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6157U -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6157U
CN210866157U CN201921814697.0U CN201921814697U CN210866157U CN 210866157 U CN210866157 U CN 210866157U CN 201921814697 U CN201921814697 U CN 201921814697U CN 210866157 U CN210866157 U CN 210866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connecting portion
fin body
base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46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光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46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6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6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6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并列排布的边缘区、中心区、边缘区,中心区设有第一鳍片,边缘区设有第二鳍片,第二鳍片上设有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散热器的巧妙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边缘鳍片处风阻小,散热器整体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机箱的尾部通常设置风扇模组,空气通过设计好的路径通过服务器机箱,气流路径会经过CPU散热器,对CPU进行散热。CPU 散热器包括与CPU接触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鳍片以及与底座接触的热管,底部热量通过热管传递到上部鳍片。底座需要通过螺钉安装到主板上,因此底座边缘处设有螺丝孔,这导致螺丝孔处的鳍片中断,风阻减小,较低的流阻导致更多的风流量经过两侧的鳍片。热管在中部鳍片处一般与鳍片平行,在鳍片上产生圆形开口,此处鳍片与热管接触良好,在边缘鳍片处,热管与鳍片平行,在鳍片上产生大的条形开口,此处鳍片与热管常常接触不良,散热性能较差。边缘鳍片处过大的流量,导致中部鳍片流量较小,且边缘鳍片散热性能较差,导致散热器整体散热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边缘鳍片处风阻小,散热器整体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并列排布的边缘区、中心区、边缘区,中心区设有第一鳍片,边缘区设有第二鳍片,第二鳍片上设有凸起。底座用于与CPU接触并进行热交换,第一鳍片和第二鳍片用于散热。凸起增强了边缘区的湍流状态,导致流阻增加,从而引起了散热器内部气流的重新分配,更多的气流进入散热器的中间区域,中部区域雷诺数增大从而使对流换热能力增强。边侧区域虽然流量减少,但是湍流状态的增强导致对流换热能力未降低。通过对散热器两侧鳍片的微小调整实现了散热器风量的重新分配,改善散热特性。
进一步,所述边缘区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鳍片包括第一鳍片本体以及分别与第一鳍片本体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鳍片本体的两端,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第一鳍片本体的夹角均为90°,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区上,第二连接部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或第二鳍片连接。第一鳍片本体较薄,不利于直接焊接于底座上,第一连接部增大了与底座的接触面积,便于焊接。第二连接部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或相邻的第二鳍片连接,使所有鳍片形成整体,不易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二鳍片包括第二鳍片本体以及分别与第二片本体一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二鳍片本体的两端,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与第二鳍片本体的夹角均为90°,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第四连接部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或第二鳍片本体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或第二鳍片本体连接,所述凸起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或第二鳍片本体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热管,所述第一鳍片本体和第二鳍片本体上设有供热管穿过的开口。热管用于将底座的热量传递到鳍片远离底座的一端,第一鳍片和第二鳍片上的开口可供热管穿过,热管通过开口处与第一鳍片或第二鳍片接触,完成热量交换。
进一步,所述热管包括底座接触部和鳍片接触部,底座接触部的截面为腰圆形,底座接触部的轴线与底座表面平行鳍片接触部的截面为圆形。底座接触部用于与底座热交换,热量由底座接触部传递到鳍片接触部,并传递到鳍片,最终实现散热。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底座用于与CPU接触并进行热交换,第一鳍片和第二鳍片用于散热。凸起增强了边缘区的湍流状态,导致流阻增加,从而引起了散热器内部气流的重新分配,更多的气流进入散热器的中间区域,中部区域雷诺数增大从而使对流换热能力增强。边侧区域虽然流量减少,但是湍流状态的增强导致对流换热能力未降低。通过对散热器两侧鳍片的微小调整实现了散热器风量的重新分配,改善散热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鳍片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鳍片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示意图。
1、边缘区,2、中心区,3、第一鳍片,4、第二鳍片,5、凸起, 6、热管,7、第一鳍片本体,8、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二鳍片本体,11、第三连接部,12、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并列排布的边缘区1、中心区2、边缘区1,中心区2设有第一鳍片3,边缘区1设有第二鳍片4,第二鳍片4上设有凸起5。底座用于与CPU 接触并进行热交换,第一鳍片3和第二鳍片4用于散热。凸起5增强了边缘区1的湍流状态,导致流阻增加,从而引起了散热器内部气流的重新分配,更多的气流进入散热器的中间区域,中部区域雷诺数增大从而使对流换热能力增强。边侧区域虽然流量减少,但是湍流状态的增强导致对流换热能力未降低。通过对散热器两侧鳍片的微小调整实现了散热器风量的重新分配,改善散热特性。边缘区1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第一鳍片3包括第一鳍片本体7以及分别与第一鳍片本体7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分别位于第一鳍片本体7的两端,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鳍片本体7的夹角均为90°,第一连接部8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区2上,第二连接部9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 4连接。第一鳍片本体7较薄,不利于直接焊接于底座上,第一连接部8增大了与底座的接触面积,便于焊接。第二连接部9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相邻的第二鳍片4连接,使所有鳍片形成整体,不易损坏。第二鳍片4包括第二鳍片本体10以及分别与第二片本体一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分别位于第二鳍片本体10的两端,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与第二鳍片本体10的夹角均为90°,第三连接部1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第四连接部12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连接,第二连接部9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连接,所述凸起5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 不接触。底座上设有热管6,所述第一鳍片本体7和第二鳍片本体10 上设有供热管6穿过的开口。热管6用于将底座的热量传递到鳍片远离底座的一端,第一鳍片3和第二鳍片4上的开口可供热管6穿过,热管6通过开口处与第一鳍片3或第二鳍片4接触,完成热量交换。热管6包括底座接触部和鳍片接触部,底座接触部的截面为腰圆形,底座接触部的轴线与底座表面平行鳍片接触部的截面为圆形。底座接触部用于与底座热交换,热量由底座接触部传递到鳍片接触部,并传递到鳍片,最终实现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并列排布的边缘区(1)、中心区(2)、边缘区(1),中心区(2)设有第一鳍片(3),边缘区(1)设有第二鳍片(4),第二鳍片(4)上设有凸起(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1)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3)包括第一鳍片本体(7)以及分别与第一鳍片本体(7)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分别位于第一鳍片本体(7)的两端,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鳍片本体(7)的夹角均为90°,第一连接部(8)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区(2)上,第二连接部(9)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鳍片(4)包括第二鳍片本体(10)以及分别与第二鳍片本体(10)一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分别位于第二鳍片本体(10)的两端,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与第二鳍片本体(10)的夹角均为90°,第三连接部(11)固定连接于所述边缘区(1)上,第四连接部(12)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连接,第二连接部(9)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连接,所述凸起(5)与相邻的第一鳍片本体(7)或第二鳍片本体(10) 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热管(6),所述第一鳍片本体(7)和第二鳍片本体(10)上设有供热管(6)穿过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量集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6)包括底座接触部和鳍片接触部,底座接触部的截面为腰圆形,底座接触部的轴线与底座表面平行,鳍片接触部的截面为圆形。
CN201921814697.0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Active CN210866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697.0U CN210866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697.0U CN210866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6157U true CN210866157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8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4697.0U Active CN210866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6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1676B (zh) 散热装置
CN101861079A (zh) 散热装置
US20060028798A1 (en) Heat-radiating device assembly
CN101083888A (zh) 散热装置
CN101026943B (zh) 导流式散热装置
CN101106887B (zh) 散热器
CN210866157U (zh) 一种风量集中的散热器
CN102006762B (zh) 散热装置
CN203225981U (zh) 高效率散热器
CN211321839U (zh) 一种内含功率电阻的散热器
CN208224983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107589813B (zh) 真空腔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CN216291979U (zh) 一种散热器及设置该散热器的服务器板卡
CN209895299U (zh) 一种主动式散热背板
CN211786978U (zh) 一种电脑用散热器
CN212341822U (zh) Cpu散热装置及cpu服务器
CN215735479U (zh) 一种单个支撑点的散热器扣具
CN203706076U (zh) 防错笔记本散热模组的散热板体与铜片组件
CN203689313U (zh) 新型热管固定牢固的电脑散热模组
CN202663703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散热器
CN203706075U (zh) 笔记本cpu的散热模组
CN219042392U (zh) 一种鳍片组结构
CN203689310U (zh) 一种笔记本散热模组
CN201252710Y (zh) 散热装置
JP3148593U (ja) 放熱流体の圧力損失を低減した放熱フィンセットの構造およびその放熱フィンセットを使用した放熱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