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1600U -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1600U
CN210921600U CN201922127462.0U CN201922127462U CN210921600U CN 210921600 U CN210921600 U CN 210921600U CN 201922127462 U CN201922127462 U CN 201922127462U CN 210921600 U CN210921600 U CN 210921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housing
sealing system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7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景文
江敬强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74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160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358 priority patent/WO202110339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1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1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4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horizont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风道密封系统,用于整体式空调,包括: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中隔板,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述中隔板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冷凝器,设在所述风道中,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中隔板与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中隔板与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相互配合,在壳体与中隔板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与中隔板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避免中隔板上的风经过间隙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整体式空调冷凝器部件的散热方法,是机身外部空气在风轮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机身,穿过冷凝器后再排出机身,穿过冷凝器的过程中实现冷凝器的散热。
现有技术中,中隔板上的风容易经过间隙进入排风蜗壳直接排出,出现窜风,这大大降低了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其能够减少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风道密封系统,用于整体式空调,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中隔板,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述中隔板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冷凝器,设在所述风道中,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中隔板与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避免中隔板上的风经过间隙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与中隔板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与中隔板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中隔板在壳体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一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通过设置多条第一凸筋形成所述第一凹槽,第一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或中隔板一体成型,第一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一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一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中隔板或壳体的整理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一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中隔板或壳体的自身结构强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一托沿,所述中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托沿搭接。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一托沿,用于与中隔板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以保证壳体与中隔板具有良好的配合和密封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盘,所述冷凝器竖向设在所述中隔板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底盘与壳体通过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能够避免底盘下的风经过间隙直接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与底盘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与底盘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底盘在壳体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二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通过设置多条第二凸筋形成所述第二凹槽,第二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或底盘一体成型,第二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二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二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底盘或壳体的整理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二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底盘或壳体的自身结构强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二托沿,所述底盘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托沿搭接。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二托沿,用于与底盘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以保证底盘与中隔板具有良好的配合和密封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凝器的顶部与所述中隔板密封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部与所述底盘密封连接,沿气流方向,所述冷凝器的后方设有离心风机,所述冷凝器的左边板和右边板均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连接,所述蜗壳和/或所述冷凝器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壳体内壁密封连接。采用蜗壳和/或冷凝器与壳体的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冷凝器与风道接触的位置窜风,使由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流经冷凝器,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蜗壳具有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所述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均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三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嵌入所述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与左密封板、右密封板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与左密封板、右密封板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蜗壳在壳体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竖向设置的第三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凹槽,第三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或蜗壳一体成型,第三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三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三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蜗壳或壳体的整理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三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蜗壳或壳体的自身结构强度。沿气流方向,后方的所述第三凸筋高于前方的所述第三凸筋,在方便左密封板、右密封板装配的同时,进一步延长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壁上的第三托沿,所述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托沿搭接。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三托沿,用于与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沿竖向剖开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壳体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能够使中隔板、底盘、冷凝器等在壳体中的装配更加方便,同时,也使壳体与中隔板、底盘、冷凝器、蜗壳更容易形成配合密封结构。
第二方面,空调器,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其采用第一方面的风道密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风道密封系统窜风,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式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机体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机体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10,进风口111,出风口112,第一凹槽113、121,第二凹槽114、122,第三凹槽115、123;
内部机体200,送风蜗壳组件210,排风蜗壳组件220,离心风机221,右密封板2211,冷凝器222,中隔板223,底盘2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条的含义是两条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2和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密封系统,用于整体式空调,其包括壳体100、中隔板223和冷凝器222,其中,参见图4,壳体100上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进风口111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壳体100内部与冷凝器222进行换热,出风口112用于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出,即空气在流进与流出过程中实现冷凝器222的散热。
参见图1、图4、图8,壳体100包括沿竖向剖开的第一壳体120和第二壳体110,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设在第二壳体110上。第一壳体120和第二壳体110能够通过紧固件、卡扣等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壳体100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能够使中隔板223、冷凝器222、底盘224等在壳体100中的装配更加方便,同时,也使壳体100与中隔板223、冷凝器222、底盘224等结构更容易形成配合密封结构。
参见图2、图3,中隔板223与壳体100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中隔板223在壳体100内部形成连通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的风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中隔板223与壳体100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中隔板223与壳体100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相互配合,在壳体100与中隔板223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中隔板223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避免中隔板223上方的风经过间隙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嵌入第一凹槽,壳体100与中隔板223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100与中隔板223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中隔板223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中隔板223在壳体100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具体的,参见图4、图5,第二壳体110中部设有与中隔板223配合的部分第一凹槽113,参见图8、图9,第一壳体120中部设有与中隔板223配合的部分第一凹槽121,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110组配后,中隔板223的边缘分别嵌入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10的第一凹槽113、121,形成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实现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配合密封结构也可以是在中隔板223上设置第一凹槽,在壳体100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凸起,其原理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可采用开槽或设置凸筋的方式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8,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一凸筋,相邻的两条第一凸筋之间形成第一凹槽。通过设置多条第一凸筋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100或中隔板223一体成型,第一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一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一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中隔板223或壳体100的整体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一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中隔板223或壳体100的自身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壳体100内壁上的第一托沿,中隔板223的边缘与第一托沿搭接,第一托沿与中隔板223的边缘贴合实现密封。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100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一托沿,用于与中隔板223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中隔板223与壳体10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密封件与中隔板223边缘和/或壳体100粘接,第一密封件用于保证壳体100与中隔板223具有良好的配合和密封效果。其中,密封件无论是条状结构或者环状结构,均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弹性的材质可以通过形变将中隔板223与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填补掉,提升密封性,同时还在中隔板223与壳体100内侧壁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力,增强二者的连接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不限于上述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壳体100底部的底盘224,冷凝器竖向设在中隔板223和底盘224之间,底盘224与壳体100通过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壳体100与底盘224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底盘224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避免底盘224下方的风经过间隙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能够减少底盘224位置的窜风,进一步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与第一配合密封结构的结构类似,对应的,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嵌入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100与底盘224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底盘224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底盘224在壳体100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具体的,参见图4、图6,第二壳体110中部设有与底盘224配合的部分第二凹槽114,参见图8,第一壳体120中部设有与底盘224配合的部分第二凹槽122,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110组配后,底盘224的边缘分别嵌入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10的第二凹槽114、122,形成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实现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配合密封结构也可以是在底盘224上设置第二凹槽,在壳体100上设置对应的第二凸起,其原理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可采用开槽或设置凸筋的方式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8,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二凸筋,相邻的两条第二凸筋之间形成第二凹槽。通过设置多条第二凸筋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或底盘224一体成型,第二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二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二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底盘224或壳体的整理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二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底盘224或壳体的自身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壳体100内壁上的第二托沿,底盘224的边缘与第二托沿搭接,第二托沿与底盘224的边缘贴合实现密封。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100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二托沿,用于与底盘224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底盘224与壳体10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密封件与底盘224边缘和/或壳体100粘接,第二密封件用于保证壳体100与底盘224具有良好的配合和密封效果。其中,密封件无论是条状结构或者环状结构,均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弹性的材质可以通过形变将壳体100与底盘224之间的间隙填补掉,提升密封性,同时还在壳体100与底盘224内侧壁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力,增强二者的连接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不限于上述材质。
参见图2、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222竖向设在中隔板223和底盘224之间,冷凝器222的顶部与中隔板223密封连接,冷凝器222的底部与底盘224密封连接,沿气流方向,冷凝器222的后方设有离心风机221,离心风机221用于产生流经风道的气流,冷凝器222的左边板和右边板均与离心风机221的蜗壳紧密连接,蜗壳和/或冷凝器222与左右两侧的壳体100内壁密封连接,采用蜗壳和/或冷凝器222与壳体100的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冷凝器222与风道接触的位置窜风,进一步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2、图3,蜗壳具有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均与壳体100通过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蜗壳与壳体100通过第三配合密封结构相互配合,在壳体100与蜗壳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蜗壳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避免风经过间隙蜗壳间隙直接排出,能够冷凝器222与风道接触的位置窜风,提高整体式空调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三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三凸起,第三凸起嵌入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相互配合,在壳体100与左密封板、右密封板2211边缘形成曲折的接触面,延长了壳体100与左密封板、右密封板2211的配合密封长度,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通过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相互配合,在实现密封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蜗壳在壳体100上的定位安装,装配、拆卸、密封等操作更加简便。
具体的,参见图4、图7,第一壳体120上设有与右密封板2211配合的第三凹槽123,参见图8,第二壳体110中部设有与左密封板配合的部分第三凹槽115,第一壳体120与第二壳体110组配后,左密封板的边缘嵌入第二壳体110的第三凹槽115,右密封板2211的边缘嵌入第一壳体120的第三凹槽123,形成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实现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配合密封结构也可以是在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上设置第三凹槽,在壳体100上设置对应的第三凸起,其原理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三凹槽可采用开槽或设置凸筋的方式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8,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竖向设置的第三凸筋,相邻的两条第三凸筋之间形成第三凹槽,通过设置多条第三凸形成第三凹槽,第三凸筋能够直接随壳体100或蜗壳一体成型,第三凹槽的成型工艺更加简单。而且通过增加材料成型的第三凸筋也不会降低第三凹槽位置处的材料厚度,保证蜗壳或壳体100的整理力学性能。此外,多条第三凸筋的设置也进一步加强了蜗壳或壳体100的自身结构强度。沿气流方向,后方的第二凸筋高于前方的第三凸筋,在方便左密封板、右密封板2211装配的同时,进一步延长第三凹槽115和第三凸起的配合密封路径长度,密封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壳体100左右两侧内壁上的第三托沿,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的边缘与对应的第三托沿搭接,第三托沿与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的边缘贴合实现密封。该实现方式,仅在壳体100内壁上设置一条第三托沿,用于与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2211实现密封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的风道密封系统,空调器具有壳体100和内部机体200,内部机体200设在壳体100内部,内部机体200包括送风蜗壳组件210和排风蜗壳组件220,中隔板223将壳体100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送风蜗壳组件210和排风蜗壳组件220分别位于壳体100的不同腔体中。即中隔板223将壳体100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层安装空间。上层安装空间内设有送风蜗壳组件210,下层安装空间内设有排风蜗壳组件220。换言之,送风蜗壳组件210位于中隔板223的上方,而排风蜗壳组件220位于中隔板223的下方。其中,风道密封系统的技术特点和效果已经在上文中详述,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9)

1.风道密封系统,用于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中隔板,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述中隔板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冷凝器,设在所述风道中,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一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一托沿,所述中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托沿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盘,所述冷凝器竖向设在所述中隔板和所述底盘之间,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第二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二托沿,所述底盘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托沿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海绵、橡胶或硅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与所述中隔板密封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底部与所述底盘密封连接,沿气流方向,所述冷凝器的后方设有离心风机,所述冷凝器的左边板和右边板均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连接,所述蜗壳和/或所述冷凝器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壳体内壁密封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具有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所述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均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三凹槽和至少一条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嵌入所述第三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多条竖向设置的第三凸筋,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凹槽,沿气流方向,后方的所述第三凸筋高于前方的所述第三凸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密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壁上的第三托沿,所述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托沿搭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竖向剖开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19.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密封系统。
CN201922127462.0U 2019-11-29 2019-11-29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Active CN210921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462.0U CN210921600U (zh) 2019-11-29 2019-11-29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PCT/CN2020/085358 WO2021103396A1 (zh) 2019-11-29 2020-04-17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462.0U CN210921600U (zh) 2019-11-29 2019-11-29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1600U true CN21092160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7462.0U Active CN210921600U (zh) 2019-11-29 2019-11-29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1600U (zh)
WO (1) WO20211033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8177A (zh) * 2011-05-25 2012-11-2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
CN202692357U (zh) * 2012-07-20 2013-01-23 宁波民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的风道结构以及移动空调
CN103234241A (zh) * 2013-04-20 2013-08-07 孟凡光 整体空调器
GB2541207A (en) * 2015-08-11 2017-02-15 New Widetech Ind Co Ltd Mobile air conditioner
CN106152689B (zh) * 2016-07-29 2019-07-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冰箱
CN106287994A (zh) * 2016-10-26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781958B (zh) * 2017-11-06 2023-08-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KR20190129374A (ko) * 2018-05-10 2019-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슬림형 이동형 공기조화기
CN208398242U (zh) * 2018-05-16 2019-01-18 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底盘结构排水的移动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3396A1 (zh)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1541B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3249279A (zh)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使用该电器盒组件的多联空调机组
CN210921600U (zh) 风道密封系统和空调器
CN102756643A (zh) 电动车辆用冷却系统及电气部件用冷却方法
JP201411502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809624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8450U (zh) 储能电源
CN211876175U (zh) 空调
CN106796036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211834052U (zh) 食物料理机
CN211823032U (zh) 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1345586U (zh)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JP7097912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7108639B2 (ja) 外気導入モジュール、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20892413U (zh) 一种电控盒、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788895U (zh) 一种电加热炉
CN208186508U (zh) 空调机的风扇马达防振构造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1319480A (zh) 一种水冷式双向充电机机壳
CN21611865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htpc机箱
CN218772290U (zh) 电子设备
CN219959139U (zh) 风冷电池包
CN2176854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60484U (zh) 空调器的壳体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