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1933U -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1933U
CN217821933U CN202221064529.6U CN202221064529U CN217821933U CN 217821933 U CN217821933 U CN 217821933U CN 202221064529 U CN202221064529 U CN 202221064529U CN 217821933 U CN217821933 U CN 217821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necting rod
flexible screen
rotating arm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45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威仲
万鹏程
董小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gzhi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gzh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gzhi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gzhiro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1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1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包括支撑壳、2根安装于支撑壳内的销钉和设置于2根销钉之间的2根齿轮轴,2根所述销钉的一端各自安装有一旋转臂,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之间设置有阻尼模块,所述齿轮轴远离第一齿轮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各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连杆齿轮,所述旋转臂的齿轮端、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本实用新型可形成更符合屏幕位移趋势的空间,以及让屏幕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且不易产生折痕。

Description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也有许多新形态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将柔性屏幕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在电子设备能够相对转动的两个部分上,从而尽可能的增大显示面积。目前的柔性屏在使用的过程中屏幕容纳空间不足,在合屏的时候屏体的中间部分会出现圆弧型的对折处,导致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折痕,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局部触控失灵,降低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该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可形成更符合屏幕位移趋势的空间,以及让屏幕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且不易产生折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包括支撑壳、2根安装于支撑壳内的销钉和设置于2根销钉之间的2根齿轮轴,2根所述销钉的一端各自安装有一旋转臂,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之间设置有阻尼模块,所述旋转臂的齿轮端可转动地套装于销钉上,该旋转臂的连接端位于支撑壳外侧并可用于与设备的转动部连接,2根所述齿轮轴上并位于2个齿轮端之间各自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与邻近的齿轮端啮合;
所述齿轮轴远离第一齿轮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各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连杆齿轮,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与邻近的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连杆齿轮的连杆端上安装有一活动支撑板,该活动支撑板可用于与设备的柔性屏面接触;
所述旋转臂的齿轮端、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使得连杆齿轮的转速小于旋转臂的转速,所述活动支撑板相背于柔性屏的表面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靠近连杆齿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倾斜设置的滑槽,所述连杆齿轮连杆端上的连杆可活动地嵌入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有一弧形槽,所述旋转臂的连接端上具有一与所述弧形槽配合的弧形凸块,当旋转臂从展开的0°状态旋转至折叠的90°状态时,所述弧形凸块在弧形槽内转动,滑槽内的连杆从滑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7。
2. 上述方案中,所述齿轮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的第一端板内,所述齿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壳的第二端板并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齿轮,一挡板设置于第二齿轮相背于支撑壳的一侧并安装于齿轮轴上。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两侧分别具有外凸的第一转轴部、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一转轴部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的第二端板内,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挡板转动连接。
4. 上述方案中,所述阻尼模块包括安装于销钉上的止挡片和套装于销钉上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位于止挡片与旋转臂的齿轮端之间。
5. 上述方案中,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连接2根销钉的第一扭力片、连接一根齿轮轴与相邻销钉的第二扭力片、连接另一根齿轮轴与相邻销钉的第三扭力片和止挡扣片,所述第一扭力片与第二扭力片、第三扭力片在销钉的轴向上交错设置,安装于销钉或齿轮轴上的所述止挡扣片位于由第一扭力片、第二扭力片和第三扭力片形成的扭力区外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可用于内折的柔性屏设备,实现0°~180°的稳定开合,并在开合过程中对屏幕进行支撑,同时使得支撑柔性屏的2块活动板在多次开合过程中的路径始终保持一致、稳定,避免屏幕在开合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损伤;进一步的,其旋转臂的齿轮端、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连杆齿轮的转速小于旋转臂的转速,使得折叠状态下2块活动板支撑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再通过滑槽、弧形槽与弧形凸块的配合,使活动支撑板在开合过程中形成更符合屏幕位移趋势的空间,以及让屏幕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且不易产生折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转轴单元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单元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单元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一;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二;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单元展开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支撑壳;2、销钉;3、齿轮轴;4、旋转臂;41、齿轮端;42、连接端;43、第二凸起部;44、第二凹陷部;45、弧形凸块;46、避位凹槽;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连杆齿轮;71、齿轮端;72、连杆端;73、第一转轴部;74、第二转轴部;8、活动支撑板;81、第一连接部;82、第二连接部;83、滑槽;84、弧形槽;91、止挡片;92、弹簧;101、第一扭力片;102、第二扭力片;103、第三扭力片;104、止挡扣片;11、支撑架;111、第一凸起部;112、第一凹陷部;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包括支撑壳1、2根安装于支撑壳1内的销钉2和设置于2根销钉2之间的2根齿轮轴3,2根所述销钉2的一端各自安装有一旋转臂4,所述销钉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4之间设置有阻尼模块,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可转动地套装于销钉2上,该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位于支撑壳1外侧并可用于与设备的转动部连接,2根所述齿轮轴3上并位于2个齿轮端41之间各自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5,每个所述第一齿轮5与邻近的齿轮端41啮合;
所述齿轮轴3远离第一齿轮5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6,2个所述第二齿轮6的外侧各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连杆齿轮7,所述连杆齿轮7的齿轮端71与邻近的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连杆齿轮7的连杆端72上安装有一活动支撑板8,该活动支撑板8可用于与设备的柔性屏面接触;
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与第二齿轮6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使得连杆齿轮7的转速小于旋转臂4的转速,所述活动支撑板8相背于柔性屏的表面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靠近连杆齿轮7的所述第一连接部81上具有倾斜设置的滑槽83,所述连杆齿轮7连杆端72上的连杆可活动地嵌入滑槽8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82上开有一弧形槽84,所述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上具有一与所述弧形槽84配合的弧形凸块45,当旋转臂4从展开的0°状态旋转至折叠的90°状态时,所述弧形凸块45在弧形槽84内转动,滑槽83内的连杆从滑槽83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上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齿轮6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7;上述齿轮轴3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1的第一端板内,上述齿轮轴3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壳1的第二端板并固定安装有上述第二齿轮6,一挡板12设置于第二齿轮6相背于支撑壳1的一侧并安装于齿轮轴3上;
上述连杆齿轮7的齿轮端71两侧分别具有外凸的第一转轴部73、第二转轴部74,上述第一转轴部73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1的第二端板内,上述第二转轴部74与挡板12转动连接;
上述阻尼模块包括安装于销钉2上的止挡片91和套装于销钉2上的弹簧92,处于压缩状态的上述弹簧92位于止挡片91与旋转臂4的齿轮端41之间。
实施例2: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包括支撑壳1、2根安装于支撑壳1内的销钉2和设置于2根销钉2之间的2根齿轮轴3,2根所述销钉2的一端各自安装有一旋转臂4,所述销钉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4之间设置有阻尼模块,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可转动地套装于销钉2上,该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位于支撑壳1外侧并可用于与设备的转动部连接,2根所述齿轮轴3上并位于2个齿轮端41之间各自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5,每个所述第一齿轮5与邻近的齿轮端41啮合;
所述齿轮轴3远离第一齿轮5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6,2个所述第二齿轮6的外侧各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连杆齿轮7,所述连杆齿轮7的齿轮端71与邻近的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连杆齿轮7的连杆端72上安装有一活动支撑板8,该活动支撑板8可用于与设备的柔性屏面接触;
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与第二齿轮6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使得连杆齿轮7的转速小于旋转臂4的转速,所述活动支撑板8相背于柔性屏的表面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靠近连杆齿轮7的所述第一连接部81上具有倾斜设置的滑槽83,所述连杆齿轮7连杆端72上的连杆可活动地嵌入滑槽8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82上开有一弧形槽84,所述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上具有一与所述弧形槽84配合的弧形凸块45,当旋转臂4从展开的0°状态旋转至折叠的90°状态时,所述弧形凸块45在弧形槽84内转动,滑槽83内的连杆从滑槽83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上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齿轮6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7.5;上述阻尼模块包括连接2根销钉2的第一扭力片101、连接一根齿轮轴3与相邻销钉2的第二扭力片102、连接另一根齿轮轴3与相邻销钉2的第三扭力片103和止挡扣片104,上述第一扭力片101与第二扭力片102、第三扭力片103在销钉2的轴向上交错设置,安装于销钉2或齿轮轴3上的上述止挡扣片104位于由第一扭力片101、第二扭力片102和第三扭力片103形成的扭力区外侧;
上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与阻尼模块之间设置有一支撑架11,上述支撑架11的中部安装于销钉2上,该支撑架11的两端各自朝向旋转臂4齿轮端41的表面上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11,从而在相邻第一凸起部111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112,上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朝向支撑架11的表面上具有用于嵌入第一凹陷部112内的第二凸起部43,并在相邻第二凸起部43之间形成可与第一凸起部111配合的第二凹陷部44。
参见附图8-10,当转轴机构由图8中的展开状态向内折叠至附图9中的折叠状态时,两个旋转臂4各向内转动90°,而两个活动支撑板8各自通过弧形凸块与弧形槽与旋转臂4相连,使得活动支撑板8可绕图中旋转中心C处旋转;
又通过连杆齿轮与第二齿轮间的分度圆直径设置以及其与滑槽83的配合设置,当旋转臂4以转速1绕支撑壳旋转时,旋转臂的齿轮端、第一齿轮的转速均为1,第一齿轮固定在齿轮轴3上,因此可以同时带动齿轮轴3和齿轮轴3上的第二齿轮6以转速1旋转;
从而,带动连杆齿轮7以小于等于0.8(如0.71)的速度旋转,当旋转臂4向内旋转到90°时,两个旋转臂4平行,两个连杆齿轮7之间形成较大的夹角,使得活动支撑板8通过绕旋转中心C沿滑槽位置A滑至B,从而在两个活动支撑板8之间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
采用上述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时,其其可用于内折的柔性屏设备,实现0°~180°的稳定开合,并在开合过程中对屏幕进行支撑,同时使得支撑柔性屏的2块活动板在多次开合过程中的路径始终保持一致、稳定,避免屏幕在开合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损伤;进一步的,其旋转臂的齿轮端、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的齿轮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连杆齿轮的转速小于旋转臂的转速,使得折叠状态下2块活动板支撑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再通过滑槽、弧形槽与弧形凸块的配合,使活动支撑板在开合过程中形成更符合屏幕位移趋势的空间,以及让屏幕内折时拥有更大的R角,保护屏幕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且不易产生折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1)、2根安装于支撑壳(1)内的销钉(2)和设置于2根销钉(2)之间的2根齿轮轴(3),2根所述销钉(2)的一端各自安装有一旋转臂(4),所述销钉(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4)之间设置有阻尼模块,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可转动地套装于销钉(2)上,该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位于支撑壳(1)外侧并可用于与设备的转动部连接,2根所述齿轮轴(3)上并位于2个齿轮端(41)之间各自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5),每个所述第一齿轮(5)与邻近的齿轮端(41)啮合;
所述齿轮轴(3)远离第一齿轮(5)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6),2个所述第二齿轮(6)的外侧各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连杆齿轮(7),所述连杆齿轮(7)的齿轮端(71)与邻近的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连杆齿轮(7)的连杆端(72)上安装有一活动支撑板(8),该活动支撑板(8)可用于与设备的柔性屏面接触;
所述旋转臂(4)的齿轮端(41)、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各自的分度圆直径均相同,所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与第二齿轮(6)之间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5~8),使得连杆齿轮(7)的转速小于旋转臂(4)的转速,所述活动支撑板(8)相背于柔性屏的表面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靠近连杆齿轮(7)的所述第一连接部(81)上具有倾斜设置的滑槽(83),所述连杆齿轮(7)连杆端(72)上的连杆可活动地嵌入滑槽(8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82)上开有一弧形槽(84),所述旋转臂(4)的连接端(42)上具有一与所述弧形槽(84)配合的弧形凸块(45),当旋转臂(4)从展开的0°状态旋转至折叠的90°状态时,所述弧形凸块(45)在弧形槽(84)内转动,滑槽(83)内的连杆从滑槽(83)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齿轮(7)齿轮端(71)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二齿轮(6)的分度圆直径比值为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4)位于连接端(42)与齿轮端(41)之间的区域上具有一避位凹槽(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3)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1)的第一端板内,所述齿轮轴(3)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壳(1)的第二端板并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齿轮(6),一挡板(12)设置于第二齿轮(6)相背于支撑壳(1)的一侧并安装于齿轮轴(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齿轮(7)的齿轮端(71)两侧分别具有外凸的第一转轴部(73)、第二转轴部(74),所述第一转轴部(73)可转动地嵌入支撑壳(1)的第二端板内,所述第二转轴部(74)与挡板(1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块包括安装于销钉(2)上的止挡片(91)和套装于销钉(2)上的弹簧(92),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92)位于止挡片(91)与旋转臂(4)的齿轮端(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连接2根销钉(2)的第一扭力片(101)、连接一根齿轮轴(3)与相邻销钉(2)的第二扭力片(102)、连接另一根齿轮轴(3)与相邻销钉(2)的第三扭力片(103)和止挡扣片(104),所述第一扭力片(101)与第二扭力片(102)、第三扭力片(103)在销钉(2)的轴向上交错设置,安装于销钉(2)或齿轮轴(3)上的所述止挡扣片(104)位于由第一扭力片(101)、第二扭力片(102)和第三扭力片(103)形成的扭力区外侧。
CN202221064529.6U 2021-07-20 2022-05-06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Active CN2178219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86621 2021-07-20
CN202121648662 2021-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1933U true CN21782193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4529.6U Active CN217821933U (zh) 2021-07-20 2022-05-06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1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3612B (zh) 内折齿轮连杆式柔性屏转轴机构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0258887A1 (zh)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153178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3790211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2153179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23197993A1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1083254A (zh) 便于折叠的智能设备
CN115494913A (zh) 折叠转轴结构及折叠电子设备
CN110958338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0905908A (zh)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217821933U (zh)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转轴单元
CN214533998U (zh) 适用于搭载显示屏且可旋转的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1016292U (zh) 折叠显示设备的自由停止式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219138744U (zh) 具有缓冲机构的门合页
CN217814513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216649722U (zh) 内折式柔性屏手机
CN112153832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15928109U (zh) 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5641774A (zh) 内折型柔性屏幕电子设备
CN211239891U (zh) 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217588326U (zh) 用于柔性屏设备的连杆式转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