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102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1020U
CN210871020U CN201921676162.1U CN201921676162U CN210871020U CN 210871020 U CN210871020 U CN 210871020U CN 201921676162 U CN201921676162 U CN 201921676162U CN 210871020 U CN210871020 U CN 210871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water tank
steam
cover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61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中
明秀军
赵波
朱芳芬
黄东江
李军
黎国柱
黄晨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61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1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1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第一加热源、水箱、第二加热源和盖板组件,内锅限定出烹饪腔,烹饪腔具有取放敞口,第一加热源用于对内锅加热,水箱设于内锅外且限定出盛水腔,所述盛水腔具有进出气口,第二加热源用于对水箱加热,盖板组件内限定出双向蒸汽通道,盖板组件可同时关闭取放敞口和进出气口,以使双向蒸汽通道连通烹饪腔与盛水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水箱与第二加热源,并由可关闭烹饪腔的盖板组件限定出连通烹饪腔与盛水腔的双向蒸汽通道,从而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方式,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烹饪器具,烹饪功能较为单一,从而导致用户需要购置不同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蒸汽锅等,来实现不同的烹饪需求,导致家庭支出较高,而且这些烹饪器具需要占用较多的收纳空间,对于小户型厨房来说,难以满足收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所述内锅限定出烹饪腔,所述烹饪腔具有取放敞口;第一加热源,所述第一加热源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水箱,所述水箱设于内锅外且限定出盛水腔,所述盛水腔具有进出气口;第二加热源,所述第二加热源用于对所述水箱加热;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内限定出双向蒸汽通道,所述盖板组件可同时关闭所述取放敞口和所述进出气口,以使所述双向蒸汽通道连通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盛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水箱与第二加热源,并由可同时关闭取放敞口和进出气口的盖板组件限定出连通烹饪腔与盛水腔的双向蒸汽通道,从而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同时有利于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靠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双向蒸汽通道限定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盖板上形成有第一蒸汽口和第二蒸汽口,所述第一蒸汽口连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双向蒸汽通道,所述第二蒸汽口连通所述盛水腔和所述双向蒸汽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环绕所述内锅设置,所述第二蒸汽口环绕所述第一蒸汽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一个环形水箱,且所述第二蒸汽口为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沿所述内锅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子水箱,所述第二蒸汽口包括位于每个所述子水箱上方的子蒸汽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汽口的面积s为所述内锅的敞口面积S的四分之一倍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煲体,所述煲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纳腔,所述内锅和所述水箱中的至少一个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取放敞口形成在所述内锅的顶部,所述进出气口形成在所述水箱的顶部;和煲盖,所述煲盖设于所述煲体的顶部且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开口,所述煲盖包括煲盖本体和所述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煲盖本体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在所述煲盖关闭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盖板组件关闭所述烹饪腔的所述取放敞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煲盖本体可拆卸相连,和/或,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卸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煲盖本体内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煲盖本体包括面盖和设于所述面盖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内盖,所述面盖上具有将所述排气通道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内盖上具有将所述排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烹饪腔的进气口,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避让所述进气口的避让口,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的蒸汽通断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一侧开口的框体及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框门,所述框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内锅适于从所述开口处进出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与所述框体的顶部形成密封配合,所述框体的顶部形成所述盖板组件,所述水箱及所述第二加热源置于所述框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匚形框架,所述盖板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当所述盖板组件关闭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时适于与所述内锅一起从所述框架的开口侧放入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加热源置于所述框架的底端部以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所述水箱及所述第二加热源置于所述框架内,以使所述水箱内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所述框架的顶端部和所述盖板组件进入所述内锅对所述内锅中的食物进行烹饪,所述内锅内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框架的顶端部进入所述水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源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加热源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内锅的配合处;和/或,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水箱的配合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水箱盖板,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敞开,所述水箱盖板封盖在所述水箱本体上,所述进出气口形成在所述水箱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蒸汽双向流动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蒸汽单向流动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蒸汽单向流动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图未示出煲盖6;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图未示出煲盖6。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煲体1;容纳腔10;
内锅2;烹饪腔20;取放敞口20a;
第一加热源3;
水箱4;盛水腔40;
水箱本体41;水箱盖板42;进出气口421;
环形水箱4a;子水箱4b;
第二加热源5;
煲盖6;
煲盖本体61;排气通道610;
面盖611;排气口6111;
内盖612;进气口6121;
盖板组件62;双向蒸汽通道620;
第一盖板621;
第二盖板622;第一蒸汽口6221;第二蒸汽口6222;子蒸汽口62220;
第一密封部件623;第二密封部件624;避让口625;
蒸汽通断部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内锅2、第一加热源3、水箱4、第二加热源5和盖板组件62。其中,内锅2限定出烹饪腔20,烹饪腔20具有取放敞口20a,用户可以通过取放敞口20a取放食物等,第一加热源3用于对内锅2加热,水箱4设于内锅2外且水箱4限定出盛水腔40,盛水腔40具有进出气口421,第二加热源5用于对水箱4加热,盖板组件62内限定出双向蒸汽通道620,盖板组件62可同时关闭取放敞口20a和进出气口421,以使双向蒸汽通道620连通烹饪腔20与盛水腔40。
结合图2,双向蒸汽通道620连通烹饪腔20与盛水腔40,也就是说,烹饪腔20与盛水腔40通过双向蒸汽通道620互相连通,由此,烹饪腔20中的水蒸气可以沿图中箭头A进入到盛水腔40,盛水腔40中的水蒸气可以沿图中箭头B进入到烹饪腔20。由此,可以使得烹饪器具100具有多种烹饪方式。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对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简要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示例。
示例一
如图3所示,只开启第一加热源3工作,由于盖板组件62内限定出了连通内锅2与水箱4的双向蒸汽通道620,因此,烹饪时内锅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双向蒸汽通道620由内锅2进入到水箱4,例如图3所示箭头方向A为蒸汽流动方向,蒸汽在水箱4内遇冷后可以凝结成水,这部分冷凝水可以留在水箱4内。由此,可以减少蒸汽排出到烹饪器具100外或无蒸汽排出到烹饪器具100外,从而可以使烹饪出来的食物中营养及味道更多的保留在食材中,进而使得烹饪出来的食材在食用时的口感可以更好,同时此方式烹饪出来的食物中的营养保留的较多,更利于身体健康。
示例二
如图4所示,只开启第二加热源5工作,食材通过例如蒸笼、蒸架等工具放置在内锅2中,此时,水箱4内需要放入适量饮用水,由于盖板组件62内限定出了连通内锅2与水箱4的双向蒸汽通道620,因此,水箱4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双向蒸汽通道620进入到内锅2中对食材进行烹饪,例如图4所示箭头方向B为蒸汽流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制食材时,也可以根据烹饪的食材不同,选择第一加热源3与第二加热源5同时工作,例如在内锅2中也加入适量饮用水,并开启第一加热源3,由此,可以加大蒸制食材时蒸汽的量,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还可以控制第一加热源3与第二加热源5同时工作,并通过调整第一加热源3与第二加热源5的开启先后顺序,实现边煮边蒸、先煮后蒸、先蒸后煮等多种烹饪方式,例如可以同时开启第一加热源3和第二加热源5,来实现边煮边蒸的烹饪方式;又例如可以先开启第一加热源3,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启第二加热源5,来实现先煮后蒸的烹饪方式;再例如先开启第二加热源5,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启第一加热源3,来实现先蒸后煮的烹饪方式等等,在此不作赘述。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设置水箱4与第二加热源5,并由可同时关闭取放敞口20a和进出气口421的盖板组件62限定出连通烹饪腔20与盛水腔40的双向蒸汽通道620,从而使得烹饪器具100可以具有多种烹饪方式;而且,相对于传统技术中,设置蒸汽发生装置来产生蒸汽,需要额外单独设置蒸汽驱动源来实现蒸汽流动,本申请中通过第二加热源5对水箱4加热产生的蒸汽,可以依靠蒸汽自身压力来实现蒸汽的流动,用于烹饪,从而可以无需额外设置蒸汽驱动源,节省了烹饪器具100的部件数量,有利于简化烹饪器具100的结构,降低成本。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100的具体结构进行简要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板组件62可以包括第一盖板621和第二盖板622,第二盖板622设于第一盖板621的靠近烹饪腔20的一侧,双向蒸汽通道620限定在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之间,第二盖板622上形成有第一蒸汽口6221和第二蒸汽口6222,第一蒸汽口6221连通烹饪腔20和双向蒸汽通道620,第二蒸汽口6222连通盛水腔40和双向蒸汽通道620。
由此,烹饪腔20与盛水腔40通过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之间限定出的双向蒸汽通道620互相连通,使得烹饪腔20中的蒸汽可以进入到盛水腔40中,同时,盛水腔40中的蒸汽也可以进入到烹饪腔20中,从而可以使得烹饪器具100具有多种烹饪功能。
而且,由于双向蒸汽通道620是由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之间限定出的,因此双向蒸汽通道620可以是整个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之间的夹层空间区域,由此,双向蒸汽通道620内的容积可以更大,且第一蒸汽口6221的面积也可以较大,从而使得同时通过双向蒸汽通道620的蒸汽的数量可以更多,并且可以提高蒸汽进入到烹饪腔20时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烹饪效率。
可选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蒸汽口6221可以位于烹饪腔20的上方,第二蒸汽口6222可以位于盛水腔40的上方,以便于简化双向蒸汽通道620的布置,方便了盖板组件62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当然,第一蒸汽口6221还可以位于烹饪腔20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烹饪腔20的上方;第二蒸汽口6222可以位于盛水腔40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盛水腔40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蒸汽口6221位于烹饪腔20的上方指的是,由烹饪腔20向煲盖6作正投影时,第一蒸汽口6221(如图5所示阴影区域A)位于烹饪腔20正投影中,例如可以是正投影的中心位置,当然,也可以是正投影区域内的除正投影中心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由此,双向蒸汽通道62可以简单、更直接地与烹饪腔20形成蒸汽连通。同理,可以理解第二蒸汽口6222(如图5所示阴影区域B)位于盛水腔40的上方,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水箱4可以环绕内锅2设置,第二蒸汽口6222环绕第一蒸汽口6221设置。也就是说,水箱4位于内锅2的周侧,且水箱4环绕内锅2半圈以上,第二蒸汽口6222位于第一蒸汽口6221的周侧,且第二蒸汽口6222环绕第一蒸汽口6221半圈以上,由此,可以提高蒸汽在烹饪腔20内烹饪食材时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效率。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段所述的“环绕”当作广义理解,可以是连续环绕、也可以是间断环绕。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水箱4可以包括一个环形水箱4a,且第二蒸汽口6222为环形。也就是说,水箱4可以是闭合环形,换言之,水箱4可以连续围绕内锅2整圈设置,第二蒸汽口6222也可以是闭合环形,由此,使得蒸汽在盛水腔40与烹饪腔20之间互相连通时蒸汽可以更均匀,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包括圆环形但不限于圆环形,例如可以是椭圆环形、多边环形等等,在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蒸汽口622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环形,例如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多个孔形,例如圆孔形、方孔形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另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水箱4可以包括沿内锅2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子水箱4b,以使水箱4间断围绕在内锅2的周侧,第二蒸汽口6222可以包括位于每个子水箱4b上方的子蒸汽口62220。由此,水箱4的设置灵活,且可以提高蒸汽流通的速度和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蒸汽口6221的面积s为内锅2的敞口面积S的四分之一倍以上,即s≥4S。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利用水箱4中的蒸汽烹饪食材时的蒸汽量,以及提高蒸汽进入到烹饪腔20时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煲体1,煲体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纳腔10,内锅2和水箱4中的至少一个设在容纳腔10内,则内锅2可以设在容纳腔10内、且水箱4可以设在容纳腔10外,或者水箱4可以设在容纳腔10内、且内锅2可以设在容纳腔10外,或者内锅2和水箱4可以均设在容纳腔10内,使得内锅2和水箱4的设置灵活,便于实现烹饪器具100的多样化设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其中,取放敞口20a可以形成在内锅2的顶部,以便于用户取放食物等,进出气口421可以形成在水箱4的顶部。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煲盖6,煲盖6设于煲体1的顶部,且煲盖6用于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0的顶部开口,煲盖6可以包括煲盖本体61和盖板组件62,盖板组件62位于煲盖本体61的靠近容纳腔10的一侧,第一盖板621可以安装于煲盖本体61,在煲盖6关闭容纳腔10时,盖板组件62关闭烹饪腔20的取放敞口20a,便于简化用户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当内锅2设在容纳腔10内时,由于取放敞口20a形成在内锅2的顶部,容纳腔10的顶部敞开,则容纳腔10的开口和取放敞口20a可以均位于烹饪器具100的同侧,例如容纳腔10的开口可以与取放敞口20a上下相对设置,从而煲体1不会干涉用户通过取放敞口20a取放食物等,使得用户在取放食物时可以无需将内锅2取出,便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此外,容纳腔10的开口和取放敞口20a还可以分别位于烹饪器具100的不同侧,例如取放敞口20a可以形成在内锅2的顶部,容纳腔10的开口可以形成在容纳腔10的侧部例如容纳腔10的前侧,此时煲盖本体61可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0的前侧开口,盖板组件62可以用于同时关闭取放敞口20a和进出气口4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包括一侧开口的框体及可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框门,框体内形成容纳腔10,内锅2可从开口处进出于容纳腔10,且内锅2顶部的取放敞口20a与框体的顶部形成密封配合,框体的顶部形成盖板组件62。水箱4及第二加热源5可置于框体内。
其中,框体的一侧开口可以指框体的非顶部、非底部的一侧具有开口,例如开口可以位于框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比如说开口可以位于框体朝向用户的一侧;取放敞口20a位于内锅2在竖直方向上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包括匚形的框架及内锅2,框架可以包括顶端部、底端部以及侧部,顶端部可以位于底端部的上方,侧部可以连接在顶端部和底端部之间,盖板组件可打开或关闭内锅2顶部的取放敞口20a,当盖板组件62关闭内锅2顶部的取放敞口20a时可与内锅2一起从匚形框架的开口侧放入框架内,第一加热源3置于匚形框架的底端部以对内锅进行加热,水箱4及第二加热源5可置于框架内,以使水箱4内产生的蒸汽可依次通过匚形框架的顶端部和盖板组件62进入内锅2对内锅2中的食物进行烹饪,内锅2内产生的蒸汽可依次通过盖板组件62和匚形框架的顶端部进入水箱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顶部”指示的方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也就是说,“容纳腔10的顶部敞开”,是基于图中所示的顶部,在实际应用中,容纳腔10的上述开口并非必须位于容纳腔10的顶部,容纳腔10的上述开口还可以位于容纳腔10的侧部,例如容纳腔10的上述开口还可以朝向用户设置,此时容纳腔10的朝向用户的一侧可以敞开设置;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盖板621与煲盖本体61可拆卸相连,和/或,第二盖板622与第一盖板621可拆卸相连。也就是说,第一盖板621与煲盖本体61和第二盖板622中的至少一个是可拆卸相连,由此,便于用户对双向蒸汽通道620进行清洗,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脏污堵塞双向蒸汽通道620,使细菌在双向蒸汽通道620内的滋生,同时,还可以保持双向蒸汽通道620的畅通,进而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不受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板621与煲盖本体61的连接形式为可拆卸连接时,例如可以通过卡扣、螺纹连接件等形式进行连接。第一盖板621与煲盖本体61的连接形式为不可拆卸连接时,例如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形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此外,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的连接形式为可拆卸连接时,例如可以通过卡扣、螺纹连接件等形式进行连接。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的连接形式为不可拆卸连接时,例如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形式连接,在此也不作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盖板621与煲盖本体61之间以及第一盖板621与第二盖板62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例如密封圈等密封件,以提高煲盖6的整体密封性,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悉知,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煲盖本体61内形成有排气通道610,煲盖本体61可以包括面盖611和设于面盖611的靠近容纳腔10的一侧的内盖612,面盖611上具有将排气通道610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6111,内盖612上具有将排气通道610连通至烹饪腔20的进气口6121,盖板组件62上具有避让进气口6121的避让口625,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设于进气口6121的蒸汽通断部件7。由此,当烹饪腔20内的压力超过一定阈值时,一部分蒸汽可以通过煲盖本体61中的排气通道610从排气口6111排出到烹饪器具100外,例如图2所示箭头C方向为蒸汽流动方向,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烹饪器具100内的压力过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而提高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安全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蒸汽通断部件7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单向限压阀等,只要满足当烹饪器具100内的压力大于一定阈值时,蒸汽通断部件7能够将进气口6121打开,使一部分蒸汽可以通过排气通道610并由排气口6111排出到烹饪器具100外即可,例如,蒸汽通断部件7可以包括不锈钢球,此时,可以依靠不锈钢球的自重将进气口6121封堵,蒸汽压力大于不锈钢球自重后可以推动不锈钢球,从而将进气口6121打开,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悉知,在此不作赘述。
此外,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面盖611和内盖6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例如密封圈等密封件,以提高煲盖本体61的密封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源3位于内锅2的底部,便于保证第一加热源3对内锅2的加热效率,从而保证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率。当然,第一加热源3还可以位于内锅2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内锅2的底部,例如第一加热源3还可以围绕内锅2设置。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加热源5位于水箱4的底部,便于保证第二加热源5对水箱4的加热效率,从而保证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率。当然,第二加热源5还可以位于水箱4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水箱4的底部,例如第二加热源5还可以围绕水箱4设置。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源3可以位于内锅2的底部,且第二加热源5位于水箱4的底部,方便了第一加热源3和第二加热源5的布置,便于保证烹饪器具100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板组件62上可以具有第一密封部件623,第一密封部件623用于密封盖板组件62与内锅2的配合处;和/或,盖板组件62上可以具有第二密封部件624,第二密封部件624用于密封盖板组件62与水箱4的配合处。也就是说,盖板组件62上具有第一密封部件623和第二密封部件624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当蒸汽进入到烹饪腔20和盛水腔40外的容纳腔10内,会造成容纳腔内的其它组件(例如第一加热源3、第二加热源5等)的损坏,因此,可以在盖板组件62上设置第一密封部件623,将盖板组件62与内锅2的配合处密封,和/或,通过设置第二密封部件624,可以将盖板组件62与水箱4的配合处密封,从而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技术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蒸汽外溢问题。
如图1所示,水箱4可以包括水箱本体41和水箱盖板42,水箱本体41的顶部敞开,水箱盖板42封盖在水箱本体41上,进出气口421形成在水箱盖板42上。由此,水箱4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且方便注水和倒水、也方便其与双向蒸汽通道620联通。而且,当盖板组件62上具有第二密封部件624时,可以通过设置由第二密封部件624将盖板组件62与水箱盖板4上的进出气口421的配合处进行密封,从而可以减小第二密封部件624的尺寸,节约密封用料,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水箱盖板42与水箱本体41在封盖时的结构形式不限,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是通过将水箱盖板42中的部分插入到水箱4顶部边沿内,又例如在另外一些具体示例中,也可以是将水箱盖板42套在水箱4顶部边沿外,只要可以满足水箱盖板42与水箱4配合时,蒸汽不会从水箱盖板42与水箱4配合处进入到容纳腔10内即可,在此不作限定。此外,水箱盖板42的边沿,或水箱本体41的顶部边沿还可以采用密封材料(例如橡胶等),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例如温控系统和压力检测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所述内锅限定出烹饪腔,所述烹饪腔具有取放敞口;
第一加热源,所述第一加热源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
水箱,所述水箱设于内锅外且限定出盛水腔,所述盛水腔具有进出气口;
第二加热源,所述第二加热源用于对所述水箱加热;和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内限定出双向蒸汽通道,所述盖板组件可同时关闭所述取放敞口和所述进出气口,以使所述双向蒸汽通道连通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盛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靠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双向蒸汽通道限定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盖板上形成有第一蒸汽口和第二蒸汽口,所述第一蒸汽口连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双向蒸汽通道,所述第二蒸汽口连通所述盛水腔和所述双向蒸汽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环绕所述内锅设置,所述第二蒸汽口环绕所述第一蒸汽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一个环形水箱,且所述第二蒸汽口为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沿所述内锅的周向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子水箱,所述第二蒸汽口包括位于每个所述子水箱上方的子蒸汽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口的面积s为所述内锅的敞口面积S的四分之一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纳腔,所述内锅和所述水箱中的至少一个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取放敞口形成在所述内锅的顶部,所述进出气口形成在所述水箱的顶部;和
煲盖,所述煲盖设于所述煲体的顶部且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开口,所述煲盖包括煲盖本体和所述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煲盖本体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在所述煲盖关闭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盖板组件关闭所述烹饪腔的所述取放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煲盖本体可拆卸相连,和/或,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卸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本体内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煲盖本体包括面盖和设于所述面盖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内盖,所述面盖上具有将所述排气通道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内盖上具有将所述排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烹饪腔的进气口,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避让所述进气口的避让口,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口的蒸汽通断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开口的框体及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框门,所述框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内锅适于从所述开口处进出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与所述框体的顶部形成密封配合,所述框体的顶部形成所述盖板组件,所述水箱及所述第二加热源置于所述框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匚形框架,所述盖板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当所述盖板组件关闭所述内锅顶部的所述取放敞口时适于与所述内锅一起从所述框架的开口侧放入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一加热源置于所述框架的底端部以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所述水箱及所述第二加热源置于所述框架内,以使所述水箱内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所述框架的顶端部和所述盖板组件进入所述内锅对所述内锅中的食物进行烹饪,所述内锅内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框架的顶端部进入所述水箱。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源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加热源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内锅的配合处;和/或,
所述盖板组件上具有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水箱的配合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水箱盖板,所述水箱本体的顶部敞开,所述水箱盖板封盖在所述水箱本体上,所述进出气口形成在所述水箱盖板上。
CN201921676162.1U 2019-09-30 2019-09-3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871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162.1U CN210871020U (zh) 2019-09-30 2019-09-3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162.1U CN210871020U (zh) 2019-09-30 2019-09-3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1020U true CN21087102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6162.1U Active CN210871020U (zh) 2019-09-30 2019-09-3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10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0123A (zh) * 2020-11-11 2021-01-08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套餐烹饪装置
CN112656214A (zh) * 2020-12-17 2021-04-1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集成烹饪系统和预热控制方法
CN114246462A (zh) * 2020-09-21 2022-03-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462A (zh) * 2020-09-21 2022-03-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4246462B (zh) * 2020-09-21 2023-12-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190123A (zh) * 2020-11-11 2021-01-08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套餐烹饪装置
CN112656214A (zh) * 2020-12-17 2021-04-1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集成烹饪系统和预热控制方法
CN112656214B (zh) * 2020-12-17 2023-02-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集成烹饪系统和预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71020U (zh) 烹饪器具
US8826805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16060170U (zh) 烹饪器具
CN209285147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
CN205885250U (zh)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CN212912906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汽炸锅
CN210471873U (zh) 一种电锅
CN209951020U (zh) 多功能汽锅
CN206979380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排放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5777283U (zh) 烹饪器具
CN209983994U (zh) 电饭煲
CN215424103U (zh) 蒸汽烤箱
CN213464719U (zh) 烹饪装置
CN209846889U (zh) 烹饪器具的蒸盒组件及烹饪器具
KR200416297Y1 (ko) 직화식 조리용기
KR101458458B1 (ko) 휴대용 압력조리용기세트
KR20039116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CN211022283U (zh) 一种蒸汽烤箱
CN209528930U (zh) 具有微烤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10051212B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蒸汽进出装置及蒸汽饭煲
CN213248363U (zh) 烹饪器具
CN216020571U (zh) 一种煎烤机
CN218164880U (zh) 一种快速开盖的烹饪器具
CN213721379U (zh) 烹饪装置
CN21211791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笼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