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0150U -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0150U
CN209760150U CN201920063235.3U CN201920063235U CN209760150U CN 209760150 U CN209760150 U CN 209760150U CN 201920063235 U CN201920063235 U CN 201920063235U CN 209760150 U CN209760150 U CN 209760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ip
rubber fender
rubber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632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根芳
莫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Tianyi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Tianyi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Tianyi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Tianyi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632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0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包括接头部分,预制悬臂部,和靠船缓冲部,接头部分与预制悬臂部之间设有结构缝,预制悬臂部由桥墩进行支撑,上部设有预制空心面板位于横梁上方,预制空心面板上方设有面层,面层上方设有系船柱,前沿处设有护轮坎,靠船缓冲部下方设有突出部,突出部设有连接梁,突出部侧面设有第一橡胶护舷,竖直放置与靠船缓冲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安装稳定,橡胶护舷中设有缓冲层与钢片层,增加了强度,有效的缓解船只给码头的撞击力,设由链条,使连接更加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泊位靠船支撑台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背景技术
靠船构件是专门承受船舶在靠码头时产生的撞击力的构件,是码头的重要构件之一,它不仅保护了靠岸船只与码头不被损坏,同时方便了人员上下船,也起到了捆绑船只的作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但是目前的靠船构件存在系船绳容易脱落的缺点,此外,目前的靠船构件如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橡胶护舷容易从码头脱落,且使用寿命不高,对船只与码头的保护逐渐变弱,如遇到发洪水时期,则无橡胶护舷的保护,对码头与船只的损害较大,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为手枪型结构,包括接头部分,预制悬臂部,和靠船缓冲部,接头部分与预制悬臂部之间设有结构缝,预制悬臂部由桥墩进行支撑,上部设有预制空心面板位于横梁上方,预制空心面板上方设有面层,面层上方设有系船柱,前沿处设有护轮坎,靠船缓冲部下方设有突出部,突出部设有连接梁,突出部侧面设有第一橡胶护舷,竖直放置与靠船缓冲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系船柱包括柱颈,定位板和柱帽,柱颈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定位板上部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地脚螺钉与面层连接,柱帽长度大于柱颈直径,小于定位板边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靠船缓冲部侧面设有第二橡胶护舷,水平放置与靠船缓冲部连接,位于护轮坎下方,其高度为防洪保证水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连接梁上部固定安装有码头爬梯,码头爬梯外侧设有围栏,且侧面设有第三橡胶护舷,其摆放位置与码头爬梯斜度一致,码头爬梯下连接梁上设有第四橡胶护舷,水平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橡胶护舷,第二橡胶护舷,第三橡胶护舷和第四橡胶护舷均由四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为上部橡胶层,第二层为缓冲层,第三层为钢片层,第四层为下部橡胶层,其中,上部橡胶层65厚度最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钢片层四角处各设有一根链条,链条的另一端与靠船缓冲部内预制的连接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系船柱设有环形凹槽,有效地减少了系船绳脱落的风险,且系船柱结构简单,安装稳固,2、本实用新型在靠船缓冲部侧面设有第二橡胶护舷,水平放置且高度与防洪保证水位一致,减少在高水位时期,没有橡胶护舷的保护,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码头爬梯嵌于码头立面,防止船只撞击码头爬梯保护了码头爬梯,且码头爬梯侧面设有第三橡胶护舷和第四橡胶护舷,保护了,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橡胶护舷分为四层材料,第一层为上部橡胶层,第二层为缓冲层,第三层为钢片层,第四层为下部橡胶层,其中,上部橡胶层厚度最厚,使橡胶护舷更加防撞,能有效的减少船只撞击码头产生作用力,且橡胶护舷通过链条链接,使安装更加稳定,减少在恶劣天气时橡胶护舷掉落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的系船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的橡胶护舷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头部分1,靠结构缝11,预制悬臂部2,桥墩21,预制空心面板22,横梁23,面层24,护轮坎25,靠船缓冲部3,突出部31,连接梁32,系船柱4,柱颈41,定位板42,柱帽43,环形凹槽44,码头爬梯5,围栏51,第一橡胶护舷61,第二橡胶护舷62,第三橡胶护舷63,第四橡胶护舷64,上部橡胶层65,缓冲层66,钢片层67,下部橡胶层68,链条6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为手枪型结构,包括接头部分1,预制悬臂部2,和靠船缓冲部3,接头部分1截面为一长方形,左下方设有矩形凹槽,贯穿整个接头部分1,与码头配和,接头部分1上部进行砼铺面,右侧为砼隔墙,其余部分采用回填宕渣,以减少墙后土的压力,接头部分1与预制悬臂部2之间设有结构缝11,为适应温度,湿度作用对靠船构件变形的影响,预制悬臂部2由桥墩21进行支撑,上部设有预制空心面板22位于横梁23上方,预制空心面板22上方设有面层24,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面层24上方即为走路面,面层24上方设有系船柱4,其中心的位置与前沿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前沿线处设有护轮坎25,护轮坎25为长方体,沿着码头前沿浇筑而成,上部涂有较为醒目的颜色,对码头车辆,人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靠船缓冲部3下方设有突出部31,突出部31下方设有连接梁32,突出部31侧面设有第一橡胶护舷61,竖直放置与靠船缓冲部3连接,连接梁上部固定安装有码头爬梯,码头爬梯5外侧设有围栏51;
系船柱4包括柱颈41,定位板42和柱帽43,柱颈41为圆柱体,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44,定位板42为正方体,上部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地脚螺钉与面层24连接,柱帽43长度大于柱颈半径,小于定位板42边长;
靠船缓冲部3侧面下部设有第一橡胶护舷61,竖直放置与靠船缓冲部3连接,第一橡胶护舷61上表面与设计的高水位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表面与设计的低水位在同一水平线上,靠船缓冲部3上部设有第二橡胶护舷62,水平放置与靠船缓冲部3连接,位于护轮坎25下方,其高度为防洪保证水位,保证了在发洪水时,靠岸船只仍有橡胶护舷的保护,码头爬梯5侧面设有第三橡胶护舷63,其摆放斜度与码头爬梯5斜度一致,码头爬梯5下连接梁32上设有第四橡胶护舷64,水平放置,对码头爬梯5具有保护作用,橡胶护舷为舷梯型护舷,两侧翼设有若干安装孔,与靠船缓冲部3通过螺栓连接,且橡胶护舷由四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为上部橡胶层65,其厚度最厚,减少船在靠岸过程中对船与码头的损坏,第二层为缓冲层66,是介于胎面胶与帘布层之间的胶片,用于吸收胎面方向传来的冲击,减少船靠岸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产生的剪切应力,第三层为钢片层67,增加了橡胶护舷的强度,第四层为下部橡胶层68,与靠船缓冲部3侧面接触,橡胶护舷上方四角处各设有一根链条69,链条69的另一端与靠船缓冲部3内预制的连接件连接,此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减少了停靠码头的船在大风大浪作用下不停撞击橡胶护舷,而使橡胶护舷的连接掉落。
工作原理:靠船构件利用桥墩支撑,混凝土进行浇筑,使用系船柱通过系船绳将船只连接在码头,其中系船绳卡在环形凹槽中,更有效的防止了系船绳的掉落,内置码头爬梯,安装在连接梁上部,可供人员的上下码头及维修人员上下码头,码头前沿设有橡胶护舷,通过螺栓连接,四角处设有链条,与码头内置连接件连接,且橡胶护舷设有四层材料,增加了其使用寿命,更有效的缓解了船只给橡胶护舷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系船柱设有环形凹槽,有效地减少了系船绳脱落的风险,且系船柱结构简单,安装稳固,2、本实用新型在靠船缓冲部侧面设有第二橡胶护舷,水平放置且高度与防洪保证水位一致,减少在高水位时期,没有橡胶护舷的保护,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连接梁上部固定安装有码头爬梯,且码头爬梯侧面设有第三橡胶护舷和第四橡胶护舷防止船只撞击码头爬梯保护了码头爬梯。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橡胶护舷分为四层材料,第一层为上部橡胶层,第二层为缓冲层,第三层为钢片层,第四层为下部橡胶层,其中,上部橡胶层厚度最厚,使橡胶护舷更加防撞,能有效的减少船只撞击码头产生作用力,且橡胶护舷通过链条链接,使安装更加稳定,减少在恶劣天气时橡胶护舷掉落的状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表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为手枪型结构,包括接头部分(1),预制悬臂部(2),和靠船缓冲部(3),所述接头部分(1)与所述预制悬臂部(2)之间设有结构缝(11),所述预制悬臂部(2)由桥墩(21)进行支撑,上部设有预制空心面板(22)位于横梁(23)上方,所述预制空心面板(22)上方设有面层(2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4)上方设有系船柱(4),前沿处设有护轮坎(25),所述靠船缓冲部(3)下方设有突出部(31),所述突出部(31)设有连接梁(32),所述突出部(31)侧面设有第一橡胶护舷(61),竖直放置与所述靠船缓冲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船柱(4)包括柱颈(41),定位板(42)和柱帽(43),所述柱颈(41)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44),所述定位板(42)上部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地脚螺钉与面层(24)连接,所述柱帽(43)长度大于所述柱颈(41)直径,小于所述定位板(42)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缓冲部(3)侧面设有第二橡胶护舷(62),水平放置与所述靠船缓冲部(3)连接,位于所述护轮坎(25)下方,其高度为防洪保证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2)上部固定安装有码头爬梯(5),所述码头爬梯(5)外侧设有围栏(51),且侧面设有第三橡胶护舷(63),其摆放位置与所述码头爬梯(5)斜度一致,所述码头爬梯(5)下所述连接梁(32)上设有第四橡胶护舷(64),水平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护舷(61),第二橡胶护舷(62),第三橡胶护舷(63)和第四橡胶护舷(64)均由四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为上部橡胶层(65),第二层为缓冲层(66),第三层为钢片层(67),第四层为下部橡胶层(68),其中,所述上部橡胶层(65)厚度最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层(67)四角处各设有一根链条(69),所述链条(69)的另一端与所述靠船缓冲部(3)内预制的连接件连接。
CN201920063235.3U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Active CN209760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235.3U CN209760150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235.3U CN209760150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0150U true CN209760150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63235.3U Active CN209760150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01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3255A (zh) * 2019-07-17 2019-11-19 南京畅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重网格划分的船舶系船柱定位方法
CN113445468A (zh) * 2021-07-05 2021-09-28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劲性结构的外海码头水上逃生通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3255A (zh) * 2019-07-17 2019-11-19 南京畅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重网格划分的船舶系船柱定位方法
CN113445468A (zh) * 2021-07-05 2021-09-28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劲性结构的外海码头水上逃生通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0150U (zh) 一种耐撞泊位靠船构件
US7575396B2 (en) Wave attenuation system
CN210857117U (zh) 一种新型群桩式桥梁防船撞装置
CN112012096B (zh) 防撞桥墩结构及主动防撞方法
CN203403351U (zh) 水上船撞的防护装置
KR101384115B1 (ko) 수상 계류 및 다목적 보호 장치
CN214939859U (zh) 一种新型材料浮基分级走锚消能船舶拦截设施
CN112431120A (zh) 一种浮动式钢覆复合材料的桥梁防撞设施
CN109183707B (zh) 一种港口码头建设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US20040115002A1 (en) Boat Barrier Attachment for Log and Debris Booms
CN215252629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港建设的全直桩码头
CN212358208U (zh) 一种高桩承台码头护岸结构
CN108104066B (zh) 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
CN103850178A (zh) 水上船撞的防护装置
CN208486215U (zh) 一种城市道路桥梁桥墩防护装置
KR102460210B1 (ko) 구조물의 방충장치
CN219080218U (zh) 一种用于渔港的橡胶护舷结构
KR102622450B1 (ko) 측면 완충 및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조립식 부잔교
CN211713674U (zh) 一种新型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护架
CN221072500U (zh)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CN212956393U (zh) 一种串联型防撞装置
CN211446591U (zh) 一种桥梁防撞结构
CN219260697U (zh) 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区码头栈桥的减隔震接岸结构
KR102483556B1 (ko) 슬롯형 조립식 펜더 고정장치
CN219470819U (zh) 一种新型自浮式桥墩防撞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