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9786U -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9786U
CN210919786U CN201921840811.7U CN201921840811U CN210919786U CN 210919786 U CN210919786 U CN 210919786U CN 201921840811 U CN201921840811 U CN 201921840811U CN 210919786 U CN210919786 U CN 210919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rotating
screen
flexibl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08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永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zhong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zhong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zhong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08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9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9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9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屏幕连接组件和转动联动组件;屏幕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移动件,固定件以与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转轴,移动件滑动连接于固定件;转动联动组件安装于转轴和移动件之间,配置成在两转轴相互背离转动工况下,驱动移动件相对固定件朝远离转轴的方向滑动;以及,在两转轴相互面对转动工况下,驱动移动件相对固定件朝向靠近转轴的方向滑动;柔性屏包括前述柔性屏转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机、平板设备等开始采用柔性屏幕,其具有低功耗、可弯曲、柔韧性佳等特性,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出普通屏幕,有利于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其中,柔性屏的折叠需要依靠连接于两块柔性屏之间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实现。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大多采用多个分别套设有齿轮的连接轴并排且齿轮相互啮合组成的铰链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转动结构至少存在如下缺点: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屏幕连接组件、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和转动联动组件;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以与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转动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移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之间,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朝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以及,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转动联动组件包括固定部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弹性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连接耳和所述第四连接耳之间的部位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件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
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件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
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配置成使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始终具有靠近所述固定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凸轮面的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所述固定部件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长孔,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长孔;且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为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长孔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限位长孔的长轴沿所述轴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穿过对应的移动件上的第一限位长孔后连接有第一端部限位板,所述限位杆的底部穿过对应的固定件上的第二限位长孔后连接有第二端部限位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中的另一转轴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中间齿轮;
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块转动;
所述中间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撑块;
所述第一齿轮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以与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另一齿轮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中间齿轮均为斜齿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屏转动结构还包括转角限制组件;所述转角限制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配置成限制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角度为规定角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角度为85至95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角限制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旋转限位部和第二旋转限位部;
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轴限位部;
所述固定件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且一侧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轴限位部抵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一侧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轴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能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在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轴限位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以与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配置成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装配成能够沿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装配成能够沿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转角限制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转动,以及,使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弹性件和挤压件;
所述限位板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限位板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能够相对所述限位板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挤压件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部位上,所述挤压件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部位上,且所述挤压件和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相互面对的相对面、以及所述挤压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分别形成为凸轮面;
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位于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挤压件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板沿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朝背离所述挤压件的一侧滑动;
所述弹性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挤压件之间,配置成使所述挤压件始终具有远离所述限位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的凸轮面的凸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所述挤压件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屏幕连接组件、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和转动联动组件;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
第一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移动件,第一固定件以与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转轴,第一移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移动件,第二固定件以与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二转轴,第二移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
转动联动组件安装于第一转轴和第一移动件之间以及第二转轴和第二移动件之间,配置成: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相对第一固定件朝远离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相对第二固定件朝向远离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以及,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相对第一固定件朝向靠近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相对第二固定件朝向靠近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
使用时,将上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以如下方式安装于柔性屏:
该柔性屏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柔性屏转动结构;将第一屏幕连接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连接于第一壳体,将第一屏幕连接组件中的第一移动件连接于第一屏幕,将第二屏幕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固定件连接于第二壳体,将第二屏幕连接组件中的第二移动件连接于第二屏幕。
在需要打开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远离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件相对第一固定件朝远离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件相对第二固定件朝向远离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从而,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牵拉作用下,消除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存在的褶皱,其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优选为相互连接的整片式结构。
在需要闭合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近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件相对第一固定件朝靠近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件相对第二固定件朝向靠近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进而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拢最终闭合;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旋转轴仅包含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从而,折叠后不会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间产生较大的弧度,类似于平放折叠屏,有利于对折叠屏进行收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屏,该柔性屏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前述柔性屏转动结构;其中:第一固定件连接于第一壳体;第一移动件连接于第一屏幕;第二固定件连接于第二壳体;第二移动件连接于第二屏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能够达到前述柔性屏转动结构能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的一个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的另一个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中转角限制组件的部分组件连接关系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转动结构中端部组件的部分组件连接关系放大图。
图标: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1-第一固定件;311-第一连接耳;312-第二连接耳;32-第一移动件;4-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11-第三连接耳;412-第四连接耳;41-第二固定件;42-第二移动件;5-转动联动组件;51-固定部件;52-第一连接臂;53-第二连接臂;54-弹性部件;541-第一弹性部件;542-第二弹性部件;61-第一限位长孔;62-第二限位长孔;63-限位杆;64-第一端部限位板;65-第二端部限位板;70-支撑块;701-第一支撑块;702-第二支撑块;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中间齿轮;80-固定件;801-第一限位部;802-第二限位部;803-第三限位部;804-第四限位部;81-第一旋转限位部;811-第一限位凸起;812-第二限位凸起;82-第二旋转限位部;821-第三限位凸起;822-第四限位凸起;83-定位组件;831-限位板;832-弹性件;8321-第一弹性件;8322-第二弹性件;833-挤压件;834-端部组件;8341-端部固定件;8342-端部限位件;8343-端部垫片;9-轴限位部;10-限位部;11-滑移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参照图1,结合图2至图6,该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和转动联动组件5。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移动件32,第一固定件31以与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转轴1,第一移动件3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31;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移动件42,第二固定件41以与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二转轴2,第二移动件42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41。转动联动组件5安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一移动件32之间以及第二转轴2和第二移动件42之间,配置成: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远离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远离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以及,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向靠近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靠近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
其中,第一移动件3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31、第二移动件42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41的具体滑动连接方式具有多种,较佳地,参照图1和图7,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均通过滑移导轨11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固定件,滑移导轨11的截面和固定件的边部截面均呈U字形,滑移导轨11包容并固定于固定件的边部截面内且与固定件的边部截面的开口均朝向固定件的内部,移动件设置于固定件的边部之间,且移动件的边部截面呈L形并搭接于滑移导轨11的U字形边部。通过设置上述滑移导轨11,从而有利于增加移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上述滑移导轨11,而是使移动件直接滑动配合于固定件,例如,通过在移动件和固定件中的一方上设置凹槽、并且在移动件和固定件中的另一方上设置凸起,以凹槽与凸起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等。
使用时,将上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以如下方式安装于柔性屏:
该柔性屏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柔性屏转动结构;将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中的第一固定件31连接于第一壳体,将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中的第一移动件32连接于第一屏幕,将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中的第二固定件41连接于第二壳体,将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中的第二移动件42连接于第二屏幕。其中,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连接有结构件,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可分别相对该结构件转动,或者,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无相互连接结构,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铰接。
在需要打开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远离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以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远离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远离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从而,在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的牵拉作用下,消除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存在的褶皱,其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优选为相互连接的整片式结构。
在需要闭合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近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以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靠近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靠近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进而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拢最终闭合;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旋转轴仅包含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从而,折叠后不会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间产生较大的弧度,类似于平放折叠屏,有利于对折叠屏进行收纳。
参照图1,结合图2-图5,在本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31通过第一连接耳311和第二连接耳312连接于第一转轴1;第二固定件41通过第三连接耳411和第四连接耳412连接于第二转轴2。其中,第一连接耳311、第二连接耳312、第三连接耳411和第四连接耳412分别与对应的转轴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将转轴的截面设置为多边形,在各个连接耳上开设多边形孔并使多边形孔套装于转轴外部的方式连接,同时在各个连接耳的两侧设置压紧件以将各个连接耳相对对应的转轴固定于规定位置处等。
转动联动组件5包括固定部件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和弹性部件54。固定部件51的一部分套装于第一转轴1位于第一连接耳311和第二连接耳312之间的部位上,固定部件51的另一部分套装于第二转轴2位于第三连接耳411和第四连接耳412之间的部位上,且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固定部件51转动,例如但不限于,在转轴截面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固定部件51上的用于套装转轴的套装孔均呈圆形。第一连接臂5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移动件32,第一连接臂52的第二端套装于第一转轴1上,且第一连接臂52的第二端与固定部件5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第二连接臂5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移动件42,第二连接臂53的第二端套装于第二转轴2上,且第二连接臂53的第二端与固定部件5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弹性部件54安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上,配置成使第一连接臂52和第二连接臂53始终具有靠近固定部件51,以使第一连接臂52的凸轮面的凸部和第二连接臂53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固定部件51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在需要打开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远离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以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一移动件32和转动联动组件5中的第一连接臂52均跟随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转轴1转动,第二移动件42和转动联动组件5中的第二连接臂53均跟随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转轴2转动。由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转动联动组件5中的固定部件51转动,从而,固定部件51的凸轮面保持原位置,第一连接臂52和第二连接臂53上的凸轮面转动至不与固定部件51的凸轮面凹凸配合的状态,此时,在转动联动组件5中的弹性部件54的作用下,第一连接臂52和第二连接臂53会继续转动,直至第一连接臂52的凸轮面的凸部和第二连接臂53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固定部件51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整个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臂52的凸轮面、第二连接臂53的凸轮面以及固定部件51的凸轮面上每相邻两个凸部之间的夹角以调整展开时的角度大小,较佳地,第一连接臂52的凸轮面、第二连接臂53的凸轮面以及固定部件51的凸轮面上每相邻两个凸部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度,从而,展开时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之间的角度为180度,从而实现平整展开的功能,且在弹性部件54的作用下,展开过程更加轻松省力。在需要关闭该柔性屏时,其动作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动作原理参照上述过程实现。
进一步地,在以上可选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54的具体设置形式具有多种,参照图1,结合图2-图5,优选地,弹性部件54包括第一弹性部件541和第二弹性部件542,第一弹性部件541套装于第一转轴1上位于第一连接臂52和第一固定件31的一个连接耳之间的部位,第二弹性部件542套装于第二转轴2上位于第二连接臂53和第二固定件41的一个连接耳之间的部位,第一弹性部件541和第二弹性部件542能分别被第一连接臂52和第二连接臂53压缩,且压缩后具有回弹力,能够将第一连接臂52和第二连接臂53分别压缩回弹至各自的凸轮面与固定部件51的两个凸轮面之间相互凹凸配合。第一弹性部件541和第二弹性部件542可分别为弹簧。当然,上述弹性部件54也可以不是包括第一弹性部件541和第二弹性部件542,而是形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的两端同时套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弹性部件54的相关功能即可。
另外,继续参照图1,结合图2-图5,在以上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在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长孔61,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长孔62;且以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的延伸方向为轴向,第一限位长孔61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与轴向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为锐角;第二限位长孔62的长轴沿轴向延伸。在第一连接臂52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臂53的第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杆63;限位杆63的顶部穿过对应的移动件上的第一限位长孔61后连接有第一端部限位板64,限位杆63的底部穿过对应的固定件上的第二限位长孔62后连接有第二端部限位板65。其中,限位杆63和第二端部限位板65之间可以是一体连接结构,例如,为整体铆钉结构或整体螺栓结构等,第一端部限位板与该整体结构相互配合连接。在本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可分别沿上述第一限位长孔61和第二限位长孔62移动,以实现相对对应的第一固定件31或第二固定件41相互移动的目的。
另外,为增加转动手感,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第一转轴1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转轴2连接;传动组件配置成在第一转轴1或第二转轴2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中的另一转轴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动组件的组成结构具有多种,例如,参照图1,结合图2-图5,进一步地,上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块70、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和中间齿轮73;支撑块7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1,支撑块7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转轴2,且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支撑块70转动;中间齿轮73固定于支撑块70。该支撑块70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包括第一支撑块701和第二支撑块702的分体结构,在其是包括第一支撑块701和第二支撑块702的分体结构的情况下,第一支撑块701与第二支撑块702之间相互拼合,中间齿轮73被挤压于第一支撑块701与第二支撑块702之间的位置,第一支撑块701和第二支撑块702的一端均连接于第一转轴1,另一端均连接于第二转轴2。第一齿轮71以与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转轴1,第二齿轮72以与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转轴2,且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均与中间齿轮73啮合,配置成在第一齿轮71或第二齿轮72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中的另一齿轮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可在第一齿轮71、中间齿轮73和第二齿轮72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实现对柔性屏的快速开合。
进一步地,为增加上述每相邻两个齿轮间的传动稳定性,较佳地,上述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和中间齿轮73均为斜齿轮。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转轴转动的手感,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柔性屏转动结构还包括转角限制组件;转角限制组件连接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配置成限制第一转轴1的转动角度和第二转轴2的转动角度为规定角度,该规定角度可以是85至95度,例如但不限于85度或90度或95度,优选地,该规定角度为90度,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转动90度的情况下,该柔性屏转动结构可将柔性屏打开至180或收合。
进一步地,参照图1,结合图2-图6,作为上述转角限位组件的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该转角限制组件包括固定件80、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上分别设置有轴限位部9,该轴限位部9可固定连接于转轴也可与转轴一体制造而成。固定件80的一部分套装于第一转轴1且一侧与第一转轴1上的轴限位部9抵接,固定件80的另一部分套装于第二转轴2且一侧与第二转轴2上的轴限位部9抵接,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能相对固定件80转动;在固定件80的背离轴限位部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801、第二限位部802、第三限位部803和第四限位部804。第一旋转限位部81以与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转轴1,且第一旋转限位部81配置成在第一限位部801和第二限位部802之间转动;第二旋转限位部82以与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转轴2,且第二旋转限位部82配置成在第三限位部803和第四限位部804之间转动。其中,可参照图6,在第一旋转限位部81的面向固定件80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811和第二限位凸起812,第一限位凸起811和第二限位凸起812与第一限位部801和第二限位部802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一旋转限位部81的旋转角度;在第二旋转限位部82的面向固定件80的侧面上设置第三限位凸起821和第四限位凸起822,第三限位凸起821和第四限位凸起822与第三限位部803和第四限位部804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二旋转限位部82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限位部81装配成能够沿第一转轴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旋转限位部82装配成能够沿第二转轴2的长度方向滑动;转角限制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83,定位组件83安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配置成使第一旋转限位部81在第一限位部801和第二限位部802之间转动,以及,使第二旋转限位部82在第三限位部803和第四限位部804之间转动。
继续参照图1,更进一步地,上述定位组件83包括限位板831、弹性件832和挤压件833。限位板831的一部分套装于第一转轴1上;限位板831的另一部分套装于第二转轴2上,且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限位板831转动。第一旋转限位部81套装于第一转轴1;第二旋转限位部82套装于第二转轴2;挤压件833的一部分套装于第一转轴1位于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限位板831之间的部位上,挤压件833的另一部分套装于第二转轴2位于第二旋转限位部82和限位板831之间的部位上,且挤压件833和第一旋转限位部8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以及挤压件833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分别形成为凸轮面。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的位于限位板831背离挤压件833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部10,用于限制限位板831沿第一转轴1或第二转轴2朝背离挤压件833的一侧滑动,该限位部10可以是e形垫圈等。弹性件832装配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上且位于限位板831和挤压件833之间,配置成使挤压件833始终具有远离限位板831,以使第一旋转限位部81的凸轮面的凸部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挤压件833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其中,参照图1,结合图2-图5,弹性件832可包括第一弹性件8321和第二弹性件8322,第一弹性件8321和第二弹性件8322分别套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第一弹性件8321和第二弹性件8322能分别被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压缩,且压缩后具有回弹力,能够将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分别压缩回弹至各自的凸轮面与挤压件833的两个凸轮面之间相互凹凸配合。第一弹性件8321和第二弹性件8322可分别为弹簧。当然,上述弹性件832也可以不是包括第一弹性件8321和第二弹性件8322,而是形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的两端同时套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弹性件832的相关功能即可。
另外,上述定位组件83还可以包括安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的远离上述弹性件832的一端的端部组件834,参照图1和图7,结合图2-图5,该端部组件834包括端部固定件8341、端部限位件8342和端部垫片8343;其中,可在端部固定件8341和端部限位件8342的相互面对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两个用于限位的凸起部,从而相互限制转动角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该柔性屏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柔性屏转动结构。
其中:参照图1,结合图2至图6,该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和转动联动组件5。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移动件32,第一固定件31以与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转轴1,第一移动件3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31;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移动件42,第二固定件41以与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二转轴2,第二移动件42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41。转动联动组件5安装于第一转轴1和第一移动件32之间以及第二转轴2和第二移动件42之间,配置成: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远离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远离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以及,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向靠近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靠近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
其中,第一移动件3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31、第二移动件42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件41的具体滑动连接方式具有多种,较佳地,参照图1和图7,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均通过滑移导轨11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固定件,滑移导轨11的截面和固定件的边部截面均呈U字形,滑移导轨11包容并固定于固定件的边部截面内且与固定件的边部截面的开口均朝向固定件的内部,移动件设置于固定件的边部之间,且移动件的边部截面呈L形并搭接于滑移导轨11的U字形边部。通过设置上述滑移导轨11,从而有利于增加移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上述滑移导轨11,而是使移动件直接滑动配合于固定件,例如,通过在移动件和固定件中的一方上设置凹槽、并且在移动件和固定件中的另一方上设置凸起,以凹槽与凸起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等。
第一固定件31连接于第一壳体;第一移动件32连接于第一屏幕;第二固定件41连接于第二壳体;第二移动件42连接于第二屏幕。
其中,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连接有结构件,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可分别相对该结构件转动,或者,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无相互连接结构,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铰接。
使用时,在需要打开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远离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以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远离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远离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从而,在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的牵拉作用下,消除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存在的褶皱。
在需要闭合该柔性屏,即,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近时,通过人手转动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41,以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一移动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朝靠近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同时,转动联动组件5驱动第二移动件42相对第二固定件41朝向靠近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进而使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相互靠拢最终闭合;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旋转轴仅包含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从而,折叠后不会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间产生较大的弧度,类似于平放折叠屏,有利于对折叠屏进行收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和转动联动组件(5);
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2)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屏幕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移动件(32),所述第一固定件(31)以与所述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第一移动件(3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1);所述第二屏幕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移动件(42),所述第二固定件(41)以与所述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所述第二移动件(4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41);
所述转动联动组件(5)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一移动件(3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2)和所述第二移动件(42)之间,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32)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31)朝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41)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以及,在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32)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3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41)朝向靠近所述第二转轴(2)的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31)通过第一连接耳(311)和第二连接耳(312)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第二固定件(41)通过第三连接耳(411)和第四连接耳(412)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所述转动联动组件(5)包括固定部件(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和弹性部件(54);
所述固定部件(51)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耳(311)和所述第二连接耳(312)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固定部件(51)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位于所述第三连接耳(411)和所述第四连接耳(412)之间的部位上,且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51)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臂(5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32),所述第一连接臂(52)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52)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件(5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
所述第二连接臂(5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42),所述第二连接臂(53)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上,且所述第二连接臂(53)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件(5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
所述弹性部件(54)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上,配置成使所述第一连接臂(52)和所述第二连接臂(53)始终具有靠近所述固定部件(51),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臂(52)的凸轮面的凸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53)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所述固定部件(51)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件(32)和所述第二移动件(42)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长孔(61),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41)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长孔(62);且以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的延伸方向为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长孔(61)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限位长孔(62)的长轴沿所述轴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连接臂(5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臂(53)的第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杆(63);所述限位杆(63)的顶部穿过对应的移动件上的第一限位长孔(61)后连接有第一端部限位板(64),所述限位杆(63)的底部穿过对应的固定件上的第二限位长孔(62)后连接有第二端部限位板(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轴(2)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转轴(1)或所述第二转轴(2)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使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中的另一转轴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块(70)、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和中间齿轮(73);
所述支撑块(7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支撑块(7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且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块(70)转动;
所述中间齿轮(73)固定于所述支撑块(70);
所述第一齿轮(71)以与所述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第二齿轮(72)以与所述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且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均与所述中间齿轮(73)啮合,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齿轮(71)或所述第二齿轮(72)朝第一方向转动的工况下,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中的另一齿轮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71)、所述第二齿轮(72)和所述中间齿轮(73)均为斜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转动结构还包括转角限制组件;所述转角限制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之间,配置成限制所述第一转轴(1)的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轴(2)的转动角度为规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角度为85至95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限制组件包括固定件(80)、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第二旋转限位部(82);
在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上分别设置有轴限位部(9);
所述固定件(80)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且一侧与所述第一转轴(1)上的轴限位部(9)抵接,所述固定件(80)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且一侧与所述第二转轴(2)上的轴限位部(9)抵接,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均能相对所述固定件(80)转动;在所述固定件(80)的背离所述轴限位部(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801)、第二限位部(802)、第三限位部(803)和第四限位部(804);
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以与所述第一转轴(1)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且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限位部(8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802)之间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以与所述第二转轴(2)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且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配置成在所述第三限位部(803)和所述第四限位部(804)之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装配成能够沿所述第一转轴(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装配成能够沿所述第二转轴(2)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转角限制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83),所述定位组件(83)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在所述第一限位部(8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802)之间转动,以及,使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在所述第三限位部(803)和所述第四限位部(804)之间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83)包括限位板(831)、弹性件(832)和挤压件(833);
所述限位板(831)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上;所述限位板(831)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上,且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均能够相对所述限位板(831)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
所述挤压件(833)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和所述限位板(831)之间的部位上,所述挤压件(833)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和所述限位板(831)之间的部位上,且所述挤压件(833)和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相互面对的相对面、以及所述挤压件(833)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分别形成为凸轮面;
在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的位于所述限位板(831)背离所述挤压件(833)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部(10),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板(831)沿所述第一转轴(1)或所述第二转轴(2)朝背离所述挤压件(833)的一侧滑动;
所述弹性件(832)装配于所述第一转轴(1)和所述第二转轴(2)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831)和所述挤压件(833)之间,配置成使所述挤压件(833)始终具有远离所述限位板(831),以使所述第一旋转限位部(81)的凸轮面的凸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部(82)的凸轮面的凸部分别与所述挤压件(833)的两个凸轮面的凹部相互扣合的运动趋势。
12.一种柔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屏幕、第二壳体、第二屏幕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31)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移动件(32)连接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固定件(41)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移动件(42)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CN201921840811.7U 2019-10-29 2019-10-29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Active CN210919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0811.7U CN2109197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0811.7U CN2109197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9786U true CN210919786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0811.7U Active CN210919786U (zh) 2019-10-29 2019-10-29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97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176A (zh) * 2019-10-29 2020-01-17 天津华众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KR20230022769A (ko) * 2021-08-09 2023-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WO2023017946A1 (ko) * 2021-08-09 2023-02-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EP4213470A4 (en) * 2021-01-12 2024-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STRUCTURE HAVING A CENTRAL BAR,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1997807B2 (en) 2021-08-09 2024-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176A (zh) * 2019-10-29 2020-01-17 天津华众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CN110701176B (zh) * 2019-10-29 2024-05-24 东莞华众鑫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EP4213470A4 (en) * 2021-01-12 2024-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STRUCTURE HAVING A CENTRAL BAR,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KR20230022769A (ko) * 2021-08-09 2023-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WO2023017946A1 (ko) * 2021-08-09 2023-02-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102621889B1 (ko) 2021-08-09 2024-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US11997807B2 (en) 2021-08-09 2024-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1176A (zh)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CN210919786U (zh)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US11914433B2 (en)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273915B (zh)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21007908A1 (zh) 一种可弯折装置
CN113898665B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3251065A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终端
CN106686938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翻转机构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0905908A (zh)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113266635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内折叠铰链
CN214533998U (zh) 适用于搭载显示屏且可旋转的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2178042A (zh) 一种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217401425U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终端
CN114198386A (zh)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112901646A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
CN211429359U (zh) 一种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217152619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内折叠铰链
CN112814995A (zh) 一种基于柔性屏的厚边框内折型折叠铰链
CN111207148A (zh) 一种外折铰链及外折移动终端
CN214742719U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
CN217081099U (zh)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21097176U (zh) 柔性屏转轴结构
CN211693203U (zh)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Room 103, building 3, No.2, mashanmiao Road, baihuadong,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ua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Industrial Zone, 7th Street, east side of Jinwei Road, yixingbu Town,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huazhongxin Hardware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