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0736U -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0736U
CN210980736U CN201921441763.4U CN201921441763U CN210980736U CN 210980736 U CN210980736 U CN 210980736U CN 201921441763 U CN201921441763 U CN 201921441763U CN 210980736 U CN210980736 U CN 210980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cover
liquid
blowing
workpiece
electrop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17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岩
李成瑶
潘志洪
麦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oda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oda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oda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oda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17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0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0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0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间隔的底架,两个所述底架上均设有左右设置的导轨,两个所述底架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架;每个所述滑动支架上均连接有吹风半罩,每个所述吹风半罩的内侧壁均设有喷气装置,每个所述吹风半罩的底部均设有液体导流板,所述液体导流板从外往内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吹风半罩共同形成一个吹风罩,所述吹风罩位于两个所述底架之间,所述吹风罩的顶部留有缺口,两个所述液体导流板上下交叠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的电镀工艺不再需要设置中和池,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简化电镀工序之外,还可以将工件表面上的电镀液进行回收,这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并且有效提高电镀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汽车逐渐地走进千家万户,汽车门板作为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被越来越多的汽车配件厂所加工制造。当汽车门板被加工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电镀以增加汽车门板的综合性能以及增进汽车门板的整体美观。电镀即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材料的表面上镀上薄薄的一层金属膜或者合金膜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电镀可以显著提高被镀材料的抗氧化性、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以及增进被镀材料的整体美观。
由于汽车门板在电镀中需要经历多道电镀工序,不同的电镀工序采用内含有不同电镀液的电镀池,因此为了避免后一工序的电镀池受到污染,现有技术通常在两个相邻的电镀池之间设置有中和池,例如清水池,但这样的设置使得汽车门板的电镀工序增多,电镀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该装置能够吹干工件表面上所附着的电镀液,从而避免后一工序的电镀池受到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间隔的底架,两个所述底架上均设有左右设置的导轨,两个所述底架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架,两个所述滑动支架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导轨进行左右移动;每个所述滑动支架上均连接有吹风半罩,每个所述吹风半罩的内侧壁均设有喷气装置,每个所述吹风半罩的底部均设有液体导流板,所述液体导流板从外往内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吹风半罩共同形成一个吹风罩,所述吹风罩位于两个所述底架之间,所述吹风罩的顶部留有缺口,两个所述液体导流板上下交叠设置。
进一步,所述喷气装置包括主喷气组件,所述主喷气组件包括多个主喷气嘴。
另外,所述主喷气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有的主喷气嘴均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有主喷气嘴的喷气角度。
另外,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呈L形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连接在所述吹风半罩的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上安装有第一调节气缸,第一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竖板平行设置,所有主喷气嘴的尾部均铰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上,所有主喷气嘴的中部均铰接在所述竖板上。
另外,所述喷气装置还包括副喷气组件,所述副喷气组件位于所述主喷气组件的右侧,所述副喷气组件包括多个副喷气嘴。
进一步,所述液体导流板从左往右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吹风半罩的底部。
进一步,每个所述滑动支架上均安装有可前后伸缩的第二调节气缸,每个第二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均与对应的吹风半罩的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
另外,每个所述吹风半罩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与第二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支架上均设有与所述导杆匹配使用的导套。
进一步,每个所述底架上均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均为带有齿轮的电机,每个所述齿轮均与对应的齿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外置有吊车,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电镀池之间,当吊车将工件抬升至电镀池上时,本实用新型移动并靠近所述工件,此时所述工件位于所述吹风罩内,所述喷气装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喷气,使得工件表面上的电镀液被吹落至所述液体导流板上,所述液体导流板将收集到的电镀液回流至电镀池内。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的电镀工艺不再需要设置中和池,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简化电镀工序之外,还可以将工件表面上的电镀液进行回收,这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并且有效提高电镀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电镀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干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干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喷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底架、600-电镀池、110-导轨、200-滑动支架、210-驱动装置、120-齿条、212-齿轮、211-电机、300-吹风半罩、400-喷气装置、700-工件、310-液体导流板、30-吹风罩、320-缺口、800-吊车、810-吊绳、410-主喷气嘴、420-调节支架、421-横板、422-竖板、430-第一调节气缸、820-吊轨、440-副喷气嘴、220-第二调节气缸、330-导杆、230-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至图3示出的为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两个相互间隔的底架100,具体地,两个所述底架100分别安装在电镀池600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底架100上均设有左右设置的导轨110,两个所述底架100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架200,两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210,所述驱动装置210带动所述滑动支架200沿所述导轨110进行左右移动;具体地,每个所述底架100上均设有齿条120,所述齿条120与所述导轨110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210均为带有齿轮212的电机211,每个所述电机211均与对应的滑动支架200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齿轮212均与对应的齿条120啮合,当所述电机211转动时,所述滑动支架200也随之沿所述导轨110进行移动。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连接有吹风半罩300,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内侧壁均设有喷气装置400,两个所述喷气装置400均面向工件700,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底部均设有液体导流板3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件700表面上的电镀液进行收集,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从外往内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吹风半罩300共同形成一个吹风罩30,所述吹风罩30位于两个所述底架100之间,即所述吹风罩30位于电镀池600的上方。所述吹风罩30的顶部留有缺口320,所述缺口320用以穿过吊车800的吊绳810;两个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上下交叠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被吹落的电镀液不会从两个液体导流板310的架空端流走。
如图4所示,所述喷气装置400包括主喷气组件,所述主喷气组件包括多个主喷气嘴410,每个所述主喷气嘴410均与带有阀门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内通有压缩气体。为了调节主喷气嘴410的喷气角度,所述主喷气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具体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呈L形的调节支架420,所述调节支架420连接在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支架420包括横板421和竖板422,所述横板421上安装有第一调节气缸430,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与所述竖板422平行设置,所有主喷气嘴410的尾部均铰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上,所有主喷气嘴410的中部均铰接在所述竖板422上,当所述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所有主喷气嘴410的喷气角度均向上转动,当所述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向上缩回时,所有主喷气嘴410的喷气角度均向下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吊有工件700的吊车800均沿吊轨820从左往右移动,使得工件700能够依次浸入到不同的电镀池600内,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电镀池600之间,当吊车800将工件700下落至电镀池600内时,本实用新型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本实用新型位于两个电镀池600的中间位置上;当吊车800将工件700抬升至电镀池600上时,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所述驱动装置210驱动所述滑动支架200向左移动并靠近所述工件700,由于所述吹风罩30的顶部留有缺口320,因此所述吹风罩30可覆盖在所述工件700的外周,多个所述主喷气嘴410对工件700的表面进行吹干,使得工件700表面上的电镀液被吹落至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上,为了使所述液体导流板310能够将收集到的电镀液准确地回流至电镀池600内,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从左往右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底部。当所述吊车800带动工件700向右移至下一个电镀池600的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210驱动所述滑动支架200向右移动,使得所述吹风罩30跟随所述工件700一同向右移动,当本实用新型复位至两个电镀池600的中间位置上时,所述驱动装置210停止运转,本实用新型不再移动,所述吊车800继续带动所述工件700往下一个电镀池600移动,此时多个所述主喷气嘴410仍然对所述工件700进行吹干,直至所述工件700从所述吹风罩30内移出。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使多个所述主喷气嘴410能够对整个工件700进行充分吹干,所述吹风罩30的移动速度少于所述吊车800的移动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的电镀工艺不再需要设置中和池,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简化电镀工序之外,还可以将工件700表面上的电镀液进行回收,这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并且有效提高电镀效率。
此外,所述喷气装置400还包括副喷气组件,所述副喷气组件位于所述主喷气组件的右侧,所述副喷气组件包括多个副喷气嘴440,每个所述副喷气嘴440均与带有阀门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内通有压缩气体。所述副喷气组件用以在吹风罩30的右边缘形成气幕,防止电镀液被吹至所述吹风罩30右外侧。
如图1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吹风罩30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工件700,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安装有可前后伸缩的第二调节气缸220,每个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均与对应的吹风半罩300的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330,两个所述导杆330均与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设有与所述导杆330匹配使用的导套230。当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伸出时,两个所述吹风半罩300之间的间距变小,使得所述吹风罩30的容纳空间减少,从而适用于小宽度尺寸的工件700;当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缩回时,两个所述吹风半罩300之间的间距变大,使得所述吹风罩30的容纳空间增大,从而适用于大宽度尺寸的工件70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间隔的底架(100),两个所述底架(100)上均设有左右设置的导轨(110),两个所述底架(100)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架(200),两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210),所述驱动装置(210)带动所述滑动支架(200)沿所述导轨(110)进行左右移动;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连接有吹风半罩(300),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内侧壁均设有喷气装置(400),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底部均设有液体导流板(310),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从外往内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吹风半罩(300)共同形成一个吹风罩(30),所述吹风罩(30)位于两个所述底架(100)之间,所述吹风罩(30)的顶部留有缺口(320),两个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上下交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装置(400)包括主喷气组件,所述主喷气组件包括多个主喷气嘴(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气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有的主喷气嘴(410)均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有主喷气嘴(410)的喷气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呈L形的调节支架(420),所述调节支架(420)连接在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支架(420)包括横板(421)和竖板(422),所述横板(421)上安装有第一调节气缸(430),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与所述竖板(422)平行设置,所有主喷气嘴(410)的尾部均铰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气缸(430)的活塞杆上,所有主喷气嘴(410)的中部均铰接在所述竖板(4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装置(400)还包括副喷气组件,所述副喷气组件位于所述主喷气组件的右侧,所述副喷气组件包括多个副喷气嘴(4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板(310)从左往右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安装有可前后伸缩的第二调节气缸(220),每个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均与对应的吹风半罩(300)的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吹风半罩(300)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30),所述导杆(330)与第二调节气缸(220)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支架(200)上均设有与所述导杆(330)匹配使用的导套(2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架(100)上均设有齿条(120),所述齿条(120)与所述导轨(110)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210)均为带有齿轮(212)的电机(211),每个所述齿轮(212)均与对应的齿条(120)啮合。
CN201921441763.4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Active CN210980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763.4U CN2109807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1763.4U CN2109807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0736U true CN210980736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1763.4U Active CN2109807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0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99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99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CN110513997B (zh) * 2019-08-30 2024-04-23 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96580U (zh) 一种led灯壳的制造装置
CN210980736U (zh)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CN112795975A (zh) 一种镀铬生产线以及应用于该生产线的生产工艺
CN111593359B (zh) 一种压铸铝合金工件表面氧化铝薄膜清除装置及方法
CN110724984B (zh) 一种电镀件处理设备
CN110513997B (zh) 一种工件表面液体吹干装置
CN210788423U (zh) 一种提高五金工件电镀效率的超声波清洗机
KR100433802B1 (ko) 용융아연도금조의 드로스 제거장치
CN217250999U (zh) 一种金属带清洗池的喷淋装置
CN212640617U (zh) 一种金属工件电镀前的除油装置
CN210548735U (zh) 一种环保型等离子、火焰切割平台除尘净化设备
CN116005229A (zh) 一种镀银系统及电镀方法
CN210394528U (zh) 一种铁画加工工作台
CN213925100U (zh) 一种用于多级电镀槽的工件移动架
CN210560665U (zh) 一种耐磨抗蚀金属产品的热镀锌烘干装置
CN203944598U (zh) 板材清洗设备
CN208087756U (zh) 一种金属板材酸洗装置
CN219766147U (zh) 一种清洗槽结构
CN111774239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零件防锈装置
CN218531460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门窗加工后型材表面防锈喷涂装置
KR100897441B1 (ko) 도장라인 전처리실의 형재 이송장치 및 이송방법
CN217095882U (zh) 一种凸轮轴齿型加工装置
CN220919617U (zh) 一种铝单板加工用表面喷涂装置
CN22035596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表面镀锌装置
CN110480892A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集成墙面板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