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8325U -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8325U
CN210928325U CN201922196811.4U CN201922196811U CN210928325U CN 210928325 U CN210928325 U CN 210928325U CN 201922196811 U CN201922196811 U CN 201922196811U CN 210928325 U CN210928325 U CN 210928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oder
protective housing
groove
fixed mount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68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68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8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8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8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包括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边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线座,所述编码器本体的上端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编码器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片,所述保护壳下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接线座相适配,所述保护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与保护壳相适配。该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安装多组出气孔,使出气孔的出口小于进气口的面积,利用烟囱原理,可使气流在散热槽的内部急速流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
编码器通常是安装在旋转传动部件上的测试转速用的,但现有的编码器大多直接安装在驱动轴上,运行时间过长时大多会存在内部落灰的状况,而编码器内部落灰就会遮挡光电部件的传感效果,同时由于长时间旋转,编码器内部发热严重就会损坏编码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编码器大多直接安装在驱动轴上,运行时间过长时大多会存在内部落灰的状况,而编码器内部落灰就会遮挡光电部件的传感效果,同时由于长时间旋转,编码器内部发热严重就会损坏编码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包括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边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线座,所述编码器本体的上端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编码器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片,所述保护壳下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接线座相适配,所述保护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与保护壳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内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槽,所述后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合套环,所述插合套环与散热槽相适配,所述插合套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位于散热槽的内部,所述连接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风扇,所述螺旋风扇环绕分布在散热槽的内部,所述螺旋风扇位于散热槽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与散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上端位于散热槽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多组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螺旋风扇的内外两侧与散热槽的边侧具有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通过安装保护壳,可为编码器本体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在保护壳与后盖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插合套环与散热槽的组合,并设置密封垫与保护壳内壁的组合,可大大提高保护壳与后盖的连接密封性,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的防尘防水性,避免长时间运行,编码器本体内部进灰从而遮挡光线传感部件,保证编码器本体的工作运行稳定性与测试精准性;
2、该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通过在散热槽的内部安装螺旋风扇,并使其通过连接盘、转盘和轴承固定安装在散热槽的内部,大大提高了螺旋风扇的运行稳定,可设置散热槽的内壁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而通过螺旋风扇将编码器本体运行产生的热量排出,通过安装多组出气孔,使出气孔的出口小于进气口的面积,利用烟囱原理,可使气流在散热槽的内部急速流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的散热性能;
3、该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通过在连接盘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块,并在转轴的边侧设置凹槽,可通过编码器本体转轴的旋转带动连接盘与散热槽的旋转,不需要外加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编码器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码器本体;2、接线座;3、转轴;4、凹槽;5、保护壳;6、安装片;7、预留槽;8、后盖;9、散热槽;10、插合套环;11、密封环;12、密封垫;13、连接盘;14、转盘;15、螺旋风扇;16、轴承;17、出气孔;1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包括编码器本体1,编码器本体1边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线座2,编码器本体1的上端旋转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下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凹槽4,编码器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5,保护壳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片6,保护壳5下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预留槽7,预留槽7与接线座2相适配,保护壳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后盖8,后盖8与保护壳5相适配。
进一步的,保护壳5内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槽9,后盖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合套环10,插合套环10与散热槽9相适配,插合套环10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密封环11,密封环11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密封垫12,通过安装保护壳5,可为编码器本体1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在保护壳5与后盖8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插合套环10与散热槽9的组合,并设置密封垫12与保护壳5内壁的组合,可大大提高保护壳5与后盖8的连接密封性,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5的防尘防水性,避免长时间运行,编码器本体1内部进灰从而遮挡光线传感部件,保证编码器本体1的工作运行稳定性与测试精准性。
进一步的,保护壳5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13,连接盘13位于散热槽9的内部,连接盘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14,转盘14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风扇15,螺旋风扇15环绕分布在散热槽9的内部,螺旋风扇15位于散热槽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6,轴承16的内侧与散热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在散热槽9的内部安装螺旋风扇15,并使其通过连接盘13、转盘14和轴承16固定安装在散热槽9的内部,大大提高了螺旋风扇15的运行稳定,可设置散热槽9的内壁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而通过螺旋风扇15将编码器本体1运行产生的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保护壳5的上端位于散热槽9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多组出气孔17,通过安装多组出气孔17,使出气孔17的出口小于进气口的面积,利用烟囱原理,可使气流在散热槽9的内部急速流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5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螺旋风扇15的内外两侧与散热槽9的边侧具有一定距离,通过设置螺旋风扇15的内外两侧与散热槽9的边侧具有一定距离,可保证螺旋风扇15平稳的运行。
进一步的,连接盘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块18,凸块18与凹槽4相适配,通过在连接盘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块18,并在转轴3的边侧设置凹槽4,可通过编码器本体1转轴3的旋转带动连接盘13与散热槽9的旋转,不需要外加驱动装置。
工作原理:首先将编码器本体1安装在保护壳5内部,并使转轴3下部的凹槽4与连接盘13内侧的凸块18定位连接,然后使接线座2位于预留槽7内部,然后框后盖8盖合,并使插合套环10插入散热槽9内部,并使散热槽9的内侧的内壁插合到密封环11内部的密封垫12上,然后将保护壳5通过安装片6安装在待侧驱动部件上,通过在保护壳5与后盖8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插合套环10与散热槽9的组合,并设置密封垫12与保护壳5内壁的组合,可大大提高保护壳5与后盖8的连接密封性,进而大大提高了该保护壳5的防尘防水性,避免长时间运行,编码器本体1内部进灰从而遮挡光线传感部件,保证编码器本体1的工作运行稳定性与测试精准性,设置散热槽9的内壁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而通过螺旋风扇15将编码器本体1运行产生的热量排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包括编码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本体边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线座,所述编码器本体的上端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编码器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片,所述保护壳下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接线座相适配,所述保护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与保护壳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部的边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槽,所述后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合套环,所述插合套环与散热槽相适配,所述插合套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位于散热槽的内部,所述连接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风扇,所述螺旋风扇环绕分布在散热槽的内部,所述螺旋风扇位于散热槽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与散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的上端位于散热槽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多组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风扇的内外两侧与散热槽的边侧具有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
CN201922196811.4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Active CN210928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6811.4U CN210928325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6811.4U CN210928325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8325U true CN21092832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8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6811.4U Active CN210928325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8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973A (zh) * 2020-12-23 2021-05-07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973A (zh) * 2020-12-23 2021-05-07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CN112762973B (zh) * 2020-12-23 2022-03-22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8325U (zh)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CN114810639A (zh) 风机及洗地机
CN215897441U (zh) 一种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CN214745059U (zh) 一种装配简便的灯箱用防水型led灯管
CN211702696U (zh) 太阳能板安装壳、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10053681U (zh)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集控联网接口
CN111432588A (zh) 太阳能板安装壳、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16312821U (zh) 微型自散热马达结构及带有微型自散热马达结构的电机
CN212033905U (zh) 一种微型防水减速电机
CN215733791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17302672U (zh) 一种汽车用led大灯模组
CN220358914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防尘防水结构
CN213341858U (zh) 一种动力电机的壳体结构
CN219458796U (zh) 一种潜水电机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20492774U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无刷电机
CN219592214U (zh) 一种伺服电机的密封结构
CN219012931U (zh) 一种扇叶可拆卸更换的微型直流风扇
CN211238951U (zh) 安全电力配电箱
CN220605650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的防水结构
CN214428730U (zh) 一种水上机器人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18301028U (zh) 密封的无刷外转子电机
CN218472894U (zh) 一种防水型电机
CN218817103U (zh) 一种防潮型轴流通风机
CN220586071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的防水密封结构
CN216010549U (zh) 一种户外灯具的新型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