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9255U -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9255U
CN210949255U CN201921450624.8U CN201921450624U CN210949255U CN 210949255 U CN210949255 U CN 210949255U CN 201921450624 U CN201921450624 U CN 201921450624U CN 210949255 U CN210949255 U CN 210949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cross
flow wind
end plate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06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仁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06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9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9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9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贯流风轮包括:端板;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端板合围成风轮内腔,在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的通孔以及空心轴,所述空心轴连接所述端板,所述空心轴的中空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在端板上设有空心轴,空心轴通过通孔与风轮内腔连通,通过空心轴和通孔可以将毛刷等清洁工具伸入风轮内腔,从而对贯流风轮的内部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贯流风轮因内部灰尘堆积而在运转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以对衡式取暖器为例,它主要是将发热体放置于壳体内的空腔中,空腔中的热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整体升温。相关技术中主要由两种热交换的方式,一种是空气自然对流,这种方式热交换效率低,另一种是在壳体内设置风轮,通过风轮强制空气流动,从而实现热交换,这种方式相对来说热交换效率较高,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会有灰尘在内部堆积,如果产品不能拆开进行清洁,里面的灰尘就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当风轮采用贯流风轮时,其端板在贯流风轮的端部构成无法拆卸的封闭结构,从而致使贯流风轮内部的灰尘无法或难以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堆积在送风设备的贯流风轮内的灰尘难以进行清理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贯流风轮,包括:端板;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端板合围成风轮内腔,在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的通孔;以及空心轴,所述空心轴连接所述端板,所述空心轴的中空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在端板上设有空心轴,空心轴通过通孔与风轮内腔连通,通过空心轴和通孔可以将毛刷等清洁工具伸入风轮内腔,从而对贯流风轮的内部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贯流风轮因内部灰尘堆积而在运转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流风轮还包括连轴构件,所述连轴构件设置在所述端板上,所述连轴构件用于连接风轮驱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轴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轴构件包括套轴和紧固件,所述套轴固定在所述端板的中心,在所述套轴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套轴能够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轴构件包括套轴,在套轴的端部设有能够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配合的一字槽或十字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有两个,所述叶片有多个,多个所述叶片位于所述两个端板之间且沿圆周方向排布,所述多个叶片和所述两个端板合围成所述风轮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设备,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贯流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设备,其具有贯流风轮,在贯流风轮的端板上设有空心轴,空心轴通过通孔与风轮内腔连通,通过空心轴和通孔可以将毛刷等清洁工具伸入风轮内腔,从而对贯流风轮的内部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贯流风轮因内部灰尘堆积而在运转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送风设备的壳体固定连接或所述支撑架为所述送风设备的壳体的一部分;风轮驱动机构,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贯流风轮连接,以驱动所述贯流风轮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发热体布置在所述风轮内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的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的示意图(套轴上设有紧固件时);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的示意图(套轴上设有一字槽时);
图5是图4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的示意图(套轴上设有十字槽时);
图8是图7中C-C剖面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贯流风轮、11:端板、111:通孔、12:叶片、13:连轴构件、131:套轴、132:紧固件、135:一字槽、136:十字槽、14:空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贯流风轮10,包括端板11、叶片12和空心轴14,叶片12和端板11合围成风轮内腔。在端板11上设有与风轮内腔连通的通孔111,空心轴14连接在端板11上,空心轴14的中空部分通过通孔111与风轮内腔连通,其中,空心轴14可用于与外部安装基础转动连接,以支撑贯流风轮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贯流风轮10,在端板11上设有空心轴14,空心轴14通过通孔111与风轮内腔连通,通过空心轴14和通孔111可以将毛刷等清洁工具伸入风轮内腔中,从而对贯流风轮10的内部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贯流风轮10因内部灰尘堆积而在运转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轮10还包括连轴构件13,连轴构件13设置在端板11上,连轴构件13用于连接风轮驱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端板11有两个,叶片12有多个,多个叶片12位于两个端板11之间且沿圆周方向排布,多个叶片12和两个端板11合围成所述风轮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轴构件13与两个端板11中的一个连接,空心轴14与两个端板11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连轴构件13与风轮驱动机构连接,空心轴14可与外部安装基础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贯流风轮10的稳定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轮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板(图中未示出),固定板设置在两个端板11之间,多个叶片12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设置可以增强贯流风轮10的整体刚度。
进一步地,固定板为环形板,由此,可以使风轮内腔为一个整体的空腔而不被隔断,进而使风轮内腔便于进行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轴构件13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由此使得风机驱动机构和贯流风轮10之间可以反复拆装,便于后期的检修、保养及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轴构件13包括套轴131和紧固件132,套轴131固定在端板11的中心,在套轴131上设有连接孔,紧固件132穿设于连接孔,套轴131能够通过紧固件132与风轮驱动机构(例如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套轴131能够通过紧固件132与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连轴构件13与风轮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实现贯流风轮10和风轮驱动机构之间的有效且稳固的连接。
进一步地,紧固件132可以是螺钉,相应地,可以在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螺纹孔,螺钉穿过轴套131上的连接孔后旋入螺纹孔,使套轴131和输出轴紧固连接。以螺钉作为紧固件132,不仅可以保证连接结构稳定可靠,而且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连轴构件13包括套轴131,在套轴131的端部设有能够与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配合的一字槽135(如图4-图6所示)或十字槽136(如图7-图9所示),对应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需加工与之相匹配的一字形凸起或十字形凸起,由此实现输出轴和套轴131之间的配合,这种连轴构件13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送风设备,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贯流风轮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设备,其具有贯流风轮10,在贯流风轮10的端板11上设有空心轴14,空心轴14通过通孔111与风轮内腔连通,通过空心轴14和通孔111可以将毛刷等清洁工具伸入风轮内腔中,从而对贯流风轮10的内部灰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贯流风轮10因内部灰尘堆积而在运转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设备还包括支撑架(图中未示出)和风轮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支撑架与送风设备的壳体固定连接或支撑架为送风设备的壳体的一部分,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贯流风轮10连接,以驱动贯流风轮10相对于支撑架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当风轮驱动机构驱动贯流风轮10转动时,在贯流风轮10的驱动下,壳体内部的空气向出口方向运动并通过出风口吹出,同时壳体外部的空气由进风口吸入至壳体内,进而形成在壳体内、外的气流循环。
进一步地,风轮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设备还包括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设置在贯流风轮10的端板11与支撑架之间,由此,使贯流风轮10的一端连接风轮驱动机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支撑部,从而使贯流风轮10稳固地支撑于送风设备中,并且有利于使贯流风轮10平稳顺畅地运转。
进一步地,轴承的内圈可以套接在空心轴14上,轴承的外圈可以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设备还包括发热体(图中未示出),发热体可拆装地安装于支撑架且发热体布置在风轮内腔中,发热体的设置使送风设备还具备输送暖风的功能,并且,将发热体布置在风轮内腔中,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传递给贯流风轮10,从而使贯流风轮10成为一个次热源,进而使贯流风轮10兼具送风和加热周围空气的作用,从而增强空气对流的同时提升热交换效率。此外,发热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架,使得发热体可以从风轮内腔中取出,从而方便对发热体进行清理以及对风轮内腔进行清理。
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体可以持续发热,也可以不发热,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使发热体工作或不工作,发热体工作时,送风设备可以作为暖风机使用,发热体不工作时,送风设备可以作为风扇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可以是干烧电热管,也可以是PTC加热器、卤素管发热体或碳纤维管发热器等,对发热体的类型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板;
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端板合围成风轮内腔,在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的通孔;以及
空心轴,所述空心轴连接所述端板,所述空心轴的中空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风轮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轴构件,所述连轴构件设置在所述端板上,所述连轴构件用于连接风轮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构件包括套轴和紧固件,所述套轴固定在所述端板的中心,在所述套轴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套轴能够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构件包括套轴,在套轴的端部设有能够与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配合的一字槽或十字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有两个,所述叶片有多个,多个所述叶片位于所述两个端板之间且沿圆周方向排布,所述多个叶片和所述两个端板合围成所述风轮内腔。
7.一种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送风设备的壳体固定连接或所述支撑架为所述送风设备的壳体的一部分;
风轮驱动机构,所述风轮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贯流风轮连接,以驱动所述贯流风轮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或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发热体布置在所述风轮内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的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
CN201921450624.8U 2019-08-30 2019-08-30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Active CN210949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624.8U CN210949255U (zh) 2019-08-30 2019-08-30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0624.8U CN210949255U (zh) 2019-08-30 2019-08-30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9255U true CN21094925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0624.8U Active CN210949255U (zh) 2019-08-30 2019-08-30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9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175C (zh) 通风装置和包含此通风装置的建筑物
CN103574770B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5847A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02709316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5953395A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10949255U (zh) 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WO2022001043A1 (zh) 出风装置及塔扇
KR100905127B1 (ko) 360°정,역으로 흡배기 되는 스탠드형 냉온풍기
CN210949202U (zh) 送风设备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JP2005069503A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CN210949203U (zh) 风轮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112443969A (zh) 送风设备
CN210951862U (zh) 送风设备
CN211233047U (zh) 一种风帽取暖器
WO2021057098A1 (zh) 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设备
CN208998289U (zh)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474515U (zh) 用于送风设备的贯流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210949187U (zh) 送风设备
CN214841247U (zh) 空调室内柜机
CN210772796U (zh) 一种导风装置和电暖器
CN215170935U (zh) 一种定向风机
CN108800558B (zh) 集强制散热和对流于一体的暖风机
CN210949258U (zh) 风轮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CN219036779U (zh) 一种具有环式出风结构的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