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8178U -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8178U
CN210948178U CN201921490522.9U CN201921490522U CN210948178U CN 210948178 U CN210948178 U CN 210948178U CN 201921490522 U CN201921490522 U CN 201921490522U CN 210948178 U CN210948178 U CN 210948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arm
length direction
gear box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05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rapel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rapel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rapel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rapel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05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8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8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8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限位臂、电机、齿轮箱和轮毂,限位臂长度方向的一侧自由内置于汽车车门中,另一侧穿设过汽车车门后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电机和齿轮箱布置于汽车车门内,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箱的入力部定位连接;轮毂具有一定位套接于齿轮箱出力轴上的基体、以及分别形成于基体外侧立壁上的上、中和下环槽,中环槽能活动收容限位臂局部于其中,上、下环槽中分别缠绕有拉绳,两根拉绳的一端分别与上、下环槽固定连接,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限位臂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两根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该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对生产工艺及装配上的技术要求低,易于安装,使用安全性能好。

Description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汽车车门多能实现电动开启和关闭,且实现上述电动开关门功能的车门驱动机构常规采用以下结构:包括电机、齿轮箱、传动齿轮和限位臂,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箱均内置于汽车车门中,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的入力轴或者入力齿轮定位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定位套接于所述齿轮箱的出力轴上,所述限位臂具有一长条状的臂主体和一定位设置于所述臂主体上并还沿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自由内置于汽车车门中,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活动穿设过汽车车门后、并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且所述齿条还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即所述限位臂能够在所述电机、齿轮箱和传动齿轮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定位,以实现汽车车门的开门或者关门动作。
上述车门驱动机构虽然能够实现省时省力、安全性高的电动开关门,但是,上述车门驱动机构对传动齿轮、限位臂的设计要求较高,若结构/尺寸配合稍不理想,就会造成所述限位臂移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不理想,从而造成汽车车门的开关程度不理想,降低车门的使用安全性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对生产工艺及装配上的技术要求低,使得汽车车门驱动机构更易于安装应用,且使用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限位臂、电机、齿轮箱和轮毂,所述限位臂为长条状,且所述限位臂长度方向的一侧自由内置于汽车车门中,所述限位臂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活动穿设过汽车车门后、并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箱呈线性布置于汽车车门内,且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还与所述齿轮箱的入力部定位连接;所述轮毂具有一为圆柱体状并定位套接于所述齿轮箱出力轴上的基体、以及三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基体外侧立壁上并还沿所述基体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槽,将三个所述环槽分别定义为上环槽、中环槽和下环槽,其中,所述中环槽能够活动收容所述限位臂局部于其中,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各分别缠绕有拉绳,两根所述拉绳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伸出后、对应与所述限位臂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两根所述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臂呈横向布置;所述电机、所述齿轮箱和所述轮毂自下往上顺次布置,且所述电机还相对于汽车车门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限位臂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的结构为:设有安装支座和销轴,所述安装支座定位连接于汽车车身上,所述销轴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支座上;
所述限位臂具有一为长条状的臂主体、以及一为环体状并一体连接于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另一侧上的转动部,且所述转动部转动套接于所述销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臂主体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弧度,以与所述中环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的轴向两侧面周缘均分别径向朝外延伸形成一为环形的第一挡圈,所述基体外侧立壁上并介于两个所述第一挡圈之间的位置处还一体连接有两个均为环形的第二挡圈;
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及所述基体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上环槽,两个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基体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中环槽,位于最下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及所述基体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下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体的轴向两侧面上还各分别安装有一波形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绳采用钢带结构,且实现两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限位臂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的结构为:在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槽,在所述臂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一安装座,并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卡槽;两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上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卡接头,且两个所述卡接头能够分别对应的定位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一所述拉绳上还均分别套接有一能够使所述拉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张紧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在能够实现车门电动开关功能的同时,还简化了车门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工艺及装配上的技术要求,使得车门驱动机构整体更易于生产、安装应用。②在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中,所述臂主体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与所述中环槽相配合的弧度,借由所述臂主体的上述特性,一方面可避免所述限位臂在移动时与所述轮毂摩擦产生噪音、磨损等弊端,有效提升所述限位臂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当所述限位臂出现摆动时与所述轮毂发生卡死的现象,很好的提升了所述限位臂移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③在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中,所述拉绳采用钢带结构,实现在确保提供足够拉力、强度的同时,还使得所述轮毂、甚至整个车门驱动机构的体积变小,便于安装应用;另外,两根所述拉绳还各分别通过一卡接头来卡接定位于所述限位臂上,这可便于两根所述拉绳的安装定位,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限位臂 10——臂主体
11——转动部 12——安装座
2——电机 3——齿轮箱
4——轮毂 40——基体
41——第一挡圈 42——第二挡圈
5——拉绳 60——安装支座
61——销轴 7——卡接头
8——张紧弹片 9——波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三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限位臂1、电机2、齿轮箱3和轮毂4,所述限位臂1为长条状,且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一侧自由内置于汽车车门中,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活动穿设过汽车车门后、并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和所述齿轮箱3呈线性布置于汽车车门内,且所述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还与所述齿轮箱3的入力部(具体可采取入力轴或者入力齿轮结构)定位连接;所述轮毂4具有一为圆柱体状并定位套接于所述齿轮箱3出力轴上的基体40、以及三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上并还沿所述基体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槽,将三个所述环槽分别定义为上环槽、中环槽和下环槽,其中,所述中环槽能够活动收容所述限位臂1局部于其中(即所述限位臂1局部能够活动收容于所述中环槽中),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各分别缠绕有拉绳5,两根所述拉绳5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伸出后、对应与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两根所述拉绳5的缠绕方向相反。即:在所述电机2、所述齿轮箱3、所述轮毂4和两根所述拉绳5的协同作用下,所述限位臂1能够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定位,实现汽车车门的开门或者关门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在能够实现车门电动开关功能的同时,还简化了车门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工艺及装配上的技术要求,使得车门驱动机构整体更易于生产、安装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限位臂1呈横向布置;所述电机2、所述齿轮箱3和所述轮毂4自下往上顺次布置,且所述电机2还相对于汽车车门位置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现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的结构为:具体可参阅附图2所示,设有安装支座60和销轴61,所述安装支座60定位连接于汽车车身上,所述销轴61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支座60上;
所述限位臂1具有一为长条状的臂主体10、以及一为环体状并一体连接于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另一侧上的转动部11,且所述转动部11转动套接于所述销轴61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臂主体10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弧度,以与所述中环槽相配合,详细可参阅附图2、附图3和附图5所示。借由所述臂主体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弧度的特性,一方面可避免所述限位臂在移动时与所述轮毂摩擦产生噪音、磨损等弊端,有效提升所述限位臂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当所述限位臂出现摆动时与所述轮毂发生卡死的现象,很好的提升了所述限位臂移动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基体40的轴向两侧面周缘均分别径向朝外延伸形成一为环形的第一挡圈41,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上并介于两个所述第一挡圈41之间的位置处还一体连接有两个均为环形的第二挡圈42;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41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42、及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上环槽,两个所述第二挡圈42和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中环槽,位于最下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41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42、及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下环槽,具体可参阅附图5所示。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基体40的轴向两侧面上还各分别安装有一波形垫片9,具体可参阅附图5所示。所述波形垫片的配置,可使得所述轮毂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从而可确保即使当汽车车门长时间使用出现下坠时,所述轮毂也不会与所述限位臂间出现卡死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拉绳5采用钢带结构(详细可参阅附图2和3所示),且实现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的结构为:在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槽,在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一安装座12,并在所述安装座1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上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卡接头7,且两个所述卡接头7能够分别对应的定位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①所述拉绳采用钢带结构,实现在确保提供足够拉力、强度的同时,还使得所述轮毂、甚至整个车门驱动机构的体积变小,便于安装应用。②两根所述拉绳各分别通过一卡接头来卡接定位于所述限位臂上,这可便于两根所述拉绳的安装定位,省时省力。
进一步优选的,在每一所述拉绳5上还均分别套接有一能够使所述拉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张紧弹片8,可有效防止两根拉绳松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使得所述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对生产工艺及装配上的技术要求低,进而使得汽车车门驱动机构更易于安装应用,且使用安全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臂(1)、电机(2)、齿轮箱(3)和轮毂(4),所述限位臂(1)为长条状,且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一侧自由内置于汽车车门中,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活动穿设过汽车车门后、并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和所述齿轮箱(3)呈线性布置于汽车车门内,且所述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还与所述齿轮箱(3)的入力部定位连接;所述轮毂(4)具有一为圆柱体状并定位套接于所述齿轮箱(3)出力轴上的基体(40)、以及三个分别形成于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上并还沿所述基体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槽,将三个所述环槽分别定义为上环槽、中环槽和下环槽,其中,所述中环槽能够活动收容所述限位臂(1)局部于其中,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各分别缠绕有拉绳(5),两根所述拉绳(5)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中伸出后、对应与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两根所述拉绳(5)的缠绕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1)呈横向布置;所述电机(2)、所述齿轮箱(3)和所述轮毂(4)自下往上顺次布置,且所述电机(2)还相对于汽车车门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汽车车身转动连接的结构为:设有安装支座(60)和销轴(61),所述安装支座(60)定位连接于汽车车身上,所述销轴(61)定位连接于所述安装支座(60)上;
所述限位臂(1)具有一为长条状的臂主体(10)、以及一为环体状并一体连接于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另一侧上的转动部(11),且所述转动部(11)转动套接于所述销轴(6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主体(10)的上下两表面均具有弧度,以与所述中环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0)的轴向两侧面周缘均分别径向朝外延伸形成一为环形的第一挡圈(41),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上并介于两个所述第一挡圈(41)之间的位置处还一体连接有两个均为环形的第二挡圈(42);
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41)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42)、及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上环槽,两个所述第二挡圈(42)和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中环槽,位于最下方的一所述第一挡圈(41)与其相邻的一所述第二挡圈(42)、及所述基体(40)外侧立壁一起合围成所述下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40)的轴向两侧面上还各分别安装有一波形垫片(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5)采用钢带结构,且实现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限位臂(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的结构为:在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槽,在所述臂主体(10)长度方向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一安装座(12),并在所述安装座(1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两根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上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卡接头(7),且两个所述卡接头(7)能够分别对应的定位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拉绳(5)上还均分别套接有一能够使所述拉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张紧弹片(8)。
CN201921490522.9U 2019-09-09 2019-09-09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Active CN210948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0522.9U CN210948178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0522.9U CN210948178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8178U true CN210948178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0522.9U Active CN210948178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8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6647B (zh) 钢带传动机构
CN210948178U (zh)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CN105734885B (zh) 一种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CN205743417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升降器转轮
CN210735249U (zh) 抗强尘环境的链斗输送机链条
AU2017299718B2 (en) Rotating mechanism
CN208457061U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及带齿轮毂电机
CN210150548U (zh) 曳引机
CN209533381U (zh) 一种微型机械臂
CN210103347U (zh) 一种电动绞盘
CN203614681U (zh) 一种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的皮带调节装置
CN212564258U (zh) 一种自动化传动轴
CN209174658U (zh) 伺服主动滚压工具
CN201447260U (zh) 一种快速膨胀式涨紧线盘装置
CN106586858B (zh) 一种海工平台大型钢制拖链系统性能试验用牵引装置
CN207289973U (zh) 一种能够增强稳定性的导向器密封结构
CN201866193U (zh) 减速式电动机输出轴的打滑结构
CN210830343U (zh) 一种双轮式曳引传动装置
CN202657129U (zh) 一种汽车备胎提升器
CN205023758U (zh) 一种改进的小型定柱式悬臂起重机
CN204848015U (zh) 一种小型定柱式悬臂起重机
CN110277872B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的电机仓
CN211117411U (zh) 一种链条张紧调节设备
CN218708802U (zh) 一种室内可移动卷扬机的支撑机构
CN210439865U (zh) 拉绳式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