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6590U -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6590U
CN210906590U CN201921742010.7U CN201921742010U CN210906590U CN 210906590 U CN210906590 U CN 210906590U CN 201921742010 U CN201921742010 U CN 201921742010U CN 210906590 U CN210906590 U CN 210906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cyclone separator
shell
dry gas
separ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2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俊国
唐启辉
刘佳龙
黄海宇
刘斯文
胡怡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eho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eho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eho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eho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2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6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6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6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器和二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离器采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所述直流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前端分离腔和后端分离腔,其内均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导流体和导向叶片,还设置有锥形罩,进气管上设置有侧缝。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级分离器选用双级直流分离器中,能够实现同时对液体和气体的分离,双级串联的设计形成多级分离有效增强分离效率,此外侧缝的设计还有效减少整个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结合二级过滤系统的使用,有效保证干气密封系统低成本运营。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杂质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长输管道需要在沿途建立增压站,通过压缩机多级压缩,实现天然气长距离输送。压缩机是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心脏”,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关系到机组能否长周期稳定工作,一旦机组因密封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下游供气。
为了防止或抑制这些气体沿压缩机旋转轴端泄露到大气中去,就必须采用各种轴端密封装置,以便维持压缩机主机的正常运行,降低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并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设备安全。压缩机轴端的干气密封系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压缩机的轴端密封的工作气一般使用机组出口端的工艺气,但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存在的固态或液态杂质,若进入离心式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将造成干气密封动、静环损坏,导致输气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组的干气密封滤芯更换频繁,缩短干气密封滤芯的使用寿命,天然气泄漏量升高,进而导致压缩机停机,严重影响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并对下游的调压器、流量计等精密设备造成破坏。气质不能满足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进气的要求,现有干气密封系统已不能保证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
干气密封系统使用的工艺气的输送特点是低流速、低流量、高压力,要求在净化过程中压力损失小,且杂质状态多样,气、固态都有,现有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因一级分离器分离效率太低,造成二级过滤系统的滤芯跟换频繁,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器和二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分离器采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直流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总进气口和总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前端分离腔和后端分离腔,前端分离腔和后端分离腔的结构相同,其内均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导流体和导向叶片,进气管的首端为进气口,排气管的尾端为出气口,导流体设置于进气管内靠近进气口处设置,导向叶片设置于导流体外侧面,排气管的首端指向进气管的尾端,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还设置有锥形罩,锥形罩呈空心圆锥状,锥形罩的尖部指向进气管的尾端,锥形罩的底部开口指向排气管的首端,进气口贯穿壳体侧壁或隔板伸出该分离腔之外与前端分离腔的出气口或总进气口连接,出气口贯穿壳体侧壁或隔板伸出该级分离腔之外与后端分离腔的进气口或总出气口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气管的首端伸入锥形罩的底部开口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进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侧缝,侧缝在进气管管壁上沿与气流运动方向垂直的螺旋线方向开设,侧缝设置有不止一条,不止一条侧缝绕进气管对称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侧缝设置于进气管的尾端,锥形罩的尖部伸入进气管的尾端,锥形罩的尖部顶端位置不超过侧缝靠近进气口一端的位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锥形罩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过渡直筒。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渡直筒内壁与排气管外壁之间还设置有金属丝网。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气管首端设置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由锥筒段和直筒段构成,锥筒段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直筒段连接,锥筒段内径较大的一端与排气管主体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向叶片是导叶式叶片或螺旋式叶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一级分离器选用双级直流分离器中,能够实现同时对液体和气体的分离,液体能够通过侧缝的设计得到快速的分离排出,固体则能够通过锥形罩的设计将其有效隔离在排气管之外;双级串联的设计形成多级分离有效增强分离效率,此外侧缝的设计还有效减少整个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通过多处设计,达到了高效率和低风阻的要求;结合二级过滤系统的使用,保证干气密封系统低成本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双击直流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器1和二级过滤系统2,其特征在于:一级分离器1采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直流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3,在壳体3两端分别设置有总进气口31和总出气口32,在壳体3内设置有隔板33,隔板33将壳体3内腔分隔为前端分离腔91和后端分离腔92,前端分离腔91和后端分离腔92的结构相同,其内均设置有进气管4、排气管5、导流体7和导向叶片71,进气管4的首端为进气口41,排气管5的尾端为出气口51,导流体7设置于进气管4内靠近进气口41处设置,导向叶片71设置于导流体7外侧面,排气管5的首端指向进气管4的尾端,进气管4与排气管5之间还设置有锥形罩6,锥形罩6呈空心圆锥状,锥形罩6的尖部指向进气管4的尾端,锥形罩6的底部开口指向排气管5的首端,进气口41贯穿壳体3侧壁或隔板33伸出该分离腔之外与前端分离腔91的出气口51或总进气口31连接,出气口51贯穿壳体3侧壁或隔板33伸出该级分离腔之外与后端分离腔92的进气口41或总出气口32连接。现有的直流式旋风除尘器利用气流旋转使气流内的杂质离心到周边,取用中心部分的气体输到下一工序,将周边部分的杂质连同气体一起排出,这样造成了大量的目标气体的损失,排出的含杂气体不能直排,再次净化又需要额外的工序和装置,而且压力损失大。我们通过设计壳体3来将周边部分的含杂气体密封在壳体3内,但是随着分离的进行,当进气管4、排气管5内外气压达到平衡后,部分含杂气体会通过排杂的通道返流回来,造成夹带和返混。本方案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路,通过设计锥形罩6将所有进气管4送来的旋转气体全部导入壳体3内,在壳体3内继续旋转,使杂质先经过与进气管4内壁摩擦碰撞减速,再经过与壳体3内壁摩擦碰撞减速后沉降,然后气体再经过折流进入锥形罩6底部开口中的排气管5,由于进气管4和壳体3的内径不同,这样有效增强了对杂质的分离的效果;同时,由于管长的限制,在传统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中存在一些靠近轴线运动的杂质还没有来得及运动到周边就直接进入到了排气管5中的现象,本方案由于锥形罩6在进气管4和排气管5之间进行遮挡,使得这一现象得到彻底避免,轴线上运动的杂质在遇到锥形罩6后会被强制推挤远离轴心,再经过气流旋转离心分离沉降下来。如此大大提高一级分离器1的分离效率,有效保障了二级过滤系统2滤芯的使用寿命。
在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4。
排气管5的首端伸入锥形罩6的底部开口内。因为整个装置内气流始终处于旋转状态,将排气管5的首端伸入锥形罩6的底部开口内能够让气体进入排气管5前再经过一段锥形面内壁的离心分离,如此形成多级分离,使气体经过多次分离作用,提高分离效率。
在进气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侧缝42,侧缝42在进气管4管壁上沿与气流运动方向垂直的螺旋线方向开设,侧缝42设置有不止一条,不止一条侧缝42绕进气管4对称设置。多条侧缝42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快速排出进气管4内贴在管壁运动的杂质,更重要的是在增加进气管4内气体外逸通道的同时还保持足够多的壁面供杂质碰撞减速使用,这样能够减少整个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
侧缝42设置于进气管4的尾端,锥形罩6的尖部伸入进气管4的尾端,锥形罩6的尖部顶端位置不超过侧缝42靠近进气口41一端的位置。锥形罩6的尖部伸入进气管4能够使整个装置设计更加紧凑,在锥形罩6的侧壁与进气管4尾端之间形成环隙,这样锥形罩6占据了进气口41尾端中心“无效”区域,迫使气流向周边运动,经过环隙使气流中的杂质得到有效分离,锥形罩6尖部与侧缝42位置重叠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因锥形罩6伸入进气管4带来的气阻,且更多的气体由侧缝42流出时能够促进进气管4内壁上的分离的杂质快速排出。
在锥形罩6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过渡直筒61。过渡直筒61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气流经过锥形罩6外侧时的压降。
过渡直筒61内壁与排气管5外壁之间还设置有金属丝网8,金属丝网8能够有效防止液滴进入排气管5内。
排气管5首端设置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由锥筒段52和直筒段53构成,锥筒段52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直筒段53连接,锥筒段52内径较大的一端与排气管5主体连接。进气结构的设计能够兼顾分离效率和压降损失。
导向叶片71可选用导叶式叶片或螺旋式叶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器和二级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离器采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所述直流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总进气口和总出气口,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前端分离腔和后端分离腔,前端分离腔和后端分离腔的结构相同,其内均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导流体和导向叶片,所述进气管的首端为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尾端为出气口,所述导流体设置于进气管内靠近进气口处设置,所述导向叶片设置于导流体外侧面,所述排气管的首端指向进气管的尾端,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还设置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呈空心圆锥状,锥形罩的尖部指向进气管的尾端,锥形罩的底部开口指向所述排气管的首端,所述进气口贯穿壳体侧壁或隔板伸出该分离腔之外与前端分离腔的出气口或总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贯穿壳体侧壁或隔板伸出该级分离腔之外与后端分离腔的进气口或总出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首端伸入锥形罩的底部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侧缝,侧缝在进气管管壁上沿与气流运动方向垂直的螺旋线方向开设,所述侧缝设置有不止一条,不止一条所述侧缝绕所述进气管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缝设置于进气管的尾端,所述锥形罩的尖部伸入进气管的尾端,锥形罩的尖部顶端位置不超过侧缝靠近进气口一端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锥形罩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过渡直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渡直筒内壁与排气管外壁之间还设置有金属丝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管首端设置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由锥筒段和直筒段构成,锥筒段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直筒段连接,锥筒段内径较大的一端与排气管主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叶片是导叶式叶片或螺旋式叶片。
CN201921742010.7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906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2010.7U CN210906590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2010.7U CN210906590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6590U true CN21090659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2010.7U Active CN210906590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65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608A (zh) * 2019-10-17 2019-12-10 北京普瑞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608A (zh) * 2019-10-17 2019-12-10 北京普瑞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N110548608B (zh) * 2019-10-17 2024-03-29 北京普瑞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1501B (zh) 直流旋风分离器
JPS5579061A (en) Dust collector
CN210787792U (zh) 一种多级直流式旋风分离器
CN110548608A (zh)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N210906590U (zh) 一种使用双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干气密封气源处理系统
CN201366381Y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净化的组合式旋风分离器
CN110314454A (zh) 以多重气旋滤尘的粉尘收集装置
CN110586349A (zh) 一种多级直流式旋风分离器
CN209302990U (zh) 气体颗粒物分离器及空气净化系统
CN209180085U (zh) 一种导流式进风离心风机
CN111364990A (zh) 一种涡旋风幕转换装置
CN103775253A (zh)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废气预处理系统
CN106862220A (zh) 一种爆炸性场所粉体投料口压气低压水射流吸尘除尘装置
CN211099621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110681502B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10846797U (zh) 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
CN205903707U (zh) 高效螺旋分离装置
CN210079048U (zh) 一种抛丸机用旋风双管除尘器
CN213085895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输气场站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10599227U (zh) 一种带有防砂装置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9900870U (zh) 一种电解铝工业尾气处理用引风机
CN208785976U (zh) 压缩空气净化器
CN105537011B (zh) 一种带导流筒的卧式环流除尘器
CN110560276A (zh) 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
CN216296707U (zh) 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