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2650U -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2650U
CN210912650U CN201921301404.9U CN201921301404U CN210912650U CN 210912650 U CN210912650 U CN 210912650U CN 201921301404 U CN201921301404 U CN 201921301404U CN 210912650 U CN210912650 U CN 21091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arm
lifting
base
slid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14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014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2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属于汽车改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高升降装置稳定性的问题。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包括基座和能够相对基座升降的升降臂组件,升降臂组件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且可活动的稳定件,当升降臂组件处于最低处时,稳定件压于升降臂组件上。本装置通过稳定件以及升降臂组件的改进设计,使得本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收起状态时,不易发生抖动,使得安装其上的汽车尾翼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本升降装置适用于各类车型的汽车尾翼改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和改装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改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行李箱盖上,后端所装形似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也叫扰流器、扰流翼或扰流板。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由于尾翼能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因此高速汽车加装尾翼对于节省燃油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目前,现有汽车的尾翼大部分是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不能根据车速需要来调节其扰流能力,而对于部分没有尾翼的汽车,用户在对汽车进行加装尾翼时,如果是加装具有升降功能的尾翼,通常是采用气缸驱动尾翼升降,其体积较大,为了避免影响汽车的外观,通常将升降气缸设置在汽车内,如此就导致要对汽车的尾部进行较大的改动,加装麻烦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体积大和改装麻烦的问题,如中国专利【201620235327.1】公开了一种汽车外挂式自动升降智能尾翼,包括用以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部的安装座、设置在该安装座上的空气动力学翼板,所述空气动力学翼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可以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通过传动连接杆与减速步进电机连接,该升降机构为升降铰链。其可以根据汽车的速度来控制空气动力学翼板的升起或者下降,结构简单,改装方便。
但是,上述升降智能尾翼还存在以下缺陷:在城市道路等低速环境下汽车尾翼一般处于收起状态,区别于升起时机械部件处于张紧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整个装置机械部件放松,此时尾翼会受到车辆晃动和风力的影响上下抖动,这样就造成升降铰链也会随之抖动,也就是说,此时不仅尾翼稳定性差,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也比较差。
为了提高稳定性,并且由于上述升降尾翼本身需要升降空间的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容易想到的技术手段有:一、通过在各升降铰链的连接处增设防松弹簧等防松部件,以此防止松动,提高稳定性;二、通过增强尾翼和升降铰链的材料强度,这样可以防止上述部件变形晃动,以此提高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包括基座和能够相对基座升降的升降臂组件,所述升降臂组件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且可活动的稳定件,当升降臂组件处于最低处时,所述稳定件压于升降臂组件上。
在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基座用于与汽车尾部固定,升降臂组件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当本装置安装到汽车上,在低速工况下,当升降臂组件相对基座下降至最低处时,通过上述设置在基座上的稳定件,利用该稳定件压于升降臂组件上,从而使得升降臂组件、稳定件以及基座三者压在一起,以此防止汽车尾翼受到风力作用带动升降臂组件产生抖动,从而提高了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稳定件可以活动,那么当升降臂组件进行升降动作时,稳定件可以进行避让,不会对升降臂组件的正常升降造成干涉影响,有利于保证升降臂组件的稳定升降。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稳定件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臂组件升降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升降臂组件下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活动。稳定件与基座转动连接,即稳定件与基座轴向固定且能够在周向上转动,这样使得,稳定件压在升降臂组件上时,通过稳定件与基座的轴向固定使得三者能够稳定的连在一起,从而防止升降臂组件产生抖动,进而提高了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上述设计,稳定件与升降臂组件共用一个驱动件驱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结构的紧凑性,节约本装置的占用体积;而且,机械部件越少,这样连接配合也越少,从而有利于提高机械稳定性越高,进而有利于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稳定件能够相对基座升降。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臂组件升降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升降臂组件下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下降;或者,所述稳定件直接通过另一驱动件驱动。上述稳定件为升降杆。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升降臂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铰接连接的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所述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所述基座上一体成型或者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基座上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升降臂一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升降臂二的下端铰接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滑动,当升降臂一或升降臂二处于最低处时,所述稳定件压于升降臂一或升降臂二上。区别现有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对于升降臂组件的改进,即通过固定座和滑动座的设计,由于固定座与基座固定或一体成型,滑动座与基座滑动连接,这样使得滑动座能够通过滑动的方式带动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升降,这样的驱动方式稳定可靠,从而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滑动座两侧的基座上具有限位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面能够沿着对应限位部滑动,所述限位部上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对应滑动座侧边的上方并与滑动座表面接触或留有缝隙。通过以上限位部和限位凸起的设计,使得滑动座的两侧和上下均能够得到限位以及导向,从而使得滑动座能够稳定滑动,有利于防止滑动座发生抖动,进而有利于避免升降臂组件收起时发生抖动,以此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均呈条状,所述升降臂二上具有贯通升降臂二的通槽,所述升降臂一穿设在上述通槽内且升降臂一的中部铰接在上述通槽的两侧槽壁上。通过对于以上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的配合设计,升降臂一和升降臂二穿在一起且两侧铰接,这样有利于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具有呈燕尾形或者T字形的滑槽,所述滑动座上具有形状与上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以上对于滑轨滑槽和滑动座形状的特殊设计,使得滑动座能够稳定滑动,并且不易受到升降臂拉动产生上下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能够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滑动座与伸缩杆相连,所述伸缩杆与稳定件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稳定件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随着伸缩杆的伸缩而转动。通过以上设计,使得驱动件驱动升降臂组件升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转动,这样就实现了升降臂组件和转动件共用一个驱动件的目的,以此减少机械部件和连接配合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机械稳定性越高,进而有利于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稳定件包括本体、位于本体首端且呈弯钩状的锁定部和位于本体尾端且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轴部,所述锁定部能够压于升降臂组件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部和伸缩杆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部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具有条形孔或者夹口,所述伸缩杆上固定有连接柱,所述条形孔或者夹口套设在连接柱上。当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时,连接柱带动连杆摆动,再由连杆带动稳定件的转轴部转动,从而实现对于稳定件的驱动;并且,上述稳定件结构和联动机构机械结构简单、稳定。作为替代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包括固定在在转轴部上的齿轮和设置在伸缩杆上的齿条,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转轴部上具有截面为非圆形的连接段,所述连杆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并与该连接段紧配合。上述截面为非圆形指的是呈四边形、六边形或者异形等,通过以上设计,连杆与连接段的固定,结构简单稳定。
在上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升降臂一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一,所述升降臂二的上端铰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铰接有安装座二,所述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用于安装汽车尾翼。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类汽车尾翼的安装,从而使得本装置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稳定件以及升降臂组件的改进设计,使得本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收起状态时,不易发生抖动,使得安装其上的汽车尾翼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2、本升降装置适用于各类车型的汽车尾翼改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和改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升降装置的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升降装置的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升降装置的升起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升降装置的收起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升降臂组件;21、升降臂一;22、升降臂二;221、通槽;3、稳定件;31、本体;32、锁定部;33、转轴部;4、驱动件;41、伸缩杆;5、固定座;6、滑动座;61、滑动部;7、限位部;8、限位凸起;9、滑轨;91、滑槽;10、连杆;11、连接柱;12、安装座一;13、连接臂;14、安装座二;a、汽车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包括基座1和能够相对基座1升降的升降臂组件2。本实施例中,该升降臂组件2具有两组,升降臂组件2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a,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1上且可活动的稳定件3基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臂组件2升降的驱动件4,驱动件4驱动升降臂组件2下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3活动。本实施例中,该稳定件3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升降臂组件2包括均呈条状的升降臂一21和升降臂二22,升降臂二22上具有贯通升降臂二22的通槽221,升降臂一21穿设在上述通槽221内且升降臂一21的中部铰接在上述通槽221的两侧槽壁上。升降臂一21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一12,升降臂二22的上端铰接有连接臂13,连接臂13的自由端铰接有安装座二14,安装座一12和安装座二14用于安装汽车尾翼a。基座1上一体成型或者固定有固定座5,基座1上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座6,滑动座6两侧的基座1上具有限位部7,滑动座6的两侧面能够沿着对应限位部7滑动,限位部7上具有限位凸起8,限位凸起8位于对应滑动座6侧边的上方并与滑动座6表面接触或留有缝隙。升降臂一21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座5上,升降臂二22的下端铰接在滑动座6上,滑动座6能够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5滑动。
再如图3和图4所示,稳定件3包括本体31、位于本体31首端且呈弯钩状的锁定部32和位于本体31尾端且与基座1转动连接的转轴部33,锁定部32能够压于升降臂组件2上。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为直线电机或者气缸亦或者油缸,包括能够伸缩的伸缩杆41,伸缩杆41上固定有连接柱11。基座1上设置有滑轨9,滑轨9内具有呈燕尾形或者T字形的滑槽91,滑动座6上具有形状与上述滑槽91相配合的滑动部61,滑动部61与滑槽91滑动连接。滑轨9上开设有与滑槽91相通的让位槽,连接柱11的上端穿过穿过让位槽并与通槽221内的滑动座6相连。同时,伸缩杆41与稳定件3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稳定件3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随着伸缩杆41的伸缩而转动。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部33和伸缩杆41之间的连杆10,转轴部33上具有截面为非圆形的连接段,连杆10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并与该连接段紧配合;连杆10的另一端具有条形孔或者夹口。连接柱11位于上述条形孔或者夹口内。当升降臂一21或升降臂二22处于最低处时,稳定件3的锁定部32压于升降臂一21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稳定件3能够相对基座1升降,驱动件4驱动升降臂组件2下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3下降;或者,稳定件3为升降杆,稳定件3直接通过另一驱动件4驱动,如液压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座1、升降臂组件2、升降臂一21、升降臂二22、通槽221、稳定件3、本体31、锁定部32、转轴部33、驱动件4、伸缩杆41、固定座5、滑动座6、滑动部61、限位部7、限位凸起8、滑轨9、滑槽91、连杆10、连接柱11、安装座一12、连接臂13、安装座二14、汽车尾翼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包括基座(1)和能够相对基座(1)升降的升降臂组件(2),所述升降臂组件(2)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a),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1)上且可活动的稳定件(3),当升降臂组件(2)处于最低处时,所述稳定件(3)压于升降臂组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件(3)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臂组件(2)升降的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驱动升降臂组件(2)下降的同时能够驱动稳定件(3)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组件(2)包括相互交叉且铰接连接的升降臂一(21)和升降臂二(22),所述升降臂一(21)和升降臂二(22)的上端用于安装汽车尾翼(a),所述基座(1)上一体成型或者固定有固定座(5),所述基座(1)上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座(6),所述升降臂一(21)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座(5)上,所述升降臂二(22)的下端铰接在滑动座(6)上,所述滑动座(6)能够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相对固定座(5)滑动,当升降臂一(21)或升降臂二(22)处于最低处时,所述稳定件(3)压于升降臂一(21)或升降臂二(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6)两侧的基座(1)上具有限位部(7),所述滑动座(6)的两侧面能够沿着对应限位部(7)滑动,所述限位部(7)上具有限位凸起(8),所述限位凸起(8)位于对应滑动座(6)侧边的上方并与滑动座(6)表面接触或留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一(21)和升降臂二(22)均呈条状,所述升降臂二(22)上具有贯通升降臂二(22)的通槽(221),所述升降臂一(21)穿设在上述通槽(221)内且升降臂一(21)的中部铰接在上述通槽(221)的两侧槽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内具有呈燕尾形或者T字形的滑槽(91),所述滑动座(6)上具有形状与上述滑槽(91)相配合的滑动部(61),所述滑动部(61)与滑槽(9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包括能够伸缩的伸缩杆(41),所述滑动座(6)与伸缩杆(41)相连,所述伸缩杆(41)与稳定件(3)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稳定件(3)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随着伸缩杆(41)的伸缩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件(3)包括本体(31)、位于本体(31)首端且呈弯钩状的锁定部(32)和位于本体(31)尾端且与基座(1)转动连接的转轴部(33),所述锁定部(32)能够压于升降臂组件(2)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部(33)和伸缩杆(41)之间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一端固定在转轴部(33)上,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具有条形孔或者夹口,所述伸缩杆(41)上固定有连接柱(11),所述条形孔或者夹口套设在连接柱(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33)上具有截面为非圆形的连接段,所述连杆(10)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并与该连接段紧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件(3)能够相对基座(1)升降。
CN201921301404.9U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Active CN21091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404.9U CN2109126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404.9U CN2109126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2650U true CN21091265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1404.9U Active CN210912650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2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816A (zh) * 2019-08-12 2019-10-18 李靖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816A (zh) * 2019-08-12 2019-10-18 李靖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12650U (zh)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CN108656906A (zh) 全景天窗机械组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59738A (zh) 车顶架
CN208469526U (zh) 全景天窗机械组结构
CN114104125A (zh) 一种汽车尾翼结构
CN211032792U (zh) 一种后扰流板总成
CN110341816A (zh) 一种汽车尾翼的升降装置
CN201092758Y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2513834Y (zh) 一种货厢封闭装置
CN2120722U (zh) 汽车门窗玻璃自动升降器
CN114655861A (zh) 一种节能型建筑用起重机
CN210734324U (zh) 一种主动式气坝
CN219259449U (zh) 一种新型鞍座举升缓冲装置
CN219406316U (zh) 一种可折叠的车载摩托车挂车架
CN110562334A (zh) 一种汽车摇臂式电动升降尾翼
CN220518428U (zh) 一种尾翼调节机构及车辆
CN111661176A (zh) 厢式车伺服控制顶盖结构
CN212950880U (zh) 电动尾翼开闭机构
CN216153887U (zh) 一种汽车尾翼升降机构
CN215513357U (zh) 汽车小扶手杯托结构
CN220764540U (zh) 一种电动尾翼支架结构
CN219544644U (zh) 一种汽车电动侧踏板
CN219585746U (zh) 机动车检测用顶升装置
CN211844195U (zh) 一种车厢与尾门的举升和锁紧机构
CN217705450U (zh) 一种suv汽车尾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