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0045U -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 Google Patents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0045U
CN210920045U CN201921580639.6U CN201921580639U CN210920045U CN 210920045 U CN210920045 U CN 210920045U CN 201921580639 U CN201921580639 U CN 201921580639U CN 210920045 U CN210920045 U CN 210920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trol wheel
boss
engaging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0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雪峰
李剑雄
吴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0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0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0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0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减速齿轮箱包括直齿轮组件和斜齿轮,直齿轮组件包括控制轮、齿轴和齿轮体,控制轮转动套设在齿轴上,齿轮体固设在齿轴上,控制轮的一端与齿轮体连接,控制轮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卡合部;斜齿轮转动套设在齿轴上,斜齿轮朝向控制轮的端面设有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或脱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速齿轮箱,能够有效提高斜齿轮与直齿轮组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有效控制斜齿轮与直齿轮组件之间动力的传递,确保减速齿轮箱的稳定运行,提高减速齿轮箱的可靠性。该减速齿轮箱应用于电风扇,能够确保电风扇的稳定运行,有效提高电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式电风扇,大部分采用了减速齿轮箱,通过减速齿轮箱能够将电机转轴的高转速降低至风扇头摇头的低转速,从而为风扇头的摇头动作提供动力。
相关技术中,高转速的电机轴蜗杆与斜齿轮啮合形成减速涡轮蜗杆副,然后斜齿轮与直齿轮驱动连接,再通过直齿轮与摇头齿轮啮合形成减速齿轮副,最终将高转速降低至低转速输出。其中斜齿轮通过内圆面与直齿轮进行装配,从而实现斜齿轮与直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这种减速齿轮箱的结构形式,斜齿轮与直齿轮之间的装配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减速齿轮箱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速齿轮箱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齿轮箱,包括:
直齿轮组件,所述直齿轮组件包括控制轮、齿轴和齿轮体,所述控制轮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齿轮体固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控制轮的一端与所述齿轮体连接,所述控制轮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卡合部;
斜齿轮,所述斜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斜齿轮朝向所述控制轮的端面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齿轮体包括齿轮部和构造在所述齿轮部一端的第一安装部,所述齿轮部固定套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齿轮部的一端内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卡扣;所述控制轮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卡装在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轮包括控制轮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控制轮部的一端,所述控制轮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部内部,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直齿轮组件还包括离合盘和弹性连接件,所述离合盘和弹性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内部;所述离合盘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离合盘与所述齿轮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套设在所述齿轴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部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轮部抵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盘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离合盘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滑动凸台,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与所述滑动凸台相对应的卡口,所述滑动凸台卡装在所述卡口内并能够沿所述卡口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离合盘背向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面设有第一径向齿,所述齿轮部朝向所述离合盘的端面设有第二径向齿,所述第一径向齿与所述第二径向齿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卡合间隙,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卡合间隙相匹配;
或,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二卡合间隙,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卡合间隙相匹配;
或,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卡合槽相匹配;
或,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卡合槽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端面设有第一顶角,所述第一顶角设有第一倒角;
或,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端面设有第二顶角,所述第二顶角设有第二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齿箱座,所述控制轮、齿轮体和斜齿轮均设置于所述齿箱座内部,所述齿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齿箱座延伸至所述齿箱座外部;所述齿箱座设有支撑所述斜齿轮的支撑平台,所述斜齿轮朝向所述支撑平台的端面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支撑平台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轮部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第一止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止动件之间设有止动间隙;所述齿箱座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止动件相适配的第二止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止动件为止动凸筋,所述止动凸筋与所述止动间隙卡合或脱离;
或,所述第二止动件为止动槽,所述第一止动件与所述止动槽卡合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齿箱盖,所述齿箱盖安装于所述齿箱座的安装口,所述齿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齿箱盖延伸至所述齿箱座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摇头齿轮和曲柄,所述摇头齿轮设置于所述齿箱座内部,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齿箱座外部;所述齿轮部的外周分布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所述摇头齿轮啮合,所述摇头齿轮与所述曲柄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风扇,包括所述的减速齿轮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速齿轮箱,通过在控制轮的端面设置第一卡合部,在斜齿轮朝向控制轮的端面设置第二卡合部,使得第一卡合部能够与第二卡合部进行插拔连接。当直齿轮组件被拔起时,控制轮的第一卡合部与斜齿轮的第二卡合部相卡合,斜齿轮的动力即可传递至控制轮,然后通过控制轮将动力传递至齿轮体,从而驱动齿轮体转动,进而实现电风扇的摇头操作。当直齿轮组件被按下时,控制轮的第一卡合部与斜齿轮的第二卡合部相脱离,斜齿轮不能为控制轮传递动力,此时电风扇停止摇头。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速齿轮箱,能够有效提高斜齿轮与直齿轮组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有效控制斜齿轮与直齿轮组件之间动力的传递,从而确保减速齿轮箱的稳定运行,提高减速齿轮箱的可靠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应用该减速齿轮箱,能够确保电风扇的稳定运行,提高电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齿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齿轮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齿轮与直齿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齿轮组件被向下按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齿轮组件被向上拔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齿轮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体与齿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轮、齿轮体和齿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轮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凸台在控制轮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箱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止动件与第二止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
1:直齿轮组件;101:控制轮;1011:控制轮部;1012:第二安装部;102:齿轴;103:齿轮体;1031:齿轮部;1032:第一安装部;1033:卡扣;1034:第二径向齿;104:第一卡合部;1041:第一凸台;1042:第一顶角;1043:第一倒角;105:卡槽;106:离合盘;1061:滑动凸台;1062:第一径向齿;107:弹性连接件;108:卡口;109:第一止动件;
2:斜齿轮;201:第二卡合部;2011:第二凸台;202:环形凸台;
3:齿箱座;301:支撑平台;302:第二止动件;
4:齿箱盖;5:摇头齿轮;6: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图1-1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的具体结构。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包括直齿轮组件1、斜齿轮2、齿箱座3、齿箱盖4、摇头齿轮5和曲柄6。
在使用状态下,齿箱座3的上端具有安装口,齿箱盖4安装在齿箱座3的安装口上,从而在齿箱座3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安装腔室。斜齿轮2和摇头齿轮5均设置于齿箱座3内部,直齿轮组件1的主体部分也位于齿箱座3内部,曲柄6设置于齿箱座3外部。斜齿轮2能够将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1,直齿轮组件1与摇头齿轮5啮合连接,从而将直齿轮组件1的动力传递至摇头齿轮5,摇头齿轮5与曲柄6固定连接,进而将摇头齿轮5的动力传递至曲柄6。
如图4-5所示,直齿轮组件1包括控制轮101、齿轴102和齿轮体103,控制轮101转动套设在齿轴102上。齿轮体103固设在齿轴102上,齿轮体103与齿轴102能够同步运动。控制轮101的一端与齿轮体103连接,通过控制轮101能够驱动齿轮体103转动,进而带动齿轴102同步转动。控制轮101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卡合部104,用以与斜齿轮进行配合。
如图7所示,斜齿轮2转动套设在齿轴102上,也就是说,斜齿轮2可相对于齿轴102转动。斜齿轮2朝向控制轮101的端面设有第二卡合部201,用以与控制轮101进行配合。
在使用状态下,斜齿轮2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上提或下压齿轴102,带动控制轮101上下移动,使得控制轮101能够相对于斜齿轮2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卡合或脱离,实现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之间的插拔式连接。
如图8-9所示,控制轮101和齿轮体103均设置于齿箱座3内部,齿轴102的上端穿过齿箱盖4延伸至齿箱座3外部,从而便于通过齿轴102的延伸端对直齿轮组件进行向上拔起或向下按压的操作。
如图8所示,当齿轴102被向上拔起时,控制轮101向上移动,使得控制轮101的第一卡合部104与斜齿轮2的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相互卡合。此时,斜齿轮2转动,能够带动控制轮101转动,进而通过控制轮101带动齿轮体103转动,然后再通过齿轮体103带动齿轴102同步转动。也即,斜齿轮2能够将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进而驱动直齿轮组件转动。
如图9所示,当齿轴102被向下按压时,控制轮101向下移动,使得控制轮101的第一卡合部104与斜齿轮2的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相互脱离。此时,斜齿轮2不会将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
通过对齿轴102的拔起、按压操作,能够实现对曲柄6的运动状态控制。当齿轴102被拔起时,斜齿轮2驱动直齿轮组件转动,直齿轮组件再通过摇头齿轮5驱动曲柄6转动。当齿轴102被按下时,斜齿轮2不会将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此时曲柄6不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通过直齿轮组件1与斜齿轮2之间的上述装配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斜齿轮2与直齿轮组件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有效控制斜齿轮2与直齿轮组件1之间动力的传递与分离,使得减速齿轮箱的动力传递更加稳定可靠,进而提高减速齿轮箱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11所示,齿轮体103包括齿轮部1031和构造在齿轮部1031一端的第一安装部1032,其中齿轮部1031固定套设在齿轴102上。齿轮部1031的外周分布有传动齿,用于与摇头齿轮啮合,从而实现齿轮体103与摇头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1032呈圆环状,第一安装部1032的内径大于齿轮部1031的内径,从而在第一安装部1032与齿轴102之间形成安装腔。第一安装部1032远离齿轮部1031的一端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卡扣1033。
如图10所示,控制轮101设有与卡扣1033相适配的卡槽105,卡槽105呈环状,卡扣1033卡装在卡槽105内,从而实现控制轮101与第一安装部1032之间的卡装配合。由于卡扣1033卡装在卡槽105内,使得控制轮101能够相对于齿轮体103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控制轮101包括控制轮部1011和第二安装部1012,第二安装部1012呈圆环状,控制轮部1011的外径大于第二安装部1012的外径。其中,第一卡合部104设置于控制轮部1011的一端,控制轮部101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012相连,卡槽105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012的外周。
如图10所示,控制轮101的第二安装部伸入第一安装部1032内部,由于齿轮体103上设置的卡扣1033卡装在第二安装部上的卡槽105内,当驱动齿轴102上下移动时,齿轮体103与齿轴102同步移动,进而通过齿轮体103带动控制轮101同步移动,实现对直齿轮组件1的拔起和按压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直齿轮组件1还包括离合盘106和弹性连接件107,离合盘106和弹性连接件107均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032内部。其中离合盘106套设在齿轴102上,并且离合盘106能够相对于齿轴102进行转动。控制轮101的第二安装部通过离合盘106与齿轮部1031连接,以实现控制轮101与齿轮部1031之间的动力传递。也即,控制轮101能够通过第二安装部驱动离合盘106转动,进而通过离合盘106驱动齿轮部1031转动。
具体地,弹性连接件107可以采用弹簧。弹性连接件107套设在齿轴102上,弹性连接件107的一端伸入控制轮101的第二安装部内部并与控制轮部抵接,弹性连接件107的另一端与离合盘106抵接,通过弹性连接件107的弹性能够使离合盘106与齿轮部1031紧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13所示,离合盘106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滑动凸台1061。如图12所示,第二安装部1012设有与滑动凸台一一对应的卡口108。
如图10所示,滑动凸台1061卡装在卡口108内,使得控制轮101转动时,能够带动离合盘106转动。此外,滑动凸台1061能够沿卡口108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使得离合盘106能够相对于控制轮101进行轴向移动。
具体地,离合盘106上的滑动凸台106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离合盘106设有两个滑动凸台1061,两个滑动凸台1061轴对称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保证离合盘106与控制轮1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降低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离合盘106上设有第一径向齿1062,第一径向齿1062设置于离合盘106背向弹性连接件的端面,用以与齿轮体的齿轮部进行配合。
如图11所示,齿轮部1031上设有第二径向齿1034,第二径向齿1034设置于齿轮部1031朝向离合盘的端面,用以与离合盘进行配合。
如图10所示,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啮合。通过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之间的啮合装配形式,不仅能够实现离合盘106与齿轮部1031之间的动力传递,还能够实现对减速齿轮箱的过载保护。
由于离合盘106在弹性连接件107的弹力作用下与齿轮部1031紧密贴合,当控制轮101驱动离合盘106转动时,离合盘106通过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之间的啮合,带动齿轮部1031转动,进而将动力从控制轮101传递至齿轮体103。
当有外力干扰齿轮体103的原有工作状态,也即,齿轮体103受到反向过载作用力,且该反向过载作用力大于弹性连接件107的弹性作用力时,弹性连接件107将会被顶起,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为了保证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之间啮合装配的稳定性以及过载保护功能的稳定性,第一径向齿与第二径向齿均采用波浪形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如图7-9所示,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设定,只要能够方便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卡合或脱离,并且当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相卡合时,能够确保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同步转动即可。
下面以四种实施例作具体说明,当然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的装配结构形式不局限于以下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形式。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04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卡合间隙。第二卡合部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一卡合间相匹配。当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进行卡合时,各第二凸台能够分别卡装在对应的第一卡合间隙中,从而实现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之间的动力传递。
其中,第二凸台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但是第二凸台的数量不能超过第一凸台的数量。
为了提高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第二凸台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保证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装配后能够受力均匀,提高装配效率,可以将多个第一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将多个第二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20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凸台,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二卡合间隙。第一卡合部10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卡合间隙相匹配。当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进行卡合时,各第一凸台能够分别卡装在对应的第二卡合间隙中,从而实现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之间的动力传递。
其中,第一凸台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但是第一凸台的数量不能超过第二凸台的数量。
为了提高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第一凸台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保证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装配后能够受力均匀,提高装配效率,可以将多个第二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将多个第一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04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卡合槽(图中未示),第二卡合部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一卡合槽相匹配。当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进行卡合时,各第二凸台能够分别卡装在对应的第一卡合槽中,从而实现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之间的动力传递。
其中,第二凸台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但是第二凸台的数量不能超过第一卡合槽的数量。
为了提高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第二凸台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保证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装配后能够受力均匀,提高装配效率,可以将多个第一卡合槽沿周向均匀布置,将多个第二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20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卡合槽(图中未示),第一卡合部10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卡合槽相匹配。当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进行卡合时,各第一凸台能够分别卡装在对应的第二卡合槽中,从而实现斜齿轮2与控制轮101之间的动力传递。
其中,第一凸台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但是第一凸台的数量不能超过第二卡合槽的数量。
为了提高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第一凸台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保证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装配后能够受力均匀,提高装配效率,可以将多个第二卡合槽沿周向均匀布置,将多个第一凸台沿周向均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当控制轮10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台1041时,可以在第一凸台1041朝向第二卡合部的端面设置第一顶角1042,从而便于第一凸台1041与第二卡合部进行卡装配合,提高第一凸台1041与第二卡合部之间的装配效率。
如图15所示,第一顶角1042由两个斜面相交而成。设定第一顶角1042的角度为A,为了实现最佳的插拔装配效果,可以将角度A的范围设置为70°~95°。
此外,如图16所示,由于第一凸台1041与第二卡合部进行插拔装配时,第一顶角1042的尖端容易对第二卡合部造成磨损,影响装配效果,因此可以在第一顶角1042上设置第一倒角1043。通过设置第一倒角1043,可以使第一凸台1041与第二卡合部之间的插拔装配更加顺畅稳定,还可以有效避免对第二卡合部的磨损。
同理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斜齿轮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台2011时,可以在第二凸台2011朝向第一卡合部的端面设置第二顶角(图中未示),从而便于第二凸台2011与第一卡合部进行卡装配合,提高第二凸台2011与第一卡合部之间的插拔装配效率。
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插拔装配效果,第二顶角的角度也可以设置为70°~95°。为了使第二凸台2011与第一卡合部之间的插拔装配更加顺畅稳定,可以在第二顶角上设置第二倒角。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为了保证第一卡合部104与第二卡合部20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当控制轮10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台,同时斜齿轮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时,则仅在第一凸台上设置第一顶角,或仅在第二凸台上设置第二顶角,从而防止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均设置顶角时二者装配出现滑脱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9、17所示,齿箱座3设有支撑平台301,用以支撑斜齿轮。
如图6、8-9所示,斜齿轮2朝向支撑平台的端面设有环形凸台202,用以与支撑平台相配合。
如图8-9所示,斜齿轮2通过环形凸台202与支撑平台301相接触,从而使斜齿轮2在轴向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当斜齿轮2转动时,环形凸台202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301的上表面进行滑动。由于斜齿轮2仅通过环形凸台202与支撑平台301进行接触,因此减小了斜齿轮2与支撑平台301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斜齿轮2转动时,斜齿轮2在支撑平台301上滑动所产生的噪音较小,摩擦阻力也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控制轮部1011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第一止动件109,相邻的两个第一止动件109之间设有止动间隙。齿箱座3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止动件109相适配的第二止动件302,第一止动件109与第二止动件302卡合或脱离。
当直齿轮组件被向上拔起时,控制轮部1011随之向上移动,第一止动件109与第二止动件302相脱离,此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卡合,斜齿轮能够带动控制轮部1011进行转动。
当直齿轮组件被向下按压时,控制轮部1011随之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止动件109与第二止动件302相卡合,此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脱离,斜齿轮不能将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由于第二止动件302对第一止动件109的限位作用,在此状态下,控制轮部1011不会转动,也即,直齿轮组件不会因外力影响而随意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减速齿轮箱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第一止动件109与第二止动件302之间的装配效果,多个第一止动件109可以在控制轮部1011的外周面均匀布置。
其中,第一止动件109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止动齿、止动块、制动板或制动片。第二止动件302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止动凸筋或止动槽。
当第二止动件302采用止动凸筋时,止动凸筋与止动间隙卡合或脱离。当止动凸筋卡合在对应的止动间隙中时,能够起到限制控制轮部1011转动的作用。
具体来说,止动凸筋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但止动凸筋的数量不能超过第一止动件109的数量。
为了保证止动凸筋与第一止动件109之间的装配稳定性,止动凸筋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为了保证止动凸筋与第一止动件109装配后能够受力更加均匀,多个止动凸筋在齿箱座3的内侧壁均匀布置。
当第二止动件302采用止动槽时,第一止动件109与止动槽卡合或脱离。当第一止动件109能够卡装在止动槽中时,能够起到限制控制轮部1011转动的作用。
具体来说,止动槽应当设置多个,从而使得每个止动槽能够与至少一个第一止动件109相配合。为了保证止动槽与第一止动件109装配后能够受力更加均匀,多个止动槽在齿箱座3的内侧壁均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风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通过上述的减速齿轮箱,能够实现对电风扇的摇头控制以及过载保护。
当电风扇需要摇头时,将齿轴102向上拔起,控制轮101的第一卡合部104与斜齿轮2的第二卡合部201相互卡合。由于电机蜗杆与斜齿轮2啮合,从而能够带动斜齿轮2转动。斜齿轮2通过控制轮101带动齿轮体103转动,然后齿轮体103通过摇头齿轮5带动曲柄6转动,电风扇开始摇头。在此状态下,如有外力阻止电风扇进行摇头,也即,有过载作用力从曲柄6反向作用给直齿轮组件1,此时离合盘106与齿轮部103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对电风扇的过载保护。
当电风扇需要停止摇头时,将齿轴102向下按压,控制轮101的第一卡合部104与斜齿轮2的第二卡合部201相互脱离,此时斜齿轮2不会将动力传递给直齿轮组件1,同时控制轮101上的第一止动件109与齿箱座3上的第二止动件302相互卡合,控制轮101不会转动,则摇头齿轮5和曲柄6也不转动,电风扇停止摇头。在此状态下,如有外力扳动风扇头,也即,有来自曲柄6的过载作用力传递至直齿轮组件1,此时离合盘106与齿轮部103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对电风扇的过载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风扇,由于采用上述的减速齿轮箱,实现了对电风扇摇头的有效控制以及过载保护,使得电风扇的工作运行更加稳定,进而有效提高了电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齿轮组件(1),所述直齿轮组件(1)包括控制轮(101)、齿轴(102)和齿轮体(103),所述控制轮(101)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齿轮体(103)固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控制轮(101)的一端与所述齿轮体(103)连接,所述控制轮(101)的另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卡合部(104);
斜齿轮(2),所述斜齿轮(2)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斜齿轮(2)朝向所述控制轮(101)的端面设有第二卡合部(201),所述第一卡合部(104)与所述第二卡合部(201)卡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体(103)包括齿轮部(1031)和构造在所述齿轮部(1031)一端的第一安装部(1032),所述齿轮部(1031)固定套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第一安装部(1032)远离所述齿轮部(1031)的一端内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卡扣(1033);所述控制轮(101)设有与所述卡扣(1033)相适配的卡槽(105),所述卡扣(1033)卡装在所述卡槽(10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轮(101)包括控制轮部(1011)和第二安装部(1012),所述第一卡合部(104)设置于所述控制轮部(1011)的一端,所述控制轮部(10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部(1032)内部,所述卡槽(105)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组件(1)还包括离合盘(106)和弹性连接件(107),所述离合盘(106)和弹性连接件(107)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32)内部;所述离合盘(106)转动套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通过所述离合盘(106)与所述齿轮部(1031)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107)套设在所述齿轴(102)上,所述弹性连接件(107)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轮部(1011)抵接,所述弹性连接件(107)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盘(106)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盘(106)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滑动凸台(1061),所述第二安装部(1012)设有与所述滑动凸台(1061)相对应的卡口(108),所述滑动凸台(1061)卡装在所述卡口(108)内并能够沿所述卡口(108)的延伸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盘(106)背向所述弹性连接件(107)的端面设有第一径向齿(1062),所述齿轮部(1031)朝向所述离合盘(106)的端面设有第二径向齿(1034),所述第一径向齿(1062)与所述第二径向齿(1034)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104)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凸台(104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041)之间设有第一卡合间隙,所述第二卡合部(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2011),所述第二凸台(2011)与所述第一卡合间隙相匹配;
或,所述第二卡合部(20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凸台(201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2011)之间设有第二卡合间隙,所述第一卡合部(10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041),所述第一凸台(1041)与所述第二卡合间隙相匹配;
或,所述第一卡合部(104)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部(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台(2011),所述第二凸台(2011)与所述第一卡合槽相匹配;
或,所述第二卡合部(20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部(10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041),所述第一凸台(1041)与所述第二卡合槽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041)朝向所述第二卡合部(201)的端面设有第一顶角(1042),所述第一顶角(1042)设有第一倒角(1043);
或,所述第二凸台(2011)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104)的端面设有第二顶角,所述第二顶角设有第二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箱座(3),所述控制轮(101)、齿轮体(103)和斜齿轮(2)均设置于所述齿箱座(3)内部,所述齿轴(102)的一端穿过所述齿箱座(3)延伸至所述齿箱座(3)外部;所述齿箱座(3)设有支撑所述斜齿轮(2)的支撑平台(301),所述斜齿轮(2)朝向所述支撑平台(301)的端面设有环形凸台(202),所述环形凸台(202)与所述支撑平台(301)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轮部(1011)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第一止动件(109),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止动件(109)之间设有止动间隙;所述齿箱座(3)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止动件(109)相适配的第二止动件(3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件(302)为止动凸筋,所述止动凸筋与所述止动间隙卡合或脱离;
或,所述第二止动件(302)为止动槽,所述第一止动件(109)与所述止动槽卡合或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箱盖(4),所述齿箱盖(4)安装于所述齿箱座(3)的安装口,所述齿轴(102)的一端穿过所述齿箱盖(4)延伸至所述齿箱座(3)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头齿轮(5)和曲柄(6),所述摇头齿轮(5)设置于所述齿箱座(3)内部,所述曲柄(6)设置于所述齿箱座(3)外部;所述齿轮部(1031)的外周分布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所述摇头齿轮(5)啮合,所述摇头齿轮(5)与所述曲柄(6)固定连接。
14.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齿轮箱。
CN201921580639.6U 2019-09-20 2019-09-20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Active CN210920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639.6U CN210920045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639.6U CN210920045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0045U true CN21092004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0639.6U Active CN210920045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0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0873A (zh) 运动机构、面板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10920045U (zh) 减速齿轮箱及电风扇
CN109773802B (zh) 机器人及其头部结构
JP4369393B2 (ja) クラッチ装置、モータ装置、及びワイパモータ
CN109629948B (zh) 一种带离合机构的自动开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0007551U (zh) 一种驱动装置
CN110701258B (zh) 摆臂式离合器、减速机和智能家居设备
CN214678771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传动结构及马桶盖驱动装置
CN211147046U (zh) 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冰箱
CN211926091U (zh) 一种防窜动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79713U (zh) 升降结构以及吸油烟机
CN209781602U (zh) 执行器、能源加注装置和车辆
CN211145915U (zh) 一种监控装置
CN219107225U (zh) 电机总成及电器
CN210249129U (zh) 用于滑轨的机械自锁结构
CN208369394U (zh) 智能锁电机总成
CN111765518A (zh) 门板驱动装置、柜式空调器
CN219438991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及其升降装置和摩擦结构
CN110671473A (zh) 一种应用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升降摄像头模组
CN117449997B (zh) 气起动马达的齿轮预啮合结构
CN219955487U (zh) 导风板驱动机构及空调器
CN111076406A (zh) 一种防窜动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757339U (zh) 一种滚刷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110056258A (zh) 一种离合变速器及智能锁
CN215304898U (zh) 下料设备和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