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3395A - 落地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3395A
CN105953395A CN201610478383.2A CN201610478383A CN105953395A CN 105953395 A CN105953395 A CN 105953395A CN 201610478383 A CN201610478383 A CN 201610478383A CN 105953395 A CN105953395 A CN 105953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wheel
heat exchanger
centrifugal wind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83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斌
李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83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3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3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3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部设有出风口且壳体的后部设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设在壳体内且位于进风口的前侧,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设在壳体内且位于换热器和出风口之间,风道组件包括离心蜗壳、贯流蜗壳、电机组件、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在竖直方向上排布,离心风轮设在离心蜗壳内,贯流风轮设在贯流蜗壳内,贯流蜗壳的第二通风口和离心蜗壳的第一通风口与出风口对应设置,电机组件分别与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相连以驱动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转动。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器,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距离远,噪音小,舒适度高。

Description

落地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器结构复杂,而且无法同时兼具送风距离远和噪音小的特点,用户使用落地式空调器时的舒适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器,不但结构简单,送风距离远,噪音小,用户使用该落地式空调器时的舒适度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后部设有进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前侧,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离心蜗壳、贯流蜗壳、电机组件、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在竖直方向上排布,所述离心风轮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内,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所述贯流蜗壳的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且所述贯流蜗壳与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方向一致,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通过在壳体的前部设置出风口且在壳体的后部设置进风口,并将风道组件设在换热器和出风口之间,且使风道组件包括离心蜗壳、贯流蜗壳、电机组件、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同时将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分别设在离心蜗壳和贯流蜗壳内,且使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并使电机组件分别与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相连以驱动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转动,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距离远,噪音小,用户使用该落地式空调器时的舒适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由不同的电机驱动;或者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由同一个电机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具有向后凸出的弯折部,所述壳体的外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弧形与直线的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形成为弧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心风轮的叶片的外直径大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叶片的外直径,所述离心风轮的叶片部的轴向高度小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叶片部的轴向总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心蜗壳的远离所述贯流风轮的端部的前侧设有挡风板以止挡从所述离心风轮排出的空气流向所述离心风轮的第一入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心蜗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限定出用于放置所述离心风轮的第一风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壳体的后侧与所述后壳体的前侧配合,所述前壳体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后壳体设有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可转动的导风件,每个所述导风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和所述贯流蜗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贯流蜗壳的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加强筋,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导风件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安装孔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固定所述换热器的支架,所述支架限定出前侧敞开的容纳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另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另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又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另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7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7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9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B-B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图9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C-C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图7所示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部分剖视图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离心风轮装配在离心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贯流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贯流风轮安装在贯流蜗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落地式空调器100;
壳体1;出风口11;进风口12;前壳体13;后壳体14;底座15;
换热器组件2;换热器21;支架22;容纳腔221;接水盘23;排水孔231;
风道组件3;离心风轮31;电机32;电机罩321;散热孔3211;电机安装部322;离心蜗壳33;上壳体331;下壳体332;第一入风口334;挡风板333;第一通风口335;第一安装孔3351;贯流风轮34;导风组件35;导风件351;贯流蜗壳36;横向加强筋361;安装孔3611;第二入风口362;第二通风口363;第二安装孔3631;
电辅热装置4;轴承座5;轴承座安装部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2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落地式空调器100与空调器室外机一起组成空调器,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例如,空调器可给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可以包括壳体1、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其中,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具体地,壳体1的前部设有出风口11且壳体1的后部设有进风口12。由此,与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前部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的设置方式更加有助于优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外观,简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和下文中提及的“前”和“后”以及下文中提及的“上”和“下”、“左”和“右”是相对用户而言,当用户正对落地式空调器100时,靠近用户的胸前的方向为“前”,远离用户胸前的方向为“后”,靠近用户头顶的方向为“上”,靠近用户脚下的方向为“下”,用户的左手边方向为“左”,用户的右手边方向为“右”。
可选地,如图8所示,壳体1的后部设有一个进风口12,且进风口12形成为格栅状,这一方面有利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壳体1内,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对空气过滤的作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口12还可以包括多个,且多个进风口12可以分别设在壳体1的后部和/或壳体1的两侧。
换热器组件2设在壳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12的前侧,换热器组件2包括换热器21,从而便于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直接流向换热器21以与换热器21进行换热。
风道组件3设在壳体1内且位于换热器21和出风口11之间以将空气从进风口12导流至出风口11,由此,在风道组件3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可首先流经换热器 21,并与换热器21进行换热,随后换热后的空气经过风道组件3并经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环境中,从而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具体地,风道组件3包括离心蜗壳33、贯流蜗壳36、电机组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离心风轮31应用在落地式空调器100中时,可使得落地式空调器100的送风距离远,而贯流风轮34应用在落地式空调器100中时,可使得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噪音小、送风均匀,且功率低。
离心风轮31设在离心蜗壳33内,贯流风轮34设在贯流蜗壳36内,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在竖直方向上排布。例如,如图10、图13和图21所示,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在竖直方向上排布,且离心蜗壳33位于贯流蜗壳36的上方,离心风轮31设在离心蜗壳33内,贯流风轮34位于贯流蜗壳36内以实现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在竖直方向上的排布。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离心风轮31还可以设在贯流风轮34的下方,例如,可通过将离心蜗壳33设在贯流蜗壳36的下方且使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同时将离心风轮31设在离心蜗壳33内,将贯流风轮34设在贯流蜗壳36内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离心风轮31工作时,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轴向方向进入离心风轮31,经离心风轮31增压后,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径向方向排出;而贯流风轮34工作时,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径向方向流入贯流风轮34,经贯流风轮34增压后,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另一径向方向排出。
具体地,离心蜗壳33具有第一入风口334和第一通风口335。第一入风口334设在离心蜗壳33的轴向的至少一端,第一通风口335设在离心蜗壳33的侧壁上,从而当离心风轮31工作时,可使得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轴向方向通过第一入风口334进入到离心风轮31内,经离心风轮31增压后,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径向方向经过第一通风口335排出。
贯流蜗壳36具有第二入风口362和第二通风口363,第二入风口362和第二通风口363分别设在贯流蜗壳36的侧壁上,从而当贯流蜗壳36内的贯流风轮34工作时,可使得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径向方向经过第二入风口362进入到贯流风轮34,经贯流风轮34增压后,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另一径向方向沿第二通风口363排出。此处可以理解的是,“轴向”方向是指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轴线的方向,“径向”方向是指垂直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轴线的方向。
其中,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和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与出风口11对应设置且贯流蜗壳36与离心蜗壳33的出风方向一致,从而便于从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排出的空气与从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排出的空气可以沿着相同的方向流向 出风口11排出到室内环境中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结构简单,可靠。
可选地,出风口11可以为一个,且出风口11形成为长条形。由此,长条形的出风口11同时与第一通风口335和第二通风口363对应设置,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优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出风口11的外观。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口11还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出风口11分别与第一通风口335和第二通风口363对应设置,由此,当落地式空调器100工作时,经过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增压后的空气可分别经过第一通风口335和第二通风口363流出,并对应经过两个出风口11分别排出到室内环境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两个出风口11之间的送风干扰,有利于优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出风效果。
电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机32,电机组件分别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相连以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具体而言,当落地式空调器100工作时,电机组件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以使得空气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内,并与换热器2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分别流入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内,并分别经过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增压后,分别经过第一通风口335和第二通风口363,且经过出风口11排出到外界环境中,从而使得落地式空调器100同时兼具离心风轮31带来的送风距离远、送风舒适度高以及贯流风轮34带来的噪音小和低功率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通过在壳体1的前部设置出风口11且在壳体1的后部设置进风口12,并将风道组件3设在换热器21和出风口11之间,且使风道组件3包括离心蜗壳33、贯流蜗壳36、电机组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将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分别设在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内,且使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并使电机组件分别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相连以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落地式空调器100的送风距离远,噪音小,用户使用该落地式空调器100时的舒适度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和图21所示,离心风轮31位于贯流风轮34的上方,由此,当离心风轮31工作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离心风轮31的送风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0和图13所示,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由不同的电机32驱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不同的电机32分别控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转速(例如,不同的电机32可分别控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转速以使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转速相同或不同),这样有利于根据落地式空调器100舒适性的要求,设置两个电机32的工作转速,从而调节不同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另一方面当其中一个电机32出现故障不能驱动风轮例如离心风轮31工作时,另一个电机32还可以继续工作以驱 动对应的风轮例如贯流风轮34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落地式空调器100持续向室内送风以便于用户的使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也可由同一个电机32驱动,由此,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降低落地式空调器100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由不同的电机32驱动旋转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旋转中心可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个电机32的旋转中心是相同的,由此,结构简单、紧凑。当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旋转中心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两个电机32也可以是偏心设置,这样,有利于根据落地式空调器100的结构设计优化风道组件3的结构。
具体地,电机32设在贯流蜗壳36和/或离心蜗壳33上。例如,如图21所示,电机组件包括一个电机32,电机32设置在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之间,且电机32的电机轴分别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相连以同时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0和图13所示,电机组件包括两个电机32,两个电机32分别设在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的端部,且两个电机32分别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相连以分别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转动。
具体地,贯流蜗壳36和/或离心蜗壳33上设有电机安装部322,电机32固定在电机安装部322上,例如,如图14和图16所示,离心蜗壳33的顶部设有电机安装部322以便于电机32的安装。进一步地,电机组件还包括电机罩321,电机罩321可固定在电机安装部322上,电机32安装在电机安装部322上且容纳在电机罩321内,由此,简单可靠。可选地,电机罩321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安装部322上。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电机罩32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211,以便于对电机32的散热。可选地,电机罩32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21具有向后凸出的弯折部,例如如图8所示换热器21形成为弧形形状。由此,与相关技术中的平板型换热器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21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从而优化换热器21的换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1-图6和图11-图12所示,壳体1的外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弧形与直线的结合。由此,与相关技术中的长方体状的壳体相比,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而且有利于提高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外观,同时当换热器21装配在壳体1内时,换热器21的形状可与壳体1的对应换热器21的位置处的形状大体一致,这使得落地式空调器100的结构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和图21所示,离心风轮31的叶片的外直径大于贯流风轮34的叶片的外直径,离心风轮31的叶片部的轴向高度小于贯流风轮34的叶 片部的轴向总高度。由此,当电机组件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时,可使得离心风轮31的出风风速大于贯流风轮34的出风风速,这一方面有利于实现离心风轮31的远距离送风,另一方面贯流风轮34的相对离心风轮31的低的出风风速有利于降低噪音和提高送风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优化空调器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落地式空调器100时的舒适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叶片的外直径是指叶片的外圆到风轮中心的径向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离心风轮31的出风风速是指离心风轮31的出风量除以与离心风轮31对应的第一通风口335的面积。同理,贯流风轮34的出风风速是指贯流风轮34的出风量除以与贯流风轮34对应的第二通风口363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离心蜗壳33的远离贯流风轮34的端部的前侧设有挡风板333以止挡从离心风轮31排出的空气流向离心风轮31的第一入风口334,即挡风板333的设置可阻挡从离心风轮31排出的空气再一次经过第一入风口334流入离心风轮31内,同时还可以使得换热后的空气直接经过第一入风口334流向离心风轮31。例如,如图10、图13和图21所示,离心风轮31位于贯流风轮34的上方,第一入风口334位于离心蜗壳33的顶部,离心蜗壳33的顶部的前侧设有挡风板333以止挡从离心风轮31排出的空气经过第一入风口334流向离心风轮31内。
可选地,挡风板333可一体地设在离心蜗壳33的远离贯流风轮34的端部的前侧,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挡风板333还可以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固定在离心蜗壳33的远离贯流风轮34的端部的前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图16所示,离心蜗壳33包括上壳体331和下壳体332,上壳体331设在下壳体332上以限定出用于放置离心风轮31的第一风道,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将离心风轮31放置在第一风道内。
可选地,上壳体331和下壳体332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固定连接。具体地,上壳体331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下壳体33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实现离心蜗壳33的装配。具体地,离心蜗壳33的横截面形成为大体螺旋状。
可选地,贯流风轮34通过轴承座5支撑在贯流蜗壳36内。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贯流蜗壳36的端部设有轴承座安装部51,轴承座5固定在轴承座安装部51内以支撑贯流风轮34。具体而言,轴承座安装部51设置在贯流蜗壳36的端部以支撑贯流风轮34的一端,贯流风轮34的另一端通过轴套(图未示出)与驱动贯流风轮34的电机32的电机轴固定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壳体1包括底座15、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 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分别设在底座15上。例如,底座15上设有多个定位销和定位孔,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可通过定位销首先定位在底座15上,再利用固定件例如螺钉穿过定位孔以将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固定在底座15上。前壳体13的后侧与后壳体14的前侧配合,前壳体13设有出风口11,后壳体14设有进风口12。由此,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壳体1内相关结构例如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等的装配。
例如,如图7-图8所示,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的横截面均形成为大体半圆形形状,当前壳体13的后侧与后壳体14的前侧配合后,可形成大体圆柱体状的壳体1。
具体地,底座15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例如,如图8所示,底座15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形状,且底座15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便于底座15可靠地支撑设置在底座15上的相关结构例如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以及设置在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之间的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等。
进一步地,底座15内设有多条加强筋结构以提高底座15的强度,简单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落地式空调器100还包括用于改变出风口11的出风方向的导风组件35,导风组件35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可转动的导风件351,每个导风件351的两端分别设在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上,由此,通过多个导风件351的左右转动即可改变出风口11处的出风方向,结构简单,可靠。
具体地,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的内顶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351,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的内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631,每个导风件3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孔3351和第二安装孔3631内以实现对导风件351的固定。
可选地,如图17所示,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处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加强筋361,每个横向加强筋36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611,每个导风件351安装在相应的安装孔3611上,从而将导风件351可靠地固定在贯流蜗壳36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2还包括固定换热器21的支架22。例如,换热器2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22上。
具体地,支架22限定出前侧敞开的容纳腔221,换热器21和风道组件3分别设在容纳腔221内。具体而言,支架22设置在壳体1内,换热器21设在容纳腔221内且与壳体1的进风口12对应设置,风道组件3设在容纳腔221内且位于换热器21和出风口11之间,由此,空气可通过进风口12进入壳体1内,并经过支架22流向换热器21且与换热器2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分别流向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并分别经过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增压后,分别经过第一通风口335和第二通风口363,并经过出风口11排出到室内环境中以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形成完整的气流通道,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落地式 空调器100的送风效果,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具体地,支架22的侧壁形成为镂空结构以便于从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经过镂空结构流向换热器21。可选地,支架22的侧壁可由多个横竖交错排列的加强筋条构成以限定出上述镂空结构。例如,如图8所示,多条水平排列的加强筋条与多条垂直排列的加强筋条垂直设置。
可选地,支架22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形状,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换热器组件2还包括接水盘23,接水盘23设在换热器21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换热器21制冷时产生的冷凝器。具体地,接水盘23上形成有盛水空间,盛水空间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孔231。例如,如图8所示,接水盘23的周壁向上凸出接水盘23的底壁以限定出盛水空间,排水孔231设在接水盘23的底壁上。由此,换热器21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可流入接水盘23的盛水空间,并从排水孔231排出。
可选地,落地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电辅热装置4,电辅热装置4设置在换热器21的前侧,且位于换热器21和风道组件3之间。当落地式空调器100制热运行时,电辅热装置4可以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制热效果。进一步地,电辅热装置4的两端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22的顶壁和底壁上,简单可靠。
下面参考图7-图20对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壳体1、换热器组件2、风道组件3、导风组件35和电辅热装置4。其中,换热器组件2、电辅热装置4和风道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
如图8所示,壳体1包括底座15、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分别设在底座15上。前壳体13的后侧与后壳体14的前侧配合,前壳体13上设有一个长条形的出风口11,后壳体14设有格栅状的进风口12。
如图8所示,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的横截面均形成为大体半圆形形状,前壳体13的后侧与后壳体14的前侧配合以限定出上述横截面为圆形的壳体1。
具体地,底座15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能够可靠地支撑设置在底座15上的相关结构例如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以及设置在前壳体13和后壳体14之间的换热器组件2和风道组件3等。
换热器组件2位于进风口12的前侧,换热器组件2包括弧形的换热器21、固定换热器21的弧形的支架22和接水盘23,风道组件3位于换热器21和出风口11之间以将空气从进风口12导流至出风口11。支架22限定出前侧敞开的容纳腔221,换热器21和风道组件 3分别设在容纳腔221内。具体而言,支架22设置在壳体1内,换热器21设在容纳腔221内且与壳体1的进风口12对应设置,风道组件3设在容纳腔221内且位于换热器21和出风口11之间。
接水盘23设在换热器21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换热器21制冷时产生的冷凝器。具体地,接水盘23上形成有盛水空间,盛水空间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孔231。由此,换热器21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可流入接水盘23的盛水空间,并从排水孔231排出。
具体地,风道组件3包括离心蜗壳33、贯流蜗壳36、电机组件、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如图10和图21所示,离心风轮31设在离心蜗壳33内,贯流风轮34设在贯流蜗壳36内,离心蜗壳33位于贯流蜗壳36的上方以使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具体地,离心蜗壳33包括上壳体331和下壳体332,上壳体331设在下壳体332上以限定出用于放置离心风轮31的第一风道。
离心蜗壳33具有第一入风口334和第一通风口335。第一入风口334设在上壳体331的顶部,第一通风口335设在离心蜗壳33的侧壁上且由上壳体331和下壳体332共同限定出,从而当离心风轮31工作时,可使得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轴向方向通过第一入风口334进入到离心风轮31内,经离心风轮31增压后,空气从离心风轮31的径向方向经过第一通风口335排出。
贯流蜗壳36具有第二入风口362和第二通风口363,第二入风口362和第二通风口363分别设在贯流蜗壳36的侧壁上,从而当贯流蜗壳36内的贯流风轮34工作时,可使得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径向方向经过第二入风口362进入到贯流风轮34,经贯流风轮34增压后,空气从贯流风轮34的另一径向方向沿第二通风口363排出。
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和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与出风口11对应设置且贯流蜗壳36与离心蜗壳33的出风方向一致,从而便于从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排出的空气与从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排出的空气可以沿着相同的方向流向出风口11排出到室内环境中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结构简单,可靠。
如图8和图10所示,电机组件包括两个电机32和两个电机罩321,两个电机32分别固定在上壳体331的顶部和贯流风轮34的底部以分别与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相连以分别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具体地,上壳体331的顶部和贯流风轮34的底部分别设有电机安装部322,两个电机罩321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安装部322上,每个电机32对应安装在电机安装部322上且容纳在电机罩321内。具体地,如图20所示,电机罩32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211,以便于对电机32的散热。
如图14所示,上壳体331的顶端的前侧设有挡风板333以止挡从离心风轮31排出的 空气经过第一入风口334流向离心风轮31内。
贯流风轮34通过轴承座5支撑在贯流蜗壳36内。具体地,如图14、图17和图18所示,贯流蜗壳36的顶壁上设有轴承座安装部51,轴承座5固定在轴承座安装部51内以支撑贯流风轮34的上端,贯流风轮34的下端与对应的电机32的电机轴通过轴套固定相连。
导风组件35用于改变出风口11的出风方向,导风组件35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可转动的导风件351。每个导风件35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在离心蜗壳33和贯流蜗壳36上。具体地,如图14和图17所示,离心蜗壳33的第一通风口335的内顶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351,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的内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631,每个导风件3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孔3351和第二安装孔3631内以实现对导风件351的固定。
如图17所示,贯流蜗壳36的第二通风口363处设有两个横向加强筋361,每个横向加强筋36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611,每个导风件351安装在相应的安装孔3611上,从而将导风件351可靠地固定在贯流蜗壳36上。
电辅热装置4设置在换热器21的前侧,且位于换热器21和风道组件3之间。当落地式空调器100制热运行时,电辅热装置4可以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落地式空调器100的制热效果。
如图17所示,离心风轮31的叶片的外直径大于贯流风轮34的叶片的外直径,离心风轮31的叶片部的轴向高度小于贯流风轮34的叶片部的轴向总高度。由此,当电机组件驱动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转动时,可使得离心风轮31的出风风速大于贯流风轮34的出风风速,这一方面有利于实现离心风轮31的远距离送风,另一方面贯流风轮34的相对离心风轮31的低的出风风速有利于降低噪音和提高送风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优化空调器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落地式空调器100时的舒适度。
发明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常规的离心风轮方形柜机,在风量1120立方米/小时情况下,虽然送风距离可达到13米,但电机功率为105瓦,噪音为49分贝。而采用本发明的同时具有离心风轮31和贯流风轮34的落地式空调器100,在风量1120立方米/小时情况下,噪音只有45分贝,电机32功率只有60瓦,且送风距离也达到13米,节能效果和送风的舒适性显著优于常规的单离心风轮的传统落地式空调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后部设有进风口;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前侧,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离心蜗壳、贯流蜗壳、电机组件、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在竖直方向上排布,所述离心风轮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内,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所述贯流蜗壳的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且所述贯流蜗壳与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方向一致,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由不同的电机驱动;或者所述离心风轮和所述贯流风轮由同一个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具有向后凸出的弯折部,所述壳体的外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弧形与直线的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形成为弧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的叶片的外直径大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叶片的外直径,所述离心风轮的叶片部的轴向高度小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叶片部的轴向总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蜗壳的远离所述贯流风轮的端部的前侧设有挡风板以止挡从所述离心风轮排出的空气流向所述离心风轮的第一入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蜗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限定出用于放置所述离心风轮的第一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壳体的后侧与所述后壳体的前侧配合,所述前壳体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后壳体设有所述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可转动的导风件,每个所述导风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和所述贯流蜗壳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蜗壳的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加强筋,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导风件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安装孔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固定所述换热器的支架,所述支架限定出前侧敞开的容纳腔,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CN201610478383.2A 2016-06-27 2016-06-27 落地式空调器 Pending CN105953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383.2A CN105953395A (zh) 2016-06-27 2016-06-27 落地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383.2A CN105953395A (zh) 2016-06-27 2016-06-27 落地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3395A true CN105953395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0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8383.2A Pending CN105953395A (zh) 2016-06-27 2016-06-27 落地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339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047A (zh) * 2016-10-31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蜗壳、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440048A (zh) * 2016-10-31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顶部可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588458A (zh) * 2017-09-06 2018-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02205A (zh) * 2017-09-06 2018-02-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8592266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644131A (zh) * 2018-07-20 2018-10-12 中山市山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贯流风轮的塔扇
CN108826451A (zh) * 2018-05-15 2018-11-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3439187A (zh) * 2019-06-17 2021-09-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US20220196281A1 (en) * 2019-02-27 2022-06-23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4147Y (zh) * 1999-07-03 2000-06-21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换气室内机
CN201628322U (zh) * 2010-04-19 201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JP2014020657A (ja) * 2012-07-18 2014-02-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367310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
CN105020174A (zh) * 2015-07-23 2015-11-0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低噪音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205842986U (zh) * 2016-06-27 2016-12-2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4147Y (zh) * 1999-07-03 2000-06-21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换气室内机
CN201628322U (zh) * 2010-04-19 201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JP2014020657A (ja) * 2012-07-18 2014-02-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367310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
CN105020174A (zh) * 2015-07-23 2015-11-0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低噪音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205842986U (zh) * 2016-06-27 2016-12-2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047A (zh) * 2016-10-31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蜗壳、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440048A (zh) * 2016-10-31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顶部可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6440047B (zh) * 2016-10-31 2022-04-1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蜗壳、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588458A (zh) * 2017-09-06 2018-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02205A (zh) * 2017-09-06 2018-02-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588458B (zh) * 2017-09-06 2023-06-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8592266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826451A (zh) * 2018-05-15 2018-11-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644131A (zh) * 2018-07-20 2018-10-12 中山市山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贯流风轮的塔扇
CN108644131B (zh) * 2018-07-20 2023-12-08 中山市山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贯流风轮的塔扇
US20220196281A1 (en) * 2019-02-27 2022-06-23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3439187A (zh) * 2019-06-17 2021-09-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395A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103574770B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42986U (zh) 落地式空调器
WO2016180281A1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2709316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6765847A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WO2016180254A1 (zh) 空调器
WO2018233142A1 (zh) 窗式空调器
CN205842987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10295453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13155837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842853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13747026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123265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CN111121165A (zh) 一种可上下送风的旋转式空调器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11306755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2390521U (zh) 空调器
CN111306756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11306757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KR100617104B1 (ko) 환기겸용 열교환 유닛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217685378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