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8224U -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8224U
CN210888224U CN201921275989.1U CN201921275989U CN210888224U CN 210888224 U CN210888224 U CN 210888224U CN 201921275989 U CN201921275989 U CN 201921275989U CN 210888224 U CN210888224 U CN 210888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ayer
chain
carrying plate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59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丹枫
丁懿
王银华
刘雁军
梅军峰
沈林波
宋淼
邓德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arktec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Huadachu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arktec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Huadachu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arktec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Huadachu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arktec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59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8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8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8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包括:主框架;横移装置;升降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一提升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下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二提升装置;防坠装置,包括第一防坠组件、安全挂环和第二防坠组件,所述第一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所述安全挂环设于所述上层对应的横梁上,所述第二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中层的载车板上,所述第一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安全挂环,所述第二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中层对应的横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整体结构简单,车辆取放方便,设备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题,建立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国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立体停车库,大大增加了停车空间。现有的立体车库安全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安全性较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包括:
主框架,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于各所述立柱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主框架形成上层、中层和下层,每层具有多列,所述下层位于地坑内,上层和中层位于地坑上,各层分别设有多个载车板,且所述中层的载车板的数量比所述上层或下层的载车板少一个,进而使所述中层形成空车位,供所述上层或下层的载车板移动至所述空车位,实现车辆的存取;
横移装置,设于所述主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中层的各载车板移动以形成供所述上层或下层对应的载车板停放的空车位;
升降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一提升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下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二提升装置;
防坠装置,包括第一防坠组件、安全挂环和第二防坠组件,所述第一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所述安全挂环设于所述上层对应的横梁上,所述第二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中层的载车板上,所述第一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安全挂环,以防止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所述第二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中层对应的横梁,以防止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设有上极限死档和下极限死档,所述上极限死档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连接,用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相抵时使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所述下极限死档与所述第二提升装置连接,用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相抵时使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设有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一防坠组件连接,以在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打开所述第一防坠组件,使所述第一防坠组件勾住所述安全挂环,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二防坠组件连接,以在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打开所述第二防坠组件,使所述第二防坠组件勾住对应的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提升电机、第一主动链轮、第一提升链条和第一组从动链轮,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提升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提升链条和第二组从动链轮;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上层区域后端的两侧,所述第一主动链轮连接于所述第一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第二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组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提升链条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组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二提升链条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于所述上层靠近后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设于所述上层靠近后端对应的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电机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电连接,所述第二提升电机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电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相抵时,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所述第一提升链条,使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相抵时,所述第二提升电机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所述第二提升链条,使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均包括检测支架、链条拉杆、检测块、弹簧和第一接近开关,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检测支架的一侧,所述链条拉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检测支架上且一端与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检测支架的一端固定,所述检测块固定于所述链条拉杆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检测支架上且与所述防坠装置中对应的防坠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的一端与所述链条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带动所述链条拉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检测块移动;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上的检测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接近快关时,所述第一接近快关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第一防坠组件以打开所述第一防坠组件,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上的检测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第二防坠组件以打开所述第二防坠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架通过检测支座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检测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主框架的底板和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检测支架和弹簧分设于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板开设有供所述链条拉杆穿设的通孔,所述弹簧套设所述链条拉杆穿过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上,所述链条拉杆从所述通孔穿过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弹簧压块和第二弹簧压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压块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链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压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两侧的多个第一提升链轮;所述第二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两侧的多个第二提升链轮和设于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所述中层对应位置的多个过渡链轮,所述第二提升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二提升链轮与所述过渡链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在主框架上设有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能分别驱动上层、下层的载车板升降,中层的载车板由横移装置驱动以形成对应的空车位,实现车辆的存取;设有防坠装置,防坠装置的第一防坠组件在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后能勾住安全挂环,第二防坠组件上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能勾住主框架对应的横梁,进而能防止该载有车辆的载车板下坠,整体结构简单,车辆取放方便,设备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的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的上层的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升降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升降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升降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第一到位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第一到位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中地坑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主框架;2-上层载车板;3-横移载车板;4-地坑载车板;5-升降系统;6- 空车位;71-第一防坠组件;72-第二防坠组件;9-防护网;10-活动门;11-上极限死档;12-后导轨梁;21-安全挂环;22-顶层台车大梁;31-地面台车龙门架; 32-顶杆轮;41-地坑台车龙门架;42-连杆机构;43-弹簧;44-下极限死档;45- 地坑台车大梁;51-电机链轮;52-第一提升链轮;53-固定链轮;54-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5-第一提升电机;56-过渡链轮;57-第二提升链轮;58-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9-第一提升链条;510-第二提升链条;511-第一平衡链条;512-第一平衡链轮;513-第一松链检测机构;514-第二平衡链条;515-第二平衡链轮;516-第二松链检测机构;517-第二提升电机;541-尼龙块;542-检测支架;543-第一弹簧压块;544-检测支座;545-弹簧;546-检测块;547-第二弹簧压块;548-链条拉杆;549-上到位接近开关;550-上极限接近开关;551-底板;552-安装板;553- 下极限接近开关;554-下到位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包括主框架1、横移装置(图未示)、升降系统5和防坠装置。
主框架1共三层,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每层具有多列,下层位于地坑内,上层和中层位于地坑上,各层分别设有多个载车板,各层的载车板分别为上层载车板2、横移载车板3、地坑载车板4,如图1、图4所示,中层的载车板的数量比上层或者下层的载车板少一个,如此中层具有空车位6,该空车位 6形成交换车位,例如三层三列的主框架1,其上层和下层分别设有3个载车板,中层设有2个载车板。
如图1、图4以及图6~8所示,横移装置设于主框架1上,用于驱动中层的各载车板移动,以形成供上层或下层对应的载车板停放的空车位6。升降系统5 包括用于驱动上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一提升装置和用于驱动下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二提升装置,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之间互不影响,使用方便。立体车库的运行原理:上下两层的载车板只做升降,中层的载车板只做横移,中层的载车板与底面等平,可直接存取车辆,存取上下层的车辆时,该载车板对应的中层载车板横移交换车位,然后升降至中层,载车板运行至地面时即可实现车辆存取。
如图1、图5所示,防坠装置包括第一防坠组件71、安全挂环21和第二防坠组件72,第一防坠组件71设于上层的载车板上,安全挂环21设于上层对应的横梁上,第二防坠组件72设于中层的载车板上,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第一防坠组件71勾住安全挂环21,以避免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第二防坠组件72勾住中层对应的横梁,以避免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如此能提高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小。上层载车板靠近后端的一侧还设有顶层台车大梁22。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在主框架1上设有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二提升装置能分别驱动上层、下层的载车板升降,中层的载车板由横移装置驱动以形成对应的空车位6,实现车辆的存取;设有防坠装置,防坠装置的第一防坠组件71在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后能勾住安全挂环21,第二防坠组件72上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能勾住主框架1对应的横梁,进而能防止该载有车辆的载车板下坠,整体结构简单,车辆取放方便,设备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主框架1设有上极限死档11和下极限死档44,上极限死档 11与第一提升装置连接,用于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上极限死档11相抵时使第一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下极限死档44与第二提升装置连接,用于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下极限死档44相抵时使第二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
在一实施例中,主框架1上设有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 58。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分别与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一防坠组件71连接,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能使第一防坠组件71打开,进而使第一防坠组件71勾住安全挂环21;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分别与第二提升装置和第二防坠组件72连接,以在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打开第二防坠组件72,使第二防坠组件72勾住对应的横梁。
第一防坠组件71和第二防坠组件72均可包括驱动机构和活动勾爪,驱动机构可驱动活动勾爪转动,第一防坠组件71的驱动机构与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 电连接,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发送解锁指令至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驱动打开活动勾爪,活动勾爪勾住安全挂环21;第二防坠组件 72的驱动机构与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电连接,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发送解锁指令至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驱动打开活动勾爪,活动勾爪勾住中层对应的横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提升电机55、第一主动链轮、第一提升链条59和第一组从动链轮,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提升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提升链条510和第二组从动链轮;第一提升电机55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置于主框架1的上层区域后端的两侧,第一主动链轮连接于第一提升电机 55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链轮连接第二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组从动链轮设于上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第一提升链条59与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第二组从动链轮设于下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第二提升链条510与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也就是说,各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电机链轮51,上层载车板2通过第一提升链条59驱动升降,下层载车板通过第二提升链条510驱动升降。
第一提升链条59与对应的车载板之间设有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可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驱动件,固定件固定在载车板上,活动件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可驱动活动件对第一提升链条59进行夹持或松开,活动件夹持第一提升链条 59时,载车板与第一提升链条59连接,载车板随链条移动而升降,活动件松开第一提升链条59时,载车板相对不动,第一提升链条59移动。第二提升链条 510与对应的车载板之间也设有结构相同的夹持机构,如此可实现对应载车板的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第一提升电机55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于上层靠近后端相对的两侧,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 设于上层靠近后端对应的横梁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上层的载车板上两侧的多个第一提升链轮52;第二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下层的载车板两侧的多个第二提升链轮57和设于立柱上且位于中层对应位置的多个过渡链轮,第二提升链条510 绕设于第二提升链轮57与过渡链轮之间。如图8所示,沿主框架1对应上层的区域还设有第一平衡链条511,主框架1的上层远离第二提升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松链检测机构513,第一松链检测机构513与第一平衡链条511之间设有第一平衡链轮512,下层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二平衡链条514,下层靠近第二提升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松链检测机构516,第二松链检测机构516与第二平衡链条514 之间设有第二平衡链轮51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提升电机55与上极限死档11电连接,第二提升电机与下极限死档44电连接,第一提升链条59的一端与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连接,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上极限死档11相抵时,第一提升电机55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第一提升链条59,使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下极限死档44相抵时,第二提升电机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第二提升链条510,使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
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上极限死档11相抵时,第一提升电机55停止驱动第一提升链条59,第一提升链条59的一端带动对位的载车板,第一提升电机 55继续运转但运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此时第一提升电机55驱动第一提升链条 59,进而拉动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中的感测元件移动,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发送解锁指令至第一防坠组件71,第一防坠组件71打开进而勾住安全挂环21。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下极限死档44相抵时,第二提升电机停止驱动第二提升链条510,第二提升链条510的一端带动对位的载车板,第二提升电机继续运转但运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此时第二提升电机驱动第二提升链条510,进而拉动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中的感测元件移动,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发送解锁指令至第二防坠组件72,第二防坠组件72打开进而勾住安全挂环2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均包括检测支架542、链条拉杆548、检测块546、弹簧和第一接近开关 549,弹簧固定于检测支架542的一侧,链条拉杆548活动设置于检测支架542 上且一端与弹簧远离检测支架542的一端固定,检测块546固定于链条拉杆548 上,第一接近开关549设于检测支架542上且与防坠装置中对应的防坠组件电连接,第一提升链条59的一端与链条拉杆54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提升链条59 带动链条拉杆548移动进而带动检测块546移动;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上的检测块546移动至第一接近快关时,第一接近快关发送解锁信号至第一防坠组件 71以打开第一防坠组件71,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上的检测块546移动至第一接近开关549时,第一接近开关549发送解锁信号至第二防坠组件72以打开第二防坠组件7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检测支架542通过检测支座544固定于主框架1上,检测支座544包括固定于主框架1的底板551和竖直固定于底板551上的安装板552,检测支架542和弹簧分设于安装板552相对的两侧,安装板552开设有供链条拉杆548穿设的通孔,弹簧套设链条拉杆548穿过安装板552的一端上,链条拉杆548从通孔穿过与弹簧的一端固定。检测支架542 远离安装板552的一端设有尼龙块541,链条拉杆548靠近提升链条的一端具有凸出部,链条拉杆548被弹簧拉回时其凸出部可抵持该尼龙块541上。
在一实施例中,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弹簧压块543和第二弹簧压块 547,两个弹簧压块均呈圆盘状,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压块543与安装板 552固定,链条拉杆548的一端与第二弹簧压块547固定,链条拉杆548的轴向中心线与弹簧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即两者同轴设置。
检测支架542上还设有第二接近开关,该第二接近开关与安装板552的距离小于第一接近开关549与安装板552的距离。检测支座544上可设有与第二接近开关电连接的报警器,当检测块546与第二接近开关脱离时,报警器发出警报信息,此时表明载车板位置发生异常。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检测支架54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上到位接近开关549、上极限接近开关550,另一端间隔设置有下极限接近开关553、下到位接近开关554,检测块546移动至上到位接近开关549时,表明对应的载车板上升到位,移动至上极限接近开关550时,上升的位置超过极限位置,此时报警器报警,移动至下极限接近开关553 时表明对应的载车板下降到位,移动至下极限接近开关553时下降位置超过极限位置,此时报警器报警。
如图2、图11所示,中层对应的主框架1上设有地面台车龙门架31,横移载车板3上设有顶杆轮32,中层对应的主框架设有后导轨梁;地坑载车板4上设有地坑台车龙门架41、连杆机构42、弹簧43;下层对应的主框架1区域设有地坑台车龙门架41。中层靠近后端处还可设有防护网9,主框架1的前端可设有活动门10。
以下对存取车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参考图1~6,顶层存取车过程:车辆倒车入库进上层载车板2,其中两块载车板2初始状态落在地面台车龙门架31上,另一块落在中层对应的主框架上用于进车。车辆检测装置8检测车辆尺寸,检测无误后活动门10升起,防止人员误入地坑。第一提升电机55通过电机链轮51、第一提升链条59、固定链轮53、第一平衡链条511、第一平衡链轮512带动固定在上层载车板上的第一提升链轮52提升,载车板一起联动,其中落在龙门架上的两块载车板的顶层台车大梁22先行上升到与上极限死档11相抵后停止,另外一块则继续上升直至到上极限死档11后停止,第一提升电机55继续运行,拉动第一到位检测装置 54中的链条拉杆548、检测块546、弹簧545,直至检测块546拉伸触碰到上到位接近开关549处,上到位完毕,第一防坠组件71打开勾住安全挂环21,若检测块546脱离上极限接近开关,设备极限报警。纵梁平衡链第一松链检测机构 513检测纵向松链报警。结合参考图8~10,反之上层载车板2出车为第一提升电机55通过电机链轮51、第一提升链条59、固定链轮53、第一平衡链条511、第一平衡链轮512带动固定在上层载车板上的第一提升链轮52下降,载车板一起联动,其中两块载车板落在地面台车龙门架31上,另一块落在中层的导轨上。第一提升电机55继续运行,带动第一到位检测装置54中的链条拉杆548、检测块546、弹簧545,直至检测块546拉伸触碰到下到位接近开关549处,下到位完毕,检测块546脱离下极限接近开关,设备极限报警。
地坑层(下层)存取车过程,横移载车板3上的顶杆轮32随着台车移动,移动过程中将其中两台地坑台车龙门架41通过连杆机构42、弹簧43顶进后导轨梁12死档中,防止地坑层载车板一起向上窜动。第二提升电机517通过电机链轮51、第二提升链条510、过渡链轮56、第二平衡链条514、第二平衡链轮 515带动固定在地坑层载车板上的第二提升链轮57提升,直至地坑层梁45上升到后导轨梁12停止,第二提升电机517继续运行,拉动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 中链条拉杆548、检测块546、弹簧545,直至检测块546拉伸触碰到上到位接近开关549,上到位完毕,第二防坠组件72打开勾住中层对应的横梁,若检测块546脱离上极限接近开关,设备极限报警。纵梁平衡第二松链检测机构516 检测纵向松链报警。到位后,活动门6下降取车完毕。反之存车时,第二提升电机517通过电机链轮51、第二提升链条510、过渡链轮56、第二平衡链条514、第二平衡链轮515带动固定在地坑层载车板上的第二提升链轮57下降,直至下极限死档44至地面后停止,第二提升电机517继续运行,带动第二到位检测装置58中链条拉杆548、检测块546、弹簧545,直至检测块546拉伸触碰到下到位接近开关549,下到位完毕,若检测块546脱离下极限接近开关549,设备极限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于各所述立柱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主框架形成上层、中层和下层,每层具有多列,所述下层位于地坑内,上层和中层位于地坑上,各层分别设有多个载车板,且所述中层的载车板的数量比所述上层或下层的载车板少一个,进而使所述中层形成空车位,供所述上层或下层的载车板移动至所述空车位,实现车辆的存取;
横移装置,设于所述主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中层的各载车板移动以形成供所述上层或下层对应的载车板停放的空车位;
升降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一提升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下层的载车板升降的第二提升装置;
防坠装置,包括第一防坠组件、安全挂环和第二防坠组件,所述第一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所述安全挂环设于所述上层对应的横梁上,所述第二防坠组件设于所述中层的载车板上,所述第一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安全挂环,以防止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所述第二防坠组件用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勾住所述中层对应的横梁,以防止对应的载车板及车辆下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设有上极限死档和下极限死档,所述上极限死档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连接,用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相抵时使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所述下极限死档与所述第二提升装置连接,用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相抵时使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设有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一防坠组件连接,以在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打开所述第一防坠组件,使所述第一防坠组件勾住所述安全挂环,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二防坠组件连接,以在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到位时打开所述第二防坠组件,使所述第二防坠组件勾住对应的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提升电机、第一主动链轮、第一提升链条和第一组从动链轮,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提升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提升链条和第二组从动链轮;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上层区域后端的两侧,所述第一主动链轮连接于所述第一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第二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组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提升链条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组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二提升链条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和第二提升电机分别设于所述上层靠近后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二到位检测装置设于所述上层靠近后端对应的横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电机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电连接,所述第二提升电机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电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上极限死档相抵时,所述第一提升电机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所述第一提升链条,使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上升至与所述下极限死档相抵时,所述第二提升电机停止驱动载车板上升并继续驱动所述第二提升链条,使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能感测到载车板上升到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均包括检测支架、链条拉杆、检测块、弹簧和第一接近开关,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检测支架的一侧,所述链条拉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检测支架上且一端与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检测支架的一端固定,所述检测块固定于所述链条拉杆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检测支架上且与所述防坠装置中对应的防坠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的一端与所述链条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链条带动所述链条拉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检测块移动;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上的检测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接近快关时,所述第一接近快关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第一防坠组件以打开所述第一防坠组件,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上的检测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第二防坠组件以打开所述第二防坠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架通过检测支座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检测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主框架的底板和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检测支架和弹簧分设于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板开设有供所述链条拉杆穿设的通孔,所述弹簧套设所述链条拉杆穿过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上,所述链条拉杆从所述通孔穿过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弹簧压块和第二弹簧压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压块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链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压块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层的载车板上两侧的多个第一提升链轮;所述第二组从动链轮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层的载车板两侧的多个第二提升链轮和设于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所述中层对应位置的多个过渡链轮,所述第二提升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二提升链轮与所述过渡链轮之间。
CN201921275989.1U 2019-08-06 2019-08-06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Active CN210888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989.1U CN210888224U (zh) 2019-08-06 2019-08-06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989.1U CN210888224U (zh) 2019-08-06 2019-08-06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8224U true CN210888224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989.1U Active CN210888224U (zh) 2019-08-06 2019-08-06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8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6010A (zh) * 2019-08-06 2019-12-13 深圳华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6010A (zh) * 2019-08-06 2019-12-13 深圳华达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8224U (zh)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WO2011003243A1 (zh) 高层垂直升降停车库
CN110566010A (zh) 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CN206016370U (zh) 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113697641B (zh) 一种用于烟叶箱电梯运送装载车
CN106429154A (zh) 一种密集堆叠式自动化立库
CN108222600B (zh) 可拓展式旋转升降立体车库
CN107965186B (zh) 一种梳齿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8331400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安全升降机构
CN208024033U (zh) 一种用于停车库的升降机构
CN211776227U (zh) 一种家用立体停车库
CN211369704U (zh) 一种新型二柱简易升降停车设备
CN108774970B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限高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2749988Y (zh) 电梯式立体停车库
CN106368468A (zh) 一种地上立体泊车设备
CN215997378U (zh) 一种电梯维修用表面打蜡装置
JPH0758009B2 (ja)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CN214365246U (zh) 无避让简易升降车库
JPS6324204Y2 (zh)
CN219604982U (zh) 一种简易升降停车设备
CN22088419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架
CN216893703U (zh) 一种塔库链条防松动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17627393U (zh) 一种球罐爬壁机器人辅助进出罐装置
JP2932879B2 (ja) キャブ付き出し入れ装置
CN216196997U (zh) 一种升降横移一机多板提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