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5987U - 一种可控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5987U
CN210885987U CN201920934621.5U CN201920934621U CN210885987U CN 210885987 U CN210885987 U CN 210885987U CN 201920934621 U CN201920934621 U CN 201920934621U CN 210885987 U CN210885987 U CN 21088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
cellar
pipe
adjusting devi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46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346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窖池,可控窖池,包括窖池和窖盖,所述窖池内设置有窖泥调节装置、立式调节装置和卧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调节装置可调节窖池内不同层面糟醅的温度和提供糟醅发酵所需的营养物质,立式调节装置可调节糟醅与窖泥相邻处不同层面的温度和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窖泥调节装置可调节不同层面窖泥的温度和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三者结合实现对糟醅和窖泥在温度、氧气含量、微生物数量、酸度、水份和营养物质等分层次全方位调控,使窖泥微生物和糟醅微生物代谢按设定的方向进,生产出不同风格的优质白酒,可实现固态白洒发酵控制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全面调节温度、营养物质和氧气浓度的可控窖池。
背景技术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独特的生产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独特的风味特色,其香味组分极其复杂,组分种类之多,含量跨度之大,堪称世界蒸馏酒之冠。固态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的白酒。
首先,温度是白酒固态糟醅发酵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糟醅发酵规律表现的主要特征。在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糟醅中的微生物群利用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活动,同时产生热量,使得窖池升温,最后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待机及微生物菌群的更替作用,微生物作用变缓,窖池内热量减退,使得窖池降温。因此,在糟醅发酵的不同阶段,窖池内糟醅的温度是不同的。而且申请人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传统埋入地面以下窖池而言,窖池温度会受地面温度的影响;不同季节的不同环境温度也会对窖池温度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同一窖池内不同地方糟醅和空气的密度不同,导致同一窖池的不同高度层面的温度也有所不同。
可见,温度在糟醅发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糟醅发酵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然而,传统缺乏对糟醅封闭入窖后的温度调控方法,只能放任其进行或采取中止发酵等行为,会影响出酒率和酒质,严重的导致停产,增加生产成本。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3112809U公开了一种有效控制窖池温度的窖池温度调控装置,包括窖池,还包括升温注水管、降温注水管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窖池内,所述降温主水管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所述升温注水管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底部。通过在窖池设置散热器,实现了对窖池内温度的调控,促进糟醅微生物的正常发酵。但是,该专利的散热管行阵在同一层和相邻的两层均是通过串联连接,其调控的温度是窖池整体的温度。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窖池不同高度层面、不同位置温度的单独调节。
其次,糟醅的发酵过程中随着微生物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消耗,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对糟醅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和微生物。传统对糟醅补充的营养物质为黄水,黄水既是糟醅发酵的代谢产物,又是窖泥微生物的重要营养物质,黄水不仅含有丰富的醇、醛、酸和酯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淀粉、还原糖、酵母自溶物等营养物质,含有大量经长期驯化的酿造微生物及生香的前体物质;行业内将黄水加入到窖池内的工序叫灌窖,灌窖的步骤是:在密闭的窖池顶部开设小孔,将黄水通过小孔倒入窖池,黄水倾倒完毕后再将堵塞小孔,密闭窖池即可。为避免窖池内的气体溢出到外界,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加入大量的黄水。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黄水集中供给,大量液体下沉到窖底,微生物根本无法有效利用和吸收;同时,大量液体进入也改变了窖內上中下各层糟醅的温度、水、气、酸度、营养物质、微生物形成的小环境,抑制了部分微生物的代谢,对酒质改善效果十分有限,且传统灌窖人工劳动强度大。
可见,传统灌窖人工劳动强度大、灌入窖池的黄水分布不均匀,影响酒质与出酒率。
再者,固态发酵时窖内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同时存在,生活在不同状态下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因此出现了在同一窖池内不同层面上的酒醅馏出的酒质有较大差异。在浓香型窖池中,靠近窖池底部的酒醅馏出的酒优于窖池中层醅馏出的酒,中层醅馏出的酒又优于上层醅馏出的酒。究其原因是:受糟醅密度及重力和微生物的影响,窖池底部气体的含氧量少,窖池中部气体的含氧量高于窖池底部,窖池顶部气体的含氧量高于窖池中部。目前主要是采用调控配料及糟醅起始温度等间接手段,根据糟醅酸、淀、水、空气等理化指标控制糟醅理化特征和营养条件。然而,没有对于糟醅封闭入窖池后的气体调控方法,只能放任其进行或采取中止发酵等行为,这都将导致严重的产质量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可见,窖池内的含氧量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进而影响酒质和出酒率。
最后,传统酿酒时,对糟醅的发酵步骤是:先将窖泥敷抹在窖池的侧壁和底部上,敷抹窖泥的厚度为80-120mm,然后将糟醅投放到窖池内,最后对窖池进行密封发酵。窖泥与糟醅接触,窖泥中微生物利用糟醅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产生形成浓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
因此传统酿酒的窖泥存在以下缺陷:一、不易维护:窖泥一旦敷抹在窖池侧壁和底部后,就必须连续使用,若长时间不使用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窖泥微生物菌群将老化、退化、甚至大量死亡,酒质将受到较大影响;二、不能及时添加水分和营养物质:窖泥中微生物代谢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输送,若水分和营养不足输送不充足,有益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不能正常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会停滞乃至死亡,水分和营养不足是窖泥退化的主要原因,影响酒质;因此,可以看出传统对于窖泥的控制程度低、不易维护、窖泥易老化、退化。
综上可见,窖池内的温度、营养物质、含氧量以及窖泥等条件将直接影响酒质和出酒率,而且传统缺乏对糟醅封闭入窖后各项条件的调控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糟醅和窖泥封闭入窖后缺乏对各项参数调控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窖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控窖池,包括窖池和窖盖,所述窖池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窖泥调节装置、立式调节装置和卧式调节装置,所述窖泥调节装置设置在窖池底部和侧壁,所述立式调节装置通过窖泥调节装置与窖池侧壁连接,所述卧式调节装置水平的布置在窖池内,卧式调节装置通过窖泥调节装置与窖池底部连接;
所述窖泥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窖池内壁的第一调温机构,所述第一调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布置在窖池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调温管,所述每个第一调温管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一调温管通过卡环与窖池内壁相连;
所述立式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温机构,所述第二调温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二支架高度方向上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调温管,所述每个第二调温管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出口;
所述卧式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窖池的高度方向上布置的第三调温机构,所述第三调温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调温管,第三调温管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出口。
窖池上预埋了与每个第一调温管、第二调温管和第三调温管相对应的管道,并在窖池外部设置有相应的动力设备,窖池上预埋的管道与窖池内的第一调温管、第二调温管和第三调温管通过软管连接。糟醅发酵时,现在窖池侧壁上均匀涂抹上发酵所需的窖泥,窖泥即可覆盖第一调温管,然后将立式调节装置放置在窖池的侧壁,立式调节装置通过窖泥调节装置与窖池侧壁连接,往窖池内添加糟醅,添加一层糟醅后,将卧式调节装置水平的放置在糟醅上,再往窖池内添加糟醅,再将一个卧式调节装置水平的放置在糟醅上,再往窖池内添加糟醅,再将一个卧式调节装置水平的放置在糟醅上,使得三个卧式调节装置分别均匀的布置在窖池的中上部、中部和中下部,方便对不同层面的糟醅进行温度的调节。可根据窖池的不同高度再增加相应的卧式调节装置。在糟醅与窖泥调节装置的临界处,由于糟醅与窖泥直接接触,此处微生物的代谢较为活跃,导致该处的温度会出现急剧的变化,将立式调节装置设置在该临界处,可调节该处的温度,保证糟醅的正常代谢。
卧式调节装置可单独在窖池高度方向上调节不同层面糟醅的温度,立式调节装置也可在窖池高度方向上单独调控窖池的温度,窖泥调节装置可在窖池高度方向上调节不同层面窖泥的温度,三者相结合可实现窖池全方位的温度单独调节;保证了微生物活性和糟醅的温度,提高酒质和出酒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窖泥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布置在窖池高度方向上且与第一调温管数量匹配的第一输送管,每个第一输送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另一端封闭,每个第一输送管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渗液孔,第一输送管通过卡环与窖池内壁相连。营养物质或水分依次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一渗液孔补充到窖泥,为微生物代谢补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使得窖泥处在一个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代谢,有利于提高酒质和出酒率;即使是在窖池的闲置期,也能保证窖泥的活性,方便下一次糟醅的发酵,提高了效率;多层布置的第一输送管可实现窖泥不同高度层面营养物质的单独输送,本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易于养护,有利于提高酒质和出酒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调温管与第一输送管在窖池高度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调温管与第一输送管在水平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布置,使得第一调温管与第一输送管之前呈梯度布置,可进一步对窖泥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窖池内壁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一调温管和第一输送管通过支架相连接,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第二纤维布,所述第二纤维布与窖池围合而成空腔,所述第一调温机构和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均设置在空腔内,进一步对窖泥进行固定,避免窖泥掉入糟醅,避免酿造出的酒泥味太重,影响口感。
进一步的是,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布置在窖池内壁上的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绳网,可进一步对空腔内的窖泥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是,所述窖池内壁上还设置有竹帘,所述第一调温机构、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和固定机构均通过竹帘与窖池内壁相连,一方面竹帘具有防腐性、成本低、对酒质无影响等特点;另一方面,竹帘表面不平整,丰富的便于窖泥的附着。
进一步的是,所述立式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支架高度方向上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输送管,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渗液孔。第二营养输送机构可向糟醅提供发酵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保证窖泥的活性,提高酒质和出酒率。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灌窖,本实用新型的营养输送机构可实现窖池内不同高度层面营养物质的单独输送,使营养物质更加缓慢、均匀的流入糟醅保证发酵的进行,且本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是,所述卧式调节装置还包括气体调节机构,所述气体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管,气管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为封闭,气管上均匀设置有气孔,所述窖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气体可调节窖池内氧气浓度;可根据不同的发酵阶段或不同酒类的发酵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相应环境。当微生物需要有氧环境进行发酵时,可通入氧气;当微生物需要厌氧环境发酵时,可通入其他低氧气体进行稀释;当窖泥老化、退化导致微生物含量低时,也可以通入相应功能性的微生物,有利于糟醅的发酵,进而可以提高酒质和出酒率。排气管上的单向阀只允许窖池内的气体单向流出到大气中,能有效保证窖池内的气压稳定,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卧式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营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的第三输送管,第三输送管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液口,另一端为封闭,第三输送管上均匀设置有第三渗液孔。第三输送管可向糟醅提供发酵所需的和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进而保证微生物的活性,提高酒质和出酒率。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灌窖,本实用新型的营养输送机构可实现窖池内不同高度层面营养物质的单独输送,使营养物质更加缓慢、均匀的流入糟醅保证发酵的进行,且本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纤维布。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相应输送管上的渗液孔被窖泥堵塞,另一方面便于输送管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扩散。
进一步的是,所述窖池、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可实时精准监测窖泥和糟醅的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进而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窖泥调节装置、立式调节装置和卧式调节装置可完成对窖池内不同层面窖泥和糟醅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数量的调节,三者结合实现对糟醅和窖泥的全方位调控,使窖泥微生物和糟醅微生物代谢按设定的方向进,生产出不同风格的优质白酒,可实现固态白洒发酵控制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2、本实用新型的窖泥调节装置,即使是在窖池的闲置期,也能保证窖泥的活性,方便下一次糟醅的发酵,提高了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实现窖泥的标准化控制。
3、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灌窖,本实用新型的营养输送机构使水分、营养物质更加缓慢、均匀的流入糟醅和窖泥中,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且本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
4、气体调节机构可以向窖池内通入有氧、无氧或含有利于糟醅发酵功能性微生物的气体,进而调节窖池内氧气含量,调节微生物发酵所需的环境,可以提高酒质和出酒率,同时也可满足不同酒类的酿造。
5、纤维布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相应输送管上的渗液孔被窖泥堵塞,另一方面便于相应输送管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窖泥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窖泥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输送管的剖视图。
图8是立式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卧式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窖池;
2、窖泥调节装置;21、第一调温管;211、第一介质入口;212、第一介质出口;22、卡环;23、第一输送管;231、第一进液口;232、第一渗液孔;24、支架;241、第二纤维布;25、空腔;26、支撑柱;27、绳网;28、竹帘;
3、立式调节装置;31、第二支架;32、第二调温管;321、第二介质入口;322、第二介质出口;33、第二输送管;331、第二进液口;
4、卧式调节装置;41、第三支架;42、第三调温管;421、第三介质入口;422、第三介质出口;43、气管;431、进气口;44、第三输送管;441、第三进液口;
5、纤维布;6、温度传感器;7、PH传感器;8、氧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方形窖池酿造浓香型白酒为例。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窖池,包括窖池1和窖盖(图中未示出),所述窖池1内设置有窖泥调节装置2、立式调节装置3和卧式调节装置4,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设置在窖池1内壁,所述立式调节装置3通过窖泥调节装置2与窖池1内壁连接,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水平的布置在窖池1内;
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包括设置在窖池1内壁的第一调温机构,所述第一调温机构三个布置在窖池1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调温管21,所述每个第一调温管21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2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出口212,所述第一调温管21通过卡环22与窖池1内壁相连;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一调温管21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一介质入口21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立式调节装置为四个,立式调节装置3包括第二调温机构,所述第二调温机构包括第二支架31,在所述第二支架31高度方向上布置有三个第二调温管32,所述每个第二调温管32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入口3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出口322;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二调温管32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二介质入口32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包括三个在所述窖池1的高度方向上布置的第三调温机构,所述第三调温机构包括第三支架41,第三支架41上设置有第三调温管42,第三调温管42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入口421,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出口422;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三调温管42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三介质入口42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还包括第一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布置在窖池1高度方向上的三个第一输送管23,每个第一输送管23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31,另一端封闭,每个第一输送管23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渗液孔232,第一输送管23通过卡环22与窖池1内壁相连;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一输送管23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一进液口23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窖池1内壁上还设置有支架24,所述第一调温管21和第一输送管23通过支架24相连接,所述支架24表面设置有第二纤维布241,所述第二纤维布241与窖池1围合而成空腔25,所述第一调温机构和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均设置在空腔25内;所述空腔25内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均匀布置在窖池1内壁上的支撑柱26和设置在支撑柱26上的绳网27;所述窖池1内壁上还设置有竹帘28,所述第一调温机构、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和固定机构均通过竹帘28与窖池1内壁相连。第二纤维布241距离窖池内壁100mm,第一输送管23到第二纤维布241的距离β为30mm,第一调温管21与第一输送管的水平间距α为20mm。
所述立式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二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支架31高度方向上布置的三个第二输送管33,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33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液口331,另一端封闭,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33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渗液孔(图中未示出);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二输送管33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二进液口33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还包括气体调节机构,所述气体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41上的气管43,气管43一端设置有进气口431,另一端为封闭,气管43上均匀设置有气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窖盖上设置有排气管(图中未示出),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图中未示出);窖池1上预埋了与气管43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进气口43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还包括第三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营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41上的第三输送管44,第三输送管44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液口441,另一端为封闭,第三输送管44上均匀设置有第三渗液孔(图中未示出);窖池1上预埋了与第三输送管44相对应的管道,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一端与第三进液口44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输送管223、第二输送管33和第三输送管44的表面均设置有纤维布5;所述窖池、第二支架31和第三支架41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PH传感器7和氧气传感器8。
糟醅发酵时,第一步:先对窖池1进行消毒处理,在窖池1内壁涂抹上发酵所需的窖泥,窖泥的涂抹厚度为100mm,窖泥完全覆盖第一调温管21和第一输送管23,然后将第二纤维布241延窖泥表面进行铺装并与支架24进行固定,将第一调温管21和第一输送管23与窖池1上预埋的相应管道连接;第二步:将四个立式调节装置布置在窖池1的四个内侧面,立式调节装置通过窖泥与窖池连接,将相应的管道与窖池1上预埋的管道连接;第三步:往窖池1内添加糟醅,然后将第一个第三调温机构放置在糟醅上并与窖池1上预埋的相应管道连接,第一个气体调节机构位于窖池1的中下部;继续往窖池1内添加糟醅,再将第二个第三调温机构放置在糟醅上并与窖池1上预埋的相应管道连接,第二个第三调温机构位于窖池的中部;继续往窖池内添加糟醅,最后将第三个第三调温机构放置在糟醅上并与窖池1上预埋的相应管道连接,第三个第三调温机构位于窖池的中上部,继续将糟醅填满窖池,盖上窖盖,即可对糟醅进行发酵。
当窖池上的某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该层面的窖泥温度过低时,需要对窖泥进行升温加热,以适宜温度的热水通过窖池预埋的相应管道通入到该层面所在第一调温管21的第一介质入口211,热水通过第一调温管21热传递对窖泥进行升温;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窖泥的温度过高时,需要对窖泥进行降温冷却,以适宜温度的冷却水通过窖池1预埋的相应管道通入到第一调温管21的第一介质入口211,通过第一调温管21热传递对窖泥进行降温即可。
当糟醅发酵一端时间后,随着微生物代谢对窖泥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消耗,需要对窖泥补充水分、营养物质或微生物时,将水分、营养物质或微生物通过窖池预埋的相应管道通入到第一输送管23的第一进液口231,再通过第一渗液孔232将水分、营养物质或微生物补充到窖泥。
立式调节装置和卧式调节装置对糟醅进行水分、营养物质、氧气浓度、微生物数量的调节也是相同的原理。
本装置可通过增减窖泥的用量和调整窖泥的材料,进而控制酒的品向和风格。
因市场或其他原因,需停产时,即使是在窖池的闲置期,也能保证窖泥的活性,方便下一次糟醅的发酵,提高了效率,可实现窖泥的标准化培养和标准化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可控窖池,包括窖池(1)和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池(1)内设置有窖泥调节装置(2)、立式调节装置(3)和卧式调节装置(4),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设置在窖池(1)内壁,所述立式调节装置(3)通过窖泥调节装置(2)与窖池(1)内壁连接,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水平的布置在窖池(1)内;
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包括设置在窖池(1)内壁的第一调温机构,所述第一调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布置在窖池(1)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调温管(21),所述每个第一调温管(21)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2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介质出口(212),所述第一调温管(21)通过卡环(22)与窖池(1)内壁相连;
所述立式调节装置(3)包括第二调温机构,所述第二调温机构包括第二支架(31),在所述第二支架(31)高度方向上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调温管(32),所述每个第二调温管(32)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入口(3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介质出口(322);
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窖池(1)的高度方向上布置的第三调温机构,所述第三调温机构包括第三支架(41),第三支架(41)上设置有第三调温管(42),第三调温管(42)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入口(421),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介质出口(4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泥调节装置(2)还包括第一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布置在窖池(1)高度方向上且与第一调温管(21)数量匹配的第一输送管(23),每个第一输送管(23)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31),另一端封闭,每个第一输送管(23)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渗液孔(232),第一输送管(23)通过卡环(22)与窖池(1)内壁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23)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池(1)内壁上还设置有支架(24),所述第一调温管(21)和第一输送管(23)通过支架(24)相连接,所述支架(24)表面设置有第二纤维布(241),所述第二纤维布(241)与窖池(1)围合而成空腔(25),所述第一调温机构和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均设置在空腔(25)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5)内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均匀布置在窖池(1)内壁上的支撑柱(26)和设置在支撑柱(26)上的绳网(27)。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池(1)内壁上还设置有竹帘(28),所述第一调温机构、第一营养输送机构和固定机构均通过竹帘(28)与窖池(1)内壁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二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营养输送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二支架(31)高度方向上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输送管(33),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33)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液口(331),另一端封闭,所述每个第二输送管(33)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渗液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33)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还包括气体调节机构,所述气体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41)上的气管(43),气管(43)一端设置有进气口(431),另一端为封闭,气管(43)上均匀设置有气孔,所述窖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调节装置(4)还包括第三营养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营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41)上的第三输送管(44),第三输送管(44)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液口(441),另一端为封闭,第三输送管(44)上均匀设置有第三渗液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44)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池、第二支架(31)和第三支架(41)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PH传感器(7)和氧气传感器(8)。
CN201920934621.5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可控窖池 Active CN21088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621.5U CN21088598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可控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621.5U CN21088598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可控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5987U true CN210885987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1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4621.5U Active CN21088598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可控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5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7689A (zh) * 2019-06-20 2019-10-11 刘世红 一种可控窖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7689A (zh) * 2019-06-20 2019-10-11 刘世红 一种可控窖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5016B (zh) 白酒发酵装置
CN108391789B (zh) 一种郫县豆瓣连续封闭后熟发酵生产工艺
CN210885987U (zh) 一种可控窖池
CN205682106U (zh) 一种精控式水培箱
CN102827725A (zh) 黄水循环发酵方法和黄水循环装置
CN103553737B (zh) 一种智能化仓式好氧堆肥装置
CN106365300A (zh) 一种自净式养殖装置及其自净方法
CN209931149U (zh) 一种蔬菜水培半自动种植装置
CN210458130U (zh) 用于白酒窖池的调节装置
CN203952043U (zh) 一种水培种植装置
CN203187660U (zh) 组合式固体发酵装置
CN210458129U (zh) 用于白酒窖池的窖泥控制装置
KR101402124B1 (ko) 가정용 유효 미생물 발효장치
CN102102229B (zh) 一种生物脱胶麻纤维水浴连续发酵工艺与设备
CN210458112U (zh) 用于白酒窖池的糟醅调节装置
CN20304043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系统
CN201499506U (zh) 一种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
CN203112809U (zh) 窖池温度调控装置
CN103539494B (zh) 一种仓式污泥好氧堆肥方法
CN110305765A (zh) 用于白酒窖池的窖泥控制装置
CN205223198U (zh) 厌氧发酵罐
CN110317689A (zh) 一种可控窖池
CN209669173U (zh) 间断式寖泡发酵装置
CN203112810U (zh) 窖池氧气调节装置
CN111727873A (zh) 紫菜苗增氧育苗池及其育苗促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