板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臂与下支撑臂之间设有固定框架,所述上支撑臂与下支撑臂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框架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对应伸缩侧支架两侧设有与伸缩侧支架可拆卸相连的侧连接法兰。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对应下支撑臂与上支撑臂前后两端设有与修复装置可拆卸相连的修复连接法兰。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板与有压管道顶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上驱动轮组。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驱动板与有压管道底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下驱动轮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对不同有压管道的有压管道修复操作,其中的支撑驱动装置能够稳定支撑修复装置并驱动修复移动,确保整个修复装置在有压管道内不容易脱滑,安全性较高;由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高度,且调节支撑高度的范围较大,可对不同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广,上驱动板与上支撑臂和下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可实现收缩,在收缩状态时便于运输携带。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有压管道修复装置适用范围小、稳定性的缺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的剖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的侧支撑组件结构图。
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上驱动板100、上支撑臂200、上支架300、上弹簧支撑柱400、上驱动轮组500、下支撑臂600、下驱动板700、下支架 800、下弹簧支撑柱900、下驱动轮组1000、固定框架1100、修复连接法兰1200、侧连接法兰1300、伸缩侧支架1400、侧支撑板1500、侧支撑轮组1600、有压管道1700、修复装置18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承载修复装置的支撑驱动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能够针对不同内径有压管道的实施非开挖有压管道修复,所述修复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驱动装置其中一端,修复装置1800种类通常根据有压管道修复工艺选取,现有技术中对于有压管道1700内壁修复主要包括有压管道内壁氧化生锈、脱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修复操作时将相应的修复装置1800固定在支撑驱动装置上,由支撑驱动装置为修复装置 1800提供支撑与驱动力,实现对具有一定长度有压管道的连续修复;支撑驱动装置包括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上驱动板1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同向倾斜布置的上支架300,上支架3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同侧的一端设有上弹簧支撑柱400,上弹簧支撑柱400与上支架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布置,且上弹簧支撑柱4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下支撑组件位于上支撑臂200 下方,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下支撑臂600和下驱动板700,下支撑臂600与上支撑臂200固定连接,下驱动板7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与上支架 300同向倾斜布置的下支架800,下支架8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远离上弹簧支撑柱400的一端设有下弹簧支撑柱900,下弹簧支撑柱900与上弹簧支撑柱400同向倾斜布置,且下弹簧支撑柱9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支撑驱动装置的上支撑组件与下支撑组件能够与管顶壁和管底壁滑动接触,由于不同有压管道管径不同,上支撑组件的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在上弹簧支撑柱400的支撑下能够使上驱动板100实时与有压管道顶壁接触;同理,在下弹簧支撑柱900的支撑作用下可使下驱动板 700与有压管道底壁接触,上驱动板100与管壁良好贴合,整个修复装置1800 在有压管道内不容易脱滑,结构较为稳固,安全性较高;可调节支撑高度,且调节支撑高度的范围较大,可对不同规格的有压管道1700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广,在不使用时,上驱动板100与上支撑臂200和下驱动板7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可实现收缩,在收缩状态时便于运输携带。在某些实施例中,上、下弹簧支撑柱900也可替换为气压缸,具体型号和规格根据需要选用,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防止整个设备倾倒,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对修复装置1800进行侧支撑的管壁侧支撑组件,管壁侧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 并向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两外侧水平延伸布置的伸缩侧支架1400,伸缩侧支架1400末端设有抵靠在有压管道1700内壁上的侧支撑轮组1600。这样,伸缩侧支架1400可根据有压管道1700内径调整侧支撑长度,进而防止设备倾斜,在对有压管道1700进行侧支撑时,需要较大的接触面积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伸缩侧支架1400末端设有竖向布置的并呈弧形的侧支撑板1500,侧支撑轮组1600自上而下转动设于侧支撑板1500上。侧支撑板1500呈弧形布置能够增加与有压管道1700内壁的接触面积,在侧支撑轮组1600的作用下可实侧支撑板1500与管内壁滚动配合降低驱动摩擦力。
为了提高上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和修复装置1800安装的稳定性,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固定框架1100,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 600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框架1100上。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使得支撑驱动组件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方便拆装;进一步,固定框架1100对应伸缩侧支架1400两侧设有与伸缩侧支架1400可拆卸相连的侧连接法兰1300。固定框架1100对应下支撑臂600与上支撑臂200前后两端设有与修复装置可拆卸相连的修复连接法兰1200。通过侧连接法兰1300可用于连接侧支撑组件安装,利用修复连接法兰1200可用于安装不同的修复装置1800,进一步提高设备拆装的便捷性。
如前,支撑驱动组件用于还需要用于驱动修复装置1800移动,本实施例中在上驱动板100与有压管道1700顶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上驱动轮组500、在下驱动板700与有压管道17001700底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下驱动轮组 1000。驱动轮组可优先选用电力驱动方式,各个控制部件、电源等部件可安装在固定框架1100内,提高了有压管道1700修复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1800)和承载修复装置(1800)的支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180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驱动装置其中一端,所述支撑驱动装置包括:
上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所述上驱动板(1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同向倾斜布置的上支架(300),所述上支架(3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同侧的一端设有上弹簧支撑柱(400),上弹簧支撑柱(400)与上支架(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布置,且上弹簧支撑柱(4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
下支撑组件,所述下支撑组件位于上支撑臂(200)下方,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下支撑臂(600)和下驱动板(700),所述下支撑臂(600)与上支撑臂(200)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板(7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与上支架(300)同向倾斜布置的下支架(800),所述下支架(8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远离上弹簧支撑柱(400)的一端设有下弹簧支撑柱(900),所述下弹簧支撑柱(900)与上弹簧支撑柱(400)同向倾斜布置,且下弹簧支撑柱(9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管壁侧支撑组件,所述管壁侧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并向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两外侧水平延伸布置的伸缩侧支架(1400),所述伸缩侧支架(1400)末端设有抵靠在有压管道(1700)内壁上的侧支撑轮组(16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侧支架(1400)末端设有竖向布置的并呈弧形的侧支撑板(1500),所述侧支撑轮组(1600)自上而下转动设于侧支撑板(15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固定框架(1100),所述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00)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框架(11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1100)对应伸缩侧支架(1400)两侧设有与伸缩侧支架(1400)可拆卸相连的侧连接法兰(13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1100)对应下支撑臂(600)与上支撑臂(200)前后两端设有与修复装置(1800)可拆卸相连的修复连接法兰(1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驱动板(100)与有压管道顶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上驱动轮组(5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驱动板(700)与有压管道底壁相对的表面设有若干下驱动轮组(1000)。
CN201921911671.8U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Active CN211010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1671.8U CN211010410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1671.8U CN211010410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0410U true CN21101041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1671.8U Active CN211010410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0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0410U (zh)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CN111795210A (zh) 管道接管体系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N201014060Y (zh) 用于在套管内活动支撑管道的装置
CN108454495B (zh) 一种高效可调平履带支架
CN111043397A (zh) 一种便于在井下巷道安装重型管道的装置
CN21697601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给排水管连接固定施工装置
CN206943591U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
CN213061799U (zh) 一种桥梁工程用车辆限行装置
CN206592081U (zh) 水平动力猫道机
CN211414211U (zh) 一种便于在井下巷道安装重型管道的装置
CN204879247U (zh) 焦炉地下室管道设备安装装置
CN10676056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辅助装置
CN217045254U (zh) 一种管廊内可调式管道安装支架
CN211550729U (zh) 一种可移动式管道支撑架
CN215981210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施工用管道固定装置
CN212745330U (zh) 一种水管抗震支架
CN214404492U (zh) 一种大除盐水泵偏心大小头减震装置
CN105480559B (zh) 一种撑管器
CN110185843A (zh) 一种顶管施工中的钢管施工方法
CN211175670U (zh) 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CN215906755U (zh) 一种下卧式分层移动导向装置
CN214723692U (zh) 一种压力管道安装的支撑结构
CN221088939U (zh) 大口径管道组对装置
CN218543403U (zh) 一种管道夹持组件
CN220890405U (zh) 施工作业吊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