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4513U -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4513U
CN217814513U CN202220413447.1U CN202220413447U CN217814513U CN 217814513 U CN217814513 U CN 217814513U CN 202220413447 U CN202220413447 U CN 202220413447U CN 217814513 U CN217814513 U CN 217814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rm
rotating arm
concave
convex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34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
李庆文
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34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4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4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4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其中旋转铰链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臂长小于第二转动臂的臂长;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均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与连接机构之间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且第一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可在第二转动臂的臂长方向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闭合时能形成较大的空间容纳柔性屏的弯曲部分,不会对柔性屏造成压折。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大屏幕终端设备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大屏幕能够提高终端设备的显示性能,但是,屏幕面积的增大往往会导致终端设备的整机尺寸较大,这又会影响终端设备的便携性能。随着柔性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折叠式终端设备应运而生,其主要通过柔性屏和铰链的结合来实现,在铰链展开状态下,柔性屏对应展开形成较大的面积,进而能够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在铰链折叠状态下,柔性屏能够对应折叠,折叠式终端设备能够折叠成较小的尺寸,便于用户携带。
通常情况下,折叠式终端设备中,铰链中相连接的两个折叠部通过相对转动实现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但是,基于铰链一般设置于折叠式终端设备的中部,其上覆盖有柔性屏,且由于柔性屏的旋转半径小于铰链的旋转半径,因此,当折叠式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屏存在弯曲部分且该弯曲部分的压缩量较大。然而,柔性屏是比较脆弱的部件,在折叠过程中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或拉力,因此,目前的折叠式终端设备中的铰链将容易导致柔性屏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时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铰链的折叠将导致柔性屏存在弯曲部分且该弯曲部分的压缩量较大,容易导致柔性屏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铰链,包括:连接机构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
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臂长小于第二转动臂的臂长;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均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与连接机构之间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且第一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可在第二转动臂的臂长方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转动臂为平板结构,且第一转动臂靠近连接机构的一端具有与第二转动臂相对应的避位槽;两个旋转机构闭合时,第二转动臂穿过避位槽,第二转动臂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臂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臂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第一转动臂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滑动槽相对应的滑动杆,第一转动臂基于滑动杆在滑动槽内的滑动而在第二转动臂的臂长方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臂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两个旋转机构相对展平时第一转动臂和连接板形成一支撑平面。
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盖和第二连接盖,第一连接盖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转动臂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盖和第二连接盖之前具有一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转动臂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同步齿轮组,一个旋转机构中的第二转动臂通过同步齿轮组与另一个旋转机构中的第二转动臂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旋转机构同步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包括:
第一凹凸结构,设置于同步齿轮组的端部;
活动块,套设于同步齿轮组的齿轮轴上,且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与第一凹凸结构相对应,活动块可随着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的卡合或者分离沿齿轮轴的轴心方向滑动;
固定块,固定于齿轮轴上,且固定块和活动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第一凹凸结构中的凹部具有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两个旋转机构相对展开时,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趋于沿第一坡面滑入第一凹凸结构中的凹部,且两个旋转机构相对展平时,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仍趋于沿第一坡面滑入第一凹凸结构中的凹部;两个旋转机构相对折叠时,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趋于沿第二坡面滑入第一凹凸结构中的凹部,且两个旋转机构闭合时,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仍趋于沿第二坡面滑入第一凹凸结构中的凹部。
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壳,用于支撑柔性屏,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旋转铰链,旋转铰链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臂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相连接。
根据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折叠机壳,柔性屏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相连接,且柔性屏的中部覆盖于旋转铰链上并随着旋转铰链展平或者折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铰链,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并设置旋转机构,使其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均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并使其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使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可相对于连接机构同步旋转;而通过使第一转动臂的臂长小于第二转动臂的臂长,且第一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转动臂旋转角速度大于第二转动臂转动角速度,从而使两个第二转动臂均旋转至与连接机构呈90度角时(基于第二转动臂的臂长更长,且更靠近连接机构的中心,因而旋转铰链的闭合和展平以第二转动臂为基准,此时,也即此时旋转铰链处于闭合状态),两个第一转动臂与连接机构之间的角度均小于90度,也即该旋转铰链闭合后,两个第一转动臂之间的间距自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到靠近连接机构的一端逐渐变大,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容纳柔性屏的弯曲部分,而不会对柔性屏造成挤压甚至折叠。
此外,旋转机构中的主要部件仅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该旋转机构体积较小,能够减小使用该旋转铰链的电子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铰链的展平至最大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旋转铰链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铰链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轨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铰链中阻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旋转铰链中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的干涉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连接机构;111-第一连接盖;112-第二连接盖;
12-旋转机构;
121-第一转动臂;1211-滑动杆;1212-避位槽;
122-第二转动臂;1221-滑动槽;
123-连接板;
13-同步齿轮组;
14-阻尼机构;141-第一凹凸结构;141a-第一坡面;141b-第二坡面;142- 第二凹凸结构;143-活动块;144-固定块;14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折叠机壳以及覆盖于该折叠机壳上的柔性屏,折叠机壳用于支撑柔性屏,且柔性屏可随着折叠机壳弯折或者展平。柔性屏可为但不限于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柔性触摸显示屏等各种具备相应功能的柔性部件。
本申请中,折叠机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旋转铰链,其中,旋转铰链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旋转铰链相连接。
请参考图1-图8,旋转铰链装置包括连接机构11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1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12,两个旋转机构12能够相对于连接机构11相向或相背离转动,以实现旋转铰链的折叠和展开功能。具体地,旋转机构12包括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臂122远离连接机构11的一端相连接,且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旋转机构12包括一连接板123,该连接板123 与第二转动臂122远离连接机构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则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23相连接。
请参考图2-图5,第一转动臂121的臂长小于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第一转动臂121的一端(下述为A端)和第二转动臂122的一端(下述为 B端)均与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与连接机构11之间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且第一转动臂121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第一转动臂121的另一端(下述为C端)与第二转动臂122的另一端(下述为D端)相连接,且第一转动臂121的另一端可在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方向上滑动。
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一转动臂121的旋转轴心位于连接机构11的两侧边缘,而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心则较第一转动臂121的旋转轴心更靠近连接机构11的中心。请参考图2和图3,可以设置连接机构11包括相互第一连接盖111和第二连接盖112,并在第一连接盖111(或者第二连接盖 112)的边缘处设置第一连接杆,并设置第一转动臂121的A端套设于第一连接杆外并可绕第一连接杆旋转,同时,对应的第二连接盖112(或者第一连接盖111)的边缘处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相对应的旋转槽,以使第一转动臂121具有充分的转动空间,实现第一转动臂121和连接机构11的连接设置;此时,还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盖111和第二连接盖112之前具有一安装腔,且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并设置第二转动臂122的C端套设于第二连接杆外并可绕第二连接杆旋转,同时,基于第二连接杆并非位于第一连接盖111和第二连接盖112的边缘处,因而第一连接盖111和第二连接盖 112上均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相对应的旋转槽,以使第二转动臂122具有充分的转动空间。
具体地,可以分别在第一连接杆的B端和第二连接杆的D端设置滑动槽1221和滑动杆1211,以实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滑动连接。如图 3和图4所示,可以在第二转动臂122远离连接机构11的一端(D端)设置滑动槽1221,并在第一转动臂121的远离连接机构11的一端(B端)设置与滑动槽1221相对应的滑动杆1211,从而使第一转动臂121可基于滑动杆1211在滑动槽1221内的滑动而在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方向上滑动。当然,也可以将滑动槽1221设置于第一转动臂121上,而将滑动杆1211 设置于第二转动臂122上。
本申请中,以图2中左侧的转动机构为例,基于第二转动臂122的B 端离连接机构11的中心更近(与第一转动臂121的A端相比),因而当两个转动机构闭合时,第二转动臂122的B端在第一转动臂121的A端的右侧,而基于两个第一转动臂121之间形成特殊的容置空间为容纳柔性屏的空间,因而当两个转动机构展平时,第一转动臂121的主体应位于第二转动臂122的上方,且当两个转动机构闭合时,第一转动臂121的主体应位于第二转动臂122的右侧;因此,可以在第一转动臂121靠近连接机构11 的一端设置与第二转动臂122相对应的避位槽1212;两个旋转机构12闭合时,第二转动臂122穿过避位槽1212,第二转动臂12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臂122的两侧(如图4所示)。
本申请中,可以将第一转动臂121设置为与整个电子设备的宽度相对应的平板结构,以对柔性屏进行充分支撑,同时,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板123与旋转铰链连接的情形下,两个旋转机构12相对展平时第一转动臂121和连接板123形成一支撑平面。
本申请中,为了保证两个旋转机构12的同步展平或者闭合(也即实现两个旋转机构12同步反向转动),可以在安装腔内(具体为两个对应的第二转动臂122之间)设置同步齿轮组13,该同步齿轮组13内齿轮的具体数量以及齿轮类型不做限制,只要其能够实现使两个对应的第二转动臂122 同步反向旋转即可。具体地,该同步齿轮组13可以包括偶数个齿轮(如两个或者四个等,图2和图3中均以同步齿轮组13中包括四个齿轮为例进行示出),此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臂122相连接,并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臂122同轴转动,更具体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可以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上,也可以在两个第二转动臂122套设于旋转轴上的端部的外壁面(部分或者全部外壁面)设置齿轮结构,从而分别作为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
本申请,为了实现整个旋转铰链的扭力均匀设置,还可以在安装腔内设置阻尼机构14,请参考图6,阻尼机构14可以包括:第一凹凸结构141、第二凹凸结构142、活动块143、固定块144和弹性件145,其中,第一凹凸结构141设置于同步齿轮组13的端部,套设于同步齿轮组13的齿轮轴上,且活动块143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142,第二凹凸结构142与第一凹凸结构141相对应,活动块143可随着第一凹凸结构141和第二凹凸结构 142的卡合或者分离沿齿轮轴的轴心方向滑动,固定块144固定于齿轮轴上,且固定块144和活动块14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5。本申请中,可以在每一个齿轮轴上均设置弹性件145,也可以仅在部分齿轮轴上设置弹性件145。本申请中,弹性件145可以为弹簧。
本申请中,请参考图7和图8,为了增加该旋转铰链展平或者旋转至预设角度时的夹持力,减小电子设备整机开口笑问题的发生,若假设第一凹凸结构141的凹部的两个坡面分别为第一坡面141a和第二坡面141b,且第一坡面141a为两个旋转机构12相对展开时,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趋于沿其滑入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的坡面,第二坡面141b为两个旋转机构12相对折叠时,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趋于沿其滑入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的坡面,则可以设置第一凹凸结构141和第二凹凸结构 142的对应关系,使两个旋转机构12相对展平时,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仍趋于沿第一坡面141a滑入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且两个旋转机构12闭合时,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仍趋于沿第二坡面141b滑入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
下面介绍本申请中旋转铰链的运动过程:
请参考图1,为旋转铰链中的两个旋转机构12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也即两个旋转机构12之间呈180度),此时,若用户在左侧的第二转动臂122 上施加外力使其相对于连接机构11顺时针旋转,或者在右侧的第二转动臂122上施加外力使其相对于连接机构11逆时针旋转,或者在两个第二转动臂122上均施力(用户一般在对应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施力,而基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臂122相连接,因而,该力最终施加于第二转动臂122上),旋转铰链开始折叠,直至两个旋转机构12闭合,此时,该旋转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下面以用户在左侧的第二转动臂122上施加外力使其相对于连接机构 11顺时针旋转,旋转铰链开始折叠为例,对旋转铰链中各个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5,图中的实线为旋转铰链展平时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的位置状态,虚线为旋转铰链闭合时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 122的位置状态;基于第二转动臂122的D端与第一转动臂121的B端滑动连接,且第一转动臂121的B端与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因而,第二转动臂122带动第一转动臂121相对于连接机构11同步顺时针转动;基于第一转动臂121的旋转轴心与连接机构11中心的距离较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心与连接机构11中心的距离更远,且第二转动臂122的的臂长大于第一转动臂121的臂长,因而,在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的转动过程中,第一转动臂121的转动角度增量大于第二转动臂122的转动角度增量,且第一转动臂121的B的滑动杆1211在第二转动臂122的D端的滑动槽1221中朝着靠近连接机构11的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铰链,通过设置连接机构11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1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12,并设置旋转机构12,使其第一转动臂121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臂122的一端均与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并使其第一转动臂121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122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使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可相对于连接机构11同步旋转;而通过使第一转动臂121的臂长小于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且第一转动臂121 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转动臂121旋转角速度大于第二转动臂122转动角速度,从而使两个第二转动臂122均旋转至与连接机构11呈90度角时(基于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更长,且更靠近连接机构 11的中心,因而旋转铰链的闭合和展平以第二转动臂122为基准,此时,也即此时旋转铰链处于闭合状态),两个第一转动臂121与连接机构11之间的角度均小于90度,也即该旋转铰链闭合后,两个第一转动臂121之间的间距自远离连接机构11的一端到靠近连接机构11的一端逐渐变大,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容纳柔性屏的弯曲部分,而不会对柔性屏造成挤压甚至折叠。
此外,旋转机构12中的主要部件仅包括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 122,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该旋转机构12体积较小,能够减小使用该旋转铰链的电子设备的厚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1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1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旋转机构(12),所述旋转机构(12)包括:
第一转动臂(121)和第二转动臂(122),所述第一转动臂(121)的臂长小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所述第一转动臂(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121)和所述第二转动臂(122)与所述连接机构(11)之间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且所述第一转动臂(121)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旋转轴心与另一旋转机构(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转动臂(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臂(121)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方向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1)为平板结构,且所述第一转动臂(121)靠近所述连接机构(11)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相对应的避位槽(1212);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闭合时,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穿过所述避位槽(1212),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远离所述连接机构(1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1221),所述第一转动臂(121)远离所述连接机构(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1221)相对应的滑动杆(1211),所述第一转动臂(121)基于所述滑动杆(1211)在所述滑动槽(1221)内的滑动而在所述第二转动臂(122)的臂长方向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122)远离所述连接机构(1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123),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相对展平时所述第一转动臂(121)和所述连接板(123)形成一支撑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1)包括第一连接盖(111)和第二连接盖(112),所述第一连接盖(11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臂(1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盖(111)和所述第二连接盖(112)之前具有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臂(1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机构(1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同步齿轮组(13),一个所述旋转机构(12)中的第二转动臂(122)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13)与另一个所述旋转机构(12)中的第二转动臂(122)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同步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阻尼机构(14),所述阻尼机构(14)包括:
第一凹凸结构(141),设置于所述同步齿轮组(13)的端部;
活动块(143),套设于所述同步齿轮组(13)的齿轮轴上,且所述活动块(143)上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142),所述第二凹凸结构(142)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相对应,所述活动块(143)可随着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和第二凹凸结构(142)的卡合或者分离沿所述齿轮轴的轴心方向滑动;
固定块(144),固定于所述齿轮轴上,且所述固定块(144)和所述活动块(14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具有第一坡面(141a)和第二坡面(141b);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相对展开时,所述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趋于沿所述第一坡面(141a)滑入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且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相对展平时,所述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仍趋于沿所述第一坡面(141a)滑入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相对折叠时,所述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趋于沿所述第二坡面(141b)滑入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且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2)闭合时,所述第二凹凸结构(142)中的凸部仍趋于沿所述第二坡面(141b)滑入所述第一凹凸结构(141)中的凹部。
9.一种折叠机壳,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柔性屏,其包括第一壳、第二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铰链,所述旋转铰链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122)远离所述连接机构(11)的一端相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机壳,所述柔性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且所述柔性屏的中部覆盖于所述旋转铰链上并可随着所述旋转铰链展开或者折叠。
CN202220413447.1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814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3447.1U CN217814513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3447.1U CN217814513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4513U true CN21781451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3447.1U Active CN217814513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4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8569A (zh) * 2023-05-10 2023-08-29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手机应用的一体式内折铰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8569A (zh) * 2023-05-10 2023-08-29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手机应用的一体式内折铰链
CN116668569B (zh) * 2023-05-10 2024-04-09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手机应用的一体式内折铰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583791B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WO2021036557A1 (zh) 电子设备及折叠组件
US11416039B2 (en) Complex moving/rotating pivot shaft device
KR20210113379A (ko) 회전식 커넥팅 어셈블리 및 접이식 단말 장치
CN21587146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217814513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3645328B (zh) 电子设备
CN115494913A (zh) 折叠转轴结构及折叠电子设备
WO2021204019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的铰链
CN215928109U (zh) 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23138313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216241794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KR102638435B1 (ko) 힌지 및 인폴딩 플렉서블 스크린 이동 단말기
CN215890763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14507123U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20523049U (zh) 一种提高支撑效果的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
CN218625038U (zh) 折叠屏移动终端的铰链机构
CN217821933U (zh)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WO2023093860A1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7682781U (zh) 多关节铰链
CN219366568U (zh) 一种一键开启与自由停靠并存的铰链
CN216649722U (zh) 内折式柔性屏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