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8403U -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8403U
CN210978403U CN201921215685.6U CN201921215685U CN210978403U CN 210978403 U CN210978403 U CN 210978403U CN 201921215685 U CN201921215685 U CN 201921215685U CN 210978403 U CN210978403 U CN 210978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termediate shaft
shaft
electric power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56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裴
唐祥华
赵诗鑫
王军民
廖金龙
易鑫
鲜剑修
钱宗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56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8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8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8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将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第一电动力模块中间轴上,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避免了将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同一边的轴承旁边,轴承承载的载荷过大而寿命降低的风险。如此,平衡整个中间轴轴上的载荷分布,提高中间轴及轴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在增长迅速,传统燃油汽车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提供动力,对能源消耗提出了挑战。在环境和能源双重压力下,国家对汽车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混合动力汽车恰好成为传统燃油汽车过渡新能源汽车的阶段产物。而电机的介入基本都是采用插入中间齿轮,实现动力传递,但是汽车动力机舱空间有限,混动系统动力布置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将电机介入齿轮布置在第一电动力模块中间轴上,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
第一电动力模块、第一电动力输入轴、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 所述输入轴档位齿轮固定在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所述中间轴档位齿轮空套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
第二电动力模块、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所述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所述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固定布置在中间轴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并排布置;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和差速器;
第一电动力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第二电动力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进一步地,输入轴档位齿轮包括:输入轴一档齿轮、输入轴四档齿轮、输入轴三档齿轮和输入轴二档齿轮;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依次固定布置输入轴一档齿轮、输入轴四档齿轮、输入轴三档齿轮和输入轴二档齿轮。
进一步地,中间轴档位齿轮包括:中间轴一档齿轮、第一同步器、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第二同步器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中间轴上依次布置中间轴一档齿轮、第一同步器、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第二同步器和中间轴二档齿轮;输入轴一档齿轮与中间轴一档齿轮啮合;输入轴四档齿轮与中间轴四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三档齿轮与中间轴三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二档齿轮与中间轴二档齿轮啮合;中间轴一档齿轮、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空套在中间轴上,第一同步器在中间轴一档齿轮和中间轴四档齿轮之间切换,第二同步在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
进一步地,第二电动力模块为第二动力电机。
进一步地,第一电动力模块为第一动力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中间轴常啮合齿后面插入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增加了第二电动力模块的轴向布置空间,不但解决了第二电动力模块轴向尺寸较大,无法在有限空间完成轴系布置的问题,而且减少了齿轮副,提高了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了变速器的成本;
2)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避免了将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同一边的轴承旁边,轴承承载的载荷过大而寿命降低的风险。如此,平衡整个中间轴轴上的载荷分布,提高中间轴及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
电机01、电机输出轴齿轮02、电机中间齿轮03、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和电机第二过渡齿轮05;电机01动力经电机输出轴齿轮02、电机中间齿轮03、电机第二过渡齿轮05、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输出;
第一中间轴026、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第一同步器08、倒档齿轮09和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第一同步器08、倒档齿轮09和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依次布置在第一中间轴026上;其中,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固定在第一中间轴026上,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和倒档齿轮09空套在第一中间轴026上,电机介入齿轮06与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啮合;
输入轴027、输入轴四档齿轮011、输入轴三档齿轮012、输入轴五档齿轮013、输入轴二档齿轮014、输入轴一档齿轮015;所述输入轴027上依次固定布置输入轴四档齿轮011、输入轴三档齿轮012、输入轴五档齿轮013、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和输入轴一档齿轮015;
第二中间轴028、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第二同步器017、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第三同步器020、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第二中间轴028上依次布置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第二同步器017、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第三同步器020、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和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其中,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固定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与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啮合,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与输入轴三档齿轮012啮合,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与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啮合,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与输入轴一档齿轮015啮合;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固定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和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空套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同步器017在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和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之间切换选择;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和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空套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三同步器020在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和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之间切换选择;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023和差速器024;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分别与差速器主减速齿轮023啮合,从而向差速器024提供动力。
现有技术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在电机01轴向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对于轴系的布置相对较容易;但当变速器电机介入齿轮副运用较多,电机01轴向尺寸开始变大,变速器设计也更加复杂,不但降低了整个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而且增加变速器的成本。
此外,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一般布置在靠近发动机端的箱体轴承侧,与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一起,会增加此处轴承载荷,造成系统不稳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
第一动力电机模块8、第一动力输入轴19、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20、中间轴档位齿轮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 输入轴档位齿轮包括:输入轴一档齿轮4、输入轴四档齿轮5、输入轴三档齿轮6和输入轴二档齿轮7;中间轴档位齿轮包括:中间轴一档齿轮9、第一同步器10、中间轴四档齿轮11、中间轴三档齿轮12、第二同步器13和中间轴二档齿轮14;
第一动力输入轴上依次固定布置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为:输入轴一档齿轮4、输入轴四档齿轮5、输入轴三档齿轮6、输入轴二档齿轮7;中间轴上依次布置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为:中间轴一档齿轮9、第一同步器10、中间轴四档齿轮11、中间轴三档齿轮12、第二同步器13和中间轴二档齿轮14;中间轴一档齿轮9、中间轴四档齿轮11、中间轴三档齿轮12、中间轴二档齿轮14依次空套在中间轴20上。
输入轴一档齿轮4与中间轴一档齿轮9啮合;输入轴四档齿轮5与中间轴四档齿轮11啮合;输入轴三档齿轮6与中间轴三档齿轮12啮合;输入轴二档齿轮7与中间轴二档齿轮14啮合;第一同步器10在中间轴一档齿轮和中间轴四档齿轮之间切换;第二同步器13在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之间切换。
第二电动力电机模块1、第二动力输出轴齿轮2、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上;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固定布置在中间轴20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并排布置;中间轴一档齿轮9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和差速器18;
第一电动力电机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传入差速器18。
第二电动力电机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2、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传入差速器18。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
由于电机轴向尺寸较大,无法在有限的空间下完成轴系的布置,于是在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后面插入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增加了第二电动力电机的轴向布置空间,不但解决了空间不足问题,而且减少了多个齿轮副,提高了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了变速器的成本。
由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布置在了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旁边,如果再将中间轴一档齿轮9布置在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旁边,轴承承载的载荷过大,轴承使用寿命降低,存在风险。将中间轴一档齿轮9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恰好可以平衡整个轴上的载荷分布,提高中间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Claims (7)

1.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动力模块(8)、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20)、中间轴档位齿轮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 所述输入轴档位齿轮固定在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所述中间轴档位齿轮空套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固定在中间轴(20)上;
第二电动力模块(1)、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2)、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所述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上;所述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固定布置在中间轴(20)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并排布置;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和差速器(18);
第一电动力模块(8)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第二电动力模块(1)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输入轴档位齿轮包括:输入轴一档齿轮(4)、输入轴四档齿轮(5)、输入轴三档齿轮(6)和输入轴二档齿轮(7);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依次固定布置输入轴一档齿轮、输入轴四档齿轮、输入轴三档齿轮和输入轴二档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间轴档位齿轮包括:中间轴一档齿轮(9)、第一同步器(10)、中间轴四档齿轮(11)、中间轴三档齿轮(12)、第二同步器(13)和中间轴二档齿轮(14);中间轴(20)上依次布置中间轴一档齿轮、第一同步器、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第二同步器和中间轴二档齿轮;输入轴一档齿轮与中间轴一档齿轮啮合;输入轴四档齿轮与中间轴四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三档齿轮与中间轴三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二档齿轮与中间轴二档齿轮啮合;中间轴一档齿轮、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空套在中间轴上,第一同步器在中间轴一档齿轮和中间轴四档齿轮之间切换,第二同步在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之间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动力模块(1)为第二动力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力模块(8)为第一动力电机。
7.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
CN201921215685.6U 2019-07-30 2019-07-30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Active CN210978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5685.6U CN2109784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5685.6U CN2109784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8403U true CN210978403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5685.6U Active CN2109784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8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425A (zh) * 2019-07-30 2019-11-2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CN113833844A (zh) * 2021-09-29 2021-12-24 阿姆特(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及新能源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425A (zh) * 2019-07-30 2019-11-2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CN113833844A (zh) * 2021-09-29 2021-12-24 阿姆特(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及新能源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3511B2 (en) Electric drive powertrain having vertically-positioned multi-stage gearboxes
CN210978403U (zh)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CN101915287A (zh) 一种两轴六速机械式变速器
CN106945500B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装置
CN210390751U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机构、混合动力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125579U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213594083U (zh) 混合电驱动装置
CN113799591A (zh) 混合电驱动装置
CN212046855U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210970654U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273365Y (zh) 一种六速机械式变速器
CN201651182U (zh) 一种两轴式变速器的倒挡布置结构
CN110486425A (zh)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CN217574828U (zh) 电机单侧放置两档电驱动桥动力系统
CN201198893Y (zh) 双中间轴斜齿变速器
CN110778679A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双电机及轴系布置结构
CN210126429U (zh) 一种基于两变速箱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209925529U (zh) 中小功率用带动力换向和同步换挡的拖拉机传动装置
CN112477571A (zh) 一种多电机驱动装置和电动车辆
CN204372067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1504057A (zh) 一种机械式同步变速器
CN210970652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模块结构
CN112519500A (zh) 一种双电机集成两档amt双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CN212297455U (zh) 一种四档电驱动汽车的dc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CN211737893U (zh) 双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