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5485U - 一种热处理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处理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5485U
CN211005485U CN201922110968.0U CN201922110968U CN211005485U CN 211005485 U CN211005485 U CN 211005485U CN 201922110968 U CN201922110968 U CN 201922110968U CN 211005485 U CN211005485 U CN 211005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tube
heat treatment
pipe
treatment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09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贺
陈新军
张龙
毛建忠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lco Shan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lco Shan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lco Shan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lco Shan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09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5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5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5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工装,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根冷却管(2),冷却管(2)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冷却管(2)的两端设置有对接部,每根冷却管(2)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设置在冷却管(2)朝向弯折方向的一侧,多根冷却管(2)同时连接有进气管(7)。本热处理工装冷却速度更快,冷却均匀,提高滚圈硬度,滚圈、轮带等大型铸件在使用工装之后一次正火回火后就能合格。

Description

一种热处理工装
技术领域
一种热处理工装,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圈、轮带等大型铸件应用于回转窑中,是其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回转窑的使用寿命,是极其关键的零部件。像滚圈、轮带这种大型铸件体积大、吨位重,在铸造行业中是难度系数非常高的铸件,尤其是后期的热处理,直接决定了他们的质量。对于高技术要求(材质ZG35SiMn,硬度HB200-230,硬度差HB≦20)的滚圈、轮带,按照以往的热处理工艺难以保证降温均匀,导致很难达到滚圈、轮带的技术要求,即使达到要求也需要进行多次正火回火,增加了成本,也延长了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冷却风的风量和方向均匀分布在工件周围,使工件硬度均匀的热处理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根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冷却管的两端设置有对接部,每根冷却管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设置在冷却管朝向弯折方向的一侧,多根冷却管同时连接有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同时与多根冷却管的端部相连,并将冷却管的对应端封闭,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优选的,每根所述的冷却管均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两端均与对应的冷却管的连通,进气管与通气管的中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通过布气管同时与多根冷却管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沿冷却管的长度间隔设置有多块,冷却管与支撑板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冷却管一一对应,冷却管卡入对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热处理工装的冷却管能够将进气管连接风包,将风包里的风压和风量集中起来,然后通过冷却管的吹气孔吹出,风量和压力经过出气孔之后,风量均匀分布在滚圈周围,利用风压和风量使滚圈、轮带快速冷却,与传统的自然冷却相比,冷却速度更快,滚圈冷却均匀,提高滚圈硬度;同时,为了增加天然气炉使用率,工装设计分为上下两层,并且每一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更方便和提高实际生产中的利用率;用于冷却的风量和方向都均匀分布在滚圈周围,滚圈、轮带硬度比以往更均匀,滚圈、轮带等大型铸件在使用工装之后一次正火回火后就能合格。
2、连接板方便了两个热处理工装的对接,两个热处理工装的冷却管能够合围成环形,从而能够一次性完成整个滚圈、轮带的冷却,且冷却均匀。
3、进气管通过布气管与多根冷却管相连,能够使进气管内的气体均匀分配至各个冷却管内,保证对工件冷却均匀。
4、支撑板能够对冷却管进行支撑,使整个热处理工装成为整体;冷却管可拆卸的卡入卡槽内,方便拆装,且能够保证冷却管的间距,进而保证工件冷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热处理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多个热处理工装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多个热处理工装配合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 2、冷却管 3、支撑板 301、卡槽 302、限位槽 4、通气管 5、连通管 6、布气管 7、进气管 8、起吊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热处理工装,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根冷却管2,冷却管2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冷却管2的两端设置有对接部,每根冷却管2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设置在冷却管2朝向弯折方向的一侧,多根冷却管2同时连接有进气管7。本热处理工装的冷却管能够将进气管7连接风包,将风包里的风压和风量集中起来,然后通过冷却管2的吹气孔吹出,风量和压力经过出气孔之后,风量均匀分布在滚圈周围,利用风压和风量使滚圈、轮带快速冷却,与传统的自然冷却相比,冷却速度更快,滚圈冷却均匀,提高滚圈硬度;同时,为了增加天然气炉使用率,工装设计分为上下两层,并且每一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更方便和提高实际生产中的利用率;用于冷却的风量和方向都均匀分布在滚圈周围,滚圈、轮带硬度比以往更均匀,滚圈、轮带等大型铸件在使用工装之后一次正火回火后就能合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冷却管2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根,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2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三根,三根冷却管2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三根冷却管2均为端部向同一侧弯折的半圆弧形,每根冷却管2朝向圆心的一侧,即冷却管2的内侧,均设置有吹气孔,吹气孔沿冷却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
冷却管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1,连接板1为竖向设置的长方形钢板,连接板1与冷却管2的端部相连,并将冷却管2对应的一端封闭。
本热处理工装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为竖向设置的长方形板,支撑板3设置在冷却管2外侧,支撑板3朝向冷却管2的一侧设置有卡槽301,卡槽301与冷却管2一一对应,冷却管2可拆卸的卡入对应的卡槽301内,即增加了冷却管2的强度,又能够保证冷却管2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保证冷却管2对工件的冷却更加均匀。
支撑板3远离冷却管2的一侧也设置有限位槽302,限位槽302与卡槽301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卡槽301设置在同一高度。
位于冷却管2两端的任意两个支撑板3的上端设置有起吊孔8,方便整个工装的起吊和转移。
每个冷却管2的中部外侧均设置有通气管4,通气管4设置在冷却管2的中部,通气管4的长度小于冷却管2的长度,通气管4的两端均与对应的冷却管2相连通。通气管4与对应的冷却管2间隔设置,且通气管4卡入支撑板3对应的限位槽302内,从而能够对通气管4进行限位。
进气管7通过布气管6与通气管4相连通,布气管6竖向设置,每个通气管4的中部均设置有连通管5,连通管5水平设置,连通管5的一端与对应的通气管4的中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布气管6相连通。进气管7与布气管6的中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7间隔设置有两根,从而使各个冷却管2的吹气孔吹出的风量更加均匀,保证了对工件的冷却更加均匀。
如图3~4所示:本热处理工装在使用时,通常多个拼接起来使用,每两个热处理工装拼接成一个完成的圆形,且两个热处理工装上相对应的连接板1可拆卸的连接。热处理工装沿轴向设置有两层,两层热处理工装通过支撑板3卡接,通过热处理工装的拼接,可以完成不同大小的工件的热处理后的降温,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根冷却管(2),冷却管(2)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冷却管(2)的两端设置有对接部,每根冷却管(2)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吹气孔,吹气孔设置在冷却管(2)朝向弯折方向的一侧,多根冷却管(2)同时连接有进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1),连接板(1)同时与多根冷却管(2)的端部相连,并将冷却管(2)的对应端封闭,连接板(1)上设置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的冷却管(2)均连接有通气管(4),通气管(4)的两端均与对应的冷却管(2)的连通,进气管(7)与通气管(4)的中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7)通过布气管(6)同时与多根冷却管(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沿冷却管(2)的长度间隔设置有多块,冷却管(2)与支撑板(3)可拆卸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3)上设置有卡槽(301),卡槽(301)与冷却管(2)一一对应,冷却管(2)卡入对应的卡槽(3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处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孔(8)。
CN201922110968.0U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热处理工装 Active CN211005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0968.0U CN211005485U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热处理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0968.0U CN211005485U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热处理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5485U true CN21100548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0968.0U Active CN211005485U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热处理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5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0657A (zh) 大型板状结构件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
CN102500868B (zh) 一种在卧式预热器中心筒的筒体上焊接耳板的加工方法
FI78668C (fi) Stoedram foer en glasskiva, avsedd att anvaendas under haerdningen.
CN211005485U (zh) 一种热处理工装
WO2021248645A1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高温喷焊设备用辅助装置及其辅助方法
CN206656592U (zh) 一种真空烧结用温度和气氛控制装置
CZ93195A3 (en) Device for bending glass panes by applying pressure
CN116159959A (zh) 一种法兰锻造平台及其锻造方法
CN205590548U (zh) 一种钢化炉风冷装置
CN210481446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淬火夹具
CN110802931A (zh) 一种移印设备
CN207289441U (zh) 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全自动半精锻生产线
CN110541063A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淬火夹具
CN102399973B (zh) 一种热处理用汽雾冷却装置
CN101700571A (zh) 一种用于冷却大型环形铸件的喷嘴形气流导向装置
CN212822632U (zh) 一种铸件铸造加工用工作台
CN210366646U (zh) 一种换热器的安装夹具
CN109321721B (zh) 一种平底封头的正火加工方法及起吊工装
CN206981468U (zh) 一种履带车辆加强筋校平工装
CN112374737A (zh) 玻璃钢化炉可调式吹风冷却结构
KR101950682B1 (ko) 열처리로용 운반 대차
CN211139422U (zh) 一种用于运输耐火砖的窑砖车
CN211280177U (zh) 一种移印设备
CN215713193U (zh) 可自动回位的高温承载结构及热处理设备
CN22017854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装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