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2306U - 一种电动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2306U
CN210932306U CN201921071500.9U CN201921071500U CN210932306U CN 210932306 U CN210932306 U CN 210932306U CN 201921071500 U CN201921071500 U CN 201921071500U CN 210932306 U CN210932306 U CN 210932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frame
fixed
armrest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5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ngzh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ngzh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ngzh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ngzh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15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2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2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23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轮椅,包括车架、前叉连接组件、前轮组件、驱动轮连接组件、驱动轮组件、座椅组件、靠背连接组件、靠背组件和扶手组件,车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前叉连接组件连接在前车架上,前轮组件连接在前叉连接组件上,驱动轮连接组件分别与前叉连接组件和后车架连接,驱动轮组件连接在驱动轮连接组件上,座椅组件一端与驱动轮连接组件和前叉连接组件铰接,靠背连接组件一端与后车架铰接,靠背连接组件另一端与座椅组件和靠背组件铰接,扶手组件两端分别与靠背组件和座椅组件铰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功能,扶手靠背能够调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使用群体是老年人、残疾人,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腿脚不在灵便,行走稳定性较差,使用手推轮椅需要家属推行或自己滑行,但具有多种不便。因此选择一款质量上乘的电动轮椅就可以自己开着走,增大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再依赖家人的推行。现有的电动轮椅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使用者使用时舒适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具有折叠功能,扶手靠背能够调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包括:车架、前叉连接组件、前轮组件、驱动轮连接组件、驱动轮组件、防倾轮组件、座椅组件、靠背连接组件、靠背组件、手柄组件、扶手组件和脚踏组件;
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均呈“匚”字型;所述前车架包括前横杆、两根前纵杆和两根前短杆,前横杆两端向上弯折,前横杆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上靠近前纵杆前端的位置,两根前纵杆对称设置,两根前短杆的中段处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的后端,前短杆轴线与前横杆中间一段的轴线平行;所述后车架包括一根弯折成“匚”字型的铝管和两根后短杆,铝管分为中间段和中间段两端的纵向段,中间段平行于前横杆中间的一段,纵向段位于竖直方向,纵向段上靠近纵向段中间的位置设有弯折处,纵向段末端均固定有所述后短杆,后短杆轴线平行于中间段轴线;两个所述纵向段上靠近弯折处的位置通过螺钉分别与两根所述前短杆连接,螺钉穿过纵向段经过前短杆中心,通过螺母与螺钉锁紧将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前短杆两端设有法兰隔套;
所述前叉连接组件有一对,两个前叉连接组件对称固定在两根所述前纵杆的前端;所述前轮组件有一对,两个前轮组件分别连接在两个前叉连接组件上;
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有一对,驱动轮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叉连接组件和后车架连接;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包括驱动轮连接杆和驱动轮固定板,驱动轮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前叉连接板上端铰接,驱动轮固定板固定在驱动轮连接杆另一端,驱动轮连接杆上靠近驱动轮固定板的位置开有后短杆连接孔,后短杆连接孔与所述后车架的后短杆对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驱动轮组件有一对,两个驱动轮组件分别固定在两个驱动轮固定板上;所述防倾轮组件有一对,两个防倾轮组件分别固定在两个两个驱动轮组件上;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坐垫、电池盒支架、电池组装件、控制器和扶手拉销;所述坐垫固定在座椅框架上表面,坐垫与座椅框架接触面之间设有若干压布条;所述座椅框架下表面靠近座椅框架前端两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座椅框架前连接板,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设有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延伸杆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座椅框架延伸杆一端与座椅框架后端连接,座椅框架后连接杆固定在座椅框架延伸杆另一端,座椅框架后连接杆与所述前横杆平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略高于坐垫;两块所述座椅框架前连接板下端分别对应两侧所述驱动轮连接杆与所述前叉连接板铰接的位置,每侧的座椅框架前连接板、前叉连接板、驱动轮连接杆通过一根内六角平圆头螺钉和一个六角锁紧螺母连接,座椅框架前连接板与前叉连接板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以及前叉连接板与驱动轮连接杆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均套有垫圈;所述扶手拉销有一对,两个扶手拉销对称设在座椅框架两侧靠近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所述电池盒支架固定在座椅框架下侧,电池盒支架上固定有若干对电池盒固定滑道,所述电池组装件有若干个,电池组装件固定在电池盒固定滑道上;所述电池组装件包括电池盒座、电池盒盖、电池、保护管、保护套和保护套螺母;电池盒盖固定在电池盒座上,电池盒盖与电池盒座之间形成电池存放空间,电池固定在电池存放空间内,电池盒座前端设有电池盒拉手、通电锁和防盗锁,电池盒座后端设有充电口和插座;所述保护套套在保护管上,保护套从电池盒座下方插入电池盒座,保护套与电池盒座之间通过所述保护套螺母紧固;所述电池盒支架下表面固定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支架上,所述电池组装件通过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框架,靠背和一对档位板,靠背固定在靠背框架上,两个档位板分别连接固定在靠背框架下端位于靠背两侧的位置,档位板上开有靠背框架连接孔、弧形槽和若干档位孔,靠背框架连接孔对应所述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所述弧形槽的几何圆心位于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上,档位孔设置在以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为中心的摆动轨迹上;所述靠背框架两侧靠近档位板的位置设有扶手连接头;
所述靠背连接组件包括中空管、靠背连接板、导向销、导向弹簧、折叠按钮、按钮连接销、短轴套、靠背上连接螺钉、靠背下连接螺钉、上限位螺钉、下限位螺钉和锁扣扳手,所述靠背连接板、导向销、折叠按钮、按钮连接销、短轴套、靠背上连接螺钉、靠背下连接螺钉、上限位螺钉和下限位螺钉均有一对;所述中空管两端穿过两个靠背连接板,两个靠背连接板关于中空管对称;所述靠背连接板上端开有靠背上连接孔和靠背上限位孔,靠背连接板下端开有靠背下连接孔和靠背下限位孔,靠背下限位孔为开放式;所述靠背上连接孔位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孔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之间,靠背上限位孔对应所述档位板上的弧形槽,所述短轴套两端分别设在靠背框架连接孔和靠背上连接孔内,靠背上连接螺钉穿过短轴套并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铰接,所述上限位螺钉穿过弧形槽并插入靠背上限位孔内;所述靠背下连接螺钉穿过靠背下连接孔并与所述后车架纵向段铰接,靠背下连接螺钉与纵向段铰接处靠近后车架中间段的位置,所述纵向段上对应靠背下连接螺钉与纵向段铰接处的位置固定有限位固定块,所述下限位螺钉固定在限位固定块上,且下限位螺钉可从靠背连接板边缘卡入所述靠背下限位孔;两根所述导向销对称设在中空管内,导向销可沿中空管轴向滑动,导向销上靠近导向销前端的位置设有前圆挡块,导向销后端设有后圆挡块,导向销、前圆挡块和后圆挡块同轴线;所述导向销前端伸出于中空管并插入所述档位板的档位孔内,前圆挡块抵在档位板上;所述导向弹簧设在两个后圆挡块之间的中空管内,中空管管壁上对应后圆挡块的位置分别开有避让槽,避让槽沿中空管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按钮连接销一端与折叠按钮连接,按钮连接销另一端穿过避让槽并与后圆挡块连接固定;
所述扶手组件有一对,扶手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固定杆、扶手、铰接件、扶手按钮、按钮连杆、扶手按钮复位弹簧、扶手卡勾、扶手卡块和扶手支撑片;所述扶手固定杆一端铰接在靠背框架的扶手连接头上,手柄组件固定在扶手固定杆另一端;所述扶手固定在扶手固定杆上侧,所述扶手固定杆下侧固定有铰接连接块,铰接件一端铰接在铰接连接块上,所述铰接件上开有通孔,扶手按钮和扶手卡块分别位于通孔两侧,按钮连杆穿过通孔且按钮连杆两端分别与扶手按钮和扶手卡块连接,所述扶手按钮复位弹簧设在扶手按钮与铰接件之间的按钮连杆上;所述扶手卡勾固定在扶手固定杆上对应扶手卡块的位置,未施力时扶手卡勾勾住扶手卡块,当按下扶手按钮,扶手卡块向一侧移动,扶手卡勾便能与扶手卡块分离;所述扶手支撑片呈“S”型,扶手支撑片上端铰接在铰接件的下端,扶手支撑片下端与所述座椅框架上的扶手拉销铰接;
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支架、手柄、手柄关节组件和手柄固定杆,所述手柄固定杆插入所述扶手固定杆并与扶手固定杆紧固,手柄关节组件两端分别与手柄固定杆和手柄支架连接,手柄设在手柄支架上,手柄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所述手柄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片、下关节片、隔套、弹簧螺丝、轴位螺丝和轴位螺母;所述上关节片上设有上圆台、下关节片上设有下圆台,上圆台和下圆台的轴线处上均开有沉头孔,隔套呈环形,隔套上下两端分别套在上圆台和下圆台上,轴位螺丝从上圆台的沉头孔插入从下圆台的沉头孔伸出并与轴位螺母连接;所述上圆台上开有弹簧螺丝孔,下圆台上围绕下圆台轴线分布有若干调节孔,弹簧螺丝孔轴线到上圆台轴线的距离等于调节孔轴线到下圆台轴线的距离;所述弹簧螺丝连接在弹簧螺丝孔内,弹簧螺丝下端在弹簧螺丝自身的弹力下插入调节孔。
进一步,所述前叉连接组件包括前叉连接板、前叉轴承座、深沟球轴承和轴承盖,前叉轴承座固定在前叉连接板上靠近前叉连接板下端的位置,深沟球轴承固定在前叉轴承座内,每个前叉轴承座内设有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轴线呈竖直方向,轴承盖设在前叉轴承座顶部;所述前叉连接板上靠近前叉连接板中间的位置通过螺钉与所述前纵杆端部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前轮组件包括铝前叉、前轮和前叉连接螺栓,前叉连接螺栓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铝前叉顶部,前轮可转动的设在铝前叉下部,前叉连接螺栓从所述前叉轴承座下方插入并与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驱动固定架、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驱动机构固定在驱动固定架上,驱动轮连接在驱动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靠近驱动轮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挡泥板固定支架,挡泥板固定支架上连接有挡泥板,挡泥板罩在驱动轮上方。
进一步,所述防倾轮组件包括防倾轮管和防倾轮,防倾轮管上端连接固定在所述驱动固定架下端,防倾轮可转动的连接在防倾轮管下端,防倾轮位于所述驱动轮后下方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锁扣扳手包括锁扣、扳手、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和锁扣外壳;所述扳手固定在锁扣后端,锁扣前端呈钩状,锁扣定位螺钉穿过锁扣并将锁扣铰接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靠近靠背下限位孔上端的位置,锁扣可扣在所述下限位螺钉上,所述拉簧固定螺钉有两个,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另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锁扣上靠近扳手的位置,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簧固定螺钉上,拉簧的拉力使锁扣紧紧扣住下限位螺钉;所述锁扣外壳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锁扣外壳罩住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以及锁扣的一部分,锁扣外壳上对应所述下限位螺钉的位置设有避让缺口。
进一步,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踏板框架和踏板,踏板固定在踏板框架上,踏板框架上设有两根伸出于踏板框架的踏板框架连杆,两根踏板框架连杆下端与踏板框架连接,踏板框架连杆上端的位置开有连杆固定孔,连杆固定孔两侧设弧形垫圈;所述前横杆的中间段固定有一对踏板连接块,踏板框架连杆通过螺钉与踏板连接块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功能,扶手靠背能够调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前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后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前叉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前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驱动轮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座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靠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靠背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靠背连接组件去除锁扣外壳和中空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扶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手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所示一种电动轮椅中手柄关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前车架;2、后车架;3、前叉连接组件;4、前轮组件;5、驱动轮连接组件;6、驱动轮组件;7、防倾轮组件;8、座椅组件;9、靠背连接组件;10、靠背组件;11、手柄组件;12、扶手组件;13、脚踏组件;17、前横杆;18、前纵杆;19、前短杆;21、铝管;22、后短杆;23、限位固定块;31、前叉连接板;32、前叉轴承座;41、铝前叉;42、前轮;43、前叉连接螺栓;51、驱动轮连接杆;52、驱动轮固定板;53、后短杆连接孔;81、座椅框架;82、坐垫;83、电池盒支架;84、电池组装件;85、控制器;86、扶手拉销;87、座椅框架前连接板;88、座椅框架后连接杆;89、电池盒固定滑道;91、中空管;92、靠背连接板;93、导向销;94、导向弹簧;95、折叠按钮;96、按钮连接销;97、短轴套;98、靠背上连接螺钉;99、靠背下连接螺钉;910、上限位螺钉;911、下限位螺钉;912、锁扣扳手;913、锁扣外壳;101、靠背框架;102、靠背;103、档位板;104、扶手连接头;111、手柄关节组件;112、手柄固定杆;113、手柄支架;114、手柄;121、扶手固定杆;122、扶手;123、铰接件;124、扶手按钮;125、扶手卡块;126、扶手支撑片;1111、上关节片;1112、下关节片;1113、隔套;1114、弹簧螺丝;1115、轴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动轮椅,包括:车架、前叉连接组件3、前轮组件4、驱动轮连接组件5、驱动轮组件6、防倾轮组件7、座椅组件8、靠背连接组件9、靠背组件10、手柄组件11、扶手组件12和脚踏组件13;
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前车架和后车架均呈“匚”字型;所述前车架1包括前横杆17、两根前纵杆18和两根前短杆19,前横杆17两端向上弯折,前横杆17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18上靠近前纵杆前端的位置,两根前纵杆对称设置,两根前短杆19的中段处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的后端,前短杆19轴线与前横杆中间一段的轴线平行;所述后车架2包括一根弯折成“匚”字型的铝管21和两根后短杆22,铝管21分为中间段和中间段两端的纵向段,中间段上套有保护管套,中间段平行于前横杆中间的一段,纵向段位于竖直方向,纵向段上靠近纵向段中间的位置设有弯折处,纵向段末端均固定有所述后短杆22,后短杆轴线平行于中间段轴线;两个所述纵向段上靠近弯折处的位置通过螺钉分别与两根所述前短杆连接,螺钉穿过纵向段经过前短杆中心,通过螺母与螺钉锁紧将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前短杆两端设有法兰隔套;
所述前叉连接组件3有一对,两个前叉连接组件对称固定在两根所述前纵杆的前端;所述前叉连接组件包括前叉连接板31、前叉轴承座32、深沟球轴承和轴承盖,前叉轴承座32固定在前叉连接板31上靠近前叉连接板31下端的位置,深沟球轴承固定在前叉轴承座内,每个前叉轴承座32内设有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轴线呈竖直方向,轴承盖设在前叉轴承座顶部;所述前叉连接板31上靠近前叉连接板31中间的位置通过螺钉与所述前纵杆18端部连接固定;
所述前轮组件4有一对,两个前轮组件分别连接在两个前叉连接组件3上;所述前轮组件包括铝前叉41、前轮42和前叉连接螺栓43,前叉连接螺栓43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铝前叉41顶部,前轮42可转动的设在铝前叉41下部,前叉连接螺栓43从所述前叉轴承座32下方插入并与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
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5有一对,驱动轮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叉连接组件和后车架连接;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5包括驱动轮连接杆51和驱动轮固定板52,驱动轮连接杆51一端与所述前叉连接板上端铰接,驱动轮固定板固定在驱动轮连接杆另一端,驱动轮连接杆51上靠近驱动轮固定板52的位置开有后短杆连接孔53,后短杆连接孔与所述后车架2的后短杆22对接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驱动轮组件6包括驱动固定架、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驱动机构固定在驱动固定架上,驱动轮连接在驱动机构上;
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靠近驱动轮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挡泥板固定支架,挡泥板固定支架上连接有挡泥板,挡泥板罩在驱动轮上方;
所述防倾轮组件7包括防倾轮管和防倾轮,防倾轮管上端连接固定在所述驱动固定架下端,防倾轮可转动的连接在防倾轮管下端,防倾轮位于所述驱动轮后下方的位置;
所述座椅组件8包括座椅框架81、坐垫82、电池盒支架83、电池组装件84、控制器85和扶手拉销86;所述坐垫82固定在座椅框架81上表面,坐垫与座椅框架接触面之间设有若干压布条;所述座椅框架81下表面靠近座椅框架前端两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座椅框架前连接板87,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设有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延伸杆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88,座椅框架延伸杆一端与座椅框架后端连接,座椅框架后连接杆88固定在座椅框架延伸杆另一端,座椅框架后连接杆88与所述前横杆平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略高于坐垫;两块所述座椅框架前连接板87下端分别对应两侧所述驱动轮连接杆51与所述前叉连接板31铰接的位置,每侧的座椅框架前连接板、前叉连接板、驱动轮连接杆通过一根内六角平圆头螺钉和一个六角锁紧螺母连接,座椅框架前连接板与前叉连接板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以及前叉连接板与驱动轮连接杆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均套有垫圈;所述扶手拉销86有一对,两个扶手拉销对称设在座椅框架两侧靠近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所述电池盒支架83固定在座椅框架下侧,电池盒支架83上固定有两对电池盒固定滑道89,两对电池盒固定滑道呈上下分布,所述电池组装件84固定在电池盒固定滑道上;所述电池组装件84包括电池盒座、电池盒盖、电池、保护管、保护套和保护套螺母;电池盒盖固定在电池盒座上,电池盒盖与电池盒座之间形成电池存放空间,电池固定在电池存放空间内,电池盒座前端设有电池盒拉手、通电锁和防盗锁,电池盒座后端设有充电口和插座;所述保护套套在保护管上,保护套从电池盒座下方插入电池盒座,保护套与电池盒座之间通过所述保护套螺母紧固;所述电池盒支架下表面固定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支架上,所述电池组装件通过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靠背组件10包括靠背框架101,靠背102和一对档位板103,靠背102固定在靠背框架101上,两个档位板103分别连接固定在靠背框架下端位于靠背102两侧的位置,档位板103上开有靠背框架连接孔、弧形槽和若干档位孔,靠背框架连接孔对应所述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所述弧形槽的几何圆心位于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上,档位孔设置在以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为中心的摆动轨迹上;所述靠背框架101两侧靠近档位板的位置设有扶手连接头104;
所述靠背连接组件9包括中空管91、靠背连接板92、导向销93、导向弹簧94、折叠按钮95、按钮连接销96、短轴套97、靠背上连接螺钉98、靠背下连接螺钉99、上限位螺钉910、下限位螺钉911和锁扣扳手912,所述靠背连接板、导向销、折叠按钮、按钮连接销、短轴套、靠背上连接螺钉、靠背下连接螺钉、上限位螺钉和下限位螺钉均有一对;所述中空管91两端穿过两个靠背连接板,两个靠背连接板关于中空管对称;所述靠背连接板上端开有靠背上连接孔和靠背上限位孔,靠背连接板下端开有靠背下连接孔和靠背下限位孔,靠背下限位孔为开放式;所述靠背上连接孔位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孔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之间,靠背上限位孔对应所述档位板上的弧形槽,所述短轴套两端分别设在靠背框架连接孔和靠背上连接孔内,靠背上连接螺钉98穿过短轴套97并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铰接,所述上限位螺钉910穿过弧形槽并插入靠背上限位孔内;所述靠背下连接螺钉99穿过靠背下连接孔并与所述后车架2纵向段铰接,靠背下连接螺钉99与纵向段铰接处靠近后车架中间段的位置,所述纵向段上对应靠背下连接螺钉与纵向段铰接处的位置固定有限位固定块23,所述下限位螺钉911固定在限位固定块23上,且下限位螺钉可从靠背连接板边缘卡入所述靠背下限位孔;两根所述导向销93对称设在中空管91内,导向销93可沿中空管轴向滑动,导向销上靠近导向销前端的位置设有前圆挡块,导向销后端设有后圆挡块,导向销、前圆挡块和后圆挡块同轴线;所述导向销前端伸出于中空管并插入所述档位板的档位孔内,前圆挡块抵在档位板上;所述导向弹簧94设在两个后圆挡块之间的中空管内,中空管管壁上对应后圆挡块的位置分别开有避让槽,避让槽沿中空管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按钮连接销96一端与折叠按钮连接95,按钮连接销另一端穿过避让槽并与后圆挡块连接固定;
所述锁扣扳手912包括锁扣、扳手、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和锁扣外壳913;所述扳手固定在锁扣后端,锁扣前端呈钩状,锁扣定位螺钉穿过锁扣并将锁扣铰接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靠近靠背下限位孔上端的位置,锁扣可扣在所述下限位螺钉上,所述拉簧固定螺钉有两个,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另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锁扣上靠近扳手的位置,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簧固定螺钉上,拉簧的拉力使锁扣紧紧扣住下限位螺钉;见图10所示,所述锁扣外壳913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92上,锁扣外壳罩住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以及锁扣的一部分,锁扣外壳上对应所述下限位螺钉的位置设有避让缺口;
所述扶手组件12有一对,扶手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固定杆121、扶手122、铰接件123、扶手按钮124、按钮连杆、扶手按钮复位弹簧、扶手卡勾、扶手卡块125和扶手支撑片126;所述扶手固定杆121一端铰接在靠背框架的扶手连接头上,手柄组件固定在扶手固定杆另一端;所述扶手122固定在扶手固定杆121上侧,所述扶手固定杆下侧固定有铰接连接块,铰接件123一端铰接在铰接连接块上,所述铰接件上开有通孔,扶手按钮124和扶手卡块125分别位于通孔两侧,按钮连杆穿过通孔且按钮连杆两端分别与扶手按钮124和扶手卡块125连接,所述扶手按钮复位弹簧设在扶手按钮与铰接件之间的按钮连杆上;所述扶手卡勾固定在扶手固定杆上对应扶手卡块的位置,未施力时扶手卡勾勾住扶手卡块,当按下扶手按钮,扶手卡块向一侧移动,扶手卡勾便能与扶手卡块分离;所述扶手支撑片呈“S”型,扶手支撑片上端铰接在铰接件的下端,扶手支撑片下端与所述座椅框架上的扶手拉销铰接;
所述手柄组件11包括手柄支架113、手柄114、手柄关节组件111和手柄固定杆112,所述手柄固定杆112插入所述扶手固定杆并与扶手固定杆紧固,手柄关节组件111两端分别与手柄固定杆和手柄支架连接,手柄设在手柄支架上,手柄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所述手柄关节组件111包括上关节片1111、下关节片1112、隔套1113、弹簧螺丝1114、轴位螺丝1115和轴位螺母;所述上关节片上设有上圆台、下关节片上设有下圆台,上圆台和下圆台的轴线处上均开有沉头孔,隔套呈环形,隔套上下两端分别套在上圆台和下圆台上,轴位螺丝从上圆台的沉头孔插入从下圆台的沉头孔伸出并与轴位螺母连接;所述上圆台上开有弹簧螺丝孔,下圆台上围绕下圆台轴线分布有若干调节孔,弹簧螺丝孔轴线到上圆台轴线的距离等于调节孔轴线到下圆台轴线的距离;所述弹簧螺丝连接在弹簧螺丝孔内,弹簧螺丝下端在弹簧螺丝自身的弹力下插入调节孔;
所述脚踏组件13包括踏板框架和踏板,踏板固定在踏板框架上,踏板框架上设有两根伸出于踏板框架的踏板框架连杆,两根踏板框架连杆下端与踏板框架连接,踏板框架连杆上端的位置开有连杆固定孔,连杆固定孔两侧设弧形垫圈;所述前横杆的中间段固定有一对踏板连接块,踏板框架连杆通过螺钉与踏板连接块固定,由于前横杆两端向上弯折,脚踏组件连接在前横杆中间段时能够使踏板位置尽量靠近底面,方便操作者使用。
所述前叉连接板、铝前叉、驱动轮连接杆、座椅框架前连接板、靠背连接板和档位板上均开有减重镂空。
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功能,扶手靠背能够调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叉连接组件、前轮组件、驱动轮连接组件、驱动轮组件、防倾轮组件、座椅组件、靠背连接组件、靠背组件、扶手组件、手柄组件和脚踏组件;
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均呈“匚”字型;所述前车架包括前横杆、两根前纵杆和两根前短杆,前横杆两端向上弯折,前横杆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上靠近前纵杆前端的位置,两根前纵杆对称设置,两根前短杆的中段处分别连接固定在两根前纵杆的后端,前短杆轴线与前横杆中间一段的轴线平行;所述后车架包括一根弯折成“匚”字型的铝管和两根后短杆,铝管分为中间段和中间段两端的纵向段,中间段平行于前横杆中间的一段,纵向段位于竖直方向,纵向段上靠近纵向段中间的位置设有弯折处,纵向段末端均固定有所述后短杆,后短杆轴线平行于中间段轴线;两个所述纵向段上靠近弯折处的位置通过螺钉分别与两根所述前短杆连接,螺钉穿过纵向段经过前短杆中心,通过螺母与螺钉锁紧将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前短杆两端设有法兰隔套;
所述前叉连接组件有一对,两个前叉连接组件对称固定在两根所述前纵杆的前端,前叉连接组件包括前叉连接板、前叉轴承座、深沟球轴承和轴承盖;所述前轮组件有一对,两个前轮组件分别连接在两个前叉连接组件上;
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有一对,驱动轮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叉连接组件和后车架连接;所述驱动轮连接组件包括驱动轮连接杆和驱动轮固定板,驱动轮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前叉连接板上端铰接,驱动轮固定板固定在驱动轮连接杆另一端,驱动轮连接杆上靠近驱动轮固定板的位置开有后短杆连接孔,后短杆连接孔与所述后车架的后短杆对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驱动轮组件有一对,两个驱动轮组件分别固定在两个驱动轮固定板上;所述防倾轮组件有一对,两个防倾轮组件分别固定在两个驱动轮组件上;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坐垫、电池盒支架、电池组装件、控制器和扶手拉销;所述坐垫固定在座椅框架上表面,坐垫与座椅框架接触面之间设有若干压布条;所述座椅框架下表面靠近座椅框架前端两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座椅框架前连接板,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设有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座椅框架后连接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延伸杆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座椅框架延伸杆一端与座椅框架后端连接,座椅框架后连接杆固定在座椅框架延伸杆另一端,座椅框架后连接杆与所述前横杆平行,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略高于坐垫;两块所述座椅框架前连接板下端分别对应两侧所述驱动轮连接杆与所述前叉连接板铰接的位置,每侧的座椅框架前连接板、前叉连接板、驱动轮连接杆通过一根内六角平圆头螺钉和一个六角锁紧螺母连接,座椅框架前连接板与前叉连接板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以及前叉连接板与驱动轮连接杆之间的内六角平圆头螺钉上均套有垫圈;所述扶手拉销有一对,两个扶手拉销对称设在座椅框架两侧靠近座椅框架后端的位置;所述电池盒支架固定在座椅框架下侧,电池盒支架上固定有若干对电池盒固定滑道,所述电池组装件有若干个,电池组装件固定在电池盒固定滑道上;所述电池盒支架下表面固定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支架上;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驱动固定架、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驱动机构固定在驱动固定架上,驱动轮连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电池组装件通过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框架,靠背和一对档位板,靠背固定在靠背框架上,两个档位板分别连接固定在靠背框架下端位于靠背两侧的位置,档位板上开有靠背框架连接孔、弧形槽和若干档位孔,靠背框架连接孔对应所述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所述弧形槽的几何圆心位于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上,档位孔设置在以靠背框架连接孔的轴线为中心的摆动轨迹上;所述靠背框架两侧靠近档位板的位置设有扶手连接头;
所述靠背连接组件包括中空管、靠背连接板、导向销、导向弹簧、折叠按钮、按钮连接销、短轴套、靠背上连接螺钉、靠背下连接螺钉、上限位螺钉、下限位螺钉和锁扣扳手,所述靠背连接板、导向销、折叠按钮、按钮连接销、短轴套、靠背上连接螺钉、靠背下连接螺钉、上限位螺钉和下限位螺钉均有一对;所述中空管两端穿过两个靠背连接板,两个靠背连接板关于中空管对称;所述靠背连接板上端开有靠背上连接孔和靠背上限位孔,靠背连接板下端开有靠背下连接孔和靠背下限位孔,靠背下限位孔为开放式;所述靠背上连接孔位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孔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之间,靠背上限位孔对应所述档位板上的弧形槽,所述短轴套两端分别设在靠背框架连接孔和靠背上连接孔内,靠背上连接螺钉穿过短轴套并与座椅框架后连接杆端部铰接,所述上限位螺钉穿过弧形槽并插入靠背上限位孔内;所述靠背下连接螺钉穿过靠背下连接孔并与所述后车架纵向段铰接,靠背下连接螺钉与纵向段铰接处靠近后车架中间段的位置,所述纵向段上对应靠背下连接螺钉与纵向段铰接处的位置固定有限位固定块,所述下限位螺钉固定在限位固定块上,且下限位螺钉可从靠背连接板边缘卡入所述靠背下限位孔;两根所述导向销对称设在中空管内,导向销可沿中空管轴向滑动,导向销上靠近导向销前端的位置设有前圆挡块,导向销后端设有后圆挡块,导向销、前圆挡块和后圆挡块同轴线;所述导向销前端伸出于中空管并插入所述档位板的档位孔内,前圆挡块抵在档位板上;所述导向弹簧设在两个后圆挡块之间的中空管内,中空管管壁上对应后圆挡块的位置分别开有避让槽,避让槽沿中空管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按钮连接销一端与折叠按钮连接,按钮连接销另一端穿过避让槽并与后圆挡块连接固定;
所述扶手组件有一对,扶手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固定杆、扶手、铰接件、扶手按钮、按钮连杆、扶手按钮复位弹簧、扶手卡勾、扶手卡块和扶手支撑片;所述扶手固定杆一端铰接在靠背框架的扶手连接头上,手柄组件固定在扶手固定杆另一端;所述扶手固定在扶手固定杆上侧,所述扶手固定杆下侧固定有铰接连接块,铰接件一端铰接在铰接连接块上,所述铰接件上开有通孔,扶手按钮和扶手卡块分别位于通孔两侧,按钮连杆穿过通孔且按钮连杆两端分别与扶手按钮和扶手卡块连接,所述扶手按钮复位弹簧设在扶手按钮与铰接件之间的按钮连杆上;所述扶手卡勾固定在扶手固定杆上对应扶手卡块的位置,未施力时扶手卡勾勾住扶手卡块,当按下扶手按钮,扶手卡块向一侧移动,扶手卡勾便能与扶手卡块分离;所述扶手支撑片呈“S”型,扶手支撑片上端铰接在铰接件的下端,扶手支撑片下端与所述座椅框架上的扶手拉销铰接;
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支架、手柄、手柄关节组件和手柄固定杆,所述手柄固定杆插入所述扶手固定杆并与扶手固定杆紧固,手柄关节组件两端分别与手柄固定杆和手柄支架连接,手柄设在手柄支架上,手柄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所述手柄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片、下关节片、隔套、弹簧螺丝、轴位螺丝和轴位螺母;所述上关节片上设有上圆台、下关节片上设有下圆台,上圆台和下圆台的轴线处上均开有沉头孔,隔套呈环形,隔套上下两端分别套在上圆台和下圆台上,轴位螺丝从上圆台的沉头孔插入从下圆台的沉头孔伸出并与轴位螺母连接;所述上圆台上开有弹簧螺丝孔,下圆台上围绕下圆台轴线分布有若干调节孔,弹簧螺丝孔轴线到上圆台轴线的距离等于调节孔轴线到下圆台轴线的距离;所述弹簧螺丝连接在弹簧螺丝孔内,弹簧螺丝下端在弹簧螺丝自身的弹力下插入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轴承座固定在前叉连接板上靠近前叉连接板下端的位置,深沟球轴承固定在前叉轴承座内,每个前叉轴承座内设有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轴线呈竖直方向,轴承盖设在前叉轴承座顶部;所述前叉连接板上靠近前叉连接板中间的位置通过螺钉与所述前纵杆端部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包括铝前叉、前轮和前叉连接螺栓,前叉连接螺栓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铝前叉顶部,前轮可转动的设在铝前叉下部,前叉连接螺栓从所述前叉轴承座下方插入并与所述深沟球轴承固定;所述铝前叉上设有减重镂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固定板上靠近驱动轮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挡泥板固定支架,挡泥板固定支架上连接有挡泥板,挡泥板罩在驱动轮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轮组件包括防倾轮管和防倾轮,防倾轮管上端连接固定在所述驱动固定架下端,防倾轮可转动的连接在防倾轮管下端,防倾轮位于所述驱动轮后下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扳手包括锁扣、扳手、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和锁扣外壳;所述扳手固定在锁扣后端,锁扣前端呈钩状,锁扣定位螺钉穿过锁扣并将锁扣铰接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靠近靠背下限位孔上端的位置,锁扣可扣在所述下限位螺钉上,所述拉簧固定螺钉有两个,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另一个拉簧固定螺钉固定在锁扣上靠近扳手的位置,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簧固定螺钉上,拉簧的拉力使锁扣紧紧扣住下限位螺钉;所述锁扣外壳固定在所述靠背连接板上,锁扣外壳罩住拉簧、锁扣定位螺钉、拉簧固定螺钉以及锁扣的一部分,锁扣外壳上对应所述下限位螺钉的位置设有避让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踏板框架和踏板,踏板固定在踏板框架上,踏板框架上设有两根伸出于踏板框架的踏板框架连杆,两根踏板框架连杆下端与踏板框架连接,踏板框架连杆上端的位置开有连杆固定孔,连杆固定孔两侧设弧形垫圈;所述前横杆的中间段固定有一对踏板连接块,踏板框架连杆通过螺钉与踏板连接块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件包括电池盒座、电池盒盖、电池、保护管、保护套和保护套螺母;电池盒盖固定在电池盒座上,电池盒盖与电池盒座之间形成电池存放空间,电池固定在电池存放空间内,电池盒座前端设有电池盒拉手、通电锁和防盗锁,电池盒座后端设有充电口和插座;所述保护套套在保护管上,保护套从电池盒座下方插入电池盒座,保护套与电池盒座之间通过所述保护套螺母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连接板、驱动轮连接杆、座椅框架前连接板、靠背连接板和档位板上均开有减重镂空。
CN201921071500.9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动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2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500.9U CN210932306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动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500.9U CN210932306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动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2306U true CN210932306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50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2306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动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2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2157A (zh) * 2023-05-23 2023-07-28 南通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的电动轮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2157A (zh) * 2023-05-23 2023-07-28 南通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的电动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8297A1 (en) Collapsible Vehicle
US4892166A (en) Motorized wheelchair assembly having coupling device
US9561143B2 (en) Power driven vehicle having a take-apart frame
TWI584990B (zh) 轉換式滑行車
CA2035743A1 (en) Wheelchair drive assembly
CN210932306U (zh) 一种电动轮椅
CN108904161B (zh) 一种轮椅
CN202682215U (zh) 电动轮椅车
CN111746618A (zh)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7339164U (zh) 一种可收折轮椅骨架及轮椅
CN217347938U (zh) 儿童推车
CN213035947U (zh) 一种折叠座椅及电动车
EP0064410B1 (en) Walking aid
CN215779281U (zh) 一种轮椅的可收纳扶手
CN213553031U (zh) 一种折叠轮椅
CN210750143U (zh) 一种靠背易拆卸的助力车
CN219115618U (zh) 一种用于动力骑行工具的靠背
CN219700344U (zh) 带减震功能的电动轮椅
CN218112442U (zh) 一种翻转式扶手机构
CN216021740U (zh) 一种轻便轮椅展开与折叠的自锁结构
CN216762024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8662169U (zh) 一种电动车儿童折叠座椅
EP2906171B1 (en) Quick release device for a wheelchair
CN217347586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桌板结构及汽车座椅
CN221090947U (zh) 一种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