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8051U -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 Google Patents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58051U CN210858051U CN201920725451.XU CN201920725451U CN210858051U CN 210858051 U CN210858051 U CN 210858051U CN 201920725451 U CN201920725451 U CN 201920725451U CN 210858051 U CN210858051 U CN 210858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 plate
- supporting beam
- composite
- fast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435 Tendons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在支撑楼板上预设塑料套管,并在塑料套管的外侧设置套管限位环;在套管限位环与板内钢筋之间设置限位环撑筋;将锚筋底垫板穿设于紧固锚筋上;在支撑楼板上依次设置撑梁垫板和悬挑撑梁,并将底面设置了压板垫条的锚架压板置于悬挑撑梁上表面,通过紧固锚筋对悬挑撑梁进行初步限位;在相邻的两排紧固锚筋之间设置校位外挡板,并在校位外挡板上设置横向校位杆;在横向校位杆与悬挑撑梁相接处设置校位内撑板;采用横向校位杆校正悬挑撑梁的横向位置,通过锚架螺栓使锚架压板与悬挑撑梁连接牢固,可降低紧固锚筋布设对楼板的损伤、满足悬挑撑梁准确校位的需要、提升悬挑撑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降低紧固锚筋布设对楼板的损伤,提升悬挑撑梁定位精度、提升悬挑撑梁稳定性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适用于卸料平台施工工程。
背景技术
卸料平台是高层建筑施工时需搭设一种施工操作平台,用于材料的周转和临时施工作业。在卸料平台的安装过程中,其安装施工效率、结构构件定位精度和结构整体性,常常是工程控制的重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复合材料筋双重锚固装置,包括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的复合材料筋、金属夹具、固定螺栓;所述金属夹具中部设有复合材料筋槽,所述复合材料筋槽内设有与复合材料筋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所述复合材料筋上设有一对垂直设置且不在同一纵截面的通孔,所述金属夹具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与通孔。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但定位精度难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有限、对楼板结构损伤大。
鉴于此,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降低紧固锚筋布设对楼板的损伤、提高悬挑撑梁校位精度、提升悬挑撑梁稳定性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降低紧固锚筋布设对楼板的损伤,而且可以提升悬挑撑梁定位精度,还可以增强悬挑撑梁稳定性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式复合锚固端,设置在支撑楼板上,其中支撑楼板内置有板内钢筋,预设有塑料套管,其中塑料套管贯穿支撑楼板设置,包括:
锚筋底垫板,紧固锚筋,撑梁垫板,锚架压板;
其中紧固锚筋穿过塑料套管,锚筋底垫板穿设于紧固锚筋上,且锚筋底垫板置于支撑楼板的底侧,撑梁垫板和悬挑撑梁依次设置在支撑楼板上,且撑梁垫板和悬挑撑梁置于紧固锚筋包围的空间内,锚架压板置于悬挑撑梁上表面,穿过紧固锚筋且被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限位环设置在塑料套管的外侧,且套管限位环与板内钢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限位环与板内钢筋之间设置限位环撑筋,其中限位环撑筋倾斜连接套管限位环与板内钢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锚筋的横截面为U形,紧固锚筋的两平行侧边穿过塑料套管和锚筋底垫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锚架压板的底侧面设置压板垫条,压板垫条置于悬挑撑梁和锚架压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架螺栓连接牢固锚架压板与悬挑撑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排紧固锚筋之间设置校位外挡板,并在校位外挡板上设置横向校位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校位杆与悬挑撑梁相接处设置校位内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锚筋底垫板上设置锚筋穿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梁垫板铺设于支撑楼板上,在撑梁垫板与支撑楼板(2)的临空边相接处设置垫板角撑。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在支撑楼板内预设塑料套管,可降低紧固锚筋布设对楼板的损伤;在悬挑撑梁的外侧设置横向校位杆,可满足悬挑撑梁准确校位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在悬挑撑梁上布设锚筋压板可进一步提升悬挑撑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的结构横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的结构横断面图。
图中:1-悬挑撑梁;2-支撑楼板;3-塑料套管;4-套管限位环;5-板内钢筋;6-限位环撑筋;7-锚筋底垫板;8-紧固锚筋;9-撑梁垫板;10-压板垫条;11-锚架压板;12-校位外挡板;13-横向校位杆;14-校位内撑板;15-锚架螺栓;16-锚筋限位孔;17-垫板角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求、现场吊装施工技术要求、螺栓紧固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周转式复合锚固端结构横断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周转式复合锚固端结构横断面图。
参照图1~图2所示,周转式复合锚固端,设置在支撑楼板(2)上,其中支撑楼板(2)内置有板内钢筋(5),预设有塑料套管(3),其中塑料套管(3)贯穿支撑楼板(2)设置,包括:
锚筋底垫板(7),紧固锚筋(8),撑梁垫板(9),锚架压板(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套管限位环(4)设置在塑料套管(3)的外侧,且套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连接,具体而言,套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之间设置限位环撑筋(6),其中限位环撑筋(6)倾斜连接套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
紧固锚筋(8)穿过塑料套管(3),从而穿过支撑楼板(2),另外,锚筋底垫板(7)穿设于紧固锚筋(8)上,置于支撑楼板(2)的底侧。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紧固锚筋(8)的横截面为U形,紧固锚筋(8)的两平行侧边穿过塑料套管(3)和锚筋底垫板(7)。
撑梁垫板(9)和悬挑撑梁(1)依次设置在支撑楼板(2)上,悬挑撑梁(1)垂直置于撑梁垫板(9)上,撑梁垫板(9)和悬挑撑梁(1)置于紧固锚筋(8)包围的U形空间内。
锚架压板(11)置于悬挑撑梁(1)上表面且被固定,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锚架压板(11)的底侧面设置压板垫条(10),压板垫条(10)置于悬挑撑梁(1)和锚架压板(11)之间。
锚架压板(11)穿过紧固锚筋(8),从而通过锚架压板(11)对悬挑撑梁(1)进行初步限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锚架螺栓(15)连接牢固锚架压板(11)与悬挑撑梁(1)。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排紧固锚筋(8)之间设置校位外挡板(12),并在校位外挡板(12)上设置横向校位杆(13),横向校位杆(13)穿过紧固锚筋(8)连接悬挑撑梁(1)。
横向校位杆(13)与悬挑撑梁(1)相接处设置校位内撑板(14);采用横向校位杆(13)校正悬挑撑梁(1)的横向位置,
锚筋底垫板(7)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在锚筋底垫板(7)上设置锚筋穿过孔(16)。
撑梁垫板(9)采用钢板轧制而成,铺设于支撑楼板(2)上,其悬臂端伸出支撑楼板(2)边缘20cm~40cm,并在撑梁垫板(9)与支撑楼板(2)的临空边相接处设置垫板角撑(17)。
悬挑撑梁(1)采用规格为200×200×8×12的H型钢。
支撑楼板(2)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塑料套管(3)采用直径为50mm的PVC管。
套管限位环(4)采用厚度为0.2mm的钢板轧制而成,与塑料套管(3)粘贴连接。
板内钢筋(5)采用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筋。
限位环撑筋(6)采用直径为18mm的螺纹钢筋。
紧固锚筋(8)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钢筋。
锚筋底垫板(7)采用厚度为10mm的橡胶板。
撑梁垫板(9)采用厚度为4mm的钢板,铺设于支撑楼板(2)上,其悬臂端伸出支撑楼板(2)边缘40cm。
压板垫条(10)采用厚度为2mm的橡胶板。
锚架压板(11)、校位外挡板(12)和校位内撑板(14)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横向校位杆(13)采用直径为30mm的螺杆。
锚架螺栓(15)采用内径为30mm的高强度螺栓。
锚筋穿过孔(16)直径为50mm。
垫板角撑(17)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切割而成。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周转式复合锚固端,设置在支撑楼板(2)上,其中支撑楼板(2)内置有板内钢筋(5),预设有塑料套管(3),其中塑料套管(3)贯穿支撑楼板(2)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筋底垫板(7),紧固锚筋(8),撑梁垫板(9),锚架压板(11);
其中紧固锚筋(8)穿过塑料套管(3),锚筋底垫板(7)穿设于紧固锚筋(8)上,且锚筋底垫板(7)置于支撑楼板(2)的底侧,撑梁垫板(9)和悬挑撑梁(1)依次设置在支撑楼板(2)上,且撑梁垫板(9)和悬挑撑梁(1)置于紧固锚筋(8)包围的空间内,锚架压板(11)置于悬挑撑梁(1)上表面,穿过紧固锚筋(8)且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套管限位环(4)设置在塑料套管(3)的外侧,且套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之间设置限位环撑筋(6),其中限位环撑筋(6)倾斜连接套管限位环(4)与板内钢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紧固锚筋(8)的横截面为U形,紧固锚筋(8)的两平行侧边穿过塑料套管(3)和锚筋底垫板(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锚架压板(11)的底侧面设置压板垫条(10),压板垫条(10)置于悬挑撑梁(1)和锚架压板(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架螺栓(15)连接牢固锚架压板(11)与悬挑撑梁(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排紧固锚筋(8)之间设置校位外挡板(12),并在校位外挡板(12)上设置横向校位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横向校位杆(13)与悬挑撑梁(1)相接处设置校位内撑板(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在锚筋底垫板(7)上设置锚筋穿过孔(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复合锚固端,其特征在于,撑梁垫板(9)铺设于支撑楼板(2)上,在撑梁垫板(9)与支撑楼板(2)的临空边相接处设置垫板角撑(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5451.XU CN21085805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5451.XU CN21085805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58051U true CN210858051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9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25451.XU Active CN210858051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58051U (zh)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20725451.XU patent/CN2108580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40446U (zh) | 型钢悬挑脚手架结构 | |
CN103397658B (zh) | 一种背靠砖混挡土墙的单侧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202509763U (zh) | 一种承插型盘扣式与扣件式钢管组合模板支架装置 | |
CN204531338U (zh) | 可提前地面施工的悬挑脚手架组件 | |
CN103161309A (zh) | 狭窄变形缝内侧模板安装施工方法 | |
KR101546434B1 (ko) | 편심조절이 가능한 겹띠장,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가시설 및 그 시공방법 | |
CN111764621A (zh) | 悬挑脚手架及施工方法 | |
CN203383508U (zh) | 一种背靠砖混挡土墙的单侧支模体结构 | |
CN108612110A (zh) |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复合式支护施工方法 | |
CN110630011A (zh) | 一种用于变形缝处双剪力墙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21038A (zh) | 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耗能连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3603494B (zh) | 一种超薄钢桁架斜墙施工方法及模板结构 | |
KR101472753B1 (ko) | 강성이 보강된 자립식 가시설 구조 및 그 공법 | |
CN112796514A (zh) | 一种砌体转角构造柱模板定型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10858051U (zh) | 周转式复合锚固端 | |
CN210976588U (zh) | 一种用于变形缝处双剪力墙的模板加固体系 | |
KR20100061932A (ko) | 아치형 강판 파일을 이용한 흙막이 가시설 구조 | |
JP2016180223A (ja) | 山留架構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 |
CN211923232U (zh) | 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耗能连梁 | |
CN211714001U (zh) | 预制板胎模内支撑装置 | |
CN211622120U (zh) |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 | |
CN211647259U (zh) |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 | |
CN103195235A (zh) | 装卸式钢板型钢夹具的设计与计算 | |
WO2011132894A2 (ko) | 강관파일 두부 보강 조립체 | |
CN105863292B (zh) | 一种用于砌体结构墙体后开洞的夹紧梁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