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091U -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7091U
CN210887091U CN201921494473.6U CN201921494473U CN210887091U CN 210887091 U CN210887091 U CN 210887091U CN 201921494473 U CN201921494473 U CN 201921494473U CN 210887091 U CN210887091 U CN 210887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roach bridge
steel approach
water level
pontoon
lev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44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虎英
彭厚德
刘学著
刘永胜
叶雅思
田红伟
林佐轮
吴米玲
李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44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7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7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7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包括支撑座以及拉杆组件,所述支撑座设于钢引桥的船侧结构上,支撑座上设有连接轴,所述拉杆组件一端设有调平孔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调平孔与所述连接轴之间具有供拉杆组件与连接轴相对移动的间隙,踏步可转动地设于钢引桥上,所述拉杆组件另一端延伸至各踏步下方并与踏步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自适应水位变化、始终保持钢引桥上的楼梯踏步处于水平状态、保证行人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码头活动钢引桥,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背景技术
浮码头是以趸船与引桥为载体,供货物装卸运输、旅客和车辆上下的码头。不同水位时,靠泊在码头的船舶平面位置基本不变,仅随水位变化而垂直升降。浮码头的主要优点有:1. 趸船甲板面随水位变化而升降,其与水面高度差较小且基本为定值,有利于船舶与码头之间的作业;2.适合水位差较大的河流中上游区域;3.趸船前沿可以获得足够的水深,有利于较大油轮停靠;4.造价较低。由于以上优点,使得浮码头成为内河码头中较为常见的型式。
浮码头中船、岸之间的连接基本都是采用活动钢引桥来完成,钢引桥一端铰接于岸上,一端连接在趸船上,成为行人及工作人员来往岸船的主要通道。内河流域受到季节性的影响,由于径流流量的变化而引起水位变化较大,所以大多数浮码头上的钢引桥会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角度。在水位变化不大和仅管理人员通行的浮码头,钢引桥上可以不设置楼梯,仅在桥面上加设防滑措施,直接在钢引桥面上通行,该类型钢引桥在浮码头中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浮码头设置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河段,由于钢引桥坡度的存在,使得行人上下钢引桥都很吃力,一般会设置楼梯供行人通行,但是楼梯踏步角度固定,随着钢引桥角度的变化,踏步不能保持水平,行走起来容易踩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成为浮码头通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水位变化自动进行调节踏步角度的系统,该系统可以随时保持钢引桥上的楼梯踏步保持水平状态,无论水位怎么变化,都能保证行人在上面安全,舒适的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水位变化、始终保持钢引桥上的楼梯踏步处于水平状态、保证行人安全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包括支撑座以及拉杆组件,所述支撑座设于钢引桥的船侧结构上,支撑座上设有连接轴,所述拉杆组件一端设有调平孔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调平孔与所述连接轴之间具有供拉杆组件与连接轴相对移动的间隙,踏步可转动地设于钢引桥上,所述拉杆组件另一端延伸至各踏步下方并与踏步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平孔为腰型孔,当钢引桥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连接轴的中心与所述调平孔的中心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加强杆和下加强杆,各所述踏步的上部与所述上加强杆铰接,各所述踏步的下部与所述下加强杆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组件包括铰接头、两块夹板、以及用于连接铰接头和两块夹板的连接法兰,所述调平孔设于所述铰接头上,所述踏步上设有延伸部,两块所述夹板夹设于所述延伸部两侧并与延伸部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块所述夹板之间还设有多块垫块,多块所述垫块沿所述夹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步包括面板、左侧板、右侧板、靠近钢引桥的船侧结构的前侧板、靠近钢引桥的岸侧结构的后侧板、以及拉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设于所述拉板的两侧,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拉板上,所述钢引桥上设有踏步连杆,所述左侧板、拉板及右侧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踏步连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板下侧的高度低于所述后侧板下侧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踏步不再固定角度安装于钢引桥上,而是采用转动安装,踏步由拉杆组件带动旋转调平,在钢引桥的船侧结构上设置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连接轴,拉杆组件一端通过调平孔与连接轴配合且拉杆组件与连接轴之间可相对移动,当水位发生变化时,船侧结构垂直升降,钢引桥与船侧结构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连接轴与拉杆组件之间的相对角度及接触位置均发生变化,从而拉动拉杆组件,拉杆组件移动并带动踏步旋转,水位的变化都会引起踏步的实时变化,使踏步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该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用机械机构实现了钢引桥楼梯踏步的自动调平且自锁性能良好,安全可靠,解决了浮码头钢引桥行人行走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落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落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杆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杆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踏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大落差状态时的应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最小落差状态时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支撑座;11、连接轴;2、拉杆组件;21、调平孔;22、铰接头; 23、夹板;24、连接法兰;25、垫块;3、止轴板;4、钢引桥;41、船侧结构;42、岸侧结构;43、踏步连杆;44、钢引桥铰座;45、支撑板;5、踏步;51、延伸部;52、面板;53、左侧板;54、右侧板;55、前侧板;56、后侧板;57、拉板;61、上加强杆;62、下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包括支撑座1及拉杆组件2,支撑座1设于钢引桥4的船侧结构41(例如趸船)上,支撑座1上设有连接轴11,拉杆组件2一端设有调平孔21并套设于连接轴11上,调平孔21与连接轴11之间具有供拉杆组件2相对连接轴11移动的间隙,踏步5可转动地设于钢引桥4上,拉杆组件 2另一端延伸至各踏步5下方并与踏步5相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连接轴 11与止轴板3固定连接,锁紧支撑座1及止轴板3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利用止轴板3将连接轴11固定于支撑座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已知结构实现连接轴11的固定;可在钢引桥4桥面上固定两块平行布置的支撑板45,踏步5安装于两块支撑板45之间,其中支撑板45例如可以采用槽钢。
该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踏步5不再固定角度安装于钢引桥4上,而是采用转动安装,踏步5由拉杆组件2带动旋转调平,在钢引桥4的船侧结构41上设置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置连接轴11,拉杆组件2一端通过调平孔21与连接轴11配合且拉杆组件2与连接轴11之间可相对移动,当水位发生变化时,船侧结构41垂直升降,钢引桥4利用钢引桥铰座44与船侧结构41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连接轴11与拉杆组件 2之间的相对角度及接触位置均发生变化,从而拉动拉杆组件2,拉杆组件2移动并带动踏步5旋转,水位的变化都会引起踏步5的实时变化,使踏步5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该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用机械机构实现了钢引桥楼梯踏步5的自动调平且自锁性能良好,安全可靠,解决了浮码头钢引桥4行人行走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调平孔21为腰型孔,当钢引桥4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轴11的中心与调平孔21的中心重合。当拉杆组件2与连接轴11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时,可保证拉杆组件2具有最大的调节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还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各踏步5的上部与上加强杆61铰接,各踏步5的下部与下加强杆62铰接,使得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两端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由于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的作用,不影响所有踏步5整体联动,并能传递一定的作用力。如果没有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的存在,单个踏步5由于各处间隙的存在,难以避免存在绕踏步连杆43的轻微晃动,行走时容易产生不适及恐惧感,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将所有踏步5联动,可以抵消单个踏步5的晃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2包括铰接头22、两块夹板23、以及用于连接铰接头 22和两块夹板23的连接法兰24,调平孔21设于铰接头22上,踏步5上设有延伸部51,两块夹板23夹设于延伸部51两侧并与延伸部51相连。其中夹板23例如可以采用角钢。该拉杆组件2结构简单、可靠,方便拆装更换,也有利于踏步5转动。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块夹板23之间还设有多块垫块25,多块垫块25沿夹板23 的长度方向布置。由于两块夹板23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拉板57留出活动空间。两块夹板23之间每隔一定的距离通过垫块25进行连接,既增加了拉杆组件2的刚度,又能保证两块夹板23之间的间隙均匀。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踏步5包括面板52、左侧板53、右侧板54、靠近钢引桥4的船侧结构41的前侧板55、靠近钢引桥4的岸侧结构42的后侧板56、以及拉板57,各板之间优选采用焊接组合;左侧板53和右侧板54分设于拉板57的两侧,延伸部51设于拉板 57上,钢引桥4上设有踏步连杆43,左侧板53、拉板57及右侧板54可转动地设于踏步连杆43上。该踏步5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够可靠地转动安装于踏步连杆43上;其中,前侧板55和后侧板56都有防撞、限位的功能,踏步5的角度变化较大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与拉杆组件2(具体为两块夹板23)接触,防止踏步5的角度进一步变化,起到二次防护的作用;面板52表面为脚踩区域,优选设置有防滑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前侧板55下侧的高度低于后侧板56下侧的高度,或者说前侧板55整体高度较高,在上侧均与面板52基本齐平的情况下,前侧板55下侧的高度则相对较低,随着钢引桥4的角度变化,可以使踏步5适应更大的角度调整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由于浮码头的特性,使得趸船会随水位的变化而升降,钢引桥4船端也会随着趸船而起伏,导致钢引桥4相对钢引桥铰座44的角度发生变化。
如图6所示,在枯水期时,河流处在低水位,岸船间落差最大,此时,钢引桥4角度最大,支撑座1与钢引桥4相对固定,钢引桥4通过钢引桥铰座44的转轴而发生角度的变化,进而引起铰接头22的角度发生变化,铰接头22上的腰形孔与支撑座1之间的连接轴11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拉动拉杆17移动并带动拉杆17上的拉杆螺栓13,拉杆螺栓13带动踏步7,由于踏步7上踏步连接杆19与支撑板6通过踏步连接螺栓10铰接,从而使踏步7以踏步连接杆19为转轴,而改变踏步7的角度。水位的变化都会引起踏步7的实时变化,始终使踏步 7保持水平状态。枯水期时,调平机构处在调平的最大值。
如图7所示,在洪水期时,河流处在高水位,岸船间落差最小,钢引桥角度最小或变成负的角度,铰接头22绕连接轴11转动,改变调平孔21与连接轴11的接触位置,进而带动铰接头22、夹板23移动,夹板23通过拉板57带动踏步5整体转动,从而改变踏步5的角度(主要为面板52的角度)。铰接头22上的调平孔21的大小决定踏步5的转动角度,通过设定调平孔21与连接轴11的对中位置,以保证踏步5更大范围适应钢引桥4的角度变化,满足浮码头设计标准中的钢引桥4处于不同角度时,踏步5始终保持水平的要求。
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铰接在踏步5的上下两端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可以保证所有踏步5的联动,避免因单个踏步5的微小间隙而出现踩踏在单个踏步5上的晃动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及拉杆组件(2),所述支撑座(1)设于钢引桥(4)的船侧结构(41)上,支撑座(1)上设有连接轴(11),所述拉杆组件(2)一端设有调平孔(21)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1)上,所述调平孔(21)与所述连接轴(11)之间具有供拉杆组件(2)与连接轴(11)相对移动的间隙,踏步(5)可转动地设于钢引桥(4)上,所述拉杆组件(2)另一端延伸至各踏步(5)下方并与踏步(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孔(21)为腰型孔,当钢引桥(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连接轴(11)的中心与所述调平孔(21)的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加强杆(61)和下加强杆(62),各所述踏步(5)的上部与所述上加强杆(61)铰接,各所述踏步(5)的下部与所述下加强杆(6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2)包括铰接头(22)、两块夹板(23)、以及用于连接铰接头(22)和两块夹板(23)的连接法兰(24),所述调平孔(21)设于所述铰接头(22)上,所述踏步(5)上设有延伸部(51),两块所述夹板(23)夹设于所述延伸部(51)两侧并与延伸部(5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夹板(23)之间还设有多块垫块(25),多块所述垫块(25)沿所述夹板(23)的长度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5)包括面板(52)、左侧板(53)、右侧板(54)、靠近钢引桥(4)的船侧结构(41)的前侧板(55)、靠近钢引桥(4)的岸侧结构(42)的后侧板(56)、以及拉板(57),所述左侧板(53)和右侧板(54)分设于所述拉板(57)的两侧,所述延伸部(51)设于所述拉板(57)上,所述钢引桥(4)上设有踏步连杆(43),所述左侧板(53)、拉板(57)及右侧板(5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踏步连杆(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55)下侧的高度低于所述后侧板(56)下侧的高度。
CN201921494473.6U 2019-09-06 2019-09-06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Active CN210887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473.6U CN2108870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473.6U CN2108870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7091U true CN210887091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2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4473.6U Active CN210887091U (zh) 2019-09-06 2019-09-06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709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191A (zh) * 2019-09-06 2019-12-20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CN113216089A (zh) * 2021-05-26 2021-08-06 湖南中泰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石生态河岸护坡
CN114179972A (zh) * 2021-12-13 2022-03-15 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 大落差水库移动式趸船系统
CN114508036A (zh) * 2022-01-06 2022-05-17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码头自升式乘客通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191A (zh) * 2019-09-06 2019-12-20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CN110593191B (zh) * 2019-09-06 2024-04-16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CN113216089A (zh) * 2021-05-26 2021-08-06 湖南中泰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石生态河岸护坡
CN113216089B (zh) * 2021-05-26 2022-07-01 湖南中泰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棕榈石生态河岸护坡
CN114179972A (zh) * 2021-12-13 2022-03-15 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 大落差水库移动式趸船系统
CN114179972B (zh) * 2021-12-13 2024-04-02 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 大落差水库移动式趸船系统
CN114508036A (zh) * 2022-01-06 2022-05-17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码头自升式乘客通廊装置
CN114508036B (zh) * 2022-01-06 2023-11-17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码头自升式乘客通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7091U (zh)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US4979453A (en) Floating dock system
US8832891B2 (en) Construction of a floating bridge
CN110593191A (zh)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踏步调平系统
US8025019B1 (en) Buoyant bumper apparatus for absorbing water vessel impact against pilings
CN209760150U (zh)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KR101149318B1 (ko) 선박 계류시설
EP0507624B1 (en) Traffic flow control unit
KR101511689B1 (ko) 인양 용이형 부잔교용 도교
NZ192411A (en) Stowable roll-on roll-off ramp:flush with dock
CN209535406U (zh) 组合型拉锚可调节式水上飞机安全靠泊浮码头
CN219992160U (zh) 一种码头活动钢引桥
CN219450592U (zh) 港口工程高桩码头和趸船组合结构
CN212980486U (zh) 一种可潜式多功能趸船
CN211735246U (zh) 一种台阶式游艇码头
CN210562003U (zh) 一种高水头差码头的浮式系船系统
CN218813476U (zh) 能实现转弯处船舶连续停靠的斜坡道码头
EP0448561B1 (en) Ramp for ferry berths or the like
US848862A (en) Ferry-bridge.
JPS5910173Y2 (ja) 浮桟橋係留装置
JP4034587B2 (ja) バリアフリースロープ
CN110700181A (zh) 一种台阶式游艇码头
KR20230076370A (ko) 선박용 브릿지 윙
CN108589520A (zh) 一种市政桥梁用人行道排水结构
CN116331397A (zh) 一种可供滚装船两栖作业的挡浪斜坡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98, Yueliang Island,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8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Kaifu District, Furong Road two No. 158

Patentee befor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98, Section 1, Yueliangdao Road,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98, Yueliang Island,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