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6723U -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6723U
CN210986723U CN201922487962.5U CN201922487962U CN210986723U CN 210986723 U CN210986723 U CN 210986723U CN 201922487962 U CN201922487962 U CN 201922487962U CN 210986723 U CN210986723 U CN 210986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wall
bottom wall
plate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79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弋春城
马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79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6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6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672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4870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38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其中,中框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框,所述第一框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框,所述第二框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拼接。旨在控制中框拼接的间隙,以提高中框装配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框的拼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中框主要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模组内部结构零件的固定,而中框在拼接过程中容易存在较大的拼接缝隙和段差,这些缝隙和段差将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传统的中框装配方式是将其单纯的固定在背板上,通过装配时人工管控中框之间的缝隙与段差,而由于背板与中框自身公差以及装配误差,使中框配合的间隙与段差难于控制,这大大影响了中框装配的良品率。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框拼接结构,旨在控制中框拼接的间隙,以提高中框装配的良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框拼接结构包括:
第一框,所述第一框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框,所述第二框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拼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包括第一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底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框包括第二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二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底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框具有第一底壁,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底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框具有第二底壁,且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锁紧螺丝和第二锁紧螺丝,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边,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相对的两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沿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框拼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框和所述第二框的连接处,且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四连接部并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台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侧壁朝向所述第四侧壁的表面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台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三锁紧螺丝和第四锁紧螺丝,第三连接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三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侧壁,所述第四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中框拼接结构还包括第五锁紧螺丝,所述第二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三避让孔,所述第四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的外表面凹设有沉台,所述沉台的表面开设有第四避让孔,所述第二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沉台的表面,所述第三避让孔与第四避让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五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避让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避让孔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中框拼接结构还包括抵紧件,所述抵紧件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上述的中框拼接结构,所述中框拼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背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中框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框、第二框和第一连接件,第一框和第二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具体地,第一框具有第一卡槽,第二框具有第二卡槽,第一连接件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插设并卡合于第一卡槽,第二连接部插设并卡合于第二卡槽,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连通,以此实现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拼接。由于传统的中框拼接是将第一框和第二框直接固定在显示屏的背板上,并未设置其他结构来控制第一框和第二框之间的缝隙,仅通过人工装配来控制第一框和第二框的缝隙,如此会存在较大装配误差,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拼接缝隙难以控制,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框和第二框之间设置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框和第二框锁紧固定,实现了对拼接缝隙的有效控制,以此减小了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拼接缝隙,从而达到提高中框装配过程中的良品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拼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图;
图4为图1的又一视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框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第二框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中框 1232 第四避让孔
110 第一框 130 第一连接件
111 第一卡槽 131 第一连接部
112 第一底壁 1311 第一连接板
113 第一侧壁 1312 第一侧板
1131 第一凸台 1313 第二侧板
1132 第一安装槽 132 第二连接部
1133 第一避让孔 1321 第二连接板
114 第二侧壁 1322 第三侧板
1141 第三避让孔 1323 第四侧板
120 第二框 133 第一锁紧螺丝
121 第二卡槽 140 第二连接件
122 第三侧壁 141 第三连接部
1221 第二凸台 142 第四连接部
1222 第二避让孔 150 第五锁紧螺丝
123 第四侧壁 160 抵紧件
1231 沉台 134 第二锁紧螺丝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框拼接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中框100拼接结构一实施例中,该中框100拼接结构包括:
第一框110,所述第一框110具有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一卡槽111沿所述第一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框120,所述第二框120具有第二卡槽121,所述第二卡槽121沿所述第二框1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连接件130,所述第一连接件13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11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132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121,以实现所述第二框120与所述第一框11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1的拼接。
中框100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框110、第二框120和第一连接件130,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相互连接,第一连接件130设于所述第一框110和所述第二框120的连接处。第一框和第二框可以为椭圆形结构、矩形结构、直板结构、直板弯折结构等,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拼接形式可以是相互垂直的直角形式设置,也可以是呈钝角或锐角的形式设置,只要能够实现二者的抵接固定即可,以拼接出各种形状需要的框体。具体地,第一框110开设有第一卡槽111,第一卡槽111沿第一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卡槽111的两端均贯通第一框110的外表面,第二框120开设有第二卡槽121,第二卡槽121沿第二框1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二卡槽121的两端均贯通所述第二框120的外表面,第二框1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框110的一端,使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21连通设置,增加第一框和第二框拼接的紧密性。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通过第一连接件130连接,第一连接件130具有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1直接卡合于第一卡槽111内,第二连接部132卡合于第二卡槽121靠近第一卡槽111的一端,以此实现第一框110和第二款的连接固定。
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侧面仍为侧板,能够减少传统中框100拼接结构中侧面的拼接缝隙,传统地中框100拼接时,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拼接处容易产生拼接缝隙,而缝隙过大将影响电视机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之间设置第一连接件130,第一连接件130设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拼接处,可用于填充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之间的拼接缝隙,以此达到减小中框100拼接缝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中框100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框110、第二框120和第一连接件130,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通过第一连接件130连接。具体地,第一框110具有第一卡槽111,第二框120具有第二卡槽121,第一连接件130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1插设并卡合于第一卡槽111,第二连接部132插设并卡合于第二卡槽121,使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21相互连通,以此实现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拼接。由于传统的中框100拼接是将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直接固定在显示屏的背板上,并未设置其他结构来控制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之间的缝隙,仅通过人工装配来控制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缝隙,如此会存在较大装配误差,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拼接缝隙难以控制,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之间设置第一连接件130,通过第一连接件130将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锁紧固定,实现了对拼接缝隙的有效控制,以此减小了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拼接缝隙,从而达到提高中框100装配过程中的良品率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110包括第一底壁11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所述第一侧壁113和所述第二侧壁114沿所述第一底壁1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底壁112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11;所述第二框120包括第二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所述第三侧壁122和所述第四侧壁123沿所述第二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底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32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121。
第一连接部131卡合于第一卡槽111内,第二连接部132卡合于第二卡槽121内,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连接。具体地,第一框110具有第一底壁112,第一连接部131具有第一连接板1311,第一连接板1311连接于第一底壁112,第二框120具有第二底壁,第二连接部132具有第二连接板1321,第二连接板1321连接于第二底壁。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板1311与第一底壁11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1311与第一底壁112可通过粘胶、注塑等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接板1321与第二底壁的连接方式亦是如此。且第二底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底壁112的一端,第一框110还包括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沿第一底壁1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侧壁113与第二侧壁114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和第一底壁112围合形成第一卡槽111。同理,第二框12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第三侧壁122、第四侧壁123以及第二底壁围合形成第二卡槽121,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侧壁122的一端,第二侧壁114的一端连接于第四侧壁123的一端,以使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21相互连通设置,可增加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拼接的紧密性。本实用新型为提高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灵活性和可替换性,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包括第一连接板1311,所述第一框110具有第一底壁112,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311与所述第一底壁11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32包括第二连接板1321,所述第二框120具有第二底壁,且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321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锁紧螺丝和第二锁紧螺丝,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30通过第一锁紧螺丝133和第二锁紧螺丝134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连接。第一连接板13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板132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锁紧螺丝133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第一底壁112,锁紧螺丝为自攻螺丝,所以第一底壁112可以比用开孔,自攻螺丝也可以进入第一底壁112,为确保安装的美观性,自攻螺旋不穿透第一底壁112,即自攻螺丝由第一框110的内侧进入,不显露于第一框110的外侧。第二锁紧螺丝134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第二底壁,但同样部穿透第二底壁。当然,为加强第一连接板1311与第一底壁112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安装孔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安装孔沿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加强第二连接板1321与第二底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安装孔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第二连接板13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31还包括第一侧板1312和第二侧板13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11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板13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13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边,且所述第一侧板13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13沿所述第一卡槽1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3和所述第二侧壁114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132还包括第三侧板1322和第四侧板1323,所述第二连接板1321具有相对的两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板1322和所述第四侧板1323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三侧板1322和所述第四侧板1323沿所述第二卡槽1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三侧壁122和所述第四侧壁123之间。
由于第一框110包括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沿第一底壁1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侧壁113与第二侧壁114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和第一底壁112围合形成第一卡槽111,第二连接部132还包括第一侧板1312和第二侧板1313,第一连接板1311具有背对设置的两第一侧边,且第一侧板1312和第二侧板1313分别连接于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即第一侧板1312、第二侧板1313与第一连接板1311围合形成第一安装槽1132,第一连接板1311为第一安装槽1132的底壁,所以,第一侧板1312和第二侧板1313夹设于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之间,且第一侧板1312和第二侧板1313分别与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平行设置,并分别贴合于第一侧壁113和第二侧壁114,以此增强第一框110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的稳定性。同理,第二框12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第二连接部132还包括第三侧板1322和第四侧板1323,第三侧壁122、第四侧壁123以及第二底壁围合形成第二卡槽121,第三侧板1322、第四侧板1323与第二连接板1321围合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三侧板1322和第四侧板1323分别与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平行设置,且夹设于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之间,即第三侧板1322和第四侧板1323分别贴合抵接于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以此增强第二框120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框100拼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140,所述第二连接件140设于所述第一框110和所述第二框120的连接处,且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13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1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41和第四连接部142,所述第三连接部141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3,所述第四连接部142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122。
设置第二连接件140可进一步加强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装配的稳定性,第二连接件140设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之间,当避让第一连件设置。第二连接件140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41和第四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1设于第一卡槽111内,并与第一侧壁113连接,第四连接部142设于第二卡槽121,并与第三侧壁122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140将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一侧壁连接起来,可达到加强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连接效果,同时第二连接件140可通过粘胶、注塑等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22连接,只要能够实现第一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22的进一步连接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3朝向所述第二侧壁114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凸台1131,所述第一凸台1131的台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1132,所述第三连接部14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32;所述第三侧壁122朝向所述第四侧壁123的表面凸设有第二凸台1221,所述第二凸台1221的台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四连接部14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40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在第二侧壁114的连接处凸设凸台和在凸台的台面凹设安装槽,即在第一侧壁113朝向第二侧壁114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凸台1131,同时在第一凸台1131的台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1132,第三连接部14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32上;第三侧壁122朝向第四侧壁123的表面凸设有第二凸台1221,第二凸台1221的台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第四连接部14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如此将第三连接部141与第一侧壁113固定,将第四连接部142与第三侧壁122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40还包括第三锁紧螺丝和第四锁紧螺丝,第三连接部141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部142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1132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避让孔1133,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避让孔1222,所述第三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避让孔1133的侧壁,所述第四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孔1222的侧壁。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40通过第三锁紧螺丝和第四锁紧螺丝与第一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22螺纹连接。第三连接部141设有第三安装孔,第四连接部142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一侧壁113设有第一避让孔1133,第二侧壁114设有第二避让孔1222,第三锁紧螺丝穿设于第三安装孔和第一避让孔1133,第四锁紧螺丝穿设于第四安装孔和第二避让孔1222。即第二连接件140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一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22的连接,螺纹连接加工方便,且牢固性强。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凸台1131和第二凸台1221可使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不显露于外界,螺丝从内侧插入避让孔内,第一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22可起到遮挡螺丝的作用,增加中框100的视觉效果及用户体验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框100拼接结构还包括第五锁紧螺丝150,所述第二侧壁114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设有第三避让孔1141,所述第四侧壁123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的外表面凹设有沉台1231,所述沉台1231的表面开设有第四避让孔1232,所述第二侧壁114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沉台1231的表面,所述第三避让孔1141与第四避让孔1232相对设置,所述第五锁紧螺丝150穿设于所述第三避让孔1141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避让孔1232的侧壁。
通过第五锁紧螺丝150将第二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23锁紧固定,具体地,在第二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23的相对位置设置第三避让孔1141和第四避让孔1232,第五锁紧螺丝150穿设于第三避让孔1141和第四避让孔1232,以将第二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23连接固定,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中框100的拼接强度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框100拼接结构还包括抵紧件160,所述抵紧件160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112靠近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可以理解地,抵接件设于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的连接处,避免第一连接处与第一框110和第二框120连接处漏光,影响显示屏的发光效果。抵接件为弹性实心材料制成,可以是硅胶件或海绵块,且分别贴设于第一底壁112靠近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并与第一底壁112和第二底壁过盈配合,以达到密封防漏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第一连接件130为一体成型设置,可增强中框100拼接的整体性,并增加中框100拼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到达弱化拼接缝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上述的中框100拼接结构,所述中框100拼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背板。
由于中框100为中空的框体结构,背板连接于中框100并盖合于中框100的中空处,且与中框100形成空腔体,空腔体内用于安装显示装置所需的背光模组即显示结构,所以背板不仅可以承载显示装置内的各零部件,而且可以遮挡各零部件的外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所述第一框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框,所述第二框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拼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包括第一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底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框包括第二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二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底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框具有第一底壁,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底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框具有第二底壁,且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锁紧螺丝和第二锁紧螺丝,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相对的两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边,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相对的两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沿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拼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框和所述第二框的连接处,且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台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侧壁朝向所述第四侧壁的表面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台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三锁紧螺丝和第四锁紧螺丝,第三连接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三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侧壁,所述第四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拼接结构还包括第五锁紧螺丝,所述第二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三避让孔,所述第四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的外表面凹设有沉台,所述沉台的表面开设有第四避让孔,所述第二侧壁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沉台的表面,所述第三避让孔与第四避让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五锁紧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避让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避让孔的侧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拼接结构还包括抵紧件,所述抵紧件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底壁的一端,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中框拼接结构,所述中框拼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背板。
CN201922487962.5U 2019-12-30 2019-12-30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986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7962.5U CN21098672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PCT/CN2020/114870 WO2021135384A1 (zh) 2019-12-30 2020-09-11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7962.5U CN21098672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6723U true CN210986723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7962.5U Active CN21098672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6723U (zh)
WO (1) WO202113538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38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3450643A (zh) * 2021-07-28 2021-09-28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中框结构、显示装置
CN114333573A (zh) * 2021-12-03 2022-04-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5659A (zh) * 2021-12-28 2022-03-2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后壳和电子设备
CN116293283B (zh) * 2023-05-26 2023-10-10 苏州中兴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托架结构及智能终端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1581B2 (en) * 2003-06-06 2005-05-10 Ching-Lung Peng Assembly structure for aluminum fram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6489538U (zh) * 2016-10-21 2017-09-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智能平板
CN206585653U (zh) * 2017-03-28 2017-10-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组件和电视机
CN207264064U (zh) * 2017-08-24 2018-04-20 东莞市沃派电子有限公司 大尺寸背光模组
CN207623654U (zh) * 2017-12-14 2018-07-17 东莞市沃派电子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9461073U (zh) * 2019-03-28 2019-10-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中框拼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0986723U (zh) * 2019-12-30 2020-07-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38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3450643A (zh) * 2021-07-28 2021-09-28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中框结构、显示装置
CN114333573A (zh) * 2021-12-03 2022-04-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333573B (zh) * 2021-12-03 2023-11-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384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6723U (zh) 中框拼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3459747B (zh) 框架连接件
CN10292901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0706903U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89786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206707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金属面复合幕墙板组件
CN205210474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991028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11080700U (zh) 竖向装饰格栅和幕墙
CN210606360U (zh) 分体式拼接框架及显示装置
CN211149129U (zh) 中框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6211699B (zh) 分体式边框
CN213936497U (zh) 安装构件和隧道天线装置
CN210772667U (zh) 一种显示盒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JP4386714B2 (ja) テーブル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5336420U (zh) 一种电视
CN214118009U (zh) 一种防火窗内层密封安全加固组件
CN21784683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760708U (zh) 门板结构和柜具
CN213849616U (zh) 一种柜门型材
CN213934483U (zh) 双面液晶屏结构
CN20780003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器
KR20040034628A (ko) 칠판의 프레임 고정장치.
CN210294763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13774202U (zh) 一种易安装型pvc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