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9446U -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9446U
CN210999446U CN201920977178.XU CN201920977178U CN210999446U CN 210999446 U CN210999446 U CN 210999446U CN 201920977178 U CN201920977178 U CN 201920977178U CN 210999446 U CN210999446 U CN 210999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veying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legs
convey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71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ri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ri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ri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ri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71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9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9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9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腿和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第一支撑腿的上表面与输送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腿的上表面与输送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的左侧面与输送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叶片、电机、螺旋板、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皮带、转轴、进料壳、出料壳、滚筒和挤压壳之间的相互配合,导致搅拌机本体内壁和内部零件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搅拌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在对混泥土原料输送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混泥土原料进行预混料,从而提高了搅拌机本体的搅拌效率。

Description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泥土搅拌机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混泥土搅拌机的入料系统,一般都是通过电机、收线盘、牵引绳、入料壳等部件之间相互配合下,对混泥土原料进行入料,需要将不同的混泥土原料放置在入料壳上,再启动电机,使电机通过牵引绳带动入料壳转动,使入料壳将不同的混泥土原料倒入搅拌机内,但是这样不能均匀匀速的进行上料,会导致较大的冲击力直接将混泥土原料冲入搅拌机内,长期这样会对搅拌机的内壁和内部零件造成破坏,从而降低了搅拌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腿和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第一支撑腿的上表面与输送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腿的上表面与输送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的左侧面与输送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右侧面设置有进料壳,进料壳的底部为倾斜设置,输送箱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输送箱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输送箱右侧面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第二从动轮的下表面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筒,转轴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滚筒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螺旋板,滚筒位于挤压壳内,挤压壳的表面与输送壳的内壁和输送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旋叶片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输送箱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输送壳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挤压壳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挤压壳的形状为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送壳的内壁与导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流板的右侧面与输送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输送壳的左侧面设置有出料壳,出料壳位于搅拌机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叶片、电机、螺旋板、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皮带、转轴、进料壳、出料壳、滚筒和挤压壳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不同的混泥土原料能够均匀匀速的进入搅拌机本体内,在入料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具体的冲击,从而解决了搅拌机本体受到混泥土原料较大的冲击,导致搅拌机本体内壁和内部零件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搅拌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在对混泥土原料输送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混泥土原料进行预混料,从而提高了搅拌机本体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中输送箱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搅拌机本体;3、第一支撑腿;4、第二支撑腿;5、输送箱;6、输送壳;7、进料壳;8、第一通孔;9、电机;10、主动轮;11、皮带;12、第一从动轮; 13、第二从动轮;14、螺旋叶片;15、转轴;16、搅拌杆;17、滚筒;18、螺旋板;19、挤压壳;20、出料壳;21、导流板;22、第二通孔;23、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本体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腿3和两个第二支撑腿4,两个第一支撑腿3的上表面与输送箱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腿4的上表面与输送壳 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使输送箱5和输送壳6的固定更加稳固,输送箱5的左侧面与输送壳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5的右侧面设置有进料壳7,进料壳7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由于进料壳7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混泥土原料能够利用自身的重力滑入输送箱5内,输送箱5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8,输送箱 5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2。
所述输送箱5右侧面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主动轮10通过皮带11与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2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14;所述螺旋叶片1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输送箱5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从动轮13的下表面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输送壳6的上表面,转轴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筒 17,转轴15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6,通过设置搅拌杆16,搅拌杆16能够对不同的混泥土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混料,滚筒17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螺旋板18,通过设置螺旋板18,螺旋板18能够对混泥土原料进行均匀匀速的输送,滚筒17位于挤压壳19 内,挤压壳19的表面与输送壳6的内壁和输送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挤压壳19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23,挤压壳19的形状为锥形,由于挤压壳19的形状为锥形,由上至下越来越窄,螺旋板18在对不同的混泥土原料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不同的混泥土原料之间会相互挤压混料;所述输送壳6的内壁与导流板21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流板21的右侧面与输送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输送壳6的左侧面设置有出料壳20,出料壳20位于搅拌机本体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各种混泥土原料进行入料时,工作人员将各种原料倒入进料壳7内,各种原料通过进料壳7进入输送箱5内,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主动轮10转动,主动轮10通过皮带11带动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进行转动,第一主动轮10带动螺旋叶片14进行转动,螺旋叶片14带动带动各种混泥土原料向上提升,并通过第二通孔22进入到输送壳6内,第二从动轮13带动第二转轴15进行转动,第二转轴15带动搅拌杆16和滚筒17进行转动,搅拌杆16对不同的原料进行初次搅拌,经过初次搅拌后的各种原料下落,滚筒17带动螺旋板进行转动,滚筒17和螺旋板均匀的对各种物料进行传输,由于挤压壳19的形状为锥形,由上至下越来越窄,各种物料之间会相互挤压混料,再经过第三通孔23落在导流板21上,并通过导流板21和出料壳20进入搅拌机本体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本体(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腿(3)和两个第二支撑腿(4),两个第一支撑腿(3)的上表面与输送箱(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腿(4)的上表面与输送壳(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5)的左侧面与输送壳(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5)的右侧面设置有进料壳(7),进料壳(7)的底部为倾斜设置,输送箱(5)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8),输送箱(5)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输送箱(5)右侧面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主动轮(10)通过皮带(11)与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2)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14),第二从动轮(13)的下表面设置有转轴(15),转轴(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筒(17),转轴(15)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6),滚筒(17)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螺旋板(18),滚筒(17)位于挤压壳(19)内,挤压壳(19)的表面与输送壳(6)的内壁和输送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输送箱(5)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输送壳(6)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壳(19)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23),挤压壳(19)的形状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壳(6)的内壁与导流板(21)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流板(21)的右侧面与输送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输送壳(6)的左侧面设置有出料壳(20),出料壳(20)位于搅拌机本体(2)内。
CN201920977178.XU 2019-06-27 2019-06-27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Active CN210999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7178.XU CN2109994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7178.XU CN2109994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9446U true CN21099944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7178.XU Active CN2109994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9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9882U (zh) 一种快速出料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机
CN210999446U (zh) 混泥土搅拌机入料系统
CN212758164U (zh) 一种沥青用配料机
CN219729826U (zh) 一种自动感应加料料斗
CN210247923U (zh) 一种养牛场用便于投料的配料装置
CN208824308U (zh) 一种饲料搅拌装置
CN208245737U (zh) 一种树脂砂生产装置
CN214811329U (zh) 新型卧式粉体混合机
CN210699913U (zh) 溶胶混合送料装置
CN220742163U (zh) 一种侧搅拌装置
CN114713097A (zh) 一种预混料振动生产装置
CN217614282U (zh) 一种连续混合运行装置
CN217891487U (zh) 一种双螺旋锥形烘干聚氯乙烯电缆料高混机
CN111196964A (zh) 用于白酒酿造的粮食酒曲搅拌混合组件
CN206762774U (zh) 一种立式搅拌混合装置
CN111196963A (zh) 用于白酒酿造的酒曲均匀混合机
CN214131322U (zh) 一种用于农产品加工的螺旋式搅拌机
CN217196826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拌料供料联合一体机架
CN210139606U (zh) 一种用于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CN211913564U (zh) 一种卧式螺带混料机
CN214598382U (zh) 卧式多螺带干粉专用混合机
CN218422289U (zh) 一种涂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2863217U (zh) 一种新型化妆品包装瓶生产用原料输送设备
CN214645096U (zh) 一种塑料成型机的进料装置
CN210079530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