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8603U - 一种汽车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8603U
CN210918603U CN201920994313.1U CN201920994313U CN210918603U CN 210918603 U CN210918603 U CN 210918603U CN 201920994313 U CN201920994313 U CN 201920994313U CN 210918603 U CN210918603 U CN 21091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rotating
handle base
torsion spr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43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泽钦
张显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43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把手主体隐藏于把手底座内,且把手主体与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还包括一转动臂,转动臂设置在把手底座的内侧,转动臂的一端与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的拉线;把手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把手主体的内侧上凸设有推动部,转动臂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推动部穿过通孔并插入至限位凹槽中,从而把手主体能够与转动臂抵接并带动转动臂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主体、转动臂、以及拉线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车门解锁功能,结构简单合理,在确保稳定可靠的使用效果下,有效地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对汽车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汽车外把手是车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外把手总成零件包括: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外把手支架、外把手连杆、车门锁芯等零件。
传统的外把手往往突出在车门外板外面,并需要车门外板作一个相应的沉坑,因此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和车门外板面的匹配非常困难,而且外把手凸出在车门外板上,对整车的侧面风阻显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商就推出了隐藏式汽车外把手,把手的一端连接解锁门锁的拉线,另一端通过转臂直接与执行器传动连接。这类把手为了实现顺畅地平出,往往在把手底座等其它部件上开设多个导向槽,然后需要把手或连杆上的凸点去配合导向槽使用。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会增加模具开设的难度,加大生产的成本,以及增加生产和装配的难度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还包括一转动臂,所述的转动臂设置在所述把手底座的内侧,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的拉线;
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主体的内侧上凸设有推动部,所述的转动臂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的推动部穿过所述的通孔并插入至所述的限位凹槽中,从而所述的把手主体能够与所述的转动臂抵接并带动转动臂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复位扭簧,该第一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与所述把手底座的转动连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把手底座的内侧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设有转动罩,所述的转动罩上开设有转孔,所述的转动柱穿设在所述的转孔中;
所述的转动柱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的销孔内设有转臂轴销,所述的转臂轴销上设有限位面,所述的限位面伸出至转动罩外并与所述的转动罩形成限位配合;
所述的第一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转动罩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罩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支脚伸出至开口外并与所述的把手底座抵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的第二复位扭簧固定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上,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其中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把手底座抵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另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推动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的把手主体位于所述的把手槽中,且所述把手主体的外端面与所述把手底座的外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动部将所述的把手主体分为按压部和手持部,当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把手槽中时,所述按压部的内端与所述把手槽的内底之间存在按压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把手主体、转动臂、以及拉线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车门解锁功能,结构简单合理,在确保稳定可靠的使用效果下,有效地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实用性强;2、把手主体上的推动部与转动臂上的限位凹槽在使用时,形成握手式的配合,实现把手主体与转动臂的传动和限位功能,结构上十分简单,连接稳固,拆装方便;3、把手主体隐藏在把手槽中,与车体形成一体,具有更优美的外观,且能够有效降低行驶时产生的风阻,提升整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1和把手底座2,所述的把手底座2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1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2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1与所述的把手底座2转动连接,还包括一转动臂3,所述的转动臂3设置在所述把手底座2的内侧,所述转动臂3的一端与所述的把手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的拉线4;
所述的把手底座2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把手主体1的内侧上凸设有推动部6,所述的转动臂3上开设有限位凹槽7,所述的推动部6穿过所述的通孔5并插入至所述的限位凹槽7中,从而所述的把手主体1能够与所述的转动臂3抵接并带动转动臂3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主体1通过转动轴销18与所述的把手底座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复位扭簧8,该第一复位扭簧8设置在所述转动臂3与所述把手底座2的转动连接处。通过第一复位扭簧8的设置,拉动把手时第一复位扭簧8变形并积聚变形力,松开把手后转动臂3能够借助变形力快速地回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底座2的内侧设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臂3的一端设有转动罩10,所述的转动罩10上开设有转孔11,所述的转动柱9穿设在所述的转孔11中;通过转动罩10和转动柱9的配合,能够使得转动臂3以转动柱9为中心作转动运动,该结构上稳定可靠,装配也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柱9上开设有销孔12,所述的销孔12内设有转臂轴销13,所述的转臂轴销13上设有限位面14,所述的限位面14伸出至转动罩10外并与所述的转动罩10形成限位配合;采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具有限位面14的转臂轴销13,能够对转动罩10起到紧固限位的作用,进而对整个转动臂3起到紧固作用,保证转动臂3不会错位脱离出其工位,确保把手正常稳定地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复位扭簧8设置在所述的转动罩10中。采用该优选方案中第一复位扭簧8的设置方式,既方便第一复位扭簧8的装配,也能够在其使用时提供更好的位置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罩10上设有开口15,所述第一复位扭簧8的支脚伸出至开口15外并与所述的把手底座2抵接。通过开口15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复位扭簧8的支脚进行位置排布,使得第一复位扭簧8具备更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复位扭簧16,所述的第二复位扭簧16固定在所述的把手底座2上,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6的其中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把手底座2抵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6的另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推动部6固定连接。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能够在松开把手之后,通过第二复位扭簧16的弹力使得把手主体1快速准确的复位至初始状态。同时,配合第一复位扭簧8使用,使得该汽车门把手中各个部件的复位速度和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底座2上开设有把手槽17,所述的把手主体1位于所述的把手槽17中,且所述把手主体1的外端面与所述把手底座2的外端面平齐。通过把手槽17的设置,把手主体1在未使用的状态时能够隐藏在把手槽17中,从而使得把手主体1与汽车的整体造型更加适配,更加美观,且可以有效降低行驶时产生的风阻,提升整车的性能。
现有的隐藏式把手在从初始的隐藏位置推出时,需要车体内的执行器工作才能将把手预推出,以便乘客握住把手进行开门动作。当执行器出现故障或通信出现故障时,就无法顺利将把手主体1推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动部6将所述的把手主体1分为按压部19和手持部20,当所述的把手主体1隐藏于把手槽17中时,所述按压部19的内端与所述把手槽17的内底之间存在按压间隙。本实施例就提供了一种手动推出把手的结构,其采用杠杆原理,以推动部6为中心,手动按动按压部19,使得按压部19沿着按压间隙向内移动,进而使得手持部20向车外起翘并可被乘客握住,从而可进行开门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主体1上设有把手罩盖,起到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按压把手主体1的按压部19使得把手主体1的手持部20起翘,接着握住手持部20做正常地开门动作,把手主体1转动并通过推动部6挤压转动臂3,使得转动臂3发生转动,进而转动臂3上的拉线4移动并解开车锁,实现开门操作。开门之后乘客松手,在第一复位扭簧8和第二复位扭簧16的作用下,转动臂3和把手主体1迅速回到初始位置,把手主体1隐藏于把手槽17中。

Claims (7)

1.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动臂,所述的转动臂设置在所述把手底座的内侧,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的拉线;
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主体的内侧上凸设有推动部,所述的转动臂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的推动部穿过所述的通孔并插入至所述的限位凹槽中,从而所述的把手主体能够与所述的转动臂抵接并带动转动臂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扭簧,该第一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与所述把手底座的转动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底座的内侧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设有转动罩,所述的转动罩上开设有转孔,所述的转动柱穿设在所述的转孔中;
所述的转动柱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的销孔内设有转臂轴销,所述的转臂轴销上设有限位面,所述的限位面伸出至转动罩外并与所述的转动罩形成限位配合;
所述的第一复位扭簧设置在所述的转动罩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罩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支脚伸出至开口外并与所述的把手底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的第二复位扭簧固定在所述的把手底座上,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其中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把手底座抵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另一个支脚与所述的推动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的把手主体位于所述的把手槽中,且所述把手主体的外端面与所述把手底座的外端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部将所述的把手主体分为按压部和手持部,当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把手槽中时,所述按压部的内端与所述把手槽的内底之间存在按压间隙。
CN201920994313.1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汽车门把手 Active CN21091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4313.1U CN210918603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汽车门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4313.1U CN210918603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汽车门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8603U true CN210918603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4313.1U Active CN210918603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汽车门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8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203A (zh) * 2021-12-31 2022-04-2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隐藏式把手基础结构、隐藏式把手及汽车
CN114482731A (zh) * 2022-01-15 2022-05-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203A (zh) * 2021-12-31 2022-04-2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隐藏式把手基础结构、隐藏式把手及汽车
CN114482731A (zh) * 2022-01-15 2022-05-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18603U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10598539U (zh) 一种车用把手结构
CN110409940B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11422208U (zh)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CN110219528B (zh) 一种车用把手结构
CN113389449A (zh) 一种车门内开手柄总成及车辆
CN211038221U (zh)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CN201007140Y (zh) 前门锁体总成
CN106869642B (zh) 一种自动伸出车门把手
CN201148156Y (zh) 一种棒球型汽车方向盘防盗锁
CN201007141Y (zh) 轿车中门锁体
CN203701790U (zh) 一种一体化皮卡车尾门锁结构
CN111502446B (zh) 一种应用于机械式门把手的控制结构及机械式门把手
CN210948110U (zh) 一种自吸合汽车门锁传动机构
CN210289454U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210217431U (zh) 一种汽车门外拉手
CN111775845A (zh) 一种汽车主驾驶的储物盒开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76367B (zh) 一种星爆陀螺
CN210195517U (zh) 一种前机盖副锁结构
CN220509904U (zh) 一种点火开关锁
CN216197310U (zh) 一种隐藏外拉手解闭锁装置及汽车
CN202249398U (zh) 一种隐形汽车后背门开启机构
CN210622542U (zh) 一种驾驶室门锁
CN212376475U (zh) 一种无缝汽车门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